篡蒙:我在黄金家族当国师 第90节

  “你确定宋国会答应出兵相助于西夏吗?

  西夏人反复无常,曾多次向窝阔,之前的辽国还有宋国、甚至蒙古臣服,但最后都发生了反叛。”完颜守绪说道。

  “臣有把握的,宋国一定会答应帮助西夏,虽然出动的军队人数可能不多,但一定会帮忙的,因为宋国也不希望蒙古继续坐大南下。”完颜何达开口说道。

  之前若不是金国先动手攻打了宋国,在金国和蒙古大战的时候。

  宋国就想要和金国联手,现在西夏送上门来,愿意抵抗蒙古,宋国应该会答应相助的。

  “而且,宋国若向窝阔借道,我们可以趁机向西夏索要一批钱财,或者是粮草补给,或者是武器,铠甲,无论什么都好,能拿到多少就拿多少,这对我们以后面对蒙古都有好处。”完颜合达说道。

  “可若是宋国趁此机会,突然发动北伐呢!”

  “我们可以在临洮府一带,开一条200余里的道,让宋国和西夏通行,若是宋国真的被要北伐,到时候也有潼关之险挡之,而且臣敢保证,宋国绝对不会这样做的。”完颜合达说道。

  如果宋国真的那么做,那么就是天要亡他大金,非人力所能改也。

  而且大宋真的帮助了西夏,那么说不定可以凑成三国联盟,共抗蒙古。

  现在三国当中,宋国最强,金国次之,西夏最弱,若是成功结盟,领头者可以让宋国来当。

  “宋国和我们可是死敌。”

  “死敌也可以变为朋友,这北方的千万汉人,不也为我们大金国所用了吗?我们已经要面对一个强大无比的蒙古了,难道还要再得罪一个大宋吗?”完颜和达有些气愤的开口说道。

  大金就是有一些看不明白的将领,这些看不明白的将领,还以为此时大金,是那个完颜阿骨打时期的大金呢!

  殊不知此时的大金,已经日暮西山了。

  “好,那就先放西夏使者进入宋地,若是宋国愿意帮助西夏,那么我们就借一条200里的道,让他们从临洮府进入西夏。”完颜守绪说道。

  半个月后,西夏的使者这才来到了临安城,见到了刚刚登基没多久的宋帝,和相国史弥远。

  但西夏的使者,却足足等了十来天,这才见到了宋皇赵昀。

  “外臣来我大宋所为何事啊?”丞相史弥远率先开口问道。

  “外臣拜见大宋天子,我西夏如今被蒙古窥视,成吉思汗几十万西征大军,正囤积于我西夏沙洲城外,蒙古乃狼子野心之国,今我西夏国主愿意向宋皇称臣,希望大宋能够派出天君,救我西夏于水火之中,我西夏愿献上国主李德旺之女,凉国公主于宋皇为妃,两国结秦晋之好。”西夏使者跪在地上说道。

  宋朝的文武百官倒是没有惊讶,毕竟西夏向他国称臣,倒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但反水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西夏开国之时,就向我大宋称臣,结果屡次背叛,如今还有何面目,前来求我大宋相救啊!”丞相史弥远开口问道。

  “此乃唇亡齿寒,西域的花剌子模国,被蒙古成吉思汗数年所灭,金国北方已经大半沦陷。

  我西夏国也是数次惨败于蒙古之手,西夏若被灭,金国也会被灭,到时候大宋岂能独善其身?

  今我西夏愿意称臣,献上公主,还有大量嫁妆,日后年年向大宋进贡,奉大宋为宗主国,只求大宋能够保我西夏江山社稷。”西夏的使者跪在地上,开口说道。

  “哦!若西夏再次做出背信弃义之事,那该当如何啊?”宋皇赵昀开口问道。

  “此次我西夏诚心来投,若大宋应允,我西夏当世世代代忠于大宋,并且打开河西走廊,重开西域商路与大宋。”西夏使者说道。

  “好叫贵使得之,我大宋与西夏相隔金国,若金国不开道,我大宋天兵,也无法到达西夏境内啊!”一位宋朝武将站起来,开口说道。

  “金国已经经同意,从临洮府开一个200里的通道,让我两国相通,但需向金国交一些钱财即可。”西夏使者说道。

  “此事乃是西夏前来求我大宋,这事我大宋不参和,需要西夏自己向金国支付。”史弥远开口说道。

  “自当如此。”

  “好!我大宋兵马尚需几个月调动,数月之后,我大军将开赴西夏,助西夏抗击蒙古。”史弥远说道。

  西夏使者闻言大喜过望,自己这一次的任务总算是完成了,西夏有救了。

  “爱卿!西夏多次背信弃义,何必要出动大军,前去远征西夏呢?”西夏使者走后,宋皇赵昀开口问道。

  “陛下岂能不知唇亡齿寒之理?今日的蒙古,不就是昔日的大金国吗?今日的金国和西夏,不就是昔日的辽国吗?

  若我们不出兵相救,将敌拒之于国门之外,金国西夏被灭,我大宋岂不重蹈覆辙。

  况且此次借道于金国,待击退蒙古之后,我大宋可趁机占领临洮府,打开西域之路。”史弥远说道。

  “爱卿大才!爱卿觉得此次驰援西夏需要多少兵马?”宋皇赵昀开口问道。

  “兵贵精而不贵多,只需要五万大军,带足粮草兵甲即可,不过后续需要在派出五万大军,驻守金国借道之地临洮府。”史弥远说道。

  上一章有个bug,今天看了下地图,西夏和大宋没有相连,我改下。

第140章 拖雷之计,对张勇的杀意

  “除此之外,微臣觉得还可以让西夏再付出点东西。”史弥远笑了笑说道。

  “哦!那一切就依爱卿之计好了。”

  在确定好战争动向之后,大宋的战争机器在内部开始动员了起来。

  自从八年前开始,因为蒙古对金国的打击,大宋就不再向金国缴纳岁币。

  所以这几年大宋的,钱财力量还是非常充足的,大宋的文武百官,很快就确定了一位领军武将和一位监军。

  五万兵马也开始在天水附近集结,足足十二万石粮草被送了过来。

  这十二万石的粮草,其中只有六万石是这五万大军的粮草,剩下的六万石粮草,全部都是支援给西夏的。

  二十万是粮草,就够一支二十万人的军队使用一百二十天,这批粮草足够支撑到这次战争结束了。

  除了五万正规军之外,大宋方面还调集了二万民夫,准备沿途运送粮草。

  除此之外,大宋的国库还在不断的拨钱,又一支五万人左右的军队秘密集结了起来。

  光是军队的集结,和粮草的运输,就花了整整四个月的时间,大量崭新的盔甲和武器,被发放给了士兵。

  金国方面也开启了一条长约两百多里的通道,让大宋士兵通过,因为和西夏的距离,大宋的士兵们,要在金国境内行走五到七天的时间,才能进入西夏的边境。

  在大宋这边进行战争动员的时候,西夏也咬着牙向金国付出了一些牛羊牲畜,来换取金国放开方便之门,钱,粮战马这些东西,他们实在是没有了。

  就算有,也要用来和蒙古人作战,根本不可能支援给金国的。

  毕竟现在的金国皇帝是完颜守续,他清楚的知道,此时西夏和宋国联手,能顶住蒙古更长的时间,就能让金国积蓄更多的力量,未来击败蒙古。

  当然最好是能够挫败成吉思汗一次,打败蒙古这样自己就可以发动北伐,将金国丢失的土地夺回来。

  西夏中兴府。

  “国主,我西夏有救了,大宋已经答应出兵相助,并且还会支援给我们六万石的粮草,现在五万大军已经进入了金国边境,快的话半个月他们应该就能走到我西夏国境内了。”这一次出使大宋的西夏文臣,来到李德旺面前开口说道。

  “哈哈哈!好啊!祖宗的基业总算总算是能保住了。”西夏国主李德旺十分激动的开口说道。

  自他登基以来,就得到了一个超级烂摊子,之前的西夏国主和金国的皇帝,连出昏招,这才导致了今天的局面,结果留给了后人一个巨型的烂摊子。

  “大宋有什么要求吗?这一次的出兵。”李德旺开口问道。

  “这一次大宋派出五万将士援助我西夏,并且还会援助粮草,但。大宋也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要我们贡献出二万匹战马。”西夏文官开口说道。

  “二万匹战马?莫说二万匹战马了,就算是一万匹战马,我西夏也拿不出来呀!”李德旺开口说道。

  他就知道果然没那么简单,一些金银财宝,和自己的女儿,果然不能满足大宋的胃口,大宋真正想要的还是战马。

  宋朝地处南方,根本没有什么合适的养马场,大宋最缺的就是战马了。

  可现在马上就要和蒙古交战,战马这种东西是十分需要的,之前向金国借道的时候,金国也索要战马,他都没给。

  “陛下!接下来的战斗大多都是守城战,若是派出大量骑兵出城和蒙古人野战,你应该知道是什么结果,野战我们西夏根本打不过蒙古。

  与其将战马养在城里,不如换取更多的支持,六万石粮草只够我们支撑一段时间而已,我觉得应该将战马加到一个更大的数量,向宋朝换取粮草和兵器。

  我西夏的铁鹞子军还有近十万兵马,先拨出二万匹战马交于大宋,让这二万铁鹞子军将士,成为步兵参与守城,才更能发挥出他们的价值。”一位西夏武将开口说道。

  其实西夏和金国还有蒙古一样,都是马背上的民族,以前也是放牧民族。直到西夏立国之后,才逐渐改变为半农耕半放牧的民族。

  接下来和蒙古人的战斗,在城外集结大量骑兵和蒙古人野战,是一种十分不明智的选择。与其如此,不如将战马交出去,向大宋换取更多的支持和粮草支持。

  蒙古人可以围攻他们多久?几个月,半年,一年还是两年?只要关闭城门,有后方足够的粮草支援,那么西夏就可以撑下去。

  这些失去坐骑的骑兵们也可以参与到守城当中。骑兵都是极其优秀的士兵,上马能打仗,上城墙也能守城,现在是国家存亡的时刻。国主应该能知道取舍。

  “既然如此,那就将二万铁鹞子军的坐骑,送与大宋吧!”李德旺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说道。

  他们西夏人本就是马背上的民族,二万匹战马,只要等西夏恢复过来几年的时间,就可以重新驯养出新的战马。

  况且,没有了权臣阿沙敢不的影响,李德旺已经可以做很多事情的决断了。

  “陛下圣明。”

  (这里给大家解释一点东西。其实这个时期西夏的国主李德旺虽然比较胆小,但还是比较有脑子的,不像之前的那个西夏国主,金国同样是这个状态,权臣阿沙敢不也不是独揽朝纲,所以他去沙洲守城之后,李德旺就可以做一些很大的决定,况且历史当中,宋朝就希望支援西夏和金国,希望他们能够抗击蒙古更长的时间,只不过西夏和金国的昏招频出而已。)

  在宋朝大军出发的同一时间,来自西夏的战马也出发了,足足二万匹战马被交到了大宋的手中。

  西夏的这一举动,让大宋朝野上下都非常的高兴,因为此时的大宋最缺的就是战马了。

  得到两万匹战马,他们大宋就可以建立二万骑兵,二万骑兵的战斗力有多强,根本不用多说,那相当于数倍的步兵战力啊!

  成吉思汗这边,在大宋的军队开始集结之后,就收到了消息,不过此时的蒙古大军并没有完成休整。

  粮草方面也没有备齐,即使他想现在出动攻打西夏,也是办不到啊!

  成吉思汗的中军大帐之中,此时大量的蒙古高阶将领,包括张勇在内,都被集结了起来。

  “哼!西夏果然是忘恩负义之辈,先是臣服于我蒙古,说是要当我的右手,结果转头就背叛了我,现在还要和大宋结盟,一起对抗我们蒙古。”成吉思汗暴怒的说道。

  他还没有派使者到西夏去向西夏问罪,就是在等西夏的使者过来向自己请罪。

  没想到使者没等来,等来的却是西夏在加固城防,甚至和南方大宋联系,准备一起对付自己。

  更让人气愤的是,大宋居然派出了五万军队过来支援西夏,还携带了大量的粮草。

  这是打他蒙古的脸啊!打他成吉思汗的脸。

  “父汗!孩儿愿领兵,现在就开始攻打西夏。”拖雷开口说道。

  “现在还不是时候,我们的军队还有一个多月才能完成修整,粮草方面也得在一个月之后才能集结完毕。”窝阔台说道。

  “哼!那你的意思是,我们就要忍气吞声,然后等着宋国的援兵抵达西夏吗?”拖雷冷哼问道。

  “大宋的将士多是步兵,若能引诱他们出城野战,那么只需要一两万人的队伍,就可以将这五万大军歼灭。”察合台在一旁开口说道。

  虽然蒙古从来没和大宋交过手,但金国却和大宋打了很多次了,一直都是互有胜负的状态,而根据他们得到的情报,宋朝缺马军中大多都是步兵。

  “这五万人,甚至整个西夏,应该不打算和我们在城外决战了,有了宋朝支援过来的粮食,他们完全可以在城墙里躲着。”张勇开口说道。

  真是没想到啊,自己的出现竟然搞起了一个这么大的蝴蝶效应,根本的蒙古灭夏之战,大宋朝是没有插手的,可没想到这一次大宋居然出兵了。

  难道是自己杀死了籍辣思义造成的吗?现在沙洲城的守将被换成了阿沙敢不,这家伙在成吉思汗西征时期就出言嘲讽成吉思汗。

  但在西夏却有着非常巨大的权力,甚至可以左右国主的行为。现在他来到了沙洲城守城,结果西夏国主李德旺居然向大宋求救了。

  而且大宋居然也真的派出了兵马,更让人操蛋的是,金国居然给让了条道。

  这次灭夏之战,可就比原本的要难打很多了。

  “不管怎么样,我们不能等到大宋的援军和西夏汇合,不然的话,这场仗我们会很难打。”成吉思汗看着地图开口说道。

  这一次攻打西夏木华黎之子孛鲁会从东面进攻,自己领着大军从西面进攻,成何为夹击之势,灭掉西夏。

  但现在大宋插手了,大宋的五万军队就成了一个难题,这五万军队不知道会出现在自己这边的战场,还是出现在孛鲁那边的战场上。

  “父汗您的意思是,现在就出手攻打西夏吗?”窝阔台开口问道。

  这五万大宋的军队不知道是不是唯一的,如果这五万人被消灭,大宋再次派出援军,那他们蒙古被拖入持久战就麻烦了。

  “拖雷,你有什么想法,说说看?”成吉思汗看向了自己的四子,开口问道。

首节 上一节 90/4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