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鲁荒王:家父明太祖 第387节

  也因此,让中原王朝对草原部落恨之入骨。

  这么多年来,中原王朝对付草原政权,无非三招。

  第一,修筑长城。

  依托工事,消极防御。

  当然,这种防御效果很好。

  骑兵越不过长城,而长城却可以利用工事快速调兵,抵挡草原骑兵。

  从秦长城,到如今,历朝历代一直在坚持不懈地修这玩意,就足以证明它有多好用。

  当然。

  这样也带来了一个恶果。

  那就是小规模的草原部落完全无法越过长城的防御,进入内地的去劫掠。

  而草原上的苦寒环境,又让他们离不开内地的物资。

  最终导致这些草原部落集结起来,变成了空前统一强大的部落。

  然后继续去攻击长城。

  相当于中原王朝给自己养出来一个实力强大无比的对手。

  第二,如汉武帝、唐太宗和如今的朱元璋一般,训练骑兵,出征漠北。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能够解决后患。

  草原人喜欢抢掠,那就灭了他们!

  坏处就是,战争开支太大了

  每次出征,十万大军,便要劳动百万民夫,百万石粮草,千万两白银。

  这样的消耗,以汉文帝、汉景帝两代帝王攒下的家底,再加上汉武帝疯狂搜刮民财,也没有顶住几轮挥霍!

  最终汉朝在汉武帝晚年的时候,险些陷入崩溃,逼得汉武帝不得不下罪己诏。

  第三,便是像西汉、东汉那般和亲,或者像石敬瑭、北宋、南宋一样对敌人卑躬屈膝。

  这样做的好处是成本低,但坏处也显而易见。

  草原狼是养不熟的,一味对这些草原政权施加仁政,最终也没有什么好下场。

  在史书上,更是要落得千古骂名。

  朱标皱眉想著如今大明的情况。

  草原上可以说已经没有任何敌手了。

  虽然还有不少部落活跃在草原上。

  但如今,估计轻轻一招抚,就都会老老实实投入大明的怀抱。

  这样的情况下,在历史上。

  向来都是册封一番,让他们继续安安稳稳过日子的。

  朱标想到这里,心中顿时有了打算。

  他对朱元璋道:“父皇,儿臣以为,现今之计,当以宽厚为主,以礼待之,对蒙古诸部落,如朵颜、福余、泰宁等部落,可封为卫所。

  封赏这些蒙古大部族,许其朝贡,改善其生计。如此,草原之民心可得,亦能使边疆安宁。

  我大明虽强,但草原之事,往往烦扰不绝。是以,不可不深思熟虑!”

  朱元璋闻言,点了点头。

  不枉自己要求朱标多年观政,他对于草原上的情形还是相对熟知的。

  起码这些没怎么受损的大部落,他还一清二楚。

  朱标继续道:“不独是赐以爵位土地,更应当在草原之上播撒仁政,使之知我大明之恩泽!

  不过,从以往诸多王朝与草原往来的情况来看,皆有教训在前!

  这些草原部落并非是一味施以仁政就能安份守己的,所以我们虽然仁至义尽,但也须防备未然!

  儿臣以为,等草原上局势稳固之后,应当施行分化之策,防止某一部族势大成患。

  如发现有部落势力过大,便可以结盟其它小部落,共同制衡,以维我边疆之平衡。”

  说著。

  朱标笑道:“简单来说,就是谁强便打谁!”

  朱元璋点点头,笑道:“接著说。”

  朱标稍作思索,又道:“父皇,除了封赏和抑制之外,对这些草原部落的防御亦不可忽视。

  自古以来,长城便是疆域之屏障,历代修筑,皆有其不凡之用。

  儿臣以为,除了继续修筑长城,还需在边疆操练精兵,创建一支能随时出征,制敌机先的骑兵队伍,此乃远图!

  这支精兵,是必须要时刻保持战力的!”

  说完。

  朱标总结道:“父皇,依儿臣看,这草原虽然平静,却如池水之下的蛟龙,时刻可能翻江倒海。

  所以,儿臣建议,除了礼政并举,赏罚分明之外,还要增强边防,以稳定天下。

  我们必须确保草原上的每一个部落,都感受到来自大明的仁德与威慑,方能真正的稳定边疆,免得未来生变!”

  朱元璋闻言,频频点头。

  朱檀听到,也是一阵微笑。

  老实说。

  朱标这一番政策,其实就跟后世大明制衡草原的政策差不多。

  如朱棣时期,就是对瓦剌和鞑靼,拉一个打一个。

  谁强便打谁!

  而后面,张居正做首辅的时候,便主持九边筑城,有效防御草原骑兵。

  同时,后面干脆将首都都搬到北平去了。

  形成了天子守国门的景象。

  说白了,就是将增强对蒙古的防卫力量,提升到了极致。

  不过。

  这种做法弊端很多。

  而且。

  国家财政的负担也太重。

  好处不大,却始终劳心费力。

  朱元璋见朱檀满脸若有所思,心中知道。

  这小子只怕未必认同朱标的想法。

  其实。

  朱元璋现在也没有想好究竟该如何对待如今的草原。

  而太子朱标的这一套做法,虽然老套,但却稳妥。

  便是朱元璋自己,也没有办法做得更好。

  甚至朱元璋觉得,这样做才是最正确的。

  眼见著朱檀又有想法。

  他忍不住问道:“老十,这漠北和辽东几乎就是你的鲁王卫打下来的!如何经略北方,你最有发言权!说说吧!咱也想知道,你既然对脱古思帖木儿都有想法,那对于经略草原,应该更有想法吧?”

  朱檀闻言,笑了笑。

  “父皇,儿臣以为,大哥的做法已经十分稳妥,若是大明不出现问题的话,便是几百年,草原人也未必能掀起什么风浪!”

  朱元璋哼了一声。

  “少来那套!哪有千年不朽的王朝!未来大明肯定会经历不少考验!若是那个时候内忧外患齐齐爆发,该怎么办?”

  朱标听到朱元璋的话,也忍不住点了点头。

  以史为鉴。

  历朝历代,强盛的时候,都是不怕草原政权的。

  宋朝除外。

  但是一旦朝代陷入衰退,那时候,少数民族就会趁虚而入。

  如唐朝时候遇到的吐蕃、回鹘等强敌。

  如西晋时候遇到的五胡乱华。

  都是一个道理。

  朱檀笑道:“既然父皇知道这个道理,那儿臣就放心了!儿臣觉得,大哥的想法,还是觉得草原是我们大明领土外的一块地方,并没有把它当做我们自己的国土去经营,也没有将草原人当作我们的子民!”

  朱元璋闻言,点了点头。

  朱标也是笑笑。

  自己这样想,又有什么错?

  历朝历代,除了元朝来自草原,能够把草原当作自己的地盘经营,其他朝代,可都无法染指草原!

  毕竟这块地方太贫瘠了。

  善于种地的汉人是看不上的,只能过游牧生活。

  可是,一旦过了游牧生活,那不就又变成草原民族了。

  最终还是会成为大明的敌人。

  更何况。

  当初元朝也没有经营好草原。

  即便他们的统治者是蒙古人。

  最终的结果却是将那些生活在草原的蒙古同胞搞得流离失所,沦为奴隶。

  甚至大批活不下去的蒙古人干脆也跟著红巾军一起造反,将元大都和元上都都给烧杀了个遍!

  草原和内地,从来就是水火不兼容的。

  能很好的防御住他们已经不容易了。

  朱元璋也是皱眉想著。

  事实上。

首节 上一节 387/6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