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这话说的,还真是够柔和的,估计也是看在自己是他儿子的份上吧,所以才找了这么多借口。
虽然朱檀其实并不在意这五千人的鲁王卫,甚至他们带著全部装备,未来也不可能打得过自己。
但坏就坏在这鲁王卫实在太优秀了!
你那五千士兵又何止是五千士兵?
老朱这人,一张嘴就是八百个心眼子!
朱元璋继续道:“不出几代,咱大明的就是养在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
到那个时候,继任之君还能有咱这乾纲独断的魄力,和咱这吃苦耐劳的精神吗?
无论什么时候,他所首先想到的,都是要维持老朱家在大明的统治地位,而并非是真的造福百姓富国强兵。
无论是郭英还是赵全,都是自己的绝对亲信,有他们在自己就能完完全全地掌握鲁王位。
这样一来,皇帝若是干不好,那就让辅政亲王干。
或者说,你即便驾驭得住,也要付出太多,甚至是正常人所难以承受的!
所以朱元璋才会将这个天下人人觊觎的皇位,干成了天下最苦的差事。
甚至最担心的就是他们!
老而不死是为贼!
那不正是预言了内阁大学士制度的创建吗?
笑了笑,道:“咱知道,咱说的这些东西你可能还不能完全理解!
他果然还是对鲁王卫下手了。
朱檀看向朱元璋。
而现在,将郭英和赵全全都调走了,反而换来了一个朝廷的将军,那未来这鲁王卫可就十有八九,不能完全由自己说了算了!
朱檀想到这里,整个人也有些生气了。
咱想著,若是你做了辅政亲王,眼下便能够帮咱分担政务,等你大哥继位了,无论做什么事情也能帮你大哥一把!
如此一来,咱大明朝的江山就稳如泰山,永远都是咱老朱家的!”
朱元璋似乎也察觉到了朱檀的心情不佳,苦笑一声,道:“老十,有些时候,你得理解咱!更何况,未来你做了辅政亲王,手中掌控这么强大的武力做什么?
这鲁王卫若只是寻常卫所兵的话,你便是带个三万、五万,咱也不会在意!
朱檀干笑一声。
朱檀点点头。
你就别假冒预言家了
大哥身子骨怎么样,洪武二十五年你就知道了。
依咱看,他们的素质随时都能变成五千名军官!
而这五千名军官,便是将军队的数量再扩大十倍,二十倍也是轻而易举!
这样的军队不掌握在国家手中,便是咱对你一百个放心,满朝文武又岂能放心?你也知道,做皇帝表面看是乾纲独断,但很多事情是身不由己的!咱不能对你开这个先例,这样的军队必须要有一个朝廷的将军去统帅!”
第191章 来自朱标的凝视
眼看著朱元璋将话说到这个份上,朱檀心里也清楚。
他是铁了心要将鲁王卫收归朝廷统帅的。
当然,朱檀经过了最初的忿怒之后,也理解老朱了。
虽然自己跟他之间是父子关系,但同时更是君臣关系!
只要是君臣关系,皇帝就一定会想方设法的削弱太强的臣子的。
譬如自己!
自己不管在鲁王藩地上做什么事情,只要他朱元璋能掌控得住,那就都没有关系。
但当鲁王卫这种明显超标的存在出现的时候,老朱若是还不管,确实有些说不过去了。
只是朱檀无论怎么理解,都无法接受这样的安排。
朱檀看向朱元璋,忍不住道:“父皇,这鲁王卫毕竟是儿臣的心血,您就这样拿去了,是不是有些说不过去?
更何况,鲁王卫可是募兵制,跟天下所有的兵都不一样,朝廷若是拿去了?那待遇方面能保障吗?”
朱元璋闻言,也顿时沉默起来。
他可是听说了朱檀的鲁王卫到底有多奢侈!
这些士兵平日里不事生产,整日除了训练,还会读书写字,上各种课!
所以他们才展现出完全不同于普通士兵的风貌。
更为关键的是,他们的伙食比现在大明朝的大多数卫所兵的千户都好!
而且他们还有薪俸!
他们还有很多田地,本质上这些卫所兵,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小地主了。
不要说全国各地的卫所兵千户跟他们比了,就算是找来一个四五品军官,只怕也很难赶上鲁王为一个普通士兵的待遇!
朱檀见朱元璋陷入了沉默,随后笑道:“这鲁王卫若是一切规制照旧,接下来依然是天下第一军,但若是回到过去那般,恐怕,也就泯然众人了。”
朱元璋沉思片刻。
最终点点头。
“你说的倒也不无道理,既然这鲁王卫是你所创,咱便继续让他受你节制!当然,一切支出也从你的鲁王藩出!
不过,咱的旨意不会变!
武定侯郭英,原鲁王卫指挥使赵全必须调离!
咱已经为你的鲁王卫选了一个全新的指挥使!”
朱檀点点头。
若是这样的话,倒也无所谓了。
一开始,老朱的意思估计是将鲁王卫变为朝廷直属,但现在,他也考虑到了一个后果,那就是如果鲁王卫真的归朝廷直属了,只怕接下来,就没有人能像朱檀一样管理鲁王卫了。
甚至,鲁王卫的一应待遇也会下降!
到时候,原本是天下强军的鲁王卫,就会渐渐变成寻常士兵!
那可就是朝廷的大损失了!
现在这样安排,鲁王卫仍归朱檀掌控、节制,但给他派去一个听命于朝廷的指挥使,算是给鲁王卫安插了一个钉子。
这样一来,老朱自己也放心,也能堵住朝廷官员的悠悠之口。
但在朱檀看来,无非是派来个指挥使罢了!
归根结底,还是要由自己节制的,再加上鲁王卫上下只效忠于自己,就算来个指挥使,要么乖乖为自己收服,要么就只能做一个傀儡了。
朱檀笑问道:“父皇,不知这新来的指挥使是谁?若是太差劲,儿臣可是不要的!”
朱元璋笑笑,道:“如此天下强军,当然要配一名强将了!
咱为你选中的人叫平安,不知你听说过没有?”
话音落下。
朱檀顿时一愣。
平安?
这个人他太清楚了!
平安,父亲平定,是朱元璋任命的济宁卫指挥佥事。
后来,平定战死,朱元璋收平安为养子。
平安子承父业,在攻破元大都的战役中表现出色,成为了大明的一员悍将。
当然,如果平安只是这些简单的经历的话,那他都不足以留名青史。
他最为剽悍的履历是在老朱死后,做了建文朝的武将。
在耿炳文、李景隆等等将领悉数被朱老四打的落花流水之后。
平安挺身而出,硬是多次以少胜多,将朱棣打的苦不堪言,最终竟然就这样在山东和朱棣僵持了四年!
如果不是朱棣冒著天大的风险,率军突袭南京,杀进皇城,搞不好,平安慢慢就能在朝廷源源不断的军械粮饷支援下,慢慢压死朱棣!
若是让平安来做鲁王卫的指挥使,这么看来倒也不错。
毕竟是个名将,还是个能打硬仗的名将。
虽然他是忠于朝廷的,但自己又不是反贼,没必要排斥他。
现在距离老朱去世还有十三年呢,究竟朝局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向什么方向演进都是个未知数。
朱檀想到这里,对朱元璋笑道:“平安啊他若是来做鲁王位的指挥使倒也不错!儿臣觉得可以。”
朱元璋哼了一声,道:“老十,你可不要言不由衷!这平安是咱为大明将来储备的良将,在你这里也不是终点,虽然算是代表咱管著鲁王卫的,但未来有什么安排还早著呢!咱可不想听到平安某一天背了一身罪名,最后死在军中!或者,干脆出去作战的时候莫名其妙中了一枪!”
朱檀闻言,顿时哑然。
忍不住道:“父皇,你把儿臣想成什么人了?搞的儿臣好像是什么乱臣贼子一样。”
朱元璋摇摇头。
“你是什么样的人,不是由你自己来决定的。而是由你处在什么样的位置决定的!便是你没有这个想法,你身边的属官、手下,也未必就没有这个想法!
平安若是到了鲁王卫,你必须要像对待自己的手下一样对待他,保护他!”
朱檀叹口气。
老朱这还讲不讲道理了。
无奈,朱檀只得点头道:“父皇放心就是,儿臣一定谨遵父皇旨意!”
朱元璋笑笑,道:“除了鲁王卫的事情,咱还有一件事情得跟你说。”
朱檀愣了愣,道:“还有什么事?”
朱元璋道:“新式的火枪和那些火炮的制作方法,你必须共享到工部!要教会那些工匠如何制作!接下来朝廷都要用这些火器!”
朱檀听到这话,这才明白为什么老朱不再一直追著自己的鲁王卫不放了!
感情他已经将主意打到了火枪和火炮上!
只要朝廷大军都掌握了这些火器,那鲁王卫战力再强,也最多只能打两三倍的敌人而已,也就不至于像如今这样可以席卷天下了。
不过,朱檀本就没打算垄断火枪和火炮的制造。
这些武器本就是他打算送给朝廷的。
当然现在老朱既然提到了,自己就不得不谈谈条件了。
免得老朱又疑心自己还有什么好东西藏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