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就是大粒粗盐!
至于那种在贵族间销售的精盐,价格确实昂贵!
一到二两银子都正常!
当然,即便是那么贵的盐,在品质也没办法跟如今长芦盐场的盐相比!
所以这才是两人对长芦盐场的盐推崇备至,想要将其带回国内销售的主要原因
这是一定会大赚特赚的。
二人想到这里,都是看向朱檀,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朱檀的说法。
朱檀继续道:“一直到最近,本王偶然得到了这精盐的提炼法,这才制出了精盐!
不过,越是精细的盐,制作成本越高!
不管是过滤、煮盐还是磨粉,所需要的步骤都十分繁复,耗费的人工更是高的吓人!
长芦盐场以前并没有那么吐司兵驻守,守卫也并不是很森严,但如今你们若是去过的话,便可以看到,长芦盐场如今把守得水泄不通,戒备森严!
不怕你们笑话,本王就是怕那些照护,受不了这主盐之苦,转而逃亡!
所以这盐的成本,原本也就是在一分银子左右一斤,如今成本却高达一钱银子一斤!”
听到这话。
李九明和足利义智都是一惊!
他们早就对这盐感兴趣,也都去过长芦盐场了,甚至动过偷长芦盐场制盐配方的心思,然而都因为戒备森严放弃了。
原本他们以为,长芦盐场这样防著外面,可能是因为这制盐配方确实十分珍贵。
现在看来原来不是防著外面,感情是防著里面的灶户逃走啊
被朱檀洗脑的两人,纷纷点头。
吴婉儿和尹绍则是瞪大了眼睛,看向朱檀。
原来瞎话还能这么编!
甚至还都严丝合缝,每一个都对上了!
李九明忍不住问道:“可是殿下,小人有一个疑问!
长度盐场的盐既然炼制成本高达一钱银子一斤,为什么还要四分银子一斤向外卖呢?那不是每一天都在赔本吗?”
事实上。
这也是吴婉儿和尹绍好奇的点!
若是成本比售价都高,那不是成了笑话吗?
是不是鲁王殿下忽悠人忽悠的有点草率了,把这个破绽忘了?
朱檀却是长叹一声,道:“你们忘了,我大明朝是实行开中法的!
商人们将粮草运到前线,换取盐引。而这盐引则可以用来到盐场对外销售!
盐引也是有成本的!
所以,我们必须低价卖给商人盐,他们才有利可图!
虽然盐场赔了,但朝廷赚了!
而盐场,就是朝廷的,所以,虽然赔了,但也不能算是赔!
原本,盐价还能维持在一钱四分银子一斤。
不过”
说著。
朱檀神秘兮兮看向二人,道:“本王要告诉你们一件秘密,那就是我大明皇帝对如今的百姓人口数量并不满意!
父皇觉得数量太少了!
而如今,盐价导致百姓吃不起盐,生的孩子也就少!
所以,才让户部降低盐价!
哪怕朝廷赚不到银子,也要让百姓们多多生育,让大明更加繁荣!”
话说到这里,不但李九明和足利义智信了。
甚至原本深知内幕的吴婉儿和尹绍都快信了!
这瞎话编的,有鼻子有眼的!
李九明感叹一声。
“不愧是天朝上国!对百姓如此看重,陛下又是如此深谋远虑!大明焉能不强?”
足利义智也是若有所思道:“原来是这个道理。
百姓负担越轻,便越会生育!
等人口变多了,国家也就强盛了!
大明,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真多啊”
朱檀看向足利义智,笑道:“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向你们卖高价盐的原因!”
两人听到这话,顿时又懵了。
这怎么跟卖高价盐又扯上关系了。
朱檀道:“本王若是将盐四分银子一斤卖给你们,到时候,你们运回去肯定要加运费吧?除了运费之外,你们肯定要赚一点差价吧?
到时候,一斤盐的价格恐怕要比本国的粗盐贵上不少!
可是这精盐,百姓若是品尝过一次之后,恐怕就不愿意再吃粗盐了。
到时候百姓们都要将生养孩子的钱拿去买盐,整个国家岂不是人口都要下降?
现在好了。
本王收一个他们买不起的价格!
如此一来,他们就不会在这精盐上消耗掉太多的钱!
反而能安心地吃著粗盐,老老实实生养孩子,为你们的国家繁荣做贡献!这样不是很好吗?”
李九明和足利义智听到这话,顿时都觉得有道理!
对啊!
那些贱民凭什么吃这么好的精盐?
如果将生养孩子的钱都拿去享受生活了,那我们的国家怎么办?
几十年以后,人口锐减,我们贵族还去剥削谁?
让谁侍奉?
这些贱民不能吃精盐!
他们只要老老实实多给我们生产未来的贱民就好了!
朱檀接著笑道:“你们也不要觉得这精盐卖四两银子一斤就有多贵!对于你们本国的贵族来说,算贵吗?不算吧?
一个人一年就算要用掉10斤盐,你们运回国内,即便价钱上再加上二两银子,也不过是六两银子一斤而已!
一个贵族,一年花费60两银子在吃盐上算得了什么!
至于到时候能卖给谁那人就太多了!
足利义智,你们东瀛现在人口有一千多万,贵族起码有几十万吧?加上他们的家眷,足足有上百万人!
这些人每年要吃掉的盐就是几千万斤!
他们可都是买得起精盐的!
至于李九明,你们高丽也有四百多万人!
贵族也有十几万吧?一年消耗掉上千万斤盐也不是问题!
这样算起来,你们依然有利可图!
而且,利润丰厚得吓人!
毕竟,全天下,可没有地方能制作这么好的盐!”
话说到这份上。
两人也疯狂地盘算了起来!
道理还真就是这么个道理!
对于那些真正有钱的大贵族来说,不要说六两银子一斤了,即便是十两银子一斤,他们也一样消费得起!
而这样大的销量,他们只要一年能赚上一两银子,岂不是一年就能收入几百、上千万两银子?
两人想到这里,都是眼冒金光,仿佛看到了无量钱途!
朱檀笑呵呵道:“二位,本王说到这里,你们还会觉得本王不够朋友吗?”
二人纷纷摇头,随后激动道:“够!实在是太够了!才四两银子一斤,真是太划算了!”
朱檀见二人表情真诚,不禁愣了愣,忍不住问道:“你们要是觉得便宜的话,不行本王就再涨点?”
两人心里一寒,齐刷刷摇头道:“别别了!殿下,这价格,已经很惊人了呢”
其实两人之所以答应得这么痛快,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朱檀说了,是可以送货上门的,那也就意味著他们不需要自己去找运盐的门路,这其中就少了很多风险!
而只要将盐运到他们本国顺利对外销售,就能轻松赚钱!
整个过程,他们除了需要付钱买盐之外,什么都不用做,到了本国就能赚钱,何乐而不为呢?即便价格高一点也没关系!
很快。
三方敲定了购买数量和价格。
足利义智买了100万斤盐。
李九明买了40万斤。
加在一起。
朱檀一夜之间,进帐560万两!
当然数量这样大的银子要运进来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
反正朱檀不急,什么时候银子到,什么时候他派船送盐!
总之青州在他的控制范围之内,有日照港,要出海并不难。
此时,吴婉儿跟尹绍则彻底折服了!
见过黑心的,没见过这么黑的!
这么短的时间,竟能将盐价提升百倍!
而且还让买盐的人对鲁王殿下感恩戴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