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秋不当王 第25节

  “嗯?”

  “晋国虽是如今的霸主,但鲁国内政,晋侯就算有心干预,只怕六卿也不会倾力相助。”

  “而今这世道,都是趋利之徒,若我们给不了六卿更为实质的好处,又想让他们出力,那可谓是难于登天……此次入晋,其用意乃是让君侯能够暂时离开鲁国一些时日,至于目的嘛,待日后君侯便会自有分晓。”

  李然并未告诉他这部分计划的详细内容,因为此时他自己也还有些拿捏不定。

  毕竟此次羊舌肸前来鲁国观礼,并没有给予他们想象中的热忱,反倒是试探之意更多了一些。

第二十九章 祥瑞的意义

  鲁侯自知此时已没有退路,要想坐稳这个位置,他眼下必须要仰仗叔孙豹与李然。

  第二日,鲁侯便在朝堂之上提出了要入晋的想法,并是立刻派人往晋国去通报了消息。

  对于季孙宿而言,鲁侯出使晋国,朝觐晋侯,可谓是正中他们的下怀,他们巴不得鲁侯能离开朝堂。毕竟傀儡虽是傀儡,可有的事,当着鲁侯这个傀儡做,总归面子上有点过不去。

  而鲁侯自个愿意出使他国,不正好可以让他放开手脚来?

  不过,鲁侯即位后入晋朝觐,这好歹是个外交大事,那自然是要妥善安排一番的。尤其是选个好日子,在这个做啥都要占卜看日子的年代,出使晋国这样的大事,那自然是要请上太卜好好算一算的。

  然后,就在叔孙豹的安排下,出使时间被定在了下个月初三,卜算的结果为:贞。

  李然仍旧住在祭氏别院之中,此处于曲阜中可谓是闹中取静,相对还是更为安全些。

  而这几日又闲来无事,李然把出使晋国的整个计划都串起来整理了好几遍,确定没有任何遗漏之后,这才放下心来。

  “确定要这样做?”

  叔孙豹还是有些担心,李然的计划看起来严丝合缝,可一旦要真落实下来,难免不叫人胆颤心惊。

  “目前削弱季氏于百姓中的声望乃是最为关键所在,我们先将季氏反对减赋的消息散布出去,各个城邑都务必要做到,如此方能从根本上削弱季氏在鲁国的声望。”

  “另外,那祥瑞之物也需做得天衣无缝,切不可让季氏和孟氏看出破绽来。”

  出使晋国之前,李然并没打算就这样一走了之,鲁侯虽然人可以离开,但民心也不能丢。

  毕竟他刚刚即位不久,此时出使晋国,一旦季氏与孟氏暗地里搞什么小动作,只怕待得他回来时,本就不多的君威更是所剩无几,届时可就当真成了名副其实的傀儡了。

  将季氏反对减赋的消息散布出去,一方面可以打压季氏的声威,另外一方面也可以为鲁侯收获一波民心,而这些破事也够季氏短时间里喝一壶的了。

  至于祥瑞之物,这对于鲁侯在民间的威望自然是大有裨益。

  这种伎俩,历朝历代都不少见。即便是久远的未来,也依旧是很有市场的存在。

  “子明兄当真是好计谋,如此一来,就算我们暂时离开了,季氏与孟氏想必也会忙得不可开交了!”

  孙武靠在门框边上,眼角带着点点意味深长的笑容,本就英武的脸庞一时看来更具光彩。

  孙骤见得侄儿在此胡乱发言,正要让他闭嘴,却不料李然笑道:

  “对付老奸巨猾之辈,自然是要用得这老谋深算,所谓因时而异,因人而异,此即为中庸之道也。”

  这话算是在提点孙武了,对于这位日后的兵家至圣,李然可是一直抱着很大的期望。

  “唔……‘因时制宜,因人而异,中庸之道’,确是有一番道理……武受教了。”

  说着说着,孙武朝着李然躬身一礼,脸上满是恭敬之色。

  李然见状急忙让他起身,而后道:

  “长卿兄免礼,长卿兄几次三番相救于在下,然甚是感激。长卿既叫得我一声‘子明兄’,那你我之间便无需如此大礼了。”

  话音落下,几人闻声皆是大笑起来。

  唯独叔孙豹在旁,却只是闻声一叹:

  “经酒肆一事,季氏多半已经死了招揽之心,此刻想必正在谋划着如何对子明痛下杀手,日后尔等行事,还需谨慎提防,务必小心从事,万不可被那季氏趁虚而入。”

  这话自然是说给孙骤与孙武听的,两人目前名义上都算得是李然的保镖,所以日后李然的安全自然皆是由他们负责的。

  叔孙豹叮嘱完他二人,转身过来又与李然商量起来:

  “关于鲁侯减赋一事以及天降祥瑞之事,一旦消息传出,季氏得知必定也会知道乃是我们暗中所为。以季孙老匹夫的作派,想来不会留给我们太多时间,他必以其雷霆手段处之。”

  “叔孙大夫说得也对,子明兄此计虽好,但我们毕竟是远在异国。这国内之事,我们又如何干预?就算我们千般谨慎,却总有个万一呀。”

  孙武在此处毕竟只是孙骤的侄子,并没有其他身份,故此这番话一出口,孙骤便立马喝道:

  “大夫与主公商议,你乱插什么嘴!”

  “诶,孙骤,长卿所言不无道理。”

  李然摆手制止了孙骤。

  只见他神色淡然,眸子里闪过一丝狡黠,而后道:

  “兵不厌诈,此次我也没打算瞒着季氏,我要的就是让季氏忙起来,疲于应付鲁国国内之事,从而无暇顾及身在晋国讨援的我们。”

  “但……倘若果真如叔孙大夫所言,季氏因为此事而派人追我们至晋国呢?”

  “呵呵,那可真是再好也没有的了。”

  季氏若真胆敢在晋国对他出手,那便可谓天大的机会。晋侯虽多年不问政事,可韩起这个人却相当“有责任感”,如果在自己的地盘上有上宾被袭击了,他又岂能坐视不理?又岂能不彻查到底?

  到时候季氏将要面对的,可不就是他这般小打小闹了,韩起一旦出手,晋国之威,山崩地裂。

  几人闻言,这才明白了为何李然要选择此时爆出祥瑞的舆论。也终于明白了原来这是李然的一石二鸟之计。众人恍然后,无不点头称是。

  ……

  数日过去,叔孙豹在鲁国各城邑散布消息的速度很快,几乎不到五日,整个鲁国国内都知道了鲁侯想要为百姓减免赋税,但却遭到季氏与孟氏强烈反对的事。

  一时间,无论是季氏还是孟氏的封邑皆是怨声四起。

  若要这些百姓揭竿而起反对季氏与孟氏,他们只怕也是不敢的,可若说让他们私底下咒怨嗓骂,那他们肯定会不遗余力。

  季氏与孟氏很快也有了警觉,自己的封邑内民怨载道,只得急忙派人前去处理。安抚言论的安抚言论,给邑宰敲警钟的敲警钟,反正怎么能暂时压下这股民怨,他们便如何行事。

  可就是不考虑给百姓们些许好处,也丝毫不提减免税赋一事。彷佛在他们看来,百姓按规缴赋交粮乃是天经地义的,天王老子来了也不能改。

  而老百姓也都不是傻子,一看季氏与孟氏只争相笼络各处各城的宰邑幕僚,却丝毫不顾他们“理所应当的诉求”,对于他们的怨怼更是充耳不闻。

  顿时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非但是将原本只敢在私底下讨论的话题直接就摊到了台面上来说,而且还有些不怕事的人直接是来了都城讨要说法。因此,都城内一时间亦是舆论四起,议论不绝。

  而另外一边,下柳河南岸,距离曲阜三十里处。一位农妇在河中洗涤衣物之时,竟发现了一块玉石,巧夺天工,仿若神迹。农夫见后骇然不已,急急忙送进了城里。

  理所当然的,叔孙豹接见了此人,而后从此人手中得到了这块“天生的”玉石。

  “君侯即位,天降祥瑞,紫星东移,此寓我鲁之将兴啊!”

  “来人,快快来人,将此玉送往鲁宫,呈献君侯!”

  于是,这块被人为加工过的“天然”玉石,就这样送到了鲁宫,并接受了鲁国上下群臣数之不尽的溢美之词。

  “于公而兴……鲁圣将出……这难道说的便是新即位的君侯?!”

  “果真是天降之物,此玉浑然天成,巧夺天工,这一行歪曲小字,虽是模糊,但却瞧得清楚,天佑我鲁国啊!”

  “是啊是啊,君侯有德,上天有感,故此赐下祥瑞,以昭示天意!”

  “君侯英明,得一而兴!”

  原本还对鲁侯不以为然的鲁国朝臣,一时间纷纷前去拜见,那恭敬模样,简直与之前有着云泥之别,不知道的还以为鲁侯是给他们加官进爵了呢。

  话虽如此,但此玉之象征意义可谓十分重要,因为这是鲁国一个关键节点,前太子暴毙(名义上的),新君刚刚即位,一切都是新的开始。而就是在这样一个新的开始之际,上天赐下带着“于公而兴,鲁圣将出”字样的玉石,岂非更是说明新君即位的权威性?

  君权天授,顺应天命!

  是日,叔孙豹自朝堂出来后,也顾不上回府,径直是去了祭氏别院来找李然。开门遇见李然,便是一阵大笑相迎:

  “哈哈哈哈!”

  “子明啊,你是没看到季孙老匹夫与孟孙羯今日在朝堂上的脸色啊,那可是相当难看啊!”

  “他们在那玉石边上来来回回走了好几遍也没能看出个所以然来,一想到自己扶持的新君居然会是‘天命所归’,他们此时只怕是肠子都悔青了吧!”

  “我听说曲阜内外,不少百姓都自发为鲁侯祈愿,君侯之威,声势渐起啊!”

  季氏与孟氏扶持公子稠即位,为的便是要把持鲁国上下,以此继续壮大他们的势力。可谁能想到鲁侯刚刚即位,上天便诞下如此昭示,仿佛打了他们的脸一般。

  现在无论是鲁国朝内,还是民间,鲁侯之名俨然已经成为上天的代名词,备受敬重,无人再像以前那般小觑或者不敬。

  而如此,季氏与孟氏当真可谓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还不能叫喊出声,因为他们当初可是鲁侯的坚定拥护者,现在鲁侯声势渐起,他们心里就算叫苦连天也只能憋着了。

  “呵呵,叔孙大夫莫急,这才只是开始,后面有的是好戏等着他们呢。”

  对此,李然倒是没有太大的感觉。因为他从一开始就知道“天降祥瑞”这种事能够给平民带来多大的影响力。

  毕竟当初连始皇帝都免不了俗而需要使用的招式,其结果自是可想而知的。

第三十章 孙武爱打仗

  在各个封邑百姓满是怨声载道与天降祥瑞的双重打击下,果不其然,季氏与孟氏在鲁国的声望一时猛跌。而鲁侯的声望则与日俱增,大有重返朝政之势。

  面对此两难境地,季孙宿颇为头疼。一方面,减赋一事乃是直接关系到自己大大小小的幕僚、各城的邑宰以及豢养私家武装等等的开支。因此,无论如何都不能松口。而一方面,倘若民怨太大,鲁侯因此而得势也绝非他之所愿。

  至于天降祥瑞之事,他们更是被整的一脸懵然。二事合并,季孙宿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民间百姓对鲁侯是一顿夸赞,一顿歌功颂德,却是束手无策。

  面对如此好的形式,李然当即让叔孙豹加紧安排出使晋国之事。

  此时季氏与孟氏已经忙得焦头烂额,正是他们前去晋国讨援的好机会。

  叔孙豹也知机不可失,随即就安排了下去,只待时日一到便即可启程。

  可就在启程前五日,一则重大国际消息又径直是传到了曲阜!

  “晋侯昭告天下,要求各诸侯国前去平丘会盟。”

  原来,此次晋侯会盟乃是因为楚国出了乱子,楚国的王子比因受其令尹王子围威迫,出逃到了晋国。

  祭氏别院内,听到这消息的叔孙豹眉头紧锁,一脸的愁容。因为此番入晋他早已安排妥当,但此番又横生枝节,岂能不愁?

  “楚国令尹王子围,据说是极为飞扬跋扈,为人独断专权。坊间传言,这王子围素有篡立之心。想来,必是这个缘故,故而其弟王子比才出逃到晋国去的吧?”

  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楚国内乱引起了韩起的注意,韩起这个人一向比较又贪利又慕名,自然知道这是个极好的机会。

  趁着楚国内乱之际发起诸侯会盟,不但可以完全不用顾忌楚国的反对,而且还可以宣扬晋国的霸主地位。同时,又能让他韩氏在各诸侯国之间大捞一把政治资源。

  此等包赚不赔的买卖,韩起自是要卖力鼓动吆喝的。

  而晋侯这个人,跟韩起也大差不差,也是个向来喜欢面子的人。于是,只名义上先去请示了一下周天子,得到了周天子的首肯后,这便是昭告了天下。

  而听到这个消息的李然,与叔孙豹的愁容不同,在心下计较了一番过后,却猛的心神震动,脑中灵光一闪,忽的发觉韩起还真是个不折不扣的“好队友”啊!

  “怎么?”

  见李然神色飞扬,知道他又有了主意,叔孙豹便当即问道。

  李然笑了笑,笑得甚是灿烂。

  “大夫可知今年季氏占了郠邑之事?”

  “此事也算得是我鲁国的大事,豹如何不知?”

  叔孙豹很是奇怪,因为季氏派兵攻占莒国郠邑之事已经过去了足足半年之久,之前一直未曾听李然提起过,今日却忽的提起此事,却也不知是何用意。

首节 上一节 25/63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