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奢在旁边听得津津有味,闻言也是一脸好奇的望向程俊。
李世民问道:“什么叫办法能不能施行,取决于朕?”
程俊正襟危坐,不急不缓说道:
“臣以为,想要让新罗公主心甘情愿的留在大唐,唯一的办法,就是大唐愿意帮助新罗。”
李世民断然道:“不行,刚才不是说了吗,如果出兵,突厥一旦南下,对我大唐不利,现在大唐首要的,是对付突厥,不能乱了分寸。”
程俊耐心道:“臣说的是帮助新罗,没说出兵。”
李世民错愕道:“不出兵,你怎么帮助新罗?”
程俊说道:“咱们可以支援他们兵器、铠甲啊。”
支援兵器铠甲......房玄龄、杜如晦若有所思起来。
李世民也陷入思索。
程俊则望向朱子奢,问道:“朱少卿,你去过海东三国,应该清楚那边情况,我问你,咱们大唐能不能越过高句丽、百济两国,将铠甲兵器运送到新罗?”
李世民、房玄龄、杜如晦齐齐看向朱子奢。
朱子奢想了想,点头说道:
“可以。”
“从大唐到新罗,可以走陆路,也可以走海路,新罗地处海东三国的东南边上,靠海,咱们大唐若是用船运送兵器铠甲,可畅行无阻。”
程俊道:“也就是说,天时、地利、人和,我们全都占了。”
说完,他迎上众人的目光,说道:“家父曾说,影响一场战争的胜负因素,有三点,第一是正义性,第二是兵马武器,装备粮草,第三是将帅,士气,百姓。”
“正义性,新罗抵御高句丽和百济国的侵略,这句话,就足够正义,所以无须担心。”
程俊认真掰着手指,说道:“至于兵马武器,装备粮草,新罗人口不少,他们缺的,不是人,不是吃的,而是上好的兵器铠甲,只要我们源源不断的给新罗送去兵器和铠甲,就能将他们武装到牙齿,所以这一点,也无须担心。”
“这第三点,是将帅,士气,百姓。”
“新罗的百姓如果知晓,有我大唐支援他们武器铠甲,必然欢呼雀跃,士卒知晓,士气必会大涨。”
“剩下缺的,便是将帅,也是重中之重。”
程俊肃然道:“说好听点,是将在谋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
“说俗一些,就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新罗之所以打不赢,除了缺少武器铠甲,最重要的,是缺少一位远见卓识的将领。”
程俊沉声说道:“我大唐若是派遣各方面都优秀的将帅,去往新罗,指导他们作战,不求战胜高句丽和百济,只要粉碎这两国的速战速决的念想,高句丽和百济,便会巴不得能派人来我大唐,请求咱们调停。”
“如此一来,新罗危机便解。”
听完他的话,房玄龄眸光闪烁道:“好办法!”
杜如晦抚着胡须,目放异色的看着程俊,说道:“此法确实甚妙。”
李世民眯起眼眸,身为马背上的天子,他一眼看出这条韬略的含金量,望着程俊问道:“这条韬略,你怎么想出来的?”
穿越前我见的多了......程俊沉吟道:“臣是从书上学到的。”
李世民不信,挑眉道:“书上有教?哪本书?朕也称得上博览群书,怎么没发现书中有你说的这个办法?”
程俊见他刨根问底,知道不说清楚,是蒙混不过关,便说道:
“这本书,名为《左传》。”
李世民挑眉道:“朕也读过《左传》,里面没有啊。”
“有,只是陛下忽略了而已。”
程俊问道:“陛下可还记得《左传》中提到的‘大棘之战’?”
大棘之战?
这四个字一说出来,李世民、房玄龄、杜如晦三个久经沙场的人,立即明白过来。
大棘之战,发生在公元前607年,郑国和楚国结盟之后,楚庄王为争夺中原霸权,命令郑公子归生,举兵伐宋,同宋国在大棘展开了一场大战。
程俊说道:“大棘之战的背后,是郑国听命于楚,宋国听命于晋,看似是郑国伐宋,实则是楚晋之争。”
“但是,楚国和晋国,却都没有出面,而是让听命于他们的郑国和宋国,相互攻伐,来争出高下。”
程俊肃然道:“臣将这种现象,称之为代理人战争。”
“楚庄王命令郑国伐宋,而郑国能够打败宋国,是因为背后有楚国的扶持。”
“如今,新罗有求于我大唐,我大唐既然不好直接出手,何不如效仿楚庄王,也来一场代理人战争?”
话音甫落,房玄龄称赞道:“说得好!”
杜如晦看他的目光,同样满是欣赏,转头对着李世民说道:
“陛下,程俊说的‘代理人战争’,虽然有些绕口,但却字字珠玑,假若我大唐效仿楚庄王扶持郑国,帮助新罗抵御高句丽和百济,一来可以留住新罗公主,二来可解新罗之危,三来可获藩国之仰望,四来可震慑高句丽和百济二国,这确实是一条妙计!”
李世民闻言目光闪烁明亮光芒,看向程俊,赞赏说道:
“程爱卿,想不到,你还真从古书中琢磨出了东西!”
程俊谦虚道:“主要是咱大唐的文化悠久,不管是什么,都能从古人古事中找到相似之处。”
这话说得对......李世民笑吟吟点了点头,然后抚着胡须,琢磨着说道:
“代理人战争......确实适用于当下。”
他看向程俊,心中感慨万千,怪不得他刚才说,这个办法能不能施行,不取决于程俊,而取决他这个天子。
确实,如果他这个天子不点头,代理人战争,确实施行不起来。
“就这么定了!”
李世民不再多想,拍板道:“朕要效仿楚庄王,来一场代理人战争,帮助新罗,抵御高句丽和百济。”
“房爱卿,杜爱卿,这件事交给你们去统筹调度。”
房玄龄、杜如晦起身拱手道:“臣遵旨。”
李世民看向程俊和朱子奢,说道:
“程爱卿,你继续负责新罗使臣那边的事宜,朱爱卿,你负责从旁协助。”
朱子奢赶忙起身道:“臣遵旨。”
程俊也起身行礼,应了一声遵旨,然后望着李世民,问道:
“陛下,虽然是代理人战争,但也是一场战争,有没有想过付出的代价?”
李世民怔然,问道:“代价不就是给新罗援助兵器铠甲,以及合适的将帅吗?”
程俊摇头道:“这是咱们大唐付出的代价。”
“臣问的是,新罗该为这一场代理人战争,付出怎样的代价?”
第363章 三策弱国
新罗将付出怎样的代价?
听到程俊的话,李世民思索起来,然后看向了房玄龄,想听听他的见解。
房玄龄没有吭声,而是望向了杜如晦,请他先说。
杜如晦不傻,程俊问出这样的问题,摆明了一旦回答,就会遭到他的否定。
所以,他看向了朱子奢,说道:“朱少卿,你觉得新罗将付出怎样的代价?”
宰相问话,朱子奢有些受宠若惊,不敢怠慢,思索了几秒,说道:
“新罗是我大唐的藩属,他们年年进贡,岁岁称臣,已是付出了代价。”
话音甫落,李世民、房玄龄、杜如晦同时看向程俊。
程俊听了一阵摇头,“这算什么代价。”
朱子奢额了一声,又仔细想了想,发现除此以外,好像新罗没付出什么代价......
但是转念一想,朱子奢感觉不对,问道:“新罗需要付出代价吗?”
这话问得好......李世民、房玄龄、杜如晦转头看向了程俊。
程俊沉声道:“当然需要。”
朱子奢不解道:“新罗的国土,正遭到外敌的侵略,它已经足够惨,为什么我大唐还需要让它再付出代价?”
程俊看着他,说道:“因为,新罗是一个国家,而且这个国家,紧邻着我大唐。”
“众所周知,我大唐的心腹大患,是突厥,一旦我大唐灭掉了突厥,那么,高句丽便会代替突厥,成为我大唐的心腹大患。”
程俊问道:“如果高句丽被灭,未来的新罗,是不是就会代替高句丽,成为大唐的心腹大患?”
有道理......李世民、房玄龄、杜如晦听着他的分析,纷纷颔首表示认同。
朱子奢想了想,发现确实如此。
程俊继续说道:“如果将新罗看作是大唐未来的一个心腹大患,那么,现在弱其国力,是不是正合时宜?”
朱子奢反驳道:“程御史,和咱们大唐相比,新罗国小民稀,它敢对大唐用兵吗?”
程俊肃然道:“怎么不敢?大象体格再大,小它数倍的人,也能轻松将其猎杀,牦牛体格再大,也无法摆脱小它数倍的猛虎吃它的肉,国家也是如此,由此可见,国在强而不在大。”
“再者,未来的新罗,是不是我大唐的心腹大患,不仅要看它的强弱,更重要的是看它有没有那个心思。”
程俊望着众人,问道:“未来的新罗,有没有扩张的心思?”
不等众人回应,程俊自问自答般的说道:
“在我看来,一个国家,说它没有向外扩张的心思,是不可能的。”
“尤其是新罗这样靠海的国家,一旦他们国家的人口暴涨,土地种出来的庄稼不够吃的,他们会怎么做?”
程俊指了指北边,说道:“北面的突厥,早就已经给出了答案。”
“突厥那边,粮食不够吃了,就会南下,劫掠我大唐百姓。”
“等到日后我大唐征服四夷,扫平宇内,不仅大唐人心安定,也会给新罗一个安定的环境,时间一久,新罗必定人口暴涨,等到他们的百姓多到粮食不够吃了,他们一定会生出开疆拓土的心思。”
程俊沉声道:“那么,他们会盯上谁的土地?无疑,自然是我大唐的。”
“在我眼里,我大唐周边藩属国的认同,其实是认同大唐的强盛,一旦大唐哪天遭遇危机,不强盛了,他们就会化作野狗,扑上来咬下一口肉。”
程俊严肃说道:“这就是,四夷畏威而不怀德,他们只相信暴力、威压,不懂得感念恩德和恩惠。”
“所以,帮忙可以,不能白帮。”
程俊说出了他的目的:“我们帮助新罗,一定是以壮大自己为前提,这就需要新罗付出一些什么。”
李世民饶有兴味问道:“你觉得新罗应该付出什么?”
程俊沉吟道:“臣觉得,这句话应该这样问:我们让新罗付出什么东西,才能使它变弱?”
房玄龄、杜如晦此时见局势明了,便开口回应起来。
房玄龄笑道:“一个国家,没有钱,就会变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