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李世民身穿赭黄色龙袍,头戴乌帽,面容不怒自威的走向这边。
当他走入殿内,在龙榻御座上坐定,百官纷纷握着笏板,作揖行礼道:
“臣等拜见陛下。”
“诸位爱卿免礼平身。”
李世民扫视了一眼文武大臣,目光略过程俊时,多停留了几秒,随即收回目光,问道:
“今日早朝,诸位爱卿都有何奏章?”
殿内的文武大臣们纷纷看向了温彦博。
按照惯例,朝议之时,先由言官奏事。
“臣御史大夫温彦博,有本启奏。”
温彦博果断站了出来。
“前些时日,陛下钦点监察御史马周核查户部,昨日之时,马周已经核查户部完毕,户部侍郎张文敬,贪赃枉法,证据确凿,现已移交大理寺看管,这是马周查出的证据,请陛下龙目御览。”
温彦博从怀中取出奏折,双手举起。
李世民给张阿难使了一个眼色,让他去拿,然后从他手中接过来,仔细看了看,顿时火上眉梢。
“张文敬竟然贪了这么多?”
温彦博道:“这还只是查出来的,那些没查出来的,怕是更多。”
“那就继续查!”
李世民冷哼了一声,“此事,即刻起交给大理寺,由大理寺好好查,让张文敬交代清楚,然后依照律法定罪!”
“老臣孙伏伽遵旨。”
一个身穿紫袍的老头站了出来行礼道。
程俊打量着紫袍老头,此人正是大理寺卿。
李世民挥了挥手,让他们退下,然后望着朝臣们问道:“还有谁要奏事?”
程俊转头看了一眼马周。
他看马周干什么......李世民一直留意程俊的举止动态,见他看向了马周,心中有些好奇。
下一秒,李世民便看到马周从朝臣队列中走了出来。
“臣监察御史马周,有本要奏。”
李世民眼瞳一凝,看了看马周,又狐疑的看了看程俊。
程俊正津津有味的在旁看着,马上就能见到马周参天子一本的大戏。
要知道,历史上马周参李世民的这一本,很是惊世骇俗。
他很期待李世民等会的反应。
这时,程俊忽然发现,李世民竟然向他投来目光,不由神色一怔。
上奏的是马周,他看我干什么......
…………
第一更。
第218章 马周参的你,你看我干什么?
这时,李世民的声音在殿中响起。
“马爱卿有何事陈奏?”
朝内紫袍文武也一脸好奇的望着他。
要是有瓜子和小板凳就好了......程俊意识到今天要吃到瓜了,心里有些遗憾的想着。
这时,马周的声音响起:
“臣近日重读史书,发现历朝历代交接更替,国祚长的朝代,多则八百多年,短的也有四五百年,臣以为这些朝代之所以能国祚绵长,都因为明君积善积德,赢得民心。”
“可是从魏晋以来,到周、隋之时,朝代国祚长的不过五六十年,短的二三十年便烟消云散了,臣左思右想,觉得这都是因为开国守业之君没有广施恩德,只做到自保,对百姓无恩可言。所以臣以为,一旦传嗣之主政教少衰,又逢乱臣贼子趁机造反,那么天下马上就会土崩瓦解。”
“陛下现在虽然创下奇功,平定了天下,但是,对百姓的恩德还是太少,臣以为我大唐应当推崇大禹、商汤、文王、武王之道,广布道德教化,为子孙立万代之基。其中节俭、施恩,是历代明王圣主的根本,只有陛下节俭爱民,恩于天下,百姓才会爱君如爱父母,仰君如仰日月,敬君如敬神明,畏君如畏雷霆。”
马周肃然道:“臣以为,这才是一国长治久安、没有动乱的原因。”
文武百官讶然,马周这是在上奏治国之道啊!
众人琢磨着他的话,越琢磨心中越是惊叹,说的真好!
李世民听得神色一喜,心中刚刚浮出的那一抹狐疑,瞬间烟消云散,目光灼灼的望着马周,如同看着一块精美的玉器一般,语气赞赏道:
“说得好!听马爱卿的一席话,朕是如闻仙音,眼亮耳明!”
“诸位爱卿,你们说是与不是?”
他的目光望向了站在的殿内紫袍大臣们。
“陛下圣明!”
众人纷纷附和道。
程俊也跟着附和一声。
李世民满意道:“马爱卿,你继续说。”
马周道:“今年以来,臣一直在访问民间疾苦,百姓们说,陛下每每减轻徭役,可是如今徭役仍旧过重,他们认为陛下是不体恤百姓,所以臣请陛下多施恩于民。”
李世民笑哈哈道:“准奏!你继续说。”
马周接着道:“过去,唐尧让官吏住在茅草屋中,夏禹以饮食丰美为恶,这些节俭的美德,臣知道已不可能在当今推行。”
“汉文帝知道百金取之于民,不可浪费,所以停止修建露台,他收集朝臣们上书所用的布囊,来做大殿的帷幕,而且不让他宠爱的慎夫人的衣裙长得拖到地上。”
“汉景帝认为织锦刺绣会妨碍女工,于是降旨解散官府的作坊,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汉武帝虽然穷奢极欲,但还是继承了文帝、景帝的遗风,所以民心没有动摇,如果汉高祖之后,是武帝即位,臣以为汉代的江山必定不会保全。”
“足以可见,施恩于天下,节俭以爱民,是多么的重要,二者关系到大唐能否兴盛,陛下能否为子孙立下万世之基,所以,陛下不可不察!”
马周的话音一落,房玄龄径直走了出来,惊叹道:
“马御史能身体力行,遍访民间,听闻百姓疾苦,不愧是天子耳目,是我大唐当之无愧的贤才啊。”
杜如晦也走了出来,赞赏道:“国之栋梁,不外如是。”
说完,他又望向了李世民,拱手道:“陛下第一次选了马周担任监察御史,第二次选了程俊担任监察御史,可见陛下慧眼识贤臣,臣佩服。”
李世民听着自己的左膀右臂的夸赞,笑得合不拢嘴。
“马爱卿,你的谏言,朕听进去了,你谏言有功,朕要赏你。”
李世民话音刚落,马周忽然说道:“陛下,臣还没有说完。”
李世民好奇道:“你还有什么谏言?尽管说。”
大瓜要来了......程俊站在文臣队列中间,看到马周的脸色,知道大的要来了,立即目不挪移,站直身子,竖起耳朵,当起一个合格的吃瓜者。
马周神色肃然起来,沉声说道:
“陛下即位之后,奉行以德治天下,何谓德,品行是也,百姓的品行,学的是先贤之道,而天子的品行,臣以为当学尧舜之道。”
“孟子曰,尧舜之道,孝悌而已。”
话音甫落,等着夸赞马周以此在陛下面前露脸的紫袍文武大臣们,瞬间呆住了。
孝悌?
这是能在本朝说的吗?
这话,能在陛下面前说吗?
李世民的笑容,从马周口中听到“孝悌”二字,便僵硬在了脸上。
孝,是孝顺父母。
悌,是敬爱兄长。
这两个跟他沾不了一点。
从西汉开始,历朝历代的治国理念,都是以孝治天下。
但是前隋和大唐不行。
前隋杨广,杀兄弑父,所以国破君亡。
李世民为了皇位,也干了杀兄弑弟屠其子的事,所以大唐的治国理念,明面上不以孝治天下,而是以德治天下。
同时,他以隋朝为前车之鉴,重用言官,从谏如流,为的是避免大唐走了隋朝的老路。
现在大唐一切向好发展,李世民也自认自己这个皇帝当的没有问题。
却不想会有一天,有一个臣子站出来,拿孝悌说事!
这时,马周的声音再次响起:
“自陛下效仿周公诛管叔蔡叔,平定天下以来,与民休养生息,民心安定,皆陛下之功。”
“如今,陛下登基,已有三载,太上皇也自今年开始搬出了太极宫,去了大安宫居住。”
马周严肃说道:“大安宫,位于城外,我大唐太上皇居住在城外宫城,而陛下、太子、诸王皆居城内宫城之中,于情于理都极为不妥,京城之中各坊百姓更是对此非议不断!”
李世民双拳紧握,眼睛都红了。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他哪里还听不明白,马周分明是在说他不孝。
想到这,他猛地转头,直勾勾盯视着程俊。
…………
第二更。
第219章 程俊:说我参天子?我都没张口!
程俊此时一边津津有味的看着李世民一阵红一阵青的脸色,一边心中感慨着,不愧是未来的大唐宰相啊。
史册记载,马周不仅是未来的大唐宰相,更是李世民认可的魏征接班人,事实上,马周确实比魏征还要敢说。
玄武门之变的缘由,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但是作为当朝臣子,没有人敢当众说天子不孝。
但是,马周就敢。
太极宫是皇权中心,也是皇帝生活、办公的地方。
李世民夺权后,依旧让太上皇在太极宫居住了三年之久,今年开始,太上皇忽然搬到大安宫居住。
大安宫,位于长安城外。
当今天子皇后太子诸王公主居住在城内,太上皇却住在城外,不合规矩,不合乎礼法。
所以,马周参的是有理有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