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士高人水镜先生曾有言,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卧龙先生诸葛亮,乃是天下闻名的大贤。
最重要的是,这次文院大考,诸葛亮高居榜首!
这对一众来闹事的学子来说,简直是传说中的人物。
诸葛亮既然要拿大汉第一届科举的状元,便相继参加了‘洛阳文院’、‘洛阳书院’的大考,以无可争议的实力为自己蓄势。
至于来不来文院读书,也是随诸葛亮的心意而定。
诸葛亮很喜欢文院的氛围,自然想来文院听一听课。
可不想他今日刚来文院,就遇到了众多学子聚众闹事的情况。
领头闹事的学子听闻诸葛亮之名,也是暗自心惊。
他对诸葛亮施了一礼,说道:
“原来是卧龙先生。
失敬,失敬了。
卧龙先生既然是当世大贤,想必知晓礼义。
也应该知道,洛阳文院院长的要职,不该由蔡琰这样的失节女子来当。”
“吾等聚集于此,就是要让陛下知晓天下学子的心意,罢免蔡琰文院院长的职位。
也好整肃大汉儒林风气!”
诸葛亮摇着羽扇笑道:
“蔡大家不适合当文院院长,那么这文院院长的位置,该由谁来坐?
难道阁下有意成为文院之长吗?”
领头的学子说道:
“谁当文院院长并不重要。
不过文院之长乃是天下学子表率之一,需有才有德之人,方可当之。
蔡琰身为女子,又曾被异族肆意践踏侮辱,担任文院院长,岂不是惹天下人耻笑?
当然了,若是陛下有意让吾担任文院院长,吾也愿意为陛下分忧。”
领头闹事的学子说出此言,蔡琰身边的书院学子顿时义愤填膺,恨不能将此人生吞活剥。
诸葛亮则似笑非笑道:
“哦?
这样说来,阁下就是有才有德之人,想取蔡大家而代之?
阁下既有如此信心,能否报出姓名?
也好让诸位学子看看,阁下是否是儒林高士,能不能坐稳文院院长之位。”
第404章 蔡大家,无愧于文院院长之名!
领头闹事的学子,轻抚自己蓄起的胡须,笑道:
“吾与先生同为荆襄才俊,说出吾名,想必卧龙先生应该知晓。
吾乃武陵潘濬,字承明。
这次文院入学大考,吾为第三名,位列三甲!
由吾出任大汉文院院长,想必不会辱没了文院。”
刘协大兴教育,广邀天下学子。
像潘濬这样的荆襄名士也慕名而来,想要在洛阳争得地位。
自雍凉大捷后,天下很多人才都看出,大汉有起势的迹象。
早早来洛阳筹划一番,或许能够占得先机。
潘濬早就是才名在外的儒生,只是来文院学习,当然不是他的目的。
他的目的是踩着别人的肩膀上位,成为大汉的新贵。
于是大汉才女蔡文姬,就成了潘濬的目标。
蔡文姬虽然才名在外,可她毕竟是个女人,天生柔弱。
更何况蔡文姬还被匈奴人掳走过,乃污浊之身,正好可以利用这点对她进行攻击。
如果能把蔡文姬拉下来,天子必然会重选文院院长。
到时候自己名声大噪,是不是可以取蔡琰而代之了?
至于遇到诸葛亮,潘濬着实是意外。
潘濬本以为诸葛亮这个文院头名,只是小试身手,证明他卧龙先生确有经天纬地之才。
诸葛亮肯定对洛阳文院不感兴趣,甚至不会来到文院。
毕竟小小的洛阳文院,如何能容得下卧龙?
只是潘濬怎么都没想到,诸葛亮还真来了。
不过诸葛亮来了也不要紧,以卧龙先生的名声和地位,应该看不上一个文院院长的位置。
诸葛亮来洛阳,一定是奔着陛下谋主的位置来的。
能在此处得遇诸葛亮,对潘濬来说也是好事。
两人都是荆州人,日后同入朝堂,说不定还能相互扶持。
卧龙先生名声在外,天子肯定会对他委以重任。
运气好,自己甚至可以抱上诸葛亮的大腿。
“原来是潘濬,潘承明啊。
久仰了。”
听闻诸葛亮识得自己,潘濬面露得意之色。
他就知道,以自己在荆襄之地的才名,诸葛亮肯定听说过。
然而很快潘濬便脸色大变,他只听诸葛亮继续道:
“潘承明,好一条狺狺狂吠的恶犬!”
潘濬顿时急了,面色涨红道:
“你...你怎么骂人?”
潘濬对诸葛亮的态度很不理解,他们两个刚刚还聊得好好的,诸葛亮怎么突然开喷了?
“我骂人了吗?
我可不觉得。”
诸葛亮摇了摇头,淡然道:
“我原本以为你乃荆襄名士、儒林新秀,不远千里来到洛阳文院求学,必有高论。
没想到你竟聚众扰乱文院,还说出如此粗鄙之语。
亮有一言,请诸位静听。”
诸葛亮一摆衣袖,面对聚在文院之前喧哗的学子,和护在蔡琰身边的一众学子们说道:
“自桓、灵始,逆贼乱政,奸佞祸国。
以至于大汉国力日渐衰微,狼心狗肺之辈汹汹当朝,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
我大汉四百年基业危如累卵,社稷变为丘墟,苍生饱受涂炭之苦!”
“就连一直依附于我大汉的匈奴,也亮出了獠牙。
他们屡次进犯我大汉疆土,劫掠屠戮我大汉子民!
蔡大家原本为大儒蔡邕之女,出身高贵、品性高洁,乃是天下第一才女!
只因家国蒙难,才被匈奴掳掠到匈奴,饱受异族侵害!”
诸葛亮说到这的时候,在场的学子们纷纷点头,蔡文姬的眼睛里则噙满了泪水。
潘濬带着一众学子恶意中伤、攻击蔡文姬的时候,她没有哭。
诸葛亮说出她的辛酸苦楚时,蔡文姬却忍不住了。
在匈奴那几年,是她此生最不愿回忆的过往。
潘濬和一众学子都说她是污浊之身,失节之女。
可这是蔡文姬愿意的吗?
面对异族的铁蹄,她一个弱女子又能如何?
诸葛亮转头面对潘濬,音调突然升高道:
“值此家国危难之际,你潘承明又有何作为?
你潘濬之生平,吾亦知之。
汝生于武陵郡汉寿县,乃是世家豪门出身,拜大儒宋忠为师,与名士王粲为友。”
“荆襄士人皆称你为人聪察,问对有机理,乃国之栋梁。
似你这般儒林新秀,当存恻隐之心,以彰儒生之德。
为何口出恶言,以粗鄙之语,侮辱我大汉洛阳文院院长?”
“我大汉天子神文圣武,将蔡大家迎回大汉,是为给天下百姓希望!
陛下要向世人证明,异族欺辱我大汉百姓的时候,一去不复返了!”
“蔡大家也不负陛下期望,不负百姓期望。
背诵、复原了大儒蔡邕的数百首遗作,填补了大汉儒家典籍的空白。
她的才华、学识、品格,无愧于蔡大家之名!
无愧于大儒之名!
更无愧于文院院长之名!”
“而你,潘承明!”
诸葛亮以羽扇指向潘濬,大声道:
“汝身为儒生,既不知陛下之志,也不晓百姓疾苦,更不识圣人之理!
亚圣孟子有云,人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谓之仁、义、礼、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