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刘辩,三兴汉室 第88节

  荀爽在三人中名望最高,最先回答:“昔者圣人建天地之中而谓之礼,礼者,所以兴福祥之本,而止祸乱之源也……”

  他最后总结道:“故省财用,实府藏。宽役赋,安黎民。”

  荀爽提倡礼制,要求官员为百姓榜样尽孝道,行三年之丧。他认为君主应首倡节俭,使上行下效,强调父子君臣尊卑之别,等等。

  随后陈纪韩融所言,言不务华,事不虚饰。

  尤其是陈纪,话语间难掩其实干派的作风,他们的经学功底是十分深厚的。

  刘辩到底还学了些经典的,师从郑玄和蔡邕,评判能力还是有的。

  相较于荀爽陈纪,韩融则显得平庸了点,不过依旧称得上大家。

  这次见面,只是提及大政方向,并未谈及具体施政。

  刘辩听后称赞不已,三人皆拜为侍中。

  侍中清要之官,为皇帝近臣,比二千石,无定员。

  汉室原本就有拜名儒为侍中的先例,此举足以显示刘辩对于大儒的重视。

  至于要在侍中的位置上待多久,且看以后了。

  目前三公九卿之中,太常空缺,尚书台还有一个权力比之三公都不弱的尚书令。

  刘辩暂时不打算立刻补上,尤其是尚书令,此前宪帝时就有很长一段时间没设尚书令,只以尚书仆射代管。

  在刘辩心中,盖勋为尚书令最对他的胃口,其整顿吏治的作为不能不赞赏。可河东的位置也很关键,若是贸然将他调回来,新任太守但凡做不到萧规曹随,继承盖勋的政策做法,先前的努力很容易毁于一旦。

  荀爽三人拜别皇帝后,荀爽和陈纪有在京的子侄等候,与之相比,韩融的下一辈就有些拿不出手了。

  接见三人的次日,刘辩收到了荀爽的奏书,这一次,他所言者,俱是实事。

  刘辩不知道其中有几分荀彧和荀悦的功劳,但荀爽所言,甚合他意。

  荀爽久居颍川,因颍川人杰地灵,常有外地士人前往游学,彼此交流。

  由此,荀爽不出门,亦知天下事。

  历史上,荀爽在被董卓强辟为官后,在国家危难之际,一直致力于举荐智谋之士,在暗中积蓄力量,谋划铲除董卓,可惜事未靖而病死。

  荀爽的治理风格与荀彧一脉相承,他首先向刘辩提出,改革之事需缓缓图之。

  对于最关键的土地问题,他认为关西召胡人屯田的举措应当继续执行,选拔能吏,将之编户齐民。

  而能行此举的绝非止于关西,在荆扬两州南部兴修水利,开拓沟渠,仍可以开垦出许多耕地,散布在两州的蛮人也可效仿关西,施以教化。

  刘辩知道,两地没有关中早年的基础,开发起来相对困难。

  而且没有北方战乱所带来的北人南迁,南方的开发必然会滞后,南方的潜力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在气候日冷的当下。民间缺乏动力,就需要朝廷予以指引。

  开发南方绝对是个好政策,但对于主持政策之人道德才能的同样很高,否则这么多年了,南方的蛮族叛乱为何一直没解决呢!

  以如今的现实条件,一地主官的施政所能造成的影响过于大了。

  还是需要人才啊!

  荀爽还提及了大赦天下的问题。

  荀爽当然是持“赦不妄下”的态度的,他认为大赦天下只是小惠,而非大德。

  又云《洪范》曰:“惟辟作威,惟辟作福,惟辟玉食。”

  乃是说大赦天下是君主之权,当由君主决定。

  可说完了这些,他转念又建议刘辩关注那些需要大赦才能生存的贫民流民。

  贫民无力缴纳赋税,流民干脆就是逃亡之民,而这两者都意味着犯罪。

  过去大赦天下,贫民拖欠赋税的罪行可以得免,流民在山野之间活不下去也可以重新编户为民。

  所以在过去有因战乱天灾流离失所的百姓,在灾难过后通常会有大赦及免除赋税等善政,用以帮助百姓恢复生产。

  荀彧认为天下大赦需要慎用,而非禁用。

  这给刘辩提出了一个新的角度。

  可要为此大赦天下,还是以政令公文的形式尝试解决问题,刘辩一时犹豫不决。

  二者各有优劣,大赦天下一刀切,而政令在施行层面问题更大,有此政令,只怕天下交不起赋税的贫民要多出不知多少倍了。

  可真要大赦天下……那他之前不是白坚持了吗!

  刘辩决定之后再与卢植等人商量一番,在卢植的建议下,刘辩派人召来廷尉卿羊续,询问对策。

  廷尉有汇总全国断狱数之责,对这些情况应当是最为清楚的。

第159章 还要大赦?

  “本初,你明日便辞官吧!”

  该说的话,袁隗此前已经劝过了,他没有再责备袁绍不听他的劝告。

  主动辞官,总比因天子厌恶而被罢免来得好。

  天子给了体面,袁氏也要体面以对。

  袁隗早先的谋划早已成空,他知道现在想要铲除宦官已经是不现实的了。

  所以他如今已不求超越窦武陈蕃,只要能继续维持袁氏的声望。而袁氏后继有人,未来总有希望的。

  如今这局面,总要努力挽回一下天子对袁氏的观感,他可不愿意袁氏在他手底下衰落。

  为此,只能再苦一苦袁绍了。

  袁绍心中三分震惊,三分质疑,三分惊怒,还有一分委屈。

  五味杂陈。

  大将军……前将军这就把他给卖了?

  这才几个月?怎么就能忘了故人的情谊呢!

  人非草木,袁绍与何进相处得久了,绝不可能说全是利用,没有感情。

  历史上,董卓意图废立时,他与掌握了中央军的董卓拔剑相向,未必没有与何进的情分在内。

  他犹自不信,问道:“叔父亲眼看了前将军的书信?”

  袁隗道:“陛下既然说了,我看与不看,又有什么区别?”

  见此,袁绍还存了一丝希望:“过去,卢植的弟子高诱入大将军府,我就怀疑他是卢植派来监视的,现在前将军闭门自守,恐怕也会有这样的人存在……对了,还有何咸,他也未必能守住口风……”

  若真是何进告发的他,岂不说明他过去这五六年的所做所为,只得了一个一败涂地的结局?袁绍不愿接受。

  袁隗见袁绍事到如今宁愿怀疑何咸也要相信何进,他知道这是因为自己的这个侄子近些日子连续受到的打击有点大了。

  有此一事,只要今上还在,不出意外的话,袁绍未来前途必然堪忧。

  他等着袁绍自己冷静下来,然后才劝慰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本初经此一遭,也当有所得。汝辞官后便回乡吧,潜心读书,造福乡里,以待来日,未必没有转机。”

  袁绍终于恢复过来,拜道:“诚如叔父所言,绍这便辞官回乡了……”

  可话虽这样说,他心中仍有不甘。

  ……

  云台殿中,刘辩自然无从知晓袁绍的不甘,他从廷尉卿羊续处获得了和荀爽同样的回答。

  羊续的回答也更全面,不仅说了流民之事,还与刘辩说了一些囚徒常见的罪责,如盗窃、欺诈、劫掠、伤人等。

  其中贫苦百姓最容易犯的是盗窃,时间集中在二三月份,是时正值一年中最艰难的时候,家中无粮又得不到宗族救济之人便容易铤而走险。

  在这种情况下,盗窃很容易发展为别的犯罪。

  至于更严重的杀人……民间受公羊学派九世之仇犹可报的思想,常有慷慨激烈之士为复仇而杀人,乃至于有为友杀人的。

  对这些人的审判一般都会从轻处置,然后大赦天下。

  曾经,刘辩作为旁观者当然觉得公羊大复仇思想所造就的风气很好,对那些贪官污吏及鱼肉百姓之人也是震慑。

  但身处其中,尤其是他一门心思整顿吏治的当下,却有不同的感受。

  人治的情况不可避免,可汉律也是要遵守的。

  羊续的话同样令刘辩纠结于是否还要大赦天下。

  但很快,卢植就给出了不用大赦天下的解决方案——“陛下如不愿大赦,待到五月,三辅屯田功成,可诏亏欠赋税之贫民及流民,入关中屯田。”

  实际上,如果不是考虑天气寒冷,百姓在迁徙路上无法安置,其实可以早点实施。而且也得考虑到万一关中出现天灾的情况……

  在百姓安土重迁的背景下,这似乎是最好的手段了。

  不过卢植也没有反对大赦,他见刘辩还在纠结,说道:“陛下,无论大赦与否,都是治理的方式。大赦有大赦的治法,不赦有不赦的治法。以臣之见,荀君的奏书意在提醒陛下,集思广益,不可偏专。”

  有卢植的支持,刘辩总算下定了决心,他说道:“过去大赦天下,便是谋反之罪,也有赦免的,其下之罪,更不必说。我之所以不愿意大赦天下,就是担心自上而下视律法为无物,从而无敬畏之心。律法既不能用,国家的治理也无从谈起。”

  “而今看来,大赦天下该慎用而非禁用,不过,我以为,便是大赦天下,也该先定下不赦之罪,以为警醒。”

  卢植同意道:“昔日大赦之诏,皆有不赦之人。”

  刘辩转而问起了羊续:“羊卿如何看?”

  “臣无异议。”羊续答道,说完,他欲言又止。

  后羊续拜道:“于律法,臣有奏。”

  他对于汉律早有想法,只是还没来得及上奏,如今见时机合适,索性说了出来。

  刘辩道:“羊卿请言。”

  羊续道:“汉兴以来,三百九十余年,其间宪令稍增,科条无限。律法有律令之分,诏令繁多。又有大儒为律做注,然各家各持其言,不能为定制。”

  “然法令虽多,及断狱时仍有欠缺,乃有比例之法。比例者,即以过往相似之案,以之延判。然如陈昭公之《词讼比》,距今九十年矣,且相似之案,判罚不一,常有牵强附会者。”

  “臣以为当平定律令,应经合义,精简诏令归于律法,删除余令。继而为律做释,以为断狱之凭证。”

  刘辩听着听着,发现羊续所做的事不正是东汉版的《唐律疏议》吗,即完善律法并对律法的执行做出解释。

  此前因为律令的庞杂,在判案时常用判例法。

  但当判例法与人治结合在一起,搭配经典的春秋笔法……

  刘辩听罢,立马同意道:“卿所谏言的正是我一直想做的事啊!”

  想了想,他补充道:“羊卿先写一份奏书,于明日朝会之时与群臣探讨。律法所涉繁多,须群策群力。正好以议上一议大赦所不赦之罪。”

  羊续估算了一下时间,赶紧向刘辩告退,回去准备奏书去了。

161.第160章 屯田事(三更)

  161.

  羊续走后,刘辩又与卢植提起荀爽奏书中谈及在荆扬两州进行屯田的那一部分。

  他发愁道:“此乃国之大事,然非能臣不能为也。”

首节 上一节 88/3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