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刘辩,三兴汉室 第72节

  七位西园校尉心思不已,但明面上皆无异议。

  蹇硕又道:“此诏书乃是机密,不得外传,各部严守军营,未来数日若无诏令,军营之内只许进不许出!本校尉会加紧巡查,违者军法处置!”

  七校尉尽皆领命。

  如袁基这样知晓宫中消息的有所猜测,可他终究被困在军营之中,不能知道更多消息。

  但如刘备黄忠这种缺乏信息来源的,他们唯一知道的就是白日里得到驻守军营的命令。

  唯一的共同点是,他们都觉察到了山雨欲来的气息。

  ……

  次日,何进请辞大将军的奏书一早便入了尚书台。

  卢植虽不知发生了什么,但仍第一时间将奏书递给了早早来到云台殿的刘辩。

  刘辩也松了一口气,何进终归没有那么大的野心。能够不动兵戈,是最好的选择。

  没有搞什么三辞三让,刘辩第一时间批准了何进所请。

  然后如约任命何进为前将军。前将军位同九卿,并无开府之权。

  这些刘辩没有同卢植商量,而卢植也没有多问,只做了他作为尚书令的本职工作。

  随着诏书抵达大将军府,原本只在大将军府为属官之人,称得上当场失业。

  何进出乎刘辩意料的果断,只召集了他的属官宣布了他辞任大将军的决定,连经由他举荐的故吏都没知会。

  随后,在何进宣布他要静心休养之后,曾经的大将军府,现在的前将军府便紧闭府门。

  最受何进看重的袁绍人在北军中暂时不便前往,常作为二人信使的大将军府门客张津也吃了闭门羹。

  唯有车骑将军何苗得以入府,但很快就离开了。

  何苗离开之后没多久就出现在了云台殿。

  他此前并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何进也没有同他多说。

  “殿下,这是兄长让我转交给殿下的,上面记录了一些原本大将军府的属官履历。兄长说,其中还是有一些可用之才的,殿下可择而用之。”

  刘辩接过何苗手中的绢帛:“替我谢谢大舅。”

  何苗点头称是。

  刘辩翻开绢帛,好多他熟悉的人名,陈琳、孔融、王匡、伍孚等等。

  他看了一会,见何苗没什么动作,问道:“大舅告诉二舅昨天发生了什么了吗?”

  何苗摇了摇头:“我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我相信,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兄长以前性格爽朗,不拘小节,惯爱结交豪杰游侠,那时候何氏在地方上只能算个豪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后来皇后入宫,殿下出生,何氏骤贵……这本是一桩天大的好事,可不知什么时候起,兄长变了,他成了原本会高高在上俯视我们的人……”

  曾经,何进一度与宦官结为盟友。

  但这一切后来都变了。

  “二舅愿意当大将军吗?”刘辩忽然问道。

  骠骑将军名义上终归要高过车骑将军一席。

  ……

  傍晚,袁绍终于得空去拜见大将军,却依旧不得见。

  此后数日,袁绍依然无功而返。

  西园的戒备持续了数日后方才恢复了常态。

  不仅如此,雒阳的城门处,外城郭的道路关卡处原本突然变得严格的检查又重新松懈回来。

  但只有这些长期处在进出位置的人才知道,这几日,来往的朝廷驿马变多了。

  河东郡。

  在盖勋的治理下,此地逐渐清理了前任太守留下的狼藉。

  当雒阳开始整顿底层乡吏的消息传到河东时,盖勋选择效仿。

  他手握郡兵,靠着打出来的威望,整顿很是顺利。

  只是他没有太学生作为补充,只能选择名声好的当地人,同时严加监管。

  这是一些廉洁太守治理地方的常态。

  能用的人就那么多,总不能让一个大字不识的人去统计各家的田亩户口和应缴赋税吧!

  而现在,监管吏治又成为盖勋的工作重点。

  之前持续数月的阴雨,河东郡大半地方也在波及的范围之内。

  虽很幸运的没有影响小麦的播种,但在此期间和麦轮种的大豆种植只能被迫放弃,大豆产量虽低,只有麦的不到两成,却也是百姓必要的口粮。

  盖勋虽不明白大豆的生长能增加土地的氮肥含量,却也知道受阴雨影响,明年小麦的亩产必然会降低。

  若非朝廷减少了受灾地区百姓所需缴纳的两成算赋,盖勋都打算为此上书了。

  虽然减的是算赋而非田租,但盖勋并不在乎。

  他在乎的是乡官里吏有没有履行好朝廷的政令,有没有将朝廷减免的算赋中饱私囊。

  在征收算赋时,朝廷考虑到百姓没有那么多现钱,往往会将算赋分割成月。这本称得上仁政,但却给乡吏提供了压榨百姓的操作空间,也为监察带来了难度。

  民生艰难。

  盖勋如何愿意朝廷的善政毁于奸吏之手。

  盖勋收到朝廷最新的公文时正在田间走访,郡中官吏大都出身本地,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包庇行为。这是盖勋时刻警惕的事情。

  他与方才交谈的农夫道别,打开公文,神情严肃起来。

  其上要求他留意河东周边的军队动向,尤其是并州方向。

  盖勋其实对并州早有留意。

  得益于汉军对于休屠各部的打击,不愿听从王庭命令的一众匈奴部落暂时不敢袭扰河东。诸部落希望其推选的首领能够取代羌渠成为新的单于,只是一直没有得到朝廷认可。

  而在朝廷的角度,只要其能对抗鲜卑,也不愿意为了羌渠浪费兵力钱粮。

  在此种情况下,盖勋在施政之余,一直关注着西河郡匈奴人的动向。

  南匈奴人大多已经习惯了在并州的生活,盖勋出身凉州敦煌郡,他深知一旦出现天灾人祸,若无防备,这些不受控制的胡人将会造成多大的祸患。

  而在阴阳易位的当下,出现天灾的概率太高了。

第134章 并州现状

  盖勋见识过度辽将军董卓的跋扈,也曾将此事上书,但因战功,此事也如他预料那般不了了之。

  但就这份公文将重点放到了并州来看,盖勋觉得他的苦心没有白费。

  这让他颇有几分成就感。

  盖勋收起公文,对着车夫吩咐道:“去下一个乡里。”

  虽面上不动声色,心中也早有准备,可此时盖勋心中已经极为愤怒了。

  他三令五申,要求乡官里吏必须向百姓宣告朝廷减免算赋的诏令,可他此前连问数人,并无一个农人知道这项诏令。

  这还是他整顿过乡吏后的情况。

  此处还隶属于郡治安邑县内,郡治之外,情况只会更加恶劣。

  盖勋愿意把他们往好了想,或许本月的算赋会依照诏书减免,或许被他今日巡查田间的举动威慑,不敢再行贪私之举。

  如若不然……盖勋可是听说了关羽在河内郡清查的顺风顺水,民间风气为之一变,甚至民间已经出现了歌颂关羽,期盼关羽出现在身边的歌谣,歌谣的内容朴实无华,可也正是如此,才显得真实……

  那就别怪他去请关云长了。

  就是不知太学生们愿不愿意屈尊来到河东郡了。

  ……

  隋唐五姓七家内部结亲,以彰显门第显贵。

  与之相对的,如果母亲身份低微,母族没有存在感,那么子女便天然不受重视。

  公孙瓒便属于此种情况。

  公孙氏是当地豪族,但公孙瓒只能从郡守府的小吏书佐做起,虽然这已经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起点了……

  公孙瓒很擅长抓住机会,他容貌俊美,声音洪亮,先天条件很好,外加言事辩慧,很快就引起了侯太守的关注,成了太守的女婿。

  在太守岳父的帮助下,公孙瓒得以师从卢植学习经文。

  后来公孙瓒学成归来回到郡中,得到了继任太守刘其的赏识,后来刘其犯罪,被押往雒阳受审,被判流放交趾刺史部,公孙瓒一路随行,陪伴照顾。后刘其遇赦得还。

  公孙瓒由此真正扬名。

  完成了声望的原始积累之后,公孙瓒开始了真正的平步青云,举孝廉,属国长史(同郡丞),县令,郡都尉,二千石太守……

  然后……

  并州,太原郡,刺史府。

  即便调任一事已经过去几个月了,公孙瓒仍有些不忿。

  说是刺史位卑权重,可其权力如何比得上宛如一郡之主的太守?公孙瓒当然更愿意当个坐镇一方的两千石。

  在这个主官能决定大部分乃至于全部属官的时代,如公孙瓒这样有自己心腹班底的人,自然是不会孤身上任。而同理,丁原也不会拒绝愿意离开故土追随他的心腹。

  “董卓老贼欺人太甚!”公孙瓒抽出剑来,用力下劈,竟将桌案直接斩断。

  显然他的佩剑并非装饰之用。

  自从做了护送刘其之事后,公孙瓒还未曾如现在这般憋屈过。

  先是被迂腐的刘虞打压,又受到跋扈的董卓的欺辱。

  怒气之下,也少了许多平日里的风度。

  “这西河太守也是个没有骨气的,身为二千石,竟听命于一介匹夫!”

  追随公孙瓒一路从幽州来到并州的严纲劝说道:“使君息怒,董卓不过是欺负使君立足未稳,才敢让使君暂时不得插手匈奴事,还请使君暂时隐忍一二……”

  原来,公孙瓒来到并州之后,依旧不改其鄙夷胡人的作风,在他心中,鲜卑、乌桓、匈奴并没有什么区别。

  然后不出意外地,意外来了。

  还是汉室经典的官吏逮着胡人使劲欺压的那套。

  有欺压就有反抗。

  更别说被欺压的匈奴人还归属于南匈奴王庭,这可是正儿八经的大汉忠臣啊!

  羌渠单于立马把状告向了与他关系非比寻常的董卓。

  不得不说,摆烂之前的董卓体格壮硕,性格豪迈,言出必行。最关键的是,他还不在乎钱粮,非常对羌渠这帮匈奴人的胃口。

  董卓早年间当过并州刺史,他麾下的匈奴义从对他全是忠诚。

首节 上一节 72/3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