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刘辩,三兴汉室 第43节

  卢植的想法颇有点禁止宦官干政的味道,可惜同样不太现实。

  就比如现在,只要刘辩能保证十常侍的安全,张让等人也必会保证刘辩饮食、出行的安全,要是换成士人,刘辩很担心自己会变得易溶于水。

  而且把十常侍换成士人,难道就不会干出阿谀奉承,藏匿奏书的事了吗。

  刘辩没再继续说宦官的必要性,而是问道:“在卢师看来,如何才能称得上有罪?”

  卢植答曰:“欺君罔上是为罪,阻塞言路是为罪,构陷忠臣是为罪,贪赃揽财是为罪,纵容子弟门客肆虐地方是为罪。”

  刘辩忽然感慨道:“如此看来,宦官与士人所能犯之罪,并未有什么区别啊!”

  卢植一时愣住了。

  他转念一想,刘辩说的好像也没问题。

  但他马上反应过来,答道:“若有官吏行此事,必将被依律严惩,然宦官往往能逃脱惩罚。”

  至于宦官为何能逃脱惩罚,原因不言而喻。

  刘辩道:“归根结底,按照卢师的想法,要论一个人是否有罪,不该因此人出身士族还是宦官,而是要以律法评判,是否?”

  卢植虽觉得有些奇怪,但他认为刘辩所言不无道理,点头承认,只是依旧强调宦官难以治罪。

  刘辩保证道:“今时不同往日,自我之后,当有不同!”

  卢植这一年多自然能看出张让等人对刘辩的影响力十分有限,他早已不再纠结铲除宦官之事,只想着专心培养储君。

  他闻言感慨道:“有殿下此言,足矣。”

  刘辩又说:“前朝时野王县令张朔犯罪,逃亡进其兄张让家中,时任司隶校尉李膺带人闯进张让家,未经审判就将张朔处决了。张朔有罪,可交有司审判,若查实罪过,自当以国法论处。可李膺此举,与私刑有何区别?这些过去的事情或许事出有因,已无法追究,但以后不可再发生了。”

  当时李膺还用孔子诛少正卯之事,加上《礼记》和《春秋》上的类似故事,说的桓帝哑口无言,只能转过头来责怪是张让的弟弟先犯的罪。

  卢植没有拿这一套搪塞刘辩,而是苦笑一声道:“此举虽有事急从权之意,确实不合法理。”

  在与宦官的斗争中,士人扮演的从来都不是白莲花的角色。

  “卢师明白我的想法就行,十常侍的子弟如今大都被召回京都,若有在外作奸犯科者,必然不会姑息。”

  最后,刘辩又道:“我知道大将军想要效仿仲举公,谋划铲除宦官,此等胡闹之举我也劝不住他。大将军终究是吾舅,卢师若有暇,不妨替我留意一二,省得大将军做出过激之举。”

  胡闹?

  卢植心中了然。

  他于当晚宴请杨彪、蔡邕等好友,及朱儁并弟子刘备等人。

  在宴席间暗暗传达刘辩对宦官的态度——想让宦官死吗?从现在开始,先找到对方违法犯罪的证据吧。

  杨彪和不在雒阳的马日磾,原本就因为刘辩的出现,减少了在何进为清除宦官的而集结的士人群体中的活跃度,只是或多或少还保持着联系。

  如今杨彪干脆下定决心,以后就不再联系了。

  至于陈逸之事。

  众人都很有默契的只字未提,随他去吧!

  人总归是要往前看的。

  宴会后,蔡邕在与卢植商议之后又去拜访了这些时日分外苦恼的好友和亲家羊续。

  卢植则在思考究竟让何人帮着太子留意大将军。

  而刘辩在与卢植谈完之后,叫来张让,笑道:“我原以为张公会派人来偷听我与卢师说话呢!”

  张让忙道:“老臣哪有这个胆子。”

  “其实听了也无妨,省得我再重复一遍了。”

  “臣绝无此心!”张让心中暗暗庆幸,他原是有这个想法的,只是犹豫中错过了藏人的时机。

  十常侍看似齐心,实在在面对利益时各有各的想法。

  如今的十常侍中的其他人,谁不羡慕张让与赵忠同皇帝的亲近关系。

  而郭胜,靠着先发优势,作为在刘辩入宫前最先接触到的中常侍,外加近水楼台,很想成为下一个张让。

  为了取得刘辩的信任,他吐露了不少秘密,其中就包含了刘辩主动问来的几座宫殿中适合藏人偷听的位置。

  刘辩随即又说了些同卢植的交谈内容,待说到桓帝与五侯共灭梁冀时,张让竟突然哭了出来。

  “我等残缺之人,承蒙天家不弃,委以重任,自当粉身碎骨以报大恩。”

  刘辩只当是真的,又对着张让说:“公须告知诸常侍,勿使家人子弟犯法。”

  ……

  而由何颙等人掀起的群体上书,最终雷声大,雨点小。

  终究是谋反之罪,没有有分量之人带头,掀不起什么波澜。可那些身居高位者心知肚明,他们可不愿意在将来的某一天被人翻出“同情谋反者”。

  即便羊续也只能说没有必要再审一次。

  审判地点最终被定在了雒阳东郊的马市,一众案犯自诏狱而出,囚车送往东市。

  当日。

  雒阳东西南北四个部尉的大半人手都被调来维持秩序,河南尹袁术更是奉命亲自到场,防止有人生乱。

  有激进的太学生叫嚷着“必是有人污蔑”试图闹事,但立马就被袁术派人制住。

  袁术可不会惯着他们。

  主案犯在百姓围观之下一一问罪,在实打实的证据下,无可辩驳。

  而在围观的百姓之中,还有一些特别热心肠的人向不知情的百姓讲解陈逸的身份——什么?不知道三君是谁?当过太尉的那个陈蕃知道吗?也不知道?八顾八及呢?三君比他们还出名,行了,都不知道,那你只要知道他是三君的儿子就行了!

  不出意外的话,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雒阳百姓提起三君,提起陈蕃,都得想到陈蕃那个被当众审判谋反的儿子。

  感冒还没完全好,希望明天能好,就是感觉写的有点怪怪的,说不上来的味道。

  有没有懂的大佬提提建议。

  我是感觉写的有点急,过于干了,虽然以前也有点干。

  汇报一下成绩,忘记掐二十四小时的点了,首订大约是一千零不多,很满意啦!

  接下来等病好先稳定一下更新时间,再定个三更的小目标,事先免责声明,手残,尽力局。

第82章 刘辩的一天

  天刚蒙蒙亮,距离十八岁还差好几年的刘辩就已经出了殿门。

  这一天,正好是他去东观听蔡邕讲学的日子。

  自从刘辩上回在郑玄那意识到蔡邕本身对于当代的书籍涉猎极广后,刘辩便会在讲学之余从蔡邕处了解些天南海北的的东西,看看能不能和他后世的记忆对上。

  这次讲学完他倒没说这些,而是道:“前两日光禄勋兼太子率更令刘弘上书言,光禄卿与太子少傅所辖事务日增,恐不能兼顾。乃请朝廷另立太子率更令,代太子少傅管理东宫。”

  其间倒有一个小插曲,刘弘是个传统的士大夫,他接任太子率更令后,得知东宫的属官贾诩、赵云等人曾奉命跟着冀州刺史贾琮到冀州去,便劝谏刘辩此举不合规矩。

  刘辩虽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但并没有接受他的建议,将贾诩等人召回。

  这大约也是刘弘请辞太子率更令的一个原因。

  刘弘虽古板,但不强硬,刘辩不同意把人召回也就不召了。如今刘辩担心万一自己不出手,再换上个脖子硬喜欢拿储君刷声望的,那不是自找不痛快嘛!

  蔡邕在刘辩面前并不拘谨,听到此处,问道:“殿下莫非是想让我劝说康成去东宫履职?不成不成,我也劝不动。”

  刘辩摇头:“我既然答应过郑师可不管庶务,自不会违背,蔡师可愿……”

  蔡邕这才想到了自己,继续摆手:“殿下,非我推托,今《汉记》正处编写之中,实在抽不开身。”

  蔡邕的拒绝倒也不算出乎刘辩的预料,无论他同不同意,都是刘辩能接受的结果。

  他还有备用方案。

  刘辩又道:“既然蔡师无暇接管东宫事务,我曾思及前太尉曹嵩曾为国捐钱一亿,为国家解了燃眉之急,一朝罢免,甚是可惜。只是不知其是否有意为太子率更令,我上回听蔡师说其子曹操有文采,常往家中借书,不如由蔡师代我探一探口风?”

  就刘辩在曹嵩当司空时同他的相处来看,曹嵩绝非强势之人,哪怕当了率更令也不会同刘辩对着干,而且他背后还带着个王炸曹操。

  唯一需要顾虑的就是曹操作为八校尉之一,由曹嵩担任太子率更令会不会引来灵帝的忌惮。不过以刘辩目前的判断,应该不至于。

  朝廷任人为官,一份诏书便是,何须去探口风?

  蔡邕到底当过官,还不至于不明白这“口风”所谓何意。

  他原本就很欣赏曹操,之前在刘辩面前提起曹操其实就藏了引荐的意思,如今,更是直接答应下来。

  下午,刘辩来到玉堂殿中时,灵帝与张让都不在,只有轮值侍奉的小黄门在。

  玉堂殿虽归张让主理,可宦官也是人,既不能全年无休,也做不到时刻在岗,刘辩并不在意。

  桌案上已经摆放好了来自尚书台的奏书公文,大部分都带上了尚书台给出的初步意见。

  刘辩遂命小黄门去尚书台请卢植。

  自己则熟练的批阅起奏书来。

  第一封奏书来自于太尉马日磾,汇报移民进度。

  第一批十万余往扬州就食的百姓已经被安置在了九江、吴郡、丹阳等地,其中的青壮会在身体恢复之后,参加由地方官府组织参与地方的水利建设,从而获得报酬。在此之前,他们的饮食住处也都需要地方供给。

  扬州、荆州早在百年前就因为气候变化、人口增加等原因,便已经能向北方输出粮食了。

  对此,无论是尚书台还是刘辩,支持就完事了。

  第二封奏书是一份弹劾,河南尹袁术弹劾北军中候何颙,煽动太学生阻碍公审。

  等到刘辩批阅第二份奏书时,张让在卢植之前回来了。

  带来了一则消息——陈逸绝食而死。

  听此消息,刘辩拿笔的手一顿,以他的视角来看,陈逸罪该万死,可如此死法……倒还是有点气节。

  然道不同。

  他问张让:“父皇知道了吗?”

  “臣刚从陛下那儿过来。”

  刘辩手上继续,待到批阅完后,问道:“对其身后事,父皇可曾说什么吗?”

  张让答道:“陛下未曾吩咐。”

  “那就交由廷尉处理吧!”

  稍后卢植到来协助刘辩,自是不提。

  晚些时候,刘辩至何皇后处用夕食,何皇后依旧召唐婉于旁就坐。

  然后刘辩就想到了多日未见的蔡琰。

  刘辩不贪心,他只是想全都要而已。

  他应该没错吧!

  只是未来皇后的位置只有一个。

  而汉家制度,皇后与其他妃嫔的差距非常大,除了政治待遇外,皇后能独住长秋宫,但其他妃嫔只能住掖庭。

首节 上一节 43/3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