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仔细想想,竟也觉得不错。
东部鲜卑短时间内不会为患,幽州有刘虞坐镇,届时北方一旦有变,关羽和赵云可分兵两路出幽州平乱,不缺一个难以为帅的吕布。
而以吕布的战功,的确可以担任西园或北军一校尉。
第480章 八月度田
吕布进京没有问题,只是这样……刘辩想着自己身边聚集的将领们,目前在雒阳的,会不会太多了?
但他随即反应过来,哪有嫌弃自己身边良将多的?自然是多多益善嘛!
在涿郡耽误了一些时日后,刘辩并未继续沉迷路上。
虽然出行的这些天他乐在其中,但毕竟还有八月度田这一件事压在心头。
刘辩需要回京与卢植、荀彧他们商议出最终之策!
是以,在涿县演武之后,行在经中山、常山、上党后,再经河内郡,终于回到了雒阳。
其间,除了某次遇到大雨外,其他时候,皆未在一地驻足超过两日。
所谓重新度田,并未只是简单的重新丈量田亩。
还包括对人户的重新核对。
自黄巾之乱以来,以各地豪族豪强为首的地方势力,在户口和田亩登记上偷奸耍滑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光熹六年七月三十日,云台殿内,刘辩、卢植、贾诩、荀彧四人坐于殿中,旁无他人。
荀彧在知道刘辩打算今年动手之后,对这些早有考量的他首先说道:“各里之中,对于各户情况最熟悉的当是本里里魁,若要重新度田,当下严令,定下日期……若在期限之外,里中仍有户口不实、田亩作假者,以数目论罪,自发配戍边至死罪不等……”
“我朝素来重孝,父母在时需只分户不分家,然执行起来,却多有疏漏”
“百姓中有田亩者亦有借助豪族豪强之力免除赋税徭役之人,然豪族豪强亦会收取其田租以为用。今之度田,每度得一户人及其田,宜宣告之应缴赋税,依臣之见,以今之税制,或低于豪族豪强所收。”
“……”
荀彧所言,有很多都是根据光武度田时的经验教训而来,再结合当前不同于光武时的现状,略作改动。
凡是种种,起码刘辩觉得没有什么漏洞。
等到荀彧说完,刘辩看向卢植,期盼着卢植能给出些裨补阙漏的意见。
却听卢植说道:“文若之法,已经经过多次修改完善,臣找不出什么漏洞。”
“不过,在重新度田之前,臣有数言,当于陛下言之。”
刘辩郑重地说道:“卢师请讲!”
荀彧也在一旁挺直了腰杆,而看起来古波不惊的贾诩其实也竖起了耳朵。
“度田一事一旦开始,但凡稍有犹豫,阻力便会加倍,是以必须一往无前。”
“昔日光武皇帝于度田之后曾言,称度田之时,杀伐过重。然臣私以为,若是让光武皇帝再次度田,光武皇帝仍会行杀伐之事。”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刘辩明白,卢植是来坚定他继续做下去的信心的。
他郑重回应道:“卢师之言,朕必定铭记在心,度田一起,决不妥协!”
卢植轻轻颔首,又用着一直温和却显出几分疲惫的语气说道:“陛下,臣数月以来,常感身体疲惫,恐怕不能再为陛下多分忧了……”
刘辩闻言大惊,当即就要找来华佗替卢植看诊,却见卢植说道:“陛下不必着急,臣的身体还未差到这等程度,总归能等到度田成功的那一天。”
“臣本河北布衣,少时也曾立下壮志,一心求学,奈何常遇波折……所幸上天待臣不薄,得遇陛下。”
“臣尤今还记得当初与陛下初见之时……那是一头骆驼……”说着,卢植微微一笑。
刘辩也没想到,那天卢植记下的不是凉州之事,而是误把骆驼认成精怪的乌龙事件。
贾诩和荀彧虽不解其中之意,却也都安静地听着。
他们知道,卢植选择在他们俩都在场的时候说出这番话,一定有深意。
卢植说道:“陛下有识人之明,亦有用人不疑的胸怀,文和、文若,皆宰相之才也,用之可定国安邦。”
“臣以为,我等老迈之臣退后,二人可助陛下协理国政。”
刘辩颔首,他明白卢植的意思,接下来需要保持坚定的不止是刘辩,还有荀彧和贾诩……尤其是掌管校事部的贾诩。
他需要给贾诩一份未来的承诺,以卢植作保。
刘辩回应道:“正如卢师所言,宰相之才合该得宰相之用。”
卢植扫了两眼贾诩和荀彧,见二人都未因天子的表态而窃喜,心中满意之余,继续对着贾诩说道:“然文和许是经历太多,行事作风缺了些巍然大气。文和需谨记,理国政者,需以堂堂正正之念,使魑魅魍魉无所遁形!”
贾诩闻言,郑重地朝卢植躬身一拜道:“谨受教!”
说完贾诩,他又看向了荀彧:“文若仕途一路走来,未经挫折,过于顺畅了些。遇事之时,仍缺了些果决,我知你外柔内刚,然外人见之,未免轻视……文若不可不察。”
荀彧亦躬身行礼答道:“谨受教!”
最后,卢植对着刘辩笑道:“陛下,臣有一私心……方才之言,还请使史官记之,也算让臣之名字在史书之上多留一笔。”
刘辩答道:“自当如此!”
……
八月一日。
朔日大朝会。
朝堂之上,雒阳百官俱在。
天子一至,廷尉董卓上书言道:“陛下,臣查阅昔日卷宗,见孝和皇帝元兴元年,上计有田七亿三千余万亩,至孝桓皇帝永寿年间,亦有六亿九千余万亩。”
“然自中平以来,各地生乱,上计田亩之数最低时不足五亿亩,至今仍不足六亿亩。”
“可臣随行在往河北各处行走,遍寻诸县,皆不见荒废之田。此上计之时所缺之田亩,必为歹人所隐匿。”
“臣请再度田!”
董卓此奏刚结束,便在朝堂之上惊起了惊天巨浪。
哪怕有朝堂礼仪的约束,也止不住朝堂在董卓话音刚落的第一时间变成了菜市场。
但这回,群臣们似乎学精了。
没有任何一个人会相信董卓的上奏只是他的临时起意。
“众卿以为廷尉卿所言如何?”在朝堂再度肃静之后,刘辩问道。
全场鸦雀无声。
见状,刘辩更进一步地问道:“再度田之事,可有反对者?”
听到这话,群臣们在心想“果然如此”之余,又是沉默不答。
“既然无人反对,那便着有司施行!”
第481章 度田伊始
刘辩最初还考虑过要不要先寻几个地方试行,以观成效。
但最后这一想法却被否决了,正如卢植所言,度田之事当一鼓作气。
稍一出现迟疑,那些既得利益者们一旦窥到机会,就会跟闻到腥味的苍蝇一样一拥而上。
如果说当初更改税制之时,刘辩还要小心翼翼地搞点幺蛾子,避免消息传的太快让人有所准备,那么现在的重新度田,刘辩在经过新税制的试探后,已经可以大大方方地向天下宣布——朕一以贯之!
既要度田,还是天下州郡一起重新度田,具体的事自然要乡官里吏去做,此外除了要倚仗各地太守国相及县令县长督促,还需要有人主持监察,拷问进度,并在事后复核度田成果。
提出此事的董卓,曾为边军大将,又历任九卿数年,资历足够。
早在朝会当天,刘辩就任命董卓为度田大使,督察天下州郡重新度田之事。
还没等雒阳城消化这一消息,又一则消息传出——当朝司空杨彪之子杨修向董卓毛遂自荐,以为属吏,助重新度田成功。
司空府中,杨彪还在笑:“听说有个阀阅子弟,仗着家世好,竟敢这个时候为了出风头去投奔董仲颖……”
但他说完,却见自己的一众掾属们笑都不笑一声。
杨彪的反应很快,从掾属们的欲言又止的表情中猜出了真相——“杨德祖!”
杨彪在心里骂得很难听,然而,这时他已经不敢拿戒尺去教训杨修了,因为董卓当场同意了杨修的请求。
想到自己之前还把杨修送到董卓那里接受管教,杨彪恨不得打自己一巴掌,当真是送羊入户口。
等到晚上,焦急的杨彪在家中等着,没想到杨修竟大摇大摆地回家了。
杨彪听闻后,当即找到杨修,两只手抓着他的双肩疯狂摇晃,同时不忘质问道:“告诉我,你是被强迫的!”
“要是董卓敢逼迫你,为父拼着辞官不干,也要道陛下面前为你寻个公道!”
“不,阿父。”杨修被杨彪慌得头晕,一边伸手抗拒,想要将杨彪推开,一边解释道,“我是自愿的。”
“阿父不了解董公,误会他了……”
听到此言,杨彪心一颤,手一松——自己好不容易养大的娃,这才多久,就被人拐走了?
董卓是什么人,他能不了解吗?
然而杨彪松了手,杨修却还在用力,推到杨彪之后,结果他自己却因为脚下不稳摔倒在地。
他的母亲袁氏自外刚刚过来,见状立马冲了上来,扶起倒在地上的杨修,搂进怀中,然后才对着杨彪喊道:“夫君,你就从了德祖吧!”
“我方才接到本初兄长派人送来的消息,说是他也会参与此事,届时他会照顾德祖的。”
袁本初?
杨彪一愣,他忽然想到了随驾出巡的种种——原来这一切谋划,从那时候就开始了。
他心中忽然生出些恐惧。
相较于司空府上的鸡飞狗跳,袁绍这里就很和谐了。
此刻他正在前将军何进府吃酒呢!
早已得到天子传讯的何进很明白自己扮演的角色,近年来,他的演技也算有所提升。而且,最关键的是,虽然何进真的干了对不起袁绍的事,但他内心深处觉得对不起袁绍也是真的,他也是真心乐意见到袁绍复出。
九真一假之下,袁绍看着酒后仍真情流露的何进,还拿着以前旧眼光看待何进的他根本瞧不出有假。
曾经心中的芥蒂,也因为何进为他复出所“付出”的努力而烟消云散。
两人饮酒作乐,畅谈旧事。
经年未见,如今两人重聚,却已经是物是人非,颇多感慨,没多久,两人便都醉了。
因为宵禁还未开始,袁绍回到了自己的住处,正准备入睡,却被家仆告知有人已经在书房等着他了。
而能在未征得他同意的情况下被放进他书房的,只有一人——逄纪。
想到此处,袁绍以清水洗了洗脸,又喝了几口醒酒汤,然后才去见客。
其身上酒味难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