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第269节

  斗战嘶声大吼:“斗氏子弟,急行!快!”

  以千余县兵的性命为代价,项燕将这一支秦军困入包围之中!

  然而就在斗氏堵住秦军回山通道之际,数百块滚石从山巅滚落而下!

  “快闪开!”

  “前进!”

  秦楚两军齐齐嘶吼。

  秦军毫不犹豫的不退反进,顺着打通的通道跑出雾烟山范围。

  可横亘于山腰的楚军却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只能悲鸣着在山腰承受滚石的冲撞!

  待滚石滚落山脚,丧失动能后,秦军爆发出一阵嘶吼:“回山,捡军功!”

  呼喝间,秦军回身反冲,顺着滚石画出的血色通道重新登山。

  与此同时,另一支秦军冲下南山东坡,两支秦军配合着对斗氏形成了前后包夹!

  项燕终于目露沉凝,沉声下令:“令!斗氏继续东进。”

  “令,昭氏斜向上山,阻截秦军援军!”

  四支兵马如提拉米苏般互相包夹,在山腰处展开厮杀,项燕再次喝令:“令,屈氏冲击南山山巅!”

  屈彻断喝:“上山!”

  呼喝间,屈氏士卒扛起盾牌,冲锋上山。

  然而让屈彻没想到的是,一路上他们竟然都没有遇到秦军的袭击,顺利的冲进了山雾之中!

  不等屈彻面露兴奋,耳边却突然传来鸣金之声。

  回头后望,又见楚军令旗摇曳,屈彻当即下令:“撤!”

  屈氏士卒一脸懵逼。

  将军,咱们莫不是来踏青的?

  怎么刚上来就要下山啊!

  这不只是士卒们的疑惑,也是屈桓的疑惑:“上柱国,您这是?”

  项燕双眼不断扫视战场,口中随意回应:“以此军统帅的能力,他放弃山雾优势的可能不大。”

  “屈氏兵马自距离山雾三百丈左右处开始上山,秦军完全有能力调拨兵马回援抵挡。”

  “但屈氏兵马却顺利上山,想来秦军或有埋伏。”

  解释间,项燕突然高声下令:“传令县兵上山,夹击秦军!”

  屈桓若有所思,有些不解的发问:“敢问上柱国,这支偏师的将领是何人?”

  项燕摇了摇头:“本将亦不知。”

  “传令下去,若是抓到秦军俘虏便严加拷问,务必问出这支偏师的将领究竟是谁!”

  屈桓愈发诧异:“上柱国不知敌军将领是谁?!”

  不知道敌军将领是谁,那你怎么就能那么信誓旦旦的对敌军将领的能力做出判断?

  项燕懒得回应这个无聊的问题,只是不断下令,以南山东坡为主战场,以整个雾烟山为底色,不断泼洒着进攻路线!

  两个时辰后,历经血战,楚军以四千余士卒战死的代价脱离战场,重新回到山脚驻防。

  秦军也丢下了三千余士卒的性命,重新隐于雾气之中。

  斥候迅速奔回中军,沉声道:“上柱国,经我等拷问得知。”

  “此军将领为偏师主将,秦国上将军王翦之子,王贲!”

  项燕目露恍然:“原来是王翦之子!”

  项燕之所以确定此军主将必非常人,便是因为只是半日交锋,秦军就给了项燕以棘手之感。

  明明是被困山上,却硬是被秦军主将打出了以山为城的优势。

  甚至因为不需要受城门约束,秦军兵马得以以更高频的速度不断进入战场,不断增援、支援、夹击进而形成了多个战场的连锁反应。

  有如此能力的将领怎会是庸才!

  而今听闻对面将领竟是王翦之子,项燕反倒是有种果然如此的心态。

  项燕看向山雾,眼中流露出慎重与羡慕之色:“怪不得有如此能为。”

  “果真是虎父无犬子!”

  项燕忍不住在想,不求自己的儿子能想嬴成蟜一样优秀,但凡自己的儿子能像王贲一样优秀,自己也可以死而无憾了!

  与此同时。

  王贲也站在山巅,目光穿透山雾遥望项燕。

  辛胜遗憾的说:“可惜屈氏撤的太快,只要他们再向山上走二百丈,我军就可断了屈氏的后路,四面合围全歼屈氏楚军。”

  “可惜!可惜啊!”

  王贲沉声呵斥:“休得贪功!”

  辛胜赶忙拱手:“唯!”

  王贲继续说道:“不要心觉可惜,更不要心存侥幸!”

  “项将军非庸才,我军与楚军比拼的不会是谁的计谋更出众,而是谁犯的错误更少。”

  “若我军贪功,进而冒进,很可能就会被楚军抓住机会,一战而胜!”

  经过一下午的交锋试探,项燕拉高了对王贲的警惕心,王贲的心情同样十分严肃。

  在占据高度优势的情况下,秦军与楚军的战损依旧打到了3:4,这对于兵少的秦军而言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

  王贲心中已经有了判断,这一战,很难打。

  兵力不到敌军的一半,身后又无辎重通道,王贲甚至没有信心坚守雾烟山太长时间!

  这种烈度的战争完全不该是尚未完全成长起来的王贲来应对的!

  不自觉的抬头看向西北方向,王贲轻声喃喃:“也不知长安君走到何处了。”

  项氏究竟是周王族姬姓项国王室后裔、圣人师项橐的后代,还是楚国景氏景伯的后代?项燕究竟是否曾名为景燕?项羽的家族谱系和亲缘关系皆无定论!

  据《缙云项氏宗谱》载,项燕膝下三个儿子,从大到小分别是项渠、项梁、项伯。项渠生子项羽。

  据《庐陵项氏宗谱》载,项燕膝下七个儿子,从大到小分别是项荣、项梁、项乐、项权、项柱、项楫、项柏。项荣有两个儿子,长子项羽、次子项庄。

  据《桃溪项氏宗谱》载,项燕膝下三个儿子,从大到小分别是项超、项梁、项襄。项超生有一子项羽,项梁生有一子项里。

  类似的族谱、史料芝士还看了十余份,项羽生父的名字出现了六个版本。

  各族谱的相同点在于,1,项羽皆是长子长孙,2,项梁皆是二弟。除此之外,无论是项羽叔父们的名字,还是项燕生父的名字皆不相同,项庄与项羽的关系也在亲兄弟、堂兄弟间不断变换。芝士列举的三份族谱是主流比较认可的版本,大家也可能曾在种种渠道看到过依托这三份族谱进行讲解的科普帖子。

  芝士首先对各地项氏后代致歉,因为这种横断数千年的家事实在无法考证,所以芝士选择采信项氏为周王族姬姓项国王室后代的说法,以《庐陵项氏宗谱》为主体,期间可能根据史料和剧情需要进行增删,望谅解!

  (本章完)

233.第232章 不装了,摊牌了,偷袭改成强攻了!

  第232章 不装了,摊牌了,偷袭改成强攻了!

  项燕和王贲不约而同的收兵回营,准备打持久战。

  但就在两军士卒陷入梦乡之际,嬴成蟜所部却正在漆黑的夜色下高速行军。

  终于,一片灯火出现在嬴成蟜的视线之中。

  嬴成蟜当即抬起右手,沉声喝令:“人衔枚,火把全熄,什伍之间以绳勾连,战马战车皆止步。”

  “步卒静音行进!”

  命令下达,战车、牛马等难以控制,可能会发出声音的因素都迅速停在原地等候。

  所有火把尽数熄灭,在漆黑的月色下,秦军士卒根本看不清道路。

  好在每一名士卒都用绳索相连才能保证不走丢,每一名士卒的嘴里都含着石块,确保即便摔倒也不会发出痛呼。

  秦军的行军速度骤然减慢,摸着黑一脚深一脚浅的踉跄前行。

  继续行进五里地后,那片灯火在嬴成蟜眼中越发明亮,那赫然是一排挂在城墙外侧,用于照亮城外环境的火把。

  城门洞上方,鎏金的‘项’字匾额也在火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嬴成蟜再次抬起右手:“各部驻守于此,苏角所部与本将亲兵继续前进!”

  “以本将为界,所有人不得超过本将!”

  又落下一股步卒留驻,嬴成蟜所率兵力仅剩一万五千余,但却也将脚步引起的震动进一步压制。

  在夜色的掩护下,嬴成蟜所部一路前行,每一名士卒都在尽可能克制着呼吸,却又忍不住大口喘气以缓解紧张的情绪。

  终于,嬴成蟜在项城外百丈停了下来,这里已是城头火把能照到的极限范围,同时也是项城护城河的位置。

  遥望城头,苏角不由得啧声低语:“竟如此森严?”

  在楚国大军出征的情况下,各城城防理应相对薄弱。

  且现在已是平旦四刻(4:00),正是最容易犯困的时间。

  但项城城头却每十丈就有一名士卒戍卫,另有不知数量的巡逻士卒在城头来回走动,除了没有派遣斥候彻夜搜寻四周之外,完完全全就是应战状态!

  嬴成蟜理所当然的说:“终究是项燕的故乡和食邑,若此城城防稀疏,本将反倒是要怀疑有诈了。”

  对于项燕本人而言,项城比寿春更重要。

  身为当世大将,项燕固然本人出征,又怎会忘了对老家的防备?

  且项氏累任楚将,族内将领不在少数,协助城防也是顺理成章。

  仔细观察了一番城墙,嬴成蟜低声吩咐:“转进南城东段!”

  或许是因为东南方向乃楚国腹地,而西北方向是秦国疆域,所以项城守将无意识的便会派遣更多士卒在西北方向巡逻。

  率军绕行至相对薄弱的东南城段,嬴成蟜耐心观察着巡逻士卒的动向。

  待一支巡逻士卒刚刚离开,嬴成蟜低声下令:“传令张骁所部,铺云梯!”

  一声令下,没有回应。

  半晌过后,才有千名亲兵扛起二十架云梯,蹑手蹑脚的走向护城河。

  每几十名亲兵一同用力,小心翼翼的将云梯伸向护城河对岸,又有几名亲兵背着木板猫着腰,鬼鬼祟祟的爬上云梯,轻手轻脚的将木板搭在云梯上,开始架设简易的临时桥梁。

  突然间,嬴成蟜发现城头几名楚军士卒离开了原本站立的位置。

  没有喊叫声,没有鸣金声,更没有燃起火焰信号,但嬴成蟜的直觉告诉他,秦军已经被发现了!

  豁然起身,嬴成蟜怒声大喝:“令!”

  “孟南、李信迅速率各部兵马于南城门外五百丈列阵!”

  “令!先登营即刻增援我部!”

首节 上一节 269/8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