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第624节

  很快。

  苏良便为他们写了一封证明信。

  这些汉子再次朝着苏良拱手,然后才朝着西方奔去。

  而苏良等人也朝着东北方向行去。

  ……

  六月十五日。

  苏良等人来到了黄河之畔。

  此部分的黄河,河道蜿蜒而狭长,河水也较为清澈,周边的河谷山峡甚多,随处可见一片又一片的绿坡草地。

  不但适合放牧,而且适合耕种。

  可惜人烟稀少,未被开发,方圆几十里都看不到人。

  待大宋拓边结束,苏良一定会派人来这里垦荒,将这块荒地变成宝地。

  这里。

  也距离西夏边境越来越近了。

  苏良根据规划的路线,又劝降了数个部落。

  他本以为此处距离西夏较近,劝降难度会高一些。

  哪曾想。

  当下的大宋,名声甚好,再加上苏良之名的加持,几乎毫不费力地便让他们签订了归宋契约。

  当然,苏良也会履行承诺,保证让他们过上安定富足的日子。

  ……

  六月二十七日,近黄昏。

  一片水草丰茂的河谷旁,苏良骑于马上,看向前方。

  后面的龙羽军士兵们也都心情激动地朝着前方眺望着。

  前方五里外。

  有一个三百余人的小部落。

  此部落乃是众人河湟劝降的最后一个部落,待完成之后,苏良便可告知狄青,大宋西军可正式深入河湟拓边。

  一个多时辰前。

  独臂老乔等四名老兵带着数名龙羽军士兵进入了此部落。

  这个时候,差不多该出来了。

  片刻后。

  前方出现了独臂老乔等人的身影,看他们脸上的笑容,便知此部落已然答应归宋。

  踏!踏!踏!

  马蹄声越来越响。

  独臂老乔奔在最前方,在距离苏良还有近三丈时,其勒住马绳,翻身下马。

  “中丞,我等不辱使命,顺利完成任务!”独臂老乔高声道。

  “好!”苏良高喝一声。

  后面的龙羽军士兵们也都甚是激动。

  在深入河湟之初,众人都是抱着身死的想法来的,没想到能完成的这么顺利。

  就在这时。

  独臂老乔突然瘫坐在地上。

  苏良连忙下马,后面的老兵们也都纷纷下马,走到他的面前。

  就在大家准备搀扶他时。

  独臂老乔摇了摇头,道:“我……我没事儿。”

  随即。

  独臂老乔竟然开始抽泣起来,然后嚎啕大哭。

  一边哭一边喃喃道:“不容易,太不容易了!苏中丞,诸位舍命的龙羽军士兵们,整个河湟的百姓都要感谢你们……”

  随着独臂老乔放声大哭,一旁的数名老兵也忍不住哭了起来。

  所有人都明白河湟劝降成功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数十万的河湟百姓都将免于战乱,意味着将会大大减少大宋禁军的牺牲,意味着这片土地很快就要成为大宋的领土……

  拓边一尺,便算不世之功,更何况数千里。

  众人虽未曾大战,但深入河湟,奔走数千里,劝降了几十个部落。

  绝对可称得上是此次熙河拓边的先锋军。

  功绩大焉。

  这时。

  独臂老乔站起身,看向苏良,道:“苏中丞,老朽代表河湟所有百姓和那些因您之策而免于战事的士兵们,向您表示感谢,您是大英雄,是熙河百姓的救世主!”

  苏良此道河湟劝降之策,可以说挽救了数万人的性命。

  唰!唰!唰!

  独臂老乔话音落后,数名老兵同时拱手,刘三刀也郑重拱手。

  所有龙羽军士兵纷纷下马,也皆拱手。

  他们之所以如此敬重苏良,是苏良将百姓的性命看得比自己的命都要重要。

  依照大宋的兵力,本可以武力拓边。

  大宋西军深入河湟,完全就是碾压式,河湟的任何一个部落都不可能敌。

  但苏良却选择了最冒险,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的方式。

  此等气魄,怎能令人不钦佩。

  此番深入河湟,看似顺利,但若不是苏良的名声摆在这里,苏良的劝降之术高超。

  这二百余人死在这里的可能性非常大。

  换作一般的士大夫官员。

  即使官家承诺他劝降成功后当丞相都不一定有这个胆子。

  但苏良不仅是想出主意之人,还是执行者,如此胆略与大义,自然令人万分钦佩。

  苏良见众人都感谢自己,不由得哭笑不得。

  “你们这是做什么?河湟劝降成功是我一人做的吗?是咱们一起做的。”

  “当然,靠的不仅仅是咱们,还有咱大宋当下的名声,熙河镇的名声,以及官家和诸位相公在背后的支持,绝非我一人之功!”

  待众人都不再拱手。

  苏良挺起胸膛,高声道:“我宣布,河湟劝降之策,顺利完成!”

  “三刀,你立即派人传信给狄枢相,大军可深入河湟,全面进发,另外,也向汴京城汇报一下进度。”

  “是。”刘三刀拱手道,这些信息内容,他昨日就写好了。

  苏良想了想,又道:“接下来,咱们寻一处好所在,吃上一顿,然后休息两三日,欣赏欣赏风景,再向西前进。”

  “是。”众人齐声道。

  从此处传信给身在秦州的狄青,至少要十日。

  待狄青收到消息,然后率大军拓边,此消息再传到唃厮啰部落和西夏,至少还要七八日。

  苏良接下来准备前往唃厮啰的地盘。

  但是他不急。

  他需要看一看唃厮啰知晓大宋拓边后的反应。

  若唃厮啰准备派兵阻止大宋,那苏良就与狄青汇合,顺道将唃厮啰灭了或打跑。

  若唃厮啰还愿顺从大宋,那苏良准备去找唃厮啰聊一聊,试一试能否将其劝服。

  当然,劝服唃厮啰,苏良会采取送信或传话的方式。

  他不会直接与对方面谈,唃厮啰可是真敢擒下苏良当人质的。

  苏良也没必要冒这个险。

  对方若表达友好,苏良就与他们聊;对方若想要反抗,那苏良就等着狄青揍他们。

  至于西夏。

  若是敢派兵入河湟,那就在河湟区域揍他们,将他们打回去。

  当下,任何人都不能阻止大宋在河湟拓边。

  苏良等人当下距离唃厮啰部落约有五百里,五六日可达,苏良计划的是七月十五日后,抵达唃厮啰部落附近即可。

  去早了没有任何意义。

  目前,苏良等人可用十五日的时间完成五日的路程,可谓非常轻松。

  这些日子持续奔波,大家也都累了。

  苏良准备领着大家欣赏一番河湟区域的美景,顺便寻一寻适合栽种棉花的地方。

  ……

  七月初八,午后,秦州城。

  狄青坐在城楼上望向远处,他根据徐莽传递过来的消息,已感觉到喜讯即将传来。

  他不愿浪费一丝时间。

  此等局面乃是苏良带着二百多名士兵冒着性命危险换来的。

  若今日喜讯传来。

  他明日便可率领五万精兵,分三路深入河湟区域。

  就在这时。

  一道黑影出现在他的视野中。

  他迅速站起,喃喃道:“一定是景明传来的消息,一定是景明传来的消息!”

  狄青兴奋地奔下城楼,然后骑上一匹战马,亲自去迎那名驿兵。

  很快。

首节 上一节 624/6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