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第562节

  “昨天,咱儿子对我说,他长大后想当一位剑客,像李太白那样的,游历山水,四海为家,你也不管管?”唐宛眉朝着苏良的鼻尖点了一下。

  “剑客,挺好啊!只要不像李太白那样做上门女婿就行了,他上个月去相国寺见和尚打坐,还想当个和尚呢!”

  苏良反问道:“你想咱儿子以后做什么?”

  唐宛眉想了想,非常认真地说道:“都行,除了台谏官。”

  “啊?”

  苏良甚是不解,疑惑道:“台谏官怎么了?天下多少官员都想入台谏,而进不来呢!”

  “太累了!太忙了!太难顾家了!”

  唐宛眉说完此话后,嘴巴一嘟,看向高空的月亮,但眼泪却止不住掉下来了。

  这些年。

  苏良不是在官衙忙,深夜才归家,就是离京出差,一走便是两三个月。

  这份难受孤独,唯有唐宛眉最清楚。

  苏良坐起身来,擦掉唐宛眉的眼泪,然后将其紧紧搂在怀里。

  ……

  翌日,近午时。

  垂拱殿。

  中书众相公,枢密使狄青,两位副使曾公亮、梁适,还有苏良,都站在大殿内。

  他们皆是《练兵总要》的主创和审核者。

  赵祯将精修过的《练兵总要》放在御案上,朝着众人说道:“没问题了,即日便可依照此策练兵!”

  狄青等人顿时长呼一口气,终于要开始执行了。

  这时,苏良站了出来。

  “官家,臣建议在执行此策前,最好能将枢密院的官员,三衙将领以及开封府的高级将领都召集起来,由您讲讲话,提提劲,咱们这一次练兵,乃是为战而练!”

  赵祯眼前一亮,道:“可以,可以。朕到时可以穿那套铠甲讲话!”

  听到此话,众臣都笑了。

  赵祯那套铠甲还没有正式露过面呢!

  就在苏良准备开口,委婉表达中书众相公不用去时,赵祯看向下方,道:“这次,除了枢密院的官员,文官便不用去了,苏卿可跟着去!”

  苏良顿时乐了,狄青三人也都不可思议地看向赵祯。

  官家实在是太善解人意了。

  这种事情,臣子请愿和赵祯主动说,性质完全不一样。

  官家所做实在太暖心了。

  而这时,文彦博、富弼等人一想就明白了。

  朝廷一直在提高武人地位,此番举动,文官不去,更是证明官家对武将们的信任。

  “官家圣明,此等场合,我们确实不宜去!”文彦博笑着说道。

  赵祯满意地点了点头。

  文彦博能稳坐首相之位数年,除了军功,还有他对赵祯的理解和默契程度。

  ……

  八月二十二日,秋风微凉。

  汴京城南,郊外,一座军营的沙场中。

  枢密院众官员,三衙的官员与将领,以及开封府内的所有营指挥使以上的武将全都笔直地站着。

  天子亲军,龙羽军军营的五百名兵士也都站在后面,他们有资格享有此等殊荣。

  官家亲自对武将集中训话,当朝还从未发生过。

  狄青,曾公亮、苏良等人站在最前方,等待官家出场。

  片刻后。

  随着一声声战马的嘶鸣声响起。

  数名身穿亮银色铠甲的士兵骑着战马而来,其中一人还举着一杆皇旗。

  而中间骑马者,亦是身穿亮银色铠甲,不过多了一件白灰色的披风,此人正是四十四岁的赵祯。

  这一刻的赵祯,雄姿英发,骑着战马直接奔到高台前,然后非常潇洒地下了马。

  不远处,狄青长呼一口气。

  就这个下马的动作,官家就练了两日,总算没有白练。

  随即。

  赵祯脱去披风,身穿亮银色铠甲,大步朝着高台走去。

  下面的将士们都看得呆住了。

  在他们眼里,官家向来都是文质彬彬。

  他们本以为官家会身穿红色常服而来,没想到官家竟然身穿铠甲,骑着战马而来,且这一套动作,行云流水,甚有武人之风。

  赵祯身穿铠甲骑骏马且无文官在场。

  仅凭这两点,便能引起无数武将的狂欢。

  在他们眼里,这是官家非常非常重视他们的表现。

  每个人都眼神炽热地望向正在走上高台的赵祯。

  这一刻的赵祯,心情也甚是激动。

  他十三岁登基之时,梦想便是有朝一日,骑烈马,披铠甲,御驾亲征。

  而今已实现了一半,御驾亲征也距离他不远了。

  赵祯在高台上缓了缓后,道:“众将士,你们应该都已看到了《练兵总要》,也知接下来我们要做什么。”

  “冠冕堂皇的话,朕就不说了,朕说一些大家关心的。”

  “首先,我们大练兵有两个目的,其一,保护我们的变法成果,防止外敌掠夺;其二,待时机成熟,我们定要收复燕云,完成太祖太宗未竟之志,当下,我们的国力已允许我们去做此事!”

  这是赵祯第一次在公共场合提出朝廷有意收复燕云。

  将士们的心情都非常激动。

  赵祯接着道:“接下来,朕告诉你们两件喜事。此事,两府三司皆不知,但朕已经决定要这样做。”

  “首先,自下月起,朝廷将禁军之军费提高两成!”

  “其次,只要你们能严格遵行《练兵总要》的要求去做,不触发军纪军法,做一名合格的将士,朝廷可以解决你们的一切后顾之忧。家中父母老迈生病,无人看管,朝廷帮你们管。儿女年幼,无法入学读书,朝廷帮他们办理入学,一切费用朝廷来出……,朝廷解决你们的一切后顾之忧!”

  “此乃朕之承诺,若你们和你们手下的兵没有享受到此待遇,可直接向朕汇报,拦截你们者,以叛国罪论处!”

  ……

  赵祯讲完后,人群中突然有人喊道:“官家圣明!”

  紧接着。

  此道声音如山呼海啸一般,响彻了整个军营。

  将士们都像打了鸡血一般,恨不得立即冲进战场,去杀个痛快。

  苏良喃喃道:“我的鸡汤没有肉,官家的鸡汤尽是肉,任何热血的话语都不如给将士们提供实打实的好处。将士们得了名和利,有了尊严,能不拼劲十足吗?”

第447章 与君游!重阳踏青,有儿子真好

  官家一言,可抵武将万语。

  自赵祯身穿铠甲在城南军营讲过话后,将士们都如同打了鸡血一般。

  训练热情空前高涨。

  骑兵、步兵、弓弩兵、火器兵等各种兵种都依照《练兵总要》苦练了起来。

  与此同时。

  皇城司培养的专门探查军事情报的线人也都星散于辽国、西夏、高丽、东瀛等国各处,提前布局。

  赵祯对武将的重视,引得民间再次涌起一股尚武之风。

  报名入学各地武学院的年轻人与日俱增。

  甚至有一些人弃文从武,盼着能如狄青那般,立下不世之功。

  ……

  九月初七,近午时。

  中书省,政事堂内。

  文彦博、富弼、张方平、宋庠、吴育五位相公围聚在一起,望着文彦博手里的一份文书。

  各个笑容灿烂。

  “官家,真是一碗水端平啊!不,是体谅吾等文官的心情,老夫觉得,官家内心还是偏向咱们的!”张方平捋着一把青须,笑着说道。

  “我就说嘛!咱大宋向来优待士大夫,官家再重视武将,也不可能让他们的地位凌驾于文官之上。”

  “对对,枢密院颁布的任何条令,还不是要咱们审核一番,官家心里如明镜一般,此踏青名录,就是最好的证明!”

  ……

  文彦博手中的文书,乃是一份九九重阳节的踏青名录。

  全称为:与君游·踏青名录。

  赵祯邀朝堂官员陪其重阳节踏青登高。

  名录中。

  有中书省、三司、台谏、开封府、学士院、大理寺、国子监等衙门的主官、贰官近百人。

  皆是文官。

  上一次,赵祯在沙场讲话,文官没有参与。

  而这一次踏青登高,枢密院、三衙的官员则没有一人。

  文彦博等相公对赵祯上次的决定,并不排斥,也无怨言。

  但心中肯定也是有些波澜的。

  文武有争,实属正常。

  特别是近日来,本为文官的枢密副使曾公亮、梁适将鼻孔都快仰到天上去了。

首节 上一节 562/6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