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口袋里有钱了,商贸流动更加频繁了,国库的收入也增加了许多。
整体而言,在这两年的全宋变法中,大宋已脱胎换骨,日趋上行,即将蜕变为更好的模样。
……
这日清晨,御史台台院内。
苏良刚坐到桌前。
六十岁的翰林学士知制诰、国子监判监事(即国子监祭酒)丁度便来到苏良的屋内。
其额头冒着细细密密的汗珠,一边扶腰,一边大口大口喘着粗气。
丁度极爱吃肥肉。
这两年身体严重走样,走三百米路都至少要喘半刻钟。
苏良连忙起身,笑着道:“丁学士,您若有吩咐,命人唤我一声就行,不必亲自跑一趟!
丁度喘完后,坐在一旁的椅子上。
“景明,今日老夫乃是求你办事,不亲自来不行啊!”
“何事?若我能力所能及的,一定效劳!”
苏良对丁度印象不错。
后者虽然是个顽固的老学究,但很讲道理,为人更是没有丝毫瑕疵。
丁度缓了缓道:“临近年末,汴京城日趋喧闹,诱惑也越来越多,国子监那群学子们,心思又不在学业上了,老夫想邀请你去国子监给他们上堂课,提点提点他们!”
听到此话,苏良忍不住笑了。
“丁学士,你是想让我当个恶人,骂一骂他们吧!”
丁度老脸一红,他就是这个想法。
苏良曾说过书生百无一用,曾在汴京街头痛骂过太学生,而后又在自家门前恶评书生。
这使得苏良早已成为国子监学子们心中的恶人。
很多学子见到苏良都绕路走,并暗地里称他是:活阎王、毒舌头、鬼见愁。
但苏良的骂语确实能激励学子上进,故而丁度找了过来。
苏良想了想。
“丁学士,我自知在国子监学子眼中也没有什么好名声,提点提点他们没问题,不过,我要是说了些不合时宜的话语,或引领他们走上了歧途,伱可莫怪我!”
“不怪不怪,他们就缺鞭策,你骂得越狠越好,有什么问题,老夫担着!”
“好,有您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何日去骂……不……何日去授课?”苏良笑着道。
“三日后如何?”丁度征求着苏良的意见。
“没问题。”苏良点了点头。
……
翌日。
苏良将去国子监授课的消息便传了出去。
无一例外。
所有人听到这个消息后,都自动将“苏景明将去国子监授课”在脑海中自动翻译成了“苏景明将去国子监骂人”。
令苏良意料之外的是,国子监的学子不但没有反对,反而甚是兴奋。
人人都在期待苏良这次能有新的骂法。
“此次,我倒要看一看苏景明会如何骂我们,若还是‘书生百无一用’或是那套‘脱下襕衫的弃学说’,我劝他最好别来!”
“我已有资格荫补为官,靠着祖父的荫泽当官没什么丢人的,我家三代的努力难道就抵不上别人寒窗苦读数年?他若以此说事,我必反驳!”
“最近,汴京城多了好几位身姿婀娜的名伶,我在学业上确实怠慢了,希望这次苏御史能骂醒我!”
……
苏良之骂,已成特色。
不但国子监的学子们期待苏良去骂。
民间街头的很多人也都是托关系、找熟人,想要去国子监旁听。
当下,国子监对外是半开放状态。
很多非国子监的学子,只要得到国子监的应允,便能进去旁听或借阅书籍。
与此同时,一些士大夫官员们也都兴致盎然。
集贤院内。
王安石一脸笑容地看向司马光,道:“君实兄,景明兄骂学子可谓是一绝,待后日,咱们叫上当世(冯京)、尧夫(范纯仁)一同去听,如何?”
“甚好,甚好!景明兄骂人往往能骂出大道理,那些学子就应该多被他提点提点,我最近也懈怠了,没准儿也能得到点拨呢!”
……
不止是王安石和司马光。
文彦博、范仲淹、张方平等相公对苏良去国子监“骂人”也非常有兴趣,都准备去听一听。
此外。
赵祯也已命内侍前往国子监听课,并要求其将苏良的话语一字不漏地记录下来。
很快,苏良便知晓了朝堂和民间对此事的反应。
不由得压力甚大。
他没想到,骂人,竟成了自己的金字招牌。
这下子,不好整了。
若骂不出特色,骂不出道理,骂得不能令众学子心服口服,他就砸招牌了。
……
腊月初六,天色灰蒙蒙的,有些冷。
国子监,大院内。
满满当当全是人。
除了中间坐着的数百名学子外,周边还有自带小板凳旁听的,还有蹲在墙角的,还有人在墙外竖着耳朵聆听的。
还有民间小报的撰写人,手拿纸笔,已等候多时。
在他们眼里。
苏良的骂语,就是一筐筐明晃晃的铜钱。
文彦博、范仲淹、张方平三名相公身穿便衣,低调地隐藏在后面的人群中。
王安石、司马光、冯京、范纯仁四人则是站在墙根下,一脸期待。
片刻后。
苏良随着丁度从后面走出,他看到这阵势后,不由得吓一跳。
这阵仗堪比大相国寺的万姓交易市场。
丁度没有为苏良准备座位,而是在学子中间搭了一个近一米高的木制圆台。
圆台旁边站了两名身材魁梧的护卫,以防苏良言语过激,与学子们发生肢体冲突。
苏良缓缓走上木台,面带笑容。
“大过年的,没想到这么多人来找骂!”
此话一落,全场皆是笑声,氛围骤然变得轻松起来。
丁度微微皱眉。
苏良开口便营造出这么一个轻松的氛围,接下来还如何骂。
他非常担心苏良今日碍于情面,只会走个形式,糊弄几句就结束了。
不远处。
文彦博、范仲淹、王安石等人却对苏良充满了信心,论言语上的破坏力,苏良在他们心中乃是公认的第一。
上一章可能要到明天才能放出来了,诸位读者老爷先跳着看哈
297.第297章 全城共情!苏景明献励志鸡汤
297.
国子监,院内。
寒风凛冽,吹得墙角的两棵老槐树哗哗作响。
满院人都看向一袭白袍的苏良,院外人也都踮着脚尖,朝着院内张望着。
苏良站在木台上,望向下面的国子监学子,缓了缓后,面带笑容地说道:“今日,本官不骂你们废物,也不劝你们弃学,本官与你们聊一聊,伱们的仕途!”
“仕途?”
众学子见苏良语气柔和,心想着今日大概率不会挨骂了。
随即,苏良提高了声音。
“国子监,主收士大夫官员子弟,平民优秀子弟亦可入学,大家来这里,都有一个共同目的:入仕为官。”
“不久的将来,在座的诸位,或通过科举,或通过门荫,甚至有小部分人还可通过从军补授或胥吏出职,大概有七成人能为官。”
“以科举入仕为官者,上限最高,有人甚至能做到宰执之位;门荫为官者大多任州县官、财务监当官,得中低级差遣;军功补授者,胥吏出职者,可能一辈子都将在偏远州县,磨勘候补……”
“其实,现在的你们已基本能预测出自己的后半生是何模样,因为在你们前面,有太多人与你们走着相同的路。”
说罢,苏良看向下方。
有学子忍不住点头,当下正是他们谋前程的关键时期。
有学识出众、笃定可中举者日日苦学;有能门荫为官者,已开始熟悉官场规矩,结交共识之士;还有人在寻找着其他途径为官……
很多人的前途,其实已经近乎明朗了。
苏良接着说道:“作为一名台谏官,我看过许多人的为官考绩、仕途履历,最后,我得出了一个结论。”
“这个结论,适用于在座每一个入仕为官的学子,你们入仕后的归宿,大抵也是如此,这个归宿,让我感到非常悲哀!”
苏良骤然加重了语气。
国子监的学子们不由得身体一颤,一个个都抬起头,眼睛瞪得贼圆。
苏良缓了缓,待所有人都看向他。
他才再次提高声音,道:“十有九人,入仕为官后,少则一年,多则三年,即亡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