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第282节

  苏良离开了曹府。

  那句“自污可自保,奋进难善终”一直在他的脑海里萦绕。

  要提升武人地位,实在太难了。

  莫说满朝的士大夫官员不会答应,官家也绝对不会答应。

  官家确实仁善。

  可一旦涉及赵宋江山之大事,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祖宗之法的价值。

  赵祯深受已故皇太后刘娥影响,多数为君之道,皆是刘娥口传心教。

  他比任何人都知晓何种方式可使得赵宋江山稳固。

  武将绝不可过高提举,乃当下君臣都信奉的稳固大宋江山的真理。

  因为他们知晓安史之乱、陈桥之变,皆是武人过强所致。

  只有苏良一人知晓。

  武人过弱,将会导致比安史之乱破坏力更大的“靖康之耻”上演。

  那才是大宋的劫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耻辱。

  ……

  翌日。

  苏良去了垂拱殿。

  他向赵祯请求在民间募集重骑兵的合适人选。

  苏良的理由是:中央禁军年龄偏大,他欲培养可战十年之重骑,年龄小一些的新兵学习能力也更强。

  赵祯觉得也有道理,当即便点头同意了。

  苏良并未向赵祯汇报“禁军士兵,日趋糜烂,毫无斗志”之事。

  他还没想好要如何讲,才能引起朝廷重视。

  并且现在的禁军,也不是完全没有战斗力。

  赵祯经常在年末检阅诸军,在排面上还是能看的。

  只是没有了斗志。

  在战场上,斗志比战斗力更重要。

  因为在生死面前,丧失了斗志,根本展现不出战斗力,即使不丧命,也只能成为逃兵或俘虏。

  ……

  四月十五日。

  苏良通过皇城司与开封府的告示和府报,公开招募重骑兵人选。

  要求是:十六岁以上,二十二岁以下,非兵籍,身体强健、孔武有力、胆大心细、无不良嗜好,擅于骑射、认字者优先……

  人人皆知,此乃天子亲兵,待遇优厚。

  一时间,民间百姓报名如云。

  苏良只得先让曹护带人挑选,将那些完全不符合资格的先摘出去。

  就在此事如火如荼地进行时。

  枢密院副都承旨徐阁臣和枢密院编修刘进将苏良弹劾了。

  他们的弹劾理由是——

  侍御史兼知杂事苏良,奉圣命挑选五百重骑兵人选,但其滥用君权,在各个军营挑选一番后,弃十余万良兵而向民间择人,实乃荒缪,徒为沽名钓誉之举。

  此举,不仅侮辱了驻扎在京郊的所有禁军士兵,也侮辱了枢密院,更辜负了官家的期待,视圣命如儿戏,实乃大不敬。

  他们希望严惩苏良,令其迅速停止在民间的招募。

  这二人的弹劾奏疏,有理有据。

  一时间,多名臣子附和。

  “此事必为苏良之错,我大宋良兵皆在开封府,苏良弃良兵而寻草民,实属本末倒置,反裘负薪,只为显摆自己的能耐!”

  “我早就看透了此人,不过是误打误撞得官家恩宠,便屡次三番彰显自己的小伎俩,真是厚颜无耻!”

  “哈哈,终于抓到他的过错了,看他此次如何辩解,我们是为了十余万禁军士兵发言,这次定能让官家严惩苏良!”

  “没想到苏景明也有今日,三衙那群将士丢了面子不敢声张,曹琮更是请病假在家,但枢密院的官员们可不会丢弃这次机会!”

  ……

  一群馆阁之臣研究探讨了许久,在确定此事绝对是苏良之过后,纷纷撰写奏疏,弹劾苏良。

  很快,民间也讨论起了此事。

  有人称,苏良乃是为了将自己人安插在官家身边。

  有人称,苏良乃是为了使得夏竦恼怒,告知夏竦治下的兵还没有普通百姓好用。

  有人称,苏良乃是为了以后铺路,也想学文彦博那样,以后靠着军功,登上首相之位。

  还有人称,苏良偷偷养了一个相好的(姘头),欲让其姘头的弟弟成为天子亲兵。

  ……

  三人成虎,流言可畏,传什么的都有。

  这就是苏良的热度。

  也侧面反映出,因全宋变法,到底有多少人嫉恨上了他。

  无数人都想要抓到他的小辫子,都想踩着他的肩膀朝上爬,用他的名气来提升自己的名声。

  ……

  很快,两府三司的相公们也参与了进来。

  他们大多也以为苏良此举不甚妥当。

  即使苏良要求只要年轻的士兵,禁军中也不乏有二十岁左右的青年。

  苏良却在民间寻找。

  不是彰显自己的能耐,还能是什么。

  此等沽名钓誉之举。

  乃是士大夫官员们皆想自己做但又无比排斥别人去做的事情。

  顿时,一道道奏疏飘到了赵祯的面前。

  赵祯细细一想,觉得苏良的作法确实有所不妥,会令许多禁军士兵有愤懑之心。

  当即,赵祯令苏良暂停募兵。

  他已打算将挑选重骑兵之事交给别人。

  此举,自然是为了保护苏良。

  一旦苏良被骂的体无完肤,那以后的全宋变法必将困难重重。

  而这时。

  赵祯突然意识到了苏良的不容易。

  自变法以来,苏良不仅是出谋划策最多的一个人,而且还是被骂被弹劾最多的那个人。

  ……

  而此刻,御史台内。

  唐介、欧阳修、吕诲、周元等台谏官都围在苏良的桌前。

  他们认为苏良不是莽撞之人,更不会沽名钓誉。

  如此做,定然有他的道理。

  众人都等着苏良解释。

  苏良想了想,一脸认真地看向众人,问道:“列位,你们说,一些无法解决的事情,如果闹大了,闹得特别大,是不是就容易解决了?”

  此话一出。

  唐介等人皆是身体一颤,顿感苏良可能要做大事了。

  苏良看向唐介。

  唐介思索了一下,道:“有可能容易解决,但也有可能闹得无法收场。”

  苏良又看向欧阳修。

  欧阳修轻捋胡须,道:“若知结果,须得一试。”

  “我明白了!”苏良长呼一口气,捋了捋袖子,笑着说道:“我也好久没写过弹劾奏疏了,今日便将枢密院和三衙的所有主官都弹劾了吧!”

  当即,苏良持笔泼墨。

  在御宝印纸上写下了一个题目:《论枢密院与三衙之失疏》。

  诸位,好久没见苏良写弹劾章疏了吧,这不就来了,明日将会有一场大戏哈

265.第265章 大宋孤勇者,朝堂一根筋,苏景明!

  265.

  四月二十日,近黄昏。

  御史台,书案前。

  一篇三千五百余字的文章跃然于纸上,正是:《论枢密院与三衙之失疏》。

  苏良几乎是一气呵成。

  将近日来的所思所想,全都写在了纸上。

  随即。

  苏良朝着一旁的书吏说道:“将此弹劾章疏再抄录一份,原件呈递禁中,抄录本呈递中书。”

  书吏迅速接过弹劾章疏,坐在一旁抄录起来。

  唐介、欧阳修、何郯、范镇、周元等台谏官,全都围了过去。

  当看到章疏内容后,众人都傻眼了。

  “自先帝始,吾朝以尧舜为师法,待儒臣以宾友,崇文抑武,是为国策。然其本意在于防藩镇,治内乱,使得境内太平。然自本朝始,文人愈加骄横,全领武事,武人皆为副。”

  “近日,臣巡禁军军营,赫然发现,皇城之禁兵,孱弱、娇贵、慵懒、毫无斗气,皆不能战矣,若遇外敌,必将不堪一击。”

  “然罪不在士卒,军营风气涣散,将士皆好聚财货而不思进取,实乃枢密院与三衙之过。”

首节 上一节 282/6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