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以后必将更加嚣张跋扈,恐怕谁都拦不住张尧佐青云直上了。
大概一个时辰后。
一个消息传来,苗昭仪生了,生下了一位公主。
此消息刚传出没多久,张美人也生了。
她的肚子实在太争气,直接生下一位皇子。
御史台内。
当苏良听到这个消息后,狠狠咬牙说道:“官家多子多福,于我大宋而言实乃大喜事!”
这一日。
最高兴的莫过于开封府推官张尧佐了。
什么都没做。
但感觉自己的地位无形中又上升了许多。
当日,赵祯便对苗贵妃和张美人进行了奖赏,规格自然比不上曹皇后生子那日,但也算得上厚重。
而苏良也再次受赏。
官家足足送了他一马车的礼物。
只要官家的后宫生子生女,苏良就受赏,这已成为定制。
官员们各个羡慕得不行。
……
这一日,放衙。
苏良缓步走在大街上,一辆马车在他身边停了下来。
苏良抬头望去。
窗口伸出一个脑袋,笑着道:“苏御史,去樊楼喝一杯如何?”
此人不是别人。
正是张美人的伯父,开封府推官张尧佐。
苏良与张尧佐认识,但并不算很熟,不由得作犹豫状。
“一顿感谢饭。”张尧佐笑着望向苏良,道:“不敢?”
听到此话,苏良微微一笑,坐上了马车。
他倒是想见识见识,这个年逾花甲,一心想着入朝拜相的外戚,究竟有何心思。
片刻后。
樊楼二楼,包间。
张尧佐与苏良就座后,张尧佐大手一摆,一道道樊楼的经典菜肴便端了上来。
很显然,张尧佐早就准备好了。
苏良也不客气。
“张推官,我着实是饿了,就不客气了!”
“老夫就喜欢你这股爽快劲儿,请!”张尧佐笑着说道。
当即,苏良便大口吃喝起来。
二人从大街到樊楼,早就有皇城司的人看到。
且樊楼本就有皇城司之人。
故而苏良丝毫不担心张尧佐会谋害他。
至于台谏官与外戚不得有私交的说法,苏良其实也不在乎。
就凭苏良解了宫内的铅汞、丹砂之毒,令官家与张美人再生一子,苏良也有资格吃这顿饭。
不多时,苏良便吃了八成饱。
张尧佐也缓缓开了口。
张尧佐头发花白,今年已六十一岁。
宋朝讲究七十岁致仕,一些身体差的,六十多岁便致仕了。
但张尧佐的精神却非常好。
“景明,今日,老夫主要是为了感谢你为禁中解了铅汞、丹砂之毒,才让我那个苦命的侄女为官家诞下一子……”
“客气!客气了!”苏良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景明,老夫与你虽然相交不深,但甚是喜欢你的文章与谈吐,在我大宋年轻的官员里,你可执牛耳,未来定然前途无量。当年还有人传我命人传播你的坏话,实属谣言,你莫信之……”
“老夫心怀社稷,有为朝廷效力之心,怎奈因为是外戚,多遭嫉妒,仕途一直很坎坷,而今已经年逾花甲,想着趁着还有力气,便再为朝廷多干几件实事。”
……
张尧佐一口气说了近半个时辰。
其实主要归结一下,就三点。
其一,感谢苏良;其二,夸赞苏良;其三,夸赞自己。
张尧佐一直认为自己有拜相之姿。
只是因为外戚这个身份,桎梏了他的仕途。
苏良听得只想笑。
若张尧佐能拜相,那如今朝中至少有五十人能拜相。
张尧佐若没有外戚的身份,充其量努力到花甲之年,也就只是个地方通判。
他完全是将外戚的背景当成了自我能力,还认为外戚身份拖累了自己。
随即,张尧佐慢慢步入了正题。
“这几日,老夫甚是心烦,拜访老夫的人从早到晚都堵在门口,不见得罪人,见了又不甚熟悉。老夫还是喜欢像你这样的年轻官员,若以后有机会,咱们可以多聊一聊,老夫对变法改革,也是有一些想法的……”
俗话说,听话要听话外之音。
张尧佐乃是在告知苏良,当下他正得势,日后张美人之子也有成为皇帝的可能,苏良最好能与他结交。
张尧佐几次都在话口停顿,等待苏良给一个反馈。
官场讲话,都不明言,讲究一个心领神会。
但苏良就是不接话。
“景明,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花无百日红,你能一生富贵,但也要为儿女想一想,留一条后路,是不是?”
“嗯嗯。”苏良点了点头,然后指着一旁的一盘菜说道:“这道糟猪蹄爪不错,这道酥骨鱼也不错,我能带回家一份不?”
“可以可以。”张尧佐笑着说道。
此刻的张尧佐已经快被气死,但又实在不敢得罪苏良。
……
半个时辰后。
苏良提着一食盒的饭菜,悠哉悠哉地回家了。
脸皮厚其实是官员的保护色。
既不会太得罪人,又能拒绝人。
同朝为官,面儿上都能过得去。
若是唐介或欧阳修来参加这个饭局,听到张尧佐说要结交,恐怕当场就掀桌子了。
张尧佐没有得到任何反馈,心情郁闷。
他想了想,朝着一旁的马夫说道:“走,去夏枢相府。”
备注:有书友提醒,赵祯为皇子取正名,皆为日字旁部首,故将赵璘改为赵暽,望周知。
史实中,亲事官叛变的结果是不了了之,我想了好久才想出了这个近乎完美的解决策略,自以为很高级,就像柜子里的碗已经倒了,但是没有打开柜门。没想到喷声一片,大家不喜欢,以后就不写这种剧情了。
此外,本书没有狸猫换太子,没有皇子之争,写张美人生子,只是为了给赵祯提劲,增强张尧佐的人设,张美人下线早,诸位都知道,哪里会有宫斗。我写的毒了,大家可以喷,毕竟您花钱了,但别靠着想象喷,新书不易,拜托了!
162.第162章 重开天章阁,赵祯手诏问策
162.
2023-11-14
三月初三,天气转暖。
南薰门外新柳绽绿,汴河之上帆樯如云。
南郊市集释放了汴京城更大的活力。
官招商之策的好处逐渐显现,城内处处都彰显着繁茂与富足。
各个衙门也因春天的到来,少了几分慵懒怠惰。
每月一期的开封府府报,成为无数百姓的必备读物。
大河之畔的百家学院也正有条不紊地修建中……
赵祯再得一子一女的喜事,已将年初贝州兵变与禁中亲事官叛变给所有人带来的的坏心情,一扫而空。
这时候,苏良觉得,该去找官家谈一谈了。
齐州变法已施行两年。
依照目前的趋势,全宋变法已是大势所趋。
而在全宋变法前,必须要先找一找大宋存在的问题,看一看哪些能够提前解决,用何种措施更好?
比如,大批量的羸弱老兵应如何处理?官员非正常化的磨勘叙迁如何改进?经常捉襟见肘的国库财政如何才能充盈起来?还有一些反对变法的朝臣,如何才能说服他们……
先将问题找出来,并让官员们各抒己见,才能针对化解决。
午后。
苏良与唐介、欧阳修商量一番后,只身来到了垂拱殿。
之所以指定苏良前往。
一则因为他脸皮厚,二则因为他深得官家喜欢。
苏良在最近的经筵课上,其实对赵祯已经有了一些这方面的暗示。
片刻后,崇政殿偏殿。
赵祯笑呵呵地说道:“景明,快坐快坐,尝尝今年的新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