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第153节

  “在象抵达京城后,一只象至少要三位驯象人驯养,且将其放牧之时,一象所食,抵得上十余人。养之一年,用之不过七八日,此等作为,实在太奢靡了!”

  听到苏良的解释,张方平皱眉站了出来。

  “苏御史,你说的固然有些道理,但象乃皇家祥瑞,太祖还曾令人作礼乐之《驯象》篇。重大礼事,我朝以驯象行于先,象跪于地,向官家跪拜,此等场景,尽显我大宋盛世与皇权威严,这可不是金钱所能买来的。”

  赵祯坐直身子,道:“张相所言,颇有道理。驯象引于车架之前,礼拜君王,可使得天下百姓敬畏,这点钱不能省,至于你所说的拆毁桥梁房屋,确实需要主意,中书可给予这些百姓一定补助!”

  赵祯只将苏良那句‘骂得是官家您啊’,听到心里去了。

  苏良微微一笑。

  “官家,太祖太宗之期,象跪于君前,确实可彰显皇威。但现在已不是了。因皇家多用驯象之礼,引得很多富人也竞相习之,令象向其跪拜。民间百姓已看出了门道。”

  “驯象之人,皆手持短柄铜刃,象有不驯,便击之,这才是象跪君前的原因,百姓已经看出此等假象,朝廷再用,以此当作天授君权的威严象征,实为令人笑掉大牙。”

  “我大宋若真强盛,何须用几头象来跪拜证明,人欲缺什么,才欲想展现什么。此等劳民伤财、贻笑大方的面子礼仪,理应废之且应禁外邦贡象,有这些钱,我们还不如多养几匹马呢!”

  赵祯听着苏良的话语,本来还在纠结。

  但听到最后一句‘有这些钱,我们还不如多养几匹马呢’,一下子被刺中了软肋。

  大宋缺马,一直很缺好马、烈马。

  缺马的原因不是因大宋没钱买马,而是没有合适的养马之地。

  燕云、西夏,皆是上好的养马之地,有肥草、有甘泉、有旷地,能让马撒欢地跑。

  而大宋境内,也有一些小块的养马之地,比如洛阳南境,江南钱塘附近,但全都被农田所吞噬。

  无牧马之地,怎能养出好马。

  即使买来好马,也在大宋那狭小的马棚中被养成了劣马。

  再加上马匹价高,一般只有读书人或官员才骑马。

  这类人,骑马骑的比骑驴都要慢,这导致大宋的马匹全无半分烈性。

  苏良此话明显是在说,驯象证明不了大宋盛世,唯有拥有养马之地才能证明大宋盛世。

  包拯立即出列,拱手道:“官家,臣以为苏景明所言甚有道理,自古以来,追求珍禽、驯象之类,只会使人糜烂,此风气绝不可涨!”

  “臣附议!”唐介也说道。

  张方平看向苏良,也忍不住拱手道:“臣也以为,景明所言,颇有道理。”

  张方平虽然有时爱装迷糊。

  但在一些大礼大节上还是要比陈执中强一些,或许是因为他进士出身,比陈执中有文化。

  赵祯也被苏良这番话说服了。

  他想了想,道:“可以,从今日起。所有礼仪祭祀皆废弃驯象表演,亦禁止外邦贡象,冬至郊祭没了这项事务,陈相也能轻松一些。”

  说罢,赵祯又看向苏良,有些哭笑不得地说道:“苏景明,你也莫去陈相家中携礼致歉了,他若知晓朕下令废弃驯象表演,看见你极有可能揍你,甚至被你再次气得昏厥过去,你这张嘴,日后再说话时,务必要嘴下留情。”

  此话一落,众人都笑了起来,苏良也赶忙笑着拱手。

  包拯等人发现,有了皇子后的官家,不但干劲十足,处事果决,甚至连说话都比往昔有趣了许多。

  ……

  入夜,陈执中府邸内。

  一名妇人一边给他喂着莲子羹,一边哭泣。

  陈执中眼睛一瞪,道:“哭什么哭?有什么好哭的,老夫又不是死了!”

  “这次,老夫昏厥并不是坏事,至少让官家看到了我为冬至郊祭付出的努力,苏良那番话过于刻薄,如果我所料不错,官家定会痛骂他,并让其向我道歉,这就值了!”

  “今年,甚至明年,老夫的首相之位稳了!”陈执中的脸上露出一抹笑意。

  他一直相信,只要自己选择在官家看到的地方去努力,并顺从官家的想法,定然可稳居相位。

  谁都无法将他拽下来。

  就在这时,外面一位负责冬至郊祭的官员请求觐见。

  陈执中连忙令人将其请了进来。

  那名官员走进来便开口道:“陈相,官家有旨,自今年冬至郊祭起,便废除驯象表演且禁止外邦贡象,您可以多休息两日了!”

  “这……这……是谁的主意?”

  “是苏御史的建议,您要不要听一听他的理由,他说……”

  此官员刚开口。

  只见陈执中脑袋一歪,再次昏厥了过去。

  月底了,诸位亲爱的书友们,求月票。

  感谢书友日后还能做什么,20221028221731620、戊申的打赏,非常感谢。

149.第149章 冬至郊祭,贝州兵变

  149.

  2023-11-13

  赵祯下诏废除驯象表演且禁止外邦贡象后,群臣无人提出反对意见。

  因为苏良的理由实在令人无法反驳。

  陈执中因病告假。

  冬至郊祭的重担全压在张方平、夏竦和丁度的身上。

  十一月初十晚。

  赵祯带着夏竦、张方平、吴育、丁度等人探望陈执中,并送去了诸多补品。

  陈执中一边感恩,一边称自己无法继续主持冬至郊祭演练实乃辜负圣恩。

  其老泪纵横,稀里哗啦说了一大堆。

  一旁,夏竦等人听得直翻白眼。

  这场哭戏,没有一定的体力还真演不出来。

  赵祯心软,不停地安慰陈执中,令其好好养身体,冬至郊祭还需陈执中来主持。

  这下子,若冬至郊祭若举办的甚是完满,陈执中居首功。

  若出现问题,那就是夏竦、丁度、张方平等人执行不利了。

  古话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此话对这群朝堂相公,依然适用。

  遇到赵祯这位心地善良的官家,会哭的相公无疑会地位更稳。

  ……

  两日后。

  包拯也将驯象伤人案,审理完毕。

  象本温顺,之所以发怒失控。

  主因在于驯象人手持利刃,在象腿下刺入了数道狭长的口子。

  象所主事的一名吏员因管辖不严,严重失职,脊杖十三,编管一千里。

  两名虐待大象且致百姓伤亡的驯象人,脊杖二十,刺配两千里军州牢城。

  赵祯废除驯象之诏和包拯的审案结果,引得许多百姓盛赞。

  驯象表演虽然好看。

  但若以牺牲朝廷与百姓利益,甚至为百姓带来伤亡隐患,那就不值得了。

  ……

  夜,月圆如盘。

  眉州眉山,苏宅内。

  十一岁的苏轼与九岁的苏辙刚背完苏景明的《百家学疏》。

  二人一边观月,一边啃着手里的鸡腿。

  苏轼道:“弟,景明先生此疏又打破了我对他的印象,他有时是个读书人,有时好像又不是,我特想见他一面。”

  “嗯嗯,我最喜欢他夸赞柳七先生那句‘柳七先生之词,可佐饭食’,虽然父亲不让我们读柳七,但柳七先生的词是写得真好啊,我都想要去钱塘了!”苏辙看向月亮,一脸期待。

  苏轼啃下一只鸡腿,一脸自信地说道:“为兄日后在词的境界定然不会低于柳七先生。”

  “哥,你吹牛吧!你就做个鸡腿还行,柳七先生之词是可佐饭食,你是可做饭食。”

  “看我不揍你!你哥哥我乃是十全之才。”

  ……

  月光下,兄弟二人在庭院内追逐打闹起来。

  ……

  十一月二十六日,距离冬至还有两日,冬至郊祭已然开始。

  五更天。

  赵祯仪仗队的护佑下便出宣德门,经景灵宫,前往了太庙。

  文武百官、皇室宗亲,皆需陪同,就连不满两个月的皇子应儿,也需随行。

  当日晚,赵祯便住在了太庙。

  与此同时。

  赵祯在太庙前,为皇子应儿赐正名为:赵璘。

  璘,即玉石的光彩。

  要知。

  皇子赐正名非随意取之,需要掌礼之臣多番研究。

  既不能过俗而引得百姓日常说话犯了忌讳,又不能不够雅正。

  赵祯,原名赵受益,被册立为皇太子时才更名为赵祯。

  很多皇子拥有正名也都在三岁之后。

  而此皇子不到两个月便赐名为赵璘,可见赵祯对他的期待,毕竟是嫡长子。

  翌日,冬至。

  还不到三更天,天色漆黑一片。

  赵祯、文武百官、皇家宗亲等便从太庙赶往了南熏门外的郊外祭坛。

首节 上一节 153/6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