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第115节

  一旁桌子上,墨迹未干,放着沈括抄了半页的书籍。

  苏良低头一看,这些书籍涉及算术、天象、冶炼、制墨等,都是一些读书人眼里难登大雅之堂的“杂书”。

  并且这些书籍全都是朝廷的馆阁藏书。

  馆阁藏书,非官员之身,很难借到。

  沈括有些紧张地说道:“苏御史,这……这些馆阁藏书是……是家父通过正规渠道借的。家父捐赠了馆阁五十套书籍,然后换来了这样一个借书的机会。”

  “我……我自小便爱看杂书,所以……所以家父令人将书搬到了这里,我看完、抄录完后,就会立即还回馆阁的。”

  顿时,苏良全明白了。

  怪不得那中年掌柜称沈括整日不出门,连如厕都是步履匆匆。

  原来是在抓紧一切时间,抄书看书。

  苏良不由得在心中感叹:但凡成大事者,必然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少年时光。怪不得沈括能被后世称为全才,人家如厕都是跑着去的,将多出的时间全用在了读书上,能不成全才吗?

  特别是在这个十五六岁的年龄,就能禁得起汴京这种繁华之地的诱惑。

  这份定力,已超过了九成以上的同龄人。

  他想了想,觉得自己的儿子以后的教育也应当如此。

  苏良笑着说道:“沈小哥,莫紧张,我不是来查案的。不久前,我岳丈唐泽在船上与你相识,不知你可还记得?”

  “是唐老先生啊,记得记得。”沈括道。

  “我岳丈称你擅长木工、又精于算术,我画了一张河道沙盘图纸,你能做出来吗?”

  苏良将怀中的的黄河河道沙盘图纸拿了出来。

  当即,沈括认真看了起来。

  一盏茶后。

  沈括将图纸放在桌子上,思索了片刻后,道:“这里面有很多数据非实地勘探而不得知,水道测量也须找一些有经验的河工来做。此外,这图纸好精致,这个算术之法是……是如何算出来的?要让我做,可能只有六七分把握!”

  “这就足够了!”

  苏良兴奋地说道:“沈小哥,你等我消息。我立即就去向官家申请监察河道,到时你与我同去,只要能做出此河道沙盘,我……我向官家申请,让你随时都可去馆阁看书!”

  听到此话,沈括顿时来了劲头,如小鸡啄米似地点了点头。

  随即,苏良下了楼。

  中年掌柜迎了过来,小声道:“苏御史,要不要我监督着他,有事情随时向你汇报!”

  苏良道:“好肉好菜好生招待着,饿瘦了,可是整个朝廷的损失!”

  说罢,苏良大步离去。

  中年掌柜望着苏良的背影,喃喃道:“我懂我懂,这小子定然是某件大案的重要证据,估计过不了多久,一位大官即将被罢黜或外放……”

  ……

  翌日,一大早。

  苏良结束休假,回到了御史台。

  他刚回去,便得到一个消息。

  就在昨日下午,赵祯已下诏。

  命判大名府贾昌朝总领河务,内殿承制张怀恩,勾当河渠司李仲昌,同修河事。

  具体规划是:自三月初三始,塞横陇、商胡二口,疏通六塔河,力争在五月前,引大河之水东流。

  苏良暗叹糟糕。

  诏书已下,再更改便难了。

  苏良思量一番后,决定先去找欧阳修。

  要测量河道,必须拥有一个监察河道的差遣,不然无人配合,再加上贾昌朝的阻拦,根本无法得到实际数据。

  而朝堂之上,能与苏良达成共识的,只有欧阳修。

  午后。

  苏良与欧阳修出现在垂拱殿内。

  “官家,回河东流之事,涉及两岸民生,不得不谨慎。臣与欧阳学士,恳请前往澶州亲探河事,而后制造河道沙盘,推演大河东流的情况。”苏良拱手道。

  赵祯一脸无奈。

  “你们两个啊,就是一根筋!贾昌朝和李仲昌难道不比你们更懂河事,且黄河东流呈天堑之势,形成军事屏障,对汴京的价值更大!”

  “官家,臣等是担心万一黄河决堤,冲毁良田,事情就大了!”欧阳修补充道。

  “朕已下诏,令贾昌朝和李仲昌于三月初修河事,怎能无故毁诏!”

  “官家,今日才二月初十。您无须毁诏,容得我们去探查一番,若发现有问题,在修改诏令就是!”苏良说道。

  一旁,欧阳修面色严肃,已经做好了“唾面谏”的准备。

  赵祯见苏良一脸认真,想了想说道:“朕准你们监察河事,但三月三日之前,必须返京。返京后,若你们无法说服朕与众臣,便不要再谈及此事,如何?”

  “没问题。”苏良干脆果断地说道,他还有二十余日的时间,基本也够了。

  欧阳修不由得长呼一口气。

  赵祯做出此等妥协,已在他意料之外。

  他猜测,大概率是苏良作为曹皇后怀孕的大功臣,官家心情甚好,才会如此满足二人的要求。

  就在欧阳修准备谢恩时,苏良再次拱手。

  “官家,臣还有两个请求。”

  欧阳修一愣,没想到苏良还敢提要求。

  赵祯不由得瞪眼道:“苏景明,莫蹬鼻子上脸!你要知,朕准你们巡察河事,已是开了特例。”

  苏良微微一笑。

  “官家向来仁善,臣提的只是两个小要求。”

  “臣希望勾当皇城司的张茂则与我二人同去;此外恳请官家从开封府抽出二十名河工,随我二人同去。”

  赵祯听到这两个要求,胡子都气歪了。

  张茂则虽然官位不高,但代表的是赵祯。

  而从汴京城抽调河工,说明苏良根本信不过大名府那群人。

  赵祯若答应此请求,便是对贾昌朝和李仲昌不信任,不但后者会有意见,汴京城的官员们也会生出不满。

  无缘无故,信任苏良和欧阳修,却不信真正通晓河务的臣子。

  这显然不是明君所为。

  欧阳修张了张嘴,发现自己竟无力为苏良辩解。

  这两个要求,确实太令官家为难了。

  “官家,我们去巡察河道,自然就要全力巡察,若无您之龙威镇压,无自己人帮忙,恐怕难得真相!”苏良再次拱手。

  这两个要求,他也觉得有些过分。

  但对制作河道沙盘却有大益,有枣没枣都要打上一杆子。

  “罢了罢了,朕都答应你了!”赵祯捋了捋胡子,道:“朝臣若反对,有朕拦着,你们尽管去做!”

  “多谢官家!”苏良和欧阳修皆是大喜。

第118章 夏竦大闹中书省,大河之上浪滔滔

  2023-10-23

  二月十一日,近午时。

  中书下诏:命知谏院欧阳修、监察御史苏良、勾当皇城司张茂则,巡察澶州河事,三月三日前返京。

  此诏书一出,夏竦便不满了。

  “欧阳修与苏良实属以私废公,二人皆是一介文夫,焉懂水事,官家过宠也!”

  当即,夏竦便奔向了垂拱殿。

  但还不到一刻钟,他便一脸无奈地走了出来。

  赵祯称台谏本就有监察巡视之责,此差遣乃是让二人更悉河事,与大河东流之策没有任何冲突。

  夏竦辩解不过,一脸郁闷,离开垂拱殿后,直奔中书省政事堂。

  ……

  政事堂内。

  陈执中、吴育、张方平三人正在忙碌。

  中书的相公其实并不好做。

  他们每日要翻阅的奏疏是赵祯的两倍,对各个州府的大事件都要了如指掌,还要随时与汴京城各个衙门的官员沟通。

  夏竦黑着脸走进政事堂。

  吴育与他关系不好,直接选择无视了他。

  陈执中则是笑着说道:“老夏,这又是什么事情令你黑脸了?”

  一旁的张方平也放下笔,看向夏竦。

  夏竦如此表情,确实有些吓人。

  夏竦瞪眼道:“什么事情?老夫我真不知你们中书省是干什么吃的!”

  “欧阳修与苏良巡察澶州河事,这不是捣乱吗?此等错误的诏令,中书为何不驳回上谏!”

  “官家乃是被此二人蒙蔽了心志。二人明显就是以私废公,他们若去巡察河道,回来之后,肯定还会提议禁止黄河东流!”

  “待到五六月份涨水期一到,黄河一路向北,流至契丹人的土地上。契丹若趁此兴兵,谁能保下汴京城?这又是谁的责任?”

  “作为当朝宰执,你们难道听不到朝堂众臣的呼声,伱们在怕什么,是怕官家震怒,罢黜了你们的宰执之位吗?”

  ……

  夏竦扯着喉咙,将陈执中三人臭骂了一顿。

  他将欧阳修与苏良巡察澶州河事的罪过全都算在了三人头上。

  其声音震耳欲聋。

  殿外的官吏们都听得一清二楚。

  自本朝以来,还从未出现过枢密使将首相和两个副相骂成这个样子。

  枢密使虽也号称枢相,但在朝堂的地位远不如中书宰执。

首节 上一节 115/6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