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仙师:我赐皇明五百年 第431节

同时这也得益于赵大和李二在讲学技巧上的主动提升,两人显然是用心琢磨过的,在讲学过程中加入了很多互动式内容,让讲学更为生动一些。

“问吧。”

这一次讲学,顺序分别是:赵大、李二、柴荣,祖龙嬴政倒是没有上台,估计是被魔方郁闷了。

闻仙师之言,外教区的众人,显然是感到有些意外。

毕竟。

按照先前的规矩,虽然外教讲学是在正式上课之前,但是外教的提问环节则是应该安排在休息时间才对。

“赵匡胤,你来。”

季伯鹰目光落在赵大身上。

今天这堂课,要做的事情很多,且不说这三堂课得上完,还得解决崇祯时空的开封之战,所以当下能解决的事情,都应尽快从速,不做什么分摊安排。

“是。”

座位上的赵大立刻站了起来,微皱眉头,开口道。

“仙师,小子想问,为何犬弟绝嗣。”

一声犬弟。

听的坐他后面喝水的车神眼珠子一愣,一口水直接呛进了气管,剧烈的咳嗽之下引动身上的骨伤,差点自己把自己送走。

不过进而,缓下来之后,高粱河车神深吸一口气,他也没心思顾及这个‘犬弟’的称呼是怎么来的,因为方才赵大问的这个问题,是他最为关心的问题。

赵二怎么都想不通,我贵为大宋太宗,高梁河车神之绝命毒师,为毛就绝种了?!

季伯鹰瞥了眼赵大,顺带瞄了眼坐在赵大后方咳嗽的高粱河车神。

关于宋太宗绝嗣这件事,实际上只是一个广义的说法,毕竟一个皇帝绝了继承人,那基本上和绝嗣也就没有什么区别。

但如果你真要追究其后人来,赵二肯定是还有血脉留存于世的。

“靖康之变。”

季伯鹰淡淡四字出口,落在赵大和赵二耳中,两人都是瞬间眉头皱起。

尤其是赵大。

靖康之变,这已经是他第二次听到这个名词了,将大宋划分南北的关键词。

赵家庄的第三号人物,也就是坐在右侧外教区赵家庄第三排的泰山帝,这会也是在一旁听的懵逼。

“而要了解靖康之变的内核,就必须先了解整个北宋的大致经历。”

“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一次性难以给伱全数解答。”

“故而,现在先给你答一部分,让你有一个初步了解的过程。”

话音落。

赵大深吸一口气,他当然明白这个道理。

王朝始末之间,有着很多事情,虽然汇总在史书上之后,看起来就是短短的几个字眼,但是要真切的了解这几个字眼中的本质,必然要通彻源头才行。

“小子明白。”

赵大点了点头。

随后。

“有一个说法,靖康之变,始于仁宗。”

话音落的刹那,季伯鹰于自身脑海之中,飞速整理了一下有关于北宋年间的历代帝王传承。

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

从泰山帝之后,北宋第四位皇帝宋仁宗赵祯,人送外号:大疯哥。

这位宋仁宗,十三岁登基,虽然当了皇帝,但一直笼罩在刘娥的阴影之下,等到刘娥病故,足足摸鱼摸了十一年之后才开始亲政,小伙子确有识人之明,在宋仁宗的时代,北宋人才达到鼎盛,范仲淹、包拯、欧阳修、苏洵、柳永等等一大批在后世家喻户晓的名人。

不过,赵祯的性格缺点也很明显。

性志不坚,属于不扛事的那种,这一点和崇祯有点像。

倒也是能理解,毕竟赵祯从懂事开始,就一直在女人的庇护之下。

关于赵祯的性格缺点,有两个很经典的例子。

一,赵祯亲政的三十年中,两府执宰换了四十余人,一个个都是屡进屡退,即使贤者在位,因不能安于其位,也无法施其才能,做出成绩。

这和崇祯频繁换首辅是一个道理,但凡出点事,哪怕是便秘了好几天心情不爽了,管他三七二十一,先换个总经理再说。

唯一不同是,在明末被崇祯换下去的总经理很可能要寄,再不济也要坐几年牢,而被赵祯换下去的,基本上都能到地方做一方封疆大吏。

毕竟,大宋是天子与文人共治天下。

二,为了改变自车神以及泰山帝留下的‘三冗’问题,赵祯以范仲淹、欧阳修、韩琦等人为参知政事,进而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史称:庆历新政。

然而这场变法刚刚进行没几个月,因为朝野内外的权贵们反扑激烈,赵祯象征性抵抗了几下,直接缩起脖子认怂了,范仲淹、欧阳修等一干变法大臣相继被贬往地方,还没烧起来的新政戛然而止,经过这么一刺激,三冗问题反而变得更加严重。

所谓三冗,指的便是,冗员、冗兵、冗费。

冗员冗费就是官太多、杂费太多,毕竟当年赵大搞了一大堆制衡术,上行下效,每个部门的子部门的子部门的子部门,都是这样照着搞,就比如砌块砖的事情,一个人就行,可偏偏要分成‘递砖员’、‘抹水泥员’、‘放砖员’等等,事情没多干,付出的工资倒是好几倍。

而冗兵。

北宋自太祖之后,虽然基本上没有干嬴过周边,但国内兵力确实多的吓人,仁宗年间,在册兵员就有一百二十五万,其中禁军更是高达八十二万。

所以说,林冲那八十万禁军教头,数字上还真不是白叫的。

当然他也只是个教头,这官职也就唬唬人。

并且。

在宋仁宗年间,北宋的屈辱之路更上了一层楼。

先是李元昊主掌西夏之后,一改其父定难军节度使李德明(夏太宗)‘依辽和宋’的国策,称帝建国,是为西夏,就此打破与宋朝的三十年和平,爆发‘宋夏之战’,前后三战之下,大宋皆是先胜后败,身为汉家中原王朝的大宋,最后竟然被由少数民族建立的西夏摁在地上狠狠摩擦了一顿。

宋、夏之战,最终于庆历四年(1044年)十月订立和约而结束,史称“庆历和议”,北宋每年赔偿西夏绢十三万匹、白银五万两、茶叶二万斤。

大宋是第一个向少数民族赔款求和的中原王朝,同年,辽国见西夏都从北宋捞钱了,进而逼迫北宋每年增加十万岁币,史称“庆历增币”,赵祯和他爹泰山帝一样,只要不打仗,什么都好说,不就一点钱而已嘛,认了。

说句难听的,北宋就是被这些少数民族给打怕了,全身上下的骨头都被打软了。

最终这些岁币带来的困重都被转嫁在了寻常百姓身上,而地方县衙又以此为借口勒索钱财,北宋的农民起义更加此起彼伏。

都是自己作的。

当然,这些情况客观来说是宋太宗守内虚外的结果,再加上泰山帝在位时期的一顿烧钱骚操作,沉积多年的恶果也并非是宋仁宗一朝之锅。

季伯鹰捎带总结了一下宋仁宗的生平壮举,将这些内容打包之后,一股脑全数发给了赵家庄的赵大、车神、泰山帝。

顷刻间。

这赵家庄三人都是瞳孔一缩,关于宋仁宗一朝的大事要记,都是清晰于心。

尤其是泰山帝赵恒,这小子脖子一紧,连忙是苟了下去。

赵大和赵二的眼神,都是落在他的身上,如刀子一般,似要将泰山帝给当场嘎了。

有些事情,一旦开了头,就难以刹住车,比如北宋这个赔钱买平安的操作,最后直接连北宋的棺材板都给赔没了。

“仙师,可否带我等去见一见这赵祯。”

赵大沉默片刻,将这段信息尽数吸收之后,问出了这个问题。

他对这位侄孙,有些问题要问。

话音落。

坐在讲台边的老朱看了眼赵大,一脸笑意道。

“小赵啊,咱不建议你去见你的这个侄孙子。”

老朱这话一出,让赵大眉头一皱,下意识看向老朱,眼神中有点不解。

“朱兄,这是为何?”

老朱捂嘴干咳了两声,没有直接回答赵大,而是敷衍答了一句。

“没什么,咱随便说说,你听兄长的便是。”

闻言,赵大眉头皱的越发紧了,目光下意识扫过这台下的朱家天子储君,其中不少人都是用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态势望着他,这让赵大心中更是疑惑。

‘这赵祯莫不是有什么不同寻常的地方?’

不仅是赵大,赵二同样有着如此想法。

季伯鹰看向赵大,眼眸古井无波,不见悲喜。

“你确定要去见他?”

关于这位宋仁宗赵祯,有一点。

季伯鹰没有在打包信息中告诉赵家庄人。

赵祯的传世外号,大疯哥。

而赵祯最终的结局也不怎么好,甚至可以说是很可怜。

这位大疯哥一生没有活下来的接班人就算了。

人过中年,还祸患上了极为严重的精神病(大概率是家族性遗传精神病),甚至当着辽国使者的面发疯,手舞足蹈,口吐涎水,吓得这辽国使者以为是中原王朝的什么礼仪,差点与之共舞。

这一幕,直接被记入了正史。

“请仙师准许。”

赵大恭敬行礼,他必须要弄清楚这一场靖康之变的始末,不仅是靖康之变发生的本身,而是从王朝源头导致这一切的因素。

因为只有这样,洞悉本质错在何处,他才能提前布局,让这一切不至于在自己的时空重蹈。

“请仙师准允!”

身上绑着金色绷带的赵二,此刻也是拄着金色拐站起身来,恭恭敬敬的行礼。

他其实比赵大,更想弄清楚这一切,毕竟绝的是他的种。

而赵二拄拐的原因也简单,当年飙车的时候,原本屁股上就有旧疾,现在又被赵大踹断了几根肋骨,伤筋动骨一百天,更何况他这是旧伤加新伤,休息了十天,现在能拄拐站起来就已经不错了。

“兄长,可否带上小唐,咱几个一起去。”

老朱笑呵呵的站起身来,一旁的李二眼睛顿时放光,给了老朱一个感谢老哥的眼神,李二刚才就是给了老朱一个眼神暗示,希望老朱帮自己搞一张前排吃瓜门票。

季伯鹰看了眼老朱,又瞥了眼李二,对于这个请求,并没有拒绝。

“嗯。”

“建议各自备好防身用品。”

此话一出。

老朱嘿嘿一笑,很是顺手的操起了自己椅子旁的狼牙棒,大明砍刀队,唯独太祖用狼牙棒。

李二虽然不知道仙师这句话代表着什么意思,但既然是仙师警示,也是从兜里揣出了自己的趁手小金瓜,这是他特地为自己打造的,并且来到醉仙楼之后,第一时间给武曌等人推广了开来,要求他们回去之后都按照这个规格打造一把,以后上课随身带着。

至于赵大,则是无所谓。

他身为武道宗师,这幅身躯就是最大的武器,赵二和泰山帝权衡片刻之后,也都是摸了摸揣在腰后的玉斧子。

首节 上一节 431/55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