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仙师:我赐皇明五百年 第194节

“标儿,自今日起,老十和老十三就住进你的东宫,对他二人,务必严加管教。”

当下的朱檀才十岁,朱桂才七岁,都还是没长齐的毛孩子。

“是,父皇放心,儿臣定代父皇悉心管教弟弟们,绝不会让弟弟们重蹈后世覆辙。”

阿标也是神色凝重。

平时看这些弟弟,一个个都是乖巧有礼的样子,怎么去了藩地之后,都顷刻是变了个模样。

“当然,老朱伱也不用如此丧气,你这些儿子中也有一些优秀的。”

“阿标和老四就暂且不说了。”

“比如你的三儿子朱棢,性情虽然很暴,更是喜欢玩车裂,但统军能力绝对是算得上优秀二字,又比如老五朱橚,虽也罪六状,但终归是心存百姓道义,救死扶伤,后成一代医药大家。”

“对了,说起朱橚。”

“既然现在正在改制太医院,我觉得由朱橚来做这第一任皇家医药院的院长,很是合适,不过现年的朱橚还有点年轻,你得找个持重的人在旁帮他才行。”

“再有就是你的第十七子朱权,这小子既通军事,又晓曲艺,乃是不可多得的一代儒帅。”

“至于其他的儿子,除却自焚的那两个,以及其他几个早夭的之外,其他大多都是一世平庸之辈,虽然素日里也鱼肉百姓,但比起老二那几个要罪过少多了。”

季伯鹰简单的将老朱其他儿子过了一遍。

老朱深吸一口气,听完这一小段,心情才稍微好了点。

不过总结起来,自己这帮儿子,几乎没有一个是善茬,去哪都是祸害。

“标儿,再加一道圣旨。”

“即刻让老五负责改制组建皇家医药院,并…”

“嗯,让宋濂不要归乡了。”

“让他去协理老五。”

阿标点了点头。

“儿臣回去后即刻就办。”

(宋濂:给你们老朱家打工,退个休怎么就这么难啊?!)

老朱长呼出这一口气。

接着,眼神中露出凝重之色,望向季伯鹰。

“兄长,咱有一事请兄长指教。”

不用老朱开口问,光是老朱这眼神,季伯鹰就已经猜到老朱想要问自己什么。

然而,并未开口点破。

让心有疑问者把问题说出来,这才是解惑者该做的事情。

“先前咱们已经制定了宗室封爵制度。”

“但是,那是关于俸禄问题的。”

“可咱这些儿子,未来怎么安排?”

在老朱的观念中,皇权需要独立。

除却既定的接班人之外,其他儿子都不可染指皇权,甚至连入朝为官的行为都不行。

刚才之所以果断让周王朱橚去皇家医药院,那是因为皇家医药院是负责民生问题,并且相对独立存在,并不会干涉到庙堂之巅的决策,也就不会对皇权产生影响。

至于给他的这些儿子们封疆赐土,这个念头,之前老朱就已经打消掉了。

再加上刚才看到了自己这些个儿子在封地上的胡作非为、鱼肉百姓,老朱更加不愿意给他们封国,甚至已经动了要把封出去的藩地,尽数收回的想法。

毕竟最初老朱选择封国赐土,那是秉承着最原始的理念,只要整个大明都遍布他老朱家的子孙封国,那老朱家的江山就彻底稳了。

可是上了这么多节课之后,老朱也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世界是广阔的,未来是充满可能的,一味的靠封建守土是万万不行的。

老朱这话问出,旁边的阿标也是表情一顿,眉头紧皱而起。

他同样也思索过这个问题,毕竟兄弟太多了。

季伯鹰微微一笑,又是喝了口茶,淡淡一语。

“未来,他们将作为大明皇权代表人,参与大航海时代。”

“他们将是皇权的象征,驻扎于世界各地,负责签字盖印。”

“嗯,也可以这样理解,他们将成为大明驻派在各国的全权代表大使,为大明的外交事业发光发热,尽他们身为宗室子弟应尽的责任。”

这样做也很好理解。

当某一国度被大明的白银扩张计划覆盖之后,必然需要进行建交,同时在当地设置大明领事馆,并驻派大使。

而驻派大使的这个任务,没有人比皇族子弟更加合适的了。

这样既能解决这些皇族子弟的工作问题,又能完美象征大明,因为没有任何人,在象征意义上能比得上朱氏皇族子孙。

而且还能顺手解决宗室子弟未来有可能干扰皇权的问题。

毕竟这帮担任驻外大使的藩王,只是身份上代表大明、象征皇权,手中又无实际性的兵权。

总不能期望一个逆天藩王出世,缔造一段从南非招一群黑猴子起兵,最终打到大明本土的崛起史,那这也属实是太扯淡了。

甚至于,以后藩王的子孙后代,经过筛选评比之后,也都可以积极参与到轰轰烈烈的大明外交事业。

“驻外大使?”

阿标一愣。

显然,他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

有这种惊讶倒也不奇怪,毕竟清末才有驻外公使这种官职,对于老朱阿标来说,这个名词的存在确实是有点超前。

但,既然已经决定开启了大航海时代,驻外大使这个就不能少了。

“妙!太妙了!”

阿标想了想,双手一拍,眼中喜色自溢。

“父皇,如此一来,便是完美解决了宗室核心子弟的问题。”

老朱稍作思索,他又不是没脑子,自然也是明白了其中道理,脸上露出笑容,长吁了一口气。

“当真是什么问题到了兄长这里,都可随刃而解。”

季伯鹰看了眼这父子两。

“只有一个问题。”

“那就是一旦成为驻外大使,数年乃至十数年都难以再回到大明本土,这是一份苦差事。”

言罢,老朱哼了一声。

“这帮兔崽子,苦点累点怎么了?!”

“他们身为咱朱家的子孙,身为我朱元璋的后裔,就当该为大明效力,为国效力,再说了,白拿那么多俸禄,让他们做点事有什么苦的。”

“再苦,还能有咱当年讨饭苦?”

季伯鹰听着老朱这话,笑了笑,不再言语。

心中默默为这些个朱家子孙默哀。

当下这个时期,如果是被派到东南亚各国还好,这些国家常年都受汉文化熏陶,尤其是朝鲜、安南这些,现在发展也都还行,勉强能够过活。

可若是去欧洲。

洪武时期的欧洲,正值中世纪末期,是一个从黑暗走向光明的过渡期。

再加上刚刚经历完黑死病的洗礼,人口削减了五分之二,整个欧洲都正处于秩序紊乱和经济崩溃的动荡时期,也是文艺复兴开始的时间。

去欧洲的日子,肯定不咋好过。

至于被搞到美洲非洲去的,那就只能天天打猎了。

只能寄希望这些去非洲的藩王,比如朱樉这种变态,不要一时兴起,瞎搞母猩猩之类,到时候只能一声长叹。

艾,梅逝。

“好了,今天就先这样,天色不早,都回去吧。”

季伯鹰看了看这外面的天。

洪武时空,也已经要入夜黄昏了。

“朱标告退。”

“兄长,那你也早些休息了。”

老朱笑呵呵起身,带着阿标转身离去。

今天上了一堂课,又去揍了一顿不肖子孙,活动了筋骨,最后还得了一个完美处理宗藩的法子。

充实的一天简直美滋滋。

待老朱和阿标离去之后。

季伯鹰独身坐在这窗畔,望着窗外灯红渐起的酒楼船舫,他在想一个问题。

同样的课讲下去同样的政策施行下去,在不同的时空能起到不同的效果,而一般来讲,这种效果都是呈递减性的。

毕竟一个王朝的时间线越靠后,国家的积重便是越严重。

就比如在同样的政策之下,洪武和永乐的国祚延长,与洪熙宣德比起来,完全不是处于一个量级。

既如此,那又要怎么去弥补?

又或者说,怎么才能找到其中的问题,并将其解决。

思索良久之后,当黄昏散去,黑夜彻底降临之时,季伯鹰还是没有找到答案。

咕、咕…

肚子传来几声叫唤。

手指轻点,在这桌上出现一碗冒着热气的重庆肥肠小面(微辣)。

季伯鹰觉得,还是先吃饭比较好。

至于饭后的消食活动。

咿呀~

门,开了。

怜香惜玉姐妹换好了薄裙,缓缓走来。

子曰:食色,性也。

………………………

翌日,清晨。

金乌已然上了一竿,晨曦透过层云洒落大地,也扫过了这座醉仙楼阁顶雅间的落地风窗。

白粥,咸菜,外加一屉热乎乎的小笼包。

首节 上一节 194/55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