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棣亦是站了起来,一拳砸在桌案上。
成化帝朱见深眉头紧皱着,他没想到自己藏养了六年的备胎竟然敢这样乱搞,在他手中大胜蒙古、屠灭女真的精锐京军,竟然在短短十几年变成这般衰微之状。
但是,众天子储君依旧想到仙师所说的那一句,‘一代明君、中兴之主’。
老朱强压着怒火,耐着性子重新坐了下去,老朱棣也是收回了拳头,朱老四、朱瞻基和朱高炽们,也都是紧皱着眉头。
他们都在等,说不定能峰回路转,说不定这位弘治帝在其他方面冠绝古今呢?
比如革旧除弊,比如整顿吏治,比如强化边军等等…
季伯鹰扫了眼老朱等人,决定再加一把火。
“弘治十三年,颁布《问刑条例》,补充入《大明律》,开启律例并举之先河,自始,除十恶之罪外,皆可用银买罪。”
“《问刑条例》问世,百官无不称颂皇帝英明,天子圣君。”
轰轰轰…!
老朱,彻底懵逼了,彻底傻了。
用银买罪,那下面那帮狗官岂不是可劲的贪?!
这是哪个居心叵测的贼子编的?弘治为什么要批准?他脑子进水了吗?!
——————————————
PS:今日万字更新奉上,求月票~!
PS:《问刑条例》中有不少的确是有利于国,但是有几条私货,捡其中重要的两条给兄弟们看看。
第一条:“凡军民诸色人役,及舍余审有力者,与文武官吏、监生、生员、冠带官、知印、承差、阴阳生、医生、老人、舍人,不分笞、杖、徒、流、杂犯死罪,俱令运炭、运砖、纳料、纳米等项赎罪。
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不管什么人(包括当官的),除了犯谋反、谋逆等少数叛国罪必须处死以外,其余罪行(包括贪污罪),不论是笞、杖、徒、流、死罪,全都可以通过缴纳规定数量的炭、砖、米等财物来赎罪。
第二条:废除贪污罪死刑之条例,最高可判‘发附近卫所充军’,‘附近’这两个字,就很有灵性,说不定就充回老家享福了,过几年又起复。
注:第二条结合第一条之后,还给贪污罪降价了,毕竟买充军罪的价格比买死罪要便宜多了。
114.第114章 朱祐樘:太祖他老人家,最重血
“仙师,此人当真是我大明中兴之主?”
“后世传颂的一代明君?!”
老朱棣实在是忍不住了,看向季伯鹰,沉声问道。
纵是以洪熙帝(病假)和宣德帝这种素来优待文臣的帝王,纵是景泰这等臣权甚重的朝代,也是从未发生过敢明目张胆用银子买死罪的做法。
按照这个规则来,贪官贪银一万两,用五千两买死罪,然后转头又贪了一万两,再花五千两买死罪,一来一往给朝廷一万两,自己净赚一万两,简直是‘良性循环’。
难怪嘉靖神仙会说:朕的钱,他们拿两百万,朕拿一百万,还要朕感谢他们吗?!
至于贪没的银子从哪里来?
还不都是搜刮的民脂民膏,最终苦的都是底层老百姓。
季伯鹰看向老朱棣,沉默了片刻,点下了头。
“可…”
老朱棣张口欲言,最后还是叹了口气,没有说话,他不知道说点什么了。
“至少,他是某些人心中的中兴之主。”
“比如,我们上节课提起的文官集团。”
季伯鹰淡淡开口,随后折身走动数步。
“自弘治登基以来,加开午朝,朝议不休,经筵不断。”
所谓经筵,指汉唐以来为帝王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
说好听点,是让皇帝接收来自于圣人经学的熏陶。
说白了,就是给皇帝洗脑。
开会、经筵,尤其是在教皇帝怎么做人、治国、平天下这件事上,文官们素来都是最为热衷。
但凡哪一朝的皇帝在‘朝会’和‘经筵’这两件事上牟足劲干,那绝对都是文官眼中的圣明君主。
反之,亦然。
比如被黑的全身体无完肤的成化帝朱见深,朱见深就不开会,更不会搞什么经筵。
座位上的成化帝闻言眉头一皱。
朝议经筵不断?
天天开会能顶个屁用,天天开会能平定荆襄流民?天天开会能大败蒙古?天天开会能犁庭扫穴?
老子十几年也不开几次会,还不是照样把该做的都做完了。
成化帝首开不朝之举,并且因为常年窝在深宫之中,被后世诸多文人笔墨戏说为软弱、无能等,甚至还有专门写他怎么吃葡萄的野史。
但仔细想想,皇帝其实也没什么好去处,一旦出去就得花大把大把银子,耗损国力民力,不如窝在后宫。
而实际上,朱见深之所以不上朝,只是因为不想跟那群文臣瞎哔哔,在他眼里的这帮嘴炮老夫子,为一点破事就能吵半天。
虽然不上朝,但是作为一个皇帝该干的事,一件都没落,而且都做的很好。
在成化一朝,朝廷中素有‘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之称。
各种普及读物更是抓住这一点,将这作为成化帝不作为,成化年间朝政昏暗的有力证据,对外广而宣之。
但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成化朝会有‘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这种现象出现。
泥塑六尚书,这五个字在洪武朝也很适用。
那是因为成化帝不需要这些文臣来掺和,你们这些文臣把手中的权力交出来,领工资当摆设、维持一下帝国的正常政务运转就足够了。
至于其他的事,老子自己来干。
不论是收复河套还是犁庭扫穴,都是朱见深一人之命,从来没有过问这些文臣的意见。
因为他知道,这帮人一旦张口,便是屁事一堆。
这同样侧面印证了,成化一朝的皇权之盛。
这是自土木之变后,皇权的再一次雄起,力压文官集团,直接把文官集团给干成了空中楼阁,每天内阁喝喝茶,到点下班就完事。
而等到成化帝驾崩,弘治朝刚开始,文官集团就像是三体里脱水的三体人,极速复苏,一个个又是重新活跃了起来。
“经筵不断?”
听见这四字,老朱眉头皱的更紧。
他最为厌恶的就是这群老夫子在自己面前哔哔个不停。
朱棣就更不用说了,从小就逃课。
“辛一。”
讲台之上,季伯鹰扫了眼朱见深。
直到目光投来,朱见深才意识到仙师喊得是自己,连忙是站起身来。
“你来说一说,你成化一朝的武功。”
原本还因为昨夜伺候万贵妃搞得太晚,因而早起有点困的朱见深。
这会顿时就不困了,腰板一挺。
“我平定了荆襄百万流民之乱。”
“我驱逐了蒙古鞑子。”
“我收复了河套。”
“我收复了哈密卫。”
“我下旨征伐建州女真,大获全胜,斩女真贼首董山。”
言罢,朱见深不再继续说了。
毕竟这会的朱见深只是成化十一年的朱见深,后面十二年的功绩,他自个都还不知道。
就在此时,正德帝朱厚照站了起来。
“皇祖父,您还没说完啊!”
“成化十五年,您下令屠灭建州女真,于圣旨中写明,捣其巢穴,绝其种类!”
“成化对外十余战,从无败绩!”
“何其雄哉!何其壮哉!”
朱见深听完朱厚照这番话,脑瓜子一愣。
我这么刚的吗?我怎么不知道?
这话落在老朱和老朱棣等一众天子储君耳中,看向成化朱见深的眼神,顿时就变了。
仙师这关子卖的,原来这小子才是真正的中兴之主啊!
尤其是在知道建州女真就是未来占据中原的辫子之后,老朱等人更是将建州女真视为了必灭之族。
如洪武朝,老朱日前就已经下旨,拜徐达为帅,即刻出征,领十万大军北征建州女真,势要将建州女真一举荡平。
“不错,不愧是我朱家好儿郎,有咱的几分风范!”
老朱原本黑着的脸,听到朱见深的战绩之后,此时终于是露出了一丝笑意。
“太祖谬赞,见深不过是尽一个朱家人的本分。”
朱见深不卑不亢,朝着老朱深深鞠了一躬。
就连老朱棣和朱老四都是朝朱见深投去友善的笑意,洪熙朱瞻基和宣德帝以及永乐大小朱,无不是眼中透着赞赏,同时还有几分艳羡。
毕竟在朱高炽和朱瞻基在位时,都没有什么武功值得一提。
纵观整个大明,在武功上能够盖过朱见深的,恐怕只有朱棣和朱元璋了,妥妥毫无争议的第三。
“来,我们继续看下一段幻境。”
季伯鹰话音落。
老朱等人都是聚精会神,注视着周遭景致的变化。
清晨微光,晨曦透过云层而落,有着一条条河流纵横交错,庄稼作物及目边野。
诗词中所言的沃野千里,说的便是当下之景。
“这里是?”
老朱眉头微皱着,他虽然巡视过国内很多地方,但是像这般肥沃的土地,还是极为少见。
“是鞑子!”
老朱棣眼神一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