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史十大师尊,还看种花家! 第135节

  【没有权利,就没有经济来源,比起那些舅舅,王莽和他的儿子,过得还算不错。】

  ……

  始皇帝:“那没办法,趋炎附势是人之常情,你没有权势,人家凭啥要来巴结你,钱多没地方花了?”

  汉武帝刘彻:“王家!原来是外戚之家!老子防了一辈子外戚,临了还是让外戚把我大汉给端了!”

  唐太宗李世民:“两汉的外戚啊,确实是一大隐患,我大唐也难保不被外戚搞跨。”

  长孙无忌:“妹夫,你直接掏我身份证出来读呗!整个大唐就我一个外戚!这话说给谁听呢?”

  唐太宗李世民:“没说你,我说后代子孙呢!”

  长孙无忌:“你要是实在害怕,那你跟我妹妹离吧。”

  ……

  视频继续:

  【贫穷被反差扩大,痛苦被感同身受。】

  【王莽早慧的时候,身份和财富的落差带来的耻辱,在他年轻时的人生中,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冲击0 .】

  【与力量核心之间的巨大差距,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耻辱的经历,成为了他们不断前进的力量。】

  【作为一个孤独的人,他可以看到社会的阴暗,他的圣人的教导赋予了他强大的道义,而他的苦难也造就了他的坚韧。

  【“不愁少,但有难,路要走,要公正,要有德,要心善。”】

  【他想用自己的智慧,一步步走向权力的核心,践踏那些该死的家伙,让这个社会更加公平合理,让自己的名字流芳百世。】

  ……

  始皇帝:“王莽这个心路历程感觉江先生是亲眼目睹的啊!活灵活现的!”

  唐太宗李世民:“要不人家是平台的特约制作人呢!”

  汉武帝刘彻:“别跟我扯那些,我就想知道,就这样的心路历程,凭啥说他德行好?还什么在世的圣人?”

  宋太袓赵匡胤:“你看下去就知道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

  ……

  视频继续:

  【王莽,早年勤俭持家,尽忠职守。】

  【王莽接受了一种系统化的儒学,加强了他的人格特质,将其具象化。】

  【在他那个年代,伦理是一种高于所有事物的价值观,而以道德完美作为生命的终极目的。】

  【他觉得,在这样一个人人都在享受生活的世界里,是没有道理的,和普通人的信仰不一样,他要让社会习惯自己,所以他要先学会克制自己。】

  【他被圣人之法所吸引,发下宏愿,要向古代先民学习,在错误的天地中做出一个对的人。】

  【他孝顺母亲,把哥哥的儿子当成自己的孩子。他很大方,时常周济他人。】

  【他遵守着古代礼仪,在途中,见到长辈,都要避开,鞠躬0.0行礼,等长辈经过,再站起来。】

  【西汉末期,民风淳朴,赞美之声远胜批评。】

  【作为当今皇上的堂弟,王莽是个“勤奋好学,被称为读书人”的人,他是个很有礼貌的人,和他那些目中无人的堂弟们,简直是判若两人。”

  【在这个注重人性的年代,王莽年轻的时候,已经树立起了良好的社会风气。】

  【这样的画面,与他的那些嚣张跋扈的亲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始皇帝:“这是读书读魔障了啊!这不就是那些腐儒的做派吗?”

  汉武帝刘彻:“除了这些,他还会点啥?道德能当饭吃?能从地里种出粮食还是能克敌制胜?”

  唐太宗李世民:“那谁知道,反正他火了!行走的道德模范!”

  宋太袓赵匡胤:“反正这样的人,给我,我一般都是当菩萨给供起来,啥事都不敢交给他干。”

  汉武帝刘彻:“难怪老赵刚才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呢!跟他的这些表兄弟比起来,他还真挺不错的!”

  …….

第161章 兴邦治国的王莽!

  视频继续:

  【尽管被忽略了,但王莽是皇上最亲近的人,这种特殊的社交关系,让他有了常人所不能及的优势,只要运气好,这些好处就能变成实实在在的好处。】

  【阳朔成帝三年,王凤大将军,病得很厉害。】

  【王莽是个孝子,跑到王凤府给他看病。】

  【王凤有一种类似于中风的症状,瘫痪在床。】

  【王莽为侍女,亲手为王凤端粪,端尿,“亲身品尝,蓬头垢面,无衣带月。】

  【生病让王凤格外的无力,他没有料到,自己最缺的就是那个平日里不闻不问的外甥。】

  【我这个被我捧在手心的侄儿,又是何等的宠爱?别说收拾秽物了,就连看一眼都做不到。】

  【与此相比,王凤心中不免有些惭愧,之前忽略了王莽。】

  【王凤临终前,将王莽郑重其事交给了太后,请她多多照顾。】

  ……

  始皇帝:“唉,久病床前无孝子,连亲儿子都不一定靠得住,突然来一个这么有亲情的侄儿,给我,我能直接给他封王!”

  汉武帝刘彻:“我倒是不能给他封王,毕竟有祖训,非刘氏不王。”

  唐太宗李世民:“这有什么,你家祖奶奶不是一样封吕氏为王?你们老刘家敢放个屁?”

  汉武帝刘彻:“祖奶01奶也是祖宗啊!她老人家说的话不一样是祖宗家法!我们老刘家能怎么办?”

  ……

  视频继续:

  【按照王凤临终前的意愿,王莽为皇门郎中。】

  【以往,王氏的人一旦进入官场,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流言,但册封王莽后,王政君只听得一片热烈的掌声。】

  【所有人都认为,像他这么优秀的人,早该走上官场了。】

  【太后忍不住对王莽另眼相看,她从来没有想过,他那个被她遗忘的外甥,竟然还有这么大的能量。】

  【她是个精明的人,一眼就看出了王莽的作用:帮助王氏的声誉恢复了。】

  【后来,王莽晋升为少校,晋升为中层。】

  【王莽为政坛注入了一丝清新的气息。】

  【王莽并没有因为他是皇亲国戚而骄傲,他对谁都是彬彬有礼,彬彬有礼。】

  【王氏弟子多为庸才,王莽博览群书,博览群书,王氏弟子为权纳贿,王莽则是一身正气,一身正气,旁人办事,多多少少会有一些私欲,但王莽,一视同仁,一视同仁。】

  【说到王莽,所有人都知道:对王莽的夸奖,其实就是对其他贵族的批评。】

  【那年,他24岁,已经是一个真正的成人。】

  【三十年后,王莽被册立为新都侯,册封一万五百人,从光禄勋到御史。】

  【八年后,在众望所归的情况下,他顶替了王根这个已经退休的舅舅,被媒体捧上了巅峰。】

  ……

  始皇帝:“才二十四岁?这么年轻,为啥我看到这里会觉得后背发凉?”

  汉武帝刘彻:“我也凉啊!这样的人不是大儒就是顶级的伪君子!很阴的说!”

  孔子:“你们怎么能这么说呢!我弟子颜回年级也不大,一样是大儒胚子!我看王莽就挺好的,谦谦君子。”

  李白:“啧啧啧,儒家的老祖宗出来给王莽站台了,你们还敢胡说八道吗?”

  老子:“我看就不妥!完全没有了一个年轻人应该有的那份朝气,看着暮气沉沉的。”

  李白:“现在道家祖宗也加入了讨论,还有要来的没有?法家的代表在那里?”

  韩非:“我法家重迹不重心,只要他行为没有触犯律法,我法家不予置评。”

  ……

  视频继续:

  【汉代,有一种说法叫做‘天人感应’。】

  【西汉末期,民间有很多关于王朝更替的传闻。】

  【每一年,都有传言,某个地方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代表着王朝即将更替,而汉王朝的气数也走到了尽头,土德的帝王即将登场。】

  【看来,大汉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在西汉后期,贫富悬殊已经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

  【陛下一次又一次地下了罪,在天坛上磕头认错,但是情况并没有任何的改善。】

  【王莽已经站在了巅峰,他看着这个世界,他的世界已经毁灭了。】

  【他并不惧怕混沌,反而想要更加的乱,这样他的实力就可以发挥得更好。】

  【他要让垂死的汉朝在他的手中变得强大,让那些背井离乡的人能够继续在他的手中安稳度日。】

  【他自信自己有通天彻地之能,认为自己有了‘圣人之道’,以《周礼》、《论语》为指引,定乾坤,当是指日可待。】

  ……

  汉武帝刘彻:“没想到啊,我的大汉竟然也会沦落到这样的下场。”

  唐太宗李世民:“王朝兴替,这是自然规律,哪个王朝能避免?”

  始皇帝:“那他也可以做一个能臣啊!为啥要篡国呢?”

  宋太袓赵匡胤:“这个问题比较深,待会再给你解释。”

  明太袓朱元璋:“这有什么好解释的,人都是会变的!此一时也彼一时也!”

  ……

  视频继续:

  【他兴奋地启动了对整个国家的重建。】

  【他想要以自己为榜样,改变现在的奢靡。】

  【他让公务员们不要浪费,自己的马车和衣服,都要精打细算。】

  【当上大学士没多久,王莽的生母就生了一场大病,权贵们都来王莽家里看望他。】

  【迎宾的女子身着粗麻衣,面不涂妆。】

  【贵妇人本以为是王家人的侍女,但经人一引见,却发现是王莽的妻子,引起了不小的骚动。】

  【王莽一族的朴素风格,在长安流传开来,的确是少了很多。】

  【二:王莽经过一番努力,发动朝廷,颁布了一项名为“限制田产”的法令,以防止地主地主过度占有。】

首节 上一节 135/29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