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贾玉京 第8节

他并不认为贾琼能做出多好的诗来,毕竟年纪摆在这里了,但是只要有一二可观之处,也能让他感到惊喜了。

贾琼酝酿一翻才开口,用清朗的声音吟咏道。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此诗一出,全场为之一静,数息之后又爆出阵阵喝彩。

“好诗!”

“此诗构思精巧,淡中有味,实乃佳作!”

“清新高雅,尽显品性高洁。”

“此诗当为我朝咏梅第一诗!”

……

王浑万万没想到,贾琼居然会吟诵出这样一首佳作。

他先是感到震惊,进而陷入巨大的惊喜中不能自拔。

他自然听得出这首诗的妙处,这是一首可以流传千古的佳作。

最重要的这是贾琼写给他的,那他的名字岂不是也能随着这首诗流传千古了。

老道士双眼放光,凑到贾琼身边说道:“福生无量天尊,小檀越此诗定可流芳百世。

老道玄真子,今日有幸见证,小檀越在诗名中可否加上老道一笔?”

贾琼差点儿没忍住一个卧槽喷出来,心说这老道真人才也,脸皮居然如此之厚。

一边还在想入非非的王浑瞬间回神,站起来喝道:“呔!这是贾小友赠予我的诗,怎能加上你的名字,你这老道好没道理!”

“若不是贫道找你商议印书之事,你怎会来此地?又何来此诗?

此乃道尊保佑,此诗定是与我有缘。”

老道不甘示弱立刻反驳,脸皮之厚令人叹为观止。

“巧言令色,牵强附会,你这牛鼻子贪慕虚名算什么出家人,简直恬不知耻!”

王浑闻言差点儿原地爆炸,就差指着老道鼻子骂了。

不过顾及到周围有那么多围观群众,他还是压低了声音,免得失了身份。

谁知老道大袖一挥说道:“老道是正一教传人,本来就不是出家人。

你这老儿才是口出恶言,枉为读书人!”

贾琼看两人跟乌眼儿鸡一样对上眼,就差撸起袖子干一架了,赶紧上前打圆场。

“两位前辈不要再吵了,传出去实在有损体面,晚辈已经想好了诗名,就叫《墨梅》。

这首流传出去,今天这番故事必定也会随之广为流传,二位大可不必相争。”

两人听到他这番话这才作罢,还好这时围观群众正在兴奋的讨论,没人注意到这短暂的不和谐一幕,要不然可真是要斯文扫地了。

老道微笑着说道:“小檀越言之有理,是我二人太过执着了。”

说完一搭浮尘,又恢复了仙风道骨的模样。

王浑喜滋滋的说道:“哈哈,我这等俗人终究还是放不下虚名啊。

小友送了我如此一份大礼,王某受之有愧,以后有任何需要都可以随时来找我,我绝不推脱。”

他现在对贾琼绝对是有求必应。

贾琼一想不如趁机解决一下财源问题,于是拱手说道:“说来晚辈还真有一个不情之请,前辈经营着这么大的书店,肯定知道哪里有好的刻印工坊。

晚辈也想开一个小书店,卖些信手涂鸦之作,前辈能否为我指点一下门路?”

新人新作,请书友们多支持一下,感谢感谢!

第11章 经营之道

王浑没想到贾琼会提这个要求,他看贾琼的衣着不像是个囊中羞涩的。

他豪气的说道:“小友如此才情,还应专注于诗词文章才是,怎能劳于案牍。

如果银钱匮乏,王某愿意相赠纹银千两以为助学之用。”

贾琼被王浑的豪气震了一下,千两银子可真是笔巨款了。

就是在神京也能买到一座不小的院子,贾琼现在住的宅子估计也就能值四五千两。

不得不说古代的这些大商贾实在太有钱了,这在前世,就相当于某王大少对贾琼说:“小兄弟我看好你,是不是缺钱了,送你一百万你先拿去花。”

不过贾琼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因为他想要的更多。

“先生厚爱晚辈心领了,无功不受禄。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银子晚辈还是想凭自己的本事赚。”

王浑见他态度坚定,沉吟片刻说道:“小友好志气,不过这陶朱一道也非易事。

此处嘈杂,咱们还是找个茶楼详谈吧。”

三人于是出了文华斋,进了街对面的惠泉局,在二楼寻了个清净隔间坐下。

王浑说道:“小友有自强之心,王某佩服,不过这图书刊印所需本钱颇高。

如果经营不善极易折本,小友还当谨慎才是。”

“王居士所言不假,老道想刊印几部《度人经》,官营的印书局居然要价800两银子,这与土匪何异。

多亏小檀越刚才助我一臂之力赢下棋局,王居士答应帮我印书,只收我成本价,不过也要糜费三百两银子。”

老道摇着头说道,还斜眼看了王浑一眼,似乎在说伱把这三百两也免了吧。

“嘶,印书居然这么贵?”

贾琼吓了一跳,要是印本书要这么多钱,这生意他还真做不了。

王浑瞪了老道一眼说道:“你那《度人经释义》五十余万字,单单雕版就要用250两银子。

而且刊印出来也卖不出去,就是白费功夫,如果不是与你相熟,我才懒的接你这生意。”

老道自知理亏,讪讪一笑说道:“刊印道藏是有大功德之举,王居士这福报现在不就来了嘛。”

王浑听到这话马上转怒为喜,捋须大笑,神态颇为自得。

贾琼这才释然,要是五十万字的书,花费几百两银子倒也合理,他问道:“先生,不知一本五万字的话本成本要多少。

一般定价几何,又能售出几本?”

王浑道:“书籍刊印雕版耗费颇大,万字大概要五两银子。

除去雕版外,五万字的普通版刊印成本大约200文,精装版要400文。

最初刊行时是独家之书,价格最高,普通本可定价3两,精装本可定价6两。

如果出现劣质盗刻之书,那就得降价销售了,要不卖不出去。

长期售卖普通本可售六百到八百文,精装本一到二两,这样才能细水长流。

我这文华斋是都中最大的书肆,一般新推的话本在盗版入市之前,销量能达到二三百本,畅销之作可达千本之数。”

贾琼听到这里眼睛就亮了,心说卖书果然是暴利。

就算不看后续,单单前面的销售,一本书就能赚上千两银子,畅销书更不用说。

王浑看出贾琼的意动,心想这终究还是个少年人,还是难免浮躁了。

“贾小友,你可知都中共有几家书肆?”

“不知,还请前辈指教。”

“如今除了我这文华斋,大书肆就只剩一家翰墨轩。

中等书肆也只有四家,小书肆一家也无,盗版书全都是小摊贩在售卖。”

贾琼奇怪问道:“书肆为何如此稀少?”

“维持书肆经营的根本,并不是那些话本小说,而是时文、程文。

那些话本可能会风靡一时,但是要考功名的读书人可以不看话本小说,却不会放过任何一本新出的程文集。

都中最好的刻板印刷匠人,要么在国子监的印书局,要么就在我们这几家书商手里。

市面上盗版之书为了节约成本尽快成书,都是从一些小作坊里赶工出来的,错漏之处甚多。

为了让学子能买的起书,我们店中程文书售卖的价格都不算高,读书人自然不会因为那一点差价去买那些盗版书。

而这些话本小说有些错漏也无伤大雅,所以才会吸引囊中羞涩之人去买。

小书肆没有门路弄到最新的时文程文,不会有多少回头客,不敢自己收购话本刊印,卖盗版书又获利微薄。

而且市面上优秀的话本小说其实是少之又少,单单靠这个,书肆是经营不下去的。

而且开书肆所需本钱颇多,又得租店铺,又得囤积大量书籍。

所以卖盗版书的都是直接支个书摊子,还能省了店租。”

王浑非常细心的为贾琼讲解,就是想打消他开书肆的念头,他觉得这么有天分的年轻人投身商贾之道委实是太可惜了。

虽然本朝商人的地位有所提高,已经不再是贱业,但是比起士人来说还是有很大差距。

王浑觉得贾琼应该专注于举业,早日金榜题名,不应该分心去开什么注定要赔本的书肆。

“多谢先生指点,晚辈明白了。”贾琼诚恳的道谢。

王浑笑道:“你明白就好,银钱之事你不必担心,你赠我《墨梅》一诗,我与你些黄白俗物以为助学之资有何不可。”

贾琼拱手说道:“实不相瞒,晚辈是宁国公后人,就住在宁荣街桂花巷。

只因父母早亡,姨妈为节省开销,遣散家中仆役,独自抚养我们兄妹三人已是辛苦。

还要为我们将来的各种花销筹谋,节衣缩食十分辛劳。

前几日又因给我治病,耗费许多银钱,家里财用已有不足之象。

我平日闲暇时时常想些话本故事,练字时就顺手写出来,这些年来也有不少存稿。

所以晚辈才想开间书肆作为经济之来源,免得日后坐吃山空。

也想赚钱之后买几个丫鬟小厮,为姨妈分担些家务。”

贾琼不知道王浑会不会对自己的勋贵出身有看法,所以自曝身份看看他的反应。

“不意贾小友竟是宁国之后,不知你与贾珍如何称呼。”

王浑确实是有些惊讶,脸上笑意略微收敛了一些,不过没有表现出轻蔑或者厌恶的情绪。

贾琼道:“贾珍是晚辈族兄。”

王浑奇怪的问:“即是如此,你开书肆之事为何不去找贾珍商议?”

“即已分家多年,却不好再多去打扰。再说这书肆之事,恐怕贾珍也不通门路。”

贾琼这话隐晦的表达了一个意思,我跟贾珍不是一路人,果然王浑闻言笑意又盛了两分。

首节 上一节 8/1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