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三国不太对劲 第182节

众谋士得知原本形势大好的白马,不仅五万大军被曹操击溃,就连颜良、文丑也俱损于此,无一不感到震惊。

谋士们分析起曹操的行动与如今的局势,不一会儿又吵成了一锅粥。

林君书听的心烦,反正对官渡战役的胜负并不关心,索性自行离去,扔下他们辩的面红耳赤。

半晌,军士来找,说袁绍召集众人共议战事,身为军师的林君书才不情不愿地跟着回了袁绍的临时府邸。

已经大厅,便看见众谋士沉声坐于一堂,袁绍黑着脸,坐在主位之上。

林君书随着引路的军士,来到自己的座席上坐了下来。

袁绍见人来齐,这才沉声问道:“白马的失利,大家应该已经知晓了。我军出师不利,又损颜良、文丑,如今之计,诸位觉得该如何是好?”

听到袁绍问询,作为监军的沮授率先站了出来。

“主公,按照军师所说,那力斩颜良之人,乃刘玄德之义弟,被曹操以血祭之物所控,其武勇更在颜良、文丑二位将军之上。虽曹操兵力不足,麾下可能却也不少。以我之见,我军最大优势乃为兵多而粮足,可以黄河未线,陈兵而列阵。利用兵力之优势,左右袭扰曹操东西之防线。久之,曹军必自漏破绽,不攻而自败!”

林君书微微回头看了沮授一眼,不得不说,这个方法虽然难以快速一锤定音,但真要这么做,确实一锤砸在了曹操的命脉之上。

毕竟袁绍阵中的一流谋士可不缺,若是分兵结阵,就是关羽再度出手,也难以以一己之力破之。

沮授话音刚落,从来与沮授唱反调的郭图便迫不及待的站起身来。

“主公,非也!以我冀州七十万大军,对曹操区区七万大军。虽白马之战,让曹操侥幸得胜,但我军于曹操之间的差距,却并非一两名顶尖武将便可抹去。我认为,曹操白马小胜,自会暗自得意。我等应查明曹操之处,集结七十万大军,以十万成一阵,一鼓作气,破城诛曹,此行一战可平!”

“大大不可……”

“……”

熟悉的一幕再次浮现,袁绍麾下的这群谋士各执己见,不一会儿又吵吵了起来,甚至开始向着人身攻击的方向走去。

林君书端起案几之上半温的茶水,轻轻呷了一口。

啧,真是聒噪。

袁绍却突然出声,打断了众人的争吵:“好了,都别吵了。”

袁绍发话,众谋士立马又变回了乖乖儿,安静地坐回了各自的席位。

袁绍稍显一一扫过众人,最终落在了林君书的身上。

“军师,你觉得,我军下一步,该如何应对曹操?”

随着袁绍话音落下,道道目光齐齐向林君书投来。

看着袁绍投来的目光,林君书一愣,问我?

不会吧,不会吧,军师可是你自己非要给我封的,你不会觉得我真的会打仗吧?

第258章 是谁……拨动了命运?

林君书在众人的目光注视之下,缓缓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熟知历史走向的他,自然知道这场战役最终会走向什么样的结果,也同样明白沮授的计策才是最为稳妥且有效的。

林君书搜刮着脑海中关于官渡之战的记忆,缓缓开口:

“袁公,在下以为沮授之策甚好,我军……”

“报——”

高声的呼喊打断了林君书刚刚组织好的语言。

气喘吁吁的探子径直冲进了议事大厅之中:“报主公!有许攸之信件送来!”

“许攸?许攸不是截杀朔侯失败,叛逃曹操而去了吗?他怎么还有脸传信回来?”

“或许此事另有隐情?”

“能有何隐情?我早看许攸那厮,心藏忤逆!”

“……”

四下的谋臣又窃窃私语的议论了起来。

林君书看着探子双手捧着的锦书,心中升起了不妙的预感。

许攸传信袁绍能说什么?总不可能是说他平安到达曹操阵营,这里五险一金齐全,吃的好住的好,曹操还贴心给他配了两个美婢,让袁公不要挂念吧?

林君书微微偏头,正碰上了袁绍投来的目光。

两个唯一知道“许攸叛变”真相的人,各自心思翻涌。

“呈上来吧。”

袁绍发话,探子连忙恭敬捧着锦布上前。

袁绍接过书信,沉默的翻看了起来,堂下的众人也都屏气凝神,默默观察着袁绍的神情。

书信不长,没一会儿,袁绍便面无表情地放下了手中锦布。

“主公,许攸那厮在信中说了什么?”

见袁绍没有说话,一旁的郭图忍不住问道。

袁绍把许攸的书信往身前一扔,“许攸来信,承认了他伏击军师一事。但在信中所说,军师是故意饶了他一命,并让他投奔曹操而去。军师……如何看啊?”

袁绍话音一出,众人又是一片骚乱,林君书却心中稍稍松了一口气。

他能够猜到,许攸这时候传信而来,多半是要在信中恶心一下自己的。

但重要的不是许攸说了什么,而是袁绍的态度。

“袁公,我认为许攸之言实乃无稽之谈。”

“许攸违背袁公之命,设计伏杀我在前,我林君书自认不是以德报怨之人。他欲取我性命,我有何理由故意放他?”

“至于让他去投曹,更是无稽之谈。众所周知,我与刘皇叔自许昌而逃,携陛下血书赴冀,被曹操一路追杀。我与曹贼早已不共戴天,怎会有劝他投曹一说?”

“再者,若我真与曹操暗中有通,他一欲杀我之徒,又何敢再去投曹?许攸之言自相矛盾,其离间之意,不言而明。望诸公切莫被此人乱语所蒙骗!”

林君书一针见血的挑破许攸言辞之间逻辑难以自洽之处。

“朔候言之有理啊!”

“这许攸之间叛变,居然还想用如此肤浅的挑拨离间之计,真是可笑!”

“……”

袁绍扫了一眼堂下的众人,捡起了身前许攸的书信,递给了一旁的士兵,“去,把这个烧掉。”

锦布扔进火堆,淡淡的黑烟飘出,顷刻间化为了灰烬。

“插曲已过,咱们还是接着来谈正事吧。公则——”

“在,主公!”听到袁绍叫名,郭图连忙起身。

“整顿粮草,派出探子细查曹操踪迹,待探明曹阿瞒之所在,发兵攻之,以雷霆之势灭贼!”

“主公!”沮授听得袁绍命令,连忙起身打算劝阻。

袁绍大手一挥,止住了沮授,“此事已定,就这么办吧!”

说完也不等沮授再言,径直拂袖而去。

“是——主公!”郭图向着袁绍离去的方向长长作了一揖,回过头来,向着沮授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沮授没有理会郭图,起身离去,只是走到了林君书面前时,微微停顿了一下,冷哼一声,方才走出了大厅。

林君书:“????”

他哼我干嘛?我是赞同他的意见的啊!

林君书自然也明白,袁绍为何突然决定采用了郭图的计策。

自己的那番解释,在其他不知情的人那里,自然是无懈可击。可许攸本就是袁绍自己派出去的人,如今许攸叛逃,林君书的说辞在袁绍那里就说不过去了。

许攸是自己派去的,截杀林君书失败后,是真的如林君书所说,被许攸侥幸逃走,还是被林君书故意放走的?

若是林君书故意将许攸放到了曹操那里,林君书这么做的理由又是为何?他和曹操除了表面上的关系,私下是否还有自己不知道的联系?

林君书带着袁绍逃离了白马的死局,按理说自然不可能是站在曹贼那边,但许攸的来信也确实让袁绍对林君书升起了怀疑。

或许他不是和曹操站在一边,但也未必就和自己站在同一立场。秘密发生在他与林君书、许攸之间的事情,不能公之于众,这些思忖也只能埋在袁绍的心里。

在林君书的目的无法确定之前,袁绍自然不敢再采用林君书的计策,担心其中有自己不曾发现的算计在其中。

反正他觉得无论郭图还是沮授的计策,都有一定的道理,虽然白马失利,但自己七十万大军对曹操七万大军,飞龙骑脸怎么输?

既然林君书赞同沮授,那自己无脑采用郭图的意见就对了!

可天地良心,这一次林君书确实是真心觉得沮授的计策更加稳妥,却阴差阳错的让沮授躺了枪。

看到堂内的谋士陆续走了个干净,林君书也站起了身来。

嘴里小声地低咕了一句,“历史上害得袁绍败了官渡的郭坑子,好像就是郭图吧?敌方郭与我方郭对比明显啊!但这也是袁绍非要听他的,要是被坑了,这个锅不能扔我身上……”

然后就向着自己的临时住所而去了。

关于曹操的情报很快便传了回来,林君书带着袁绍撤离战场之后,文丑独木难支,在曹将围攻之下身受重伤,最后被突入战局的关羽一刀削去了脑袋。

而曹操则放弃了追击袁绍的大好机会,领军回了袁绍南下最重要的要隘之地——官渡屯军坚守,同时也确定了许攸已经投奔了曹操,并被奉为上宾的消息。

袁绍传令三军,三日后亲率四十万大军兵压官渡!官渡地处鸿沟上游,濒临汴水。鸿沟运河西连虎牢、巩、洛要隘,东下淮泗,为许都北、东之屏障,只要官渡一破,便可剑指许昌,让曹操缚手领死。

虽然明面上来看,林君书也看不出这种正面硬撼的战斗,在袁绍实力占据巨大优势的情况下能怎么输,但若是根据历史走向来看,此行定然不会像袁绍想的那么顺利。

但这又不是林君书所关心了,他早早做好了准备,跟着去打酱油就对了。

就在临行之际,林君书却突然收到了来自袁绍的意外命令。

“什么?让我驻守延津,不参与官渡之战了?”林君书皱起眉头。

传令的军士陪着笑脸,“这是主公刚刚下达的命令,说曹操诡计多端,命军师留守后方,以防曹操兵行险招。”

林君书一阵无语,曹操现在能拿得出手的,就七万兵马,要应对袁绍南下的四十万大军,拿什么来偷家?让张辽带着八百骑攻城吗?就算是孙十万来守,也不至于被张辽八百骑抄了老家吧?

这显然是袁绍不放心林君书,故意找个了借口不带他去官渡玩了。

“行了,帮我回禀袁公,就说我知道了。”

林君书打发走传令的军士,开始思考了袁绍的命令。

这次留守延津的不止自己,就连作为监军的沮授也被一起留了下来,延津的二十余万人马,也自然不可能交到林君书手里,而是将兵权给了沮授,让其“保后方之稳固”。

期间还发生了一件小事,就是袁绍下令全力进攻官渡的当天晚上,铁头娃田丰跑到了袁绍的住处进谏,但不知道说了什么,惹的袁绍大怒,将其下狱,直接押送回冀州去了。

可靠的谋臣再次-1。

就这样袁绍的伐曹大军,以自己为主帅,淳于琼为大将,高览、张郃为先锋,郭图……为第一谋士,完成了组建,完美的避开了阵营中实际上最有能力的沮授、田丰、林君书(自认为),“豪华”的阵容看得林君书暗自咋舌。

林君书看着袁绍盛大的出征仪式落幕,带着大军浩浩荡荡的向南出发。

回到了延津,沮授认为自己是受到了林君书的连累,对他自然没有好眼色,只是按照自己之前的计策,每日在延津以南操练着军阵,以备不时之需。

对林君书的每每靠近,都冷冷的劝回,让其回到城内协助处理后勤事务。林君书甚至在自己的宅邸附近,发现了暗中监视之人。

林君书也没打草惊蛇,袁绍留着沮授的原因,除了自己赞同他的计策,引来了袁绍的不喜外,更重要的应该还有对自己钳制。

几天过后,发现自己无事可做的林君书,除了每日收集前线传来的情报外,就是躲在屋中,频繁的与刘备等人联络。

刘备带着赵云,已经偷偷潜入了许昌附近,由于刘备与赵云都被曹操偷偷取得过精血,碍于许昌血祭大阵的效果,二人没有贸然入城。

首节 上一节 182/24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