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 第117节

这句话让朱元璋和朱标一时间也没法说什么。

尤其是朱标。

自己像朱棣这么大的时候。

父皇在外征战,自己都能处理一些政务了。

而文武百官听到朱棣的话。

心中却升起了各样的心思。

有的赞成,有的反对。

赞成的人觉得出使大越并不是一件好差事。

因为大明和占城之间的距离实在是太远了。

而大越国这些年确实也有些不安分。

所谓天高皇帝远,到时候大越未必会给大明这个面子。

甚至使团达到的时候。

占城都有可能已经被灭了。

这种情况下,难不成还要帮占城复国?

到时候事情办不成,可是有损大明天威。

那可就罪责难逃了。

这时候让一个和尚去,反而能体现大明的夸荣,也未尝不可。

那些反对的声音却觉得一个和尚,怎么能懂得两国邦交之事。

这种做法实在是太过滑稽。

而刘伯温就是那个赞同的人。

于是便站出来说道:

“陛下,现在两国形势尚且不明朗。”

“虽说占城是大明藩属。”

“但若是贸然派出使者的话。”

“恐怕会引起一些误会 。”

“那大越国化外蛮夷,未必不敢对大明使团动手。”

“倒不是咱们大明怕了大越国。”

“而是因为劳师远征不是嘴上说说。”

“从筹集粮草到调配兵力是很花费时间的。”

“到时候再将大明带入战火之中。”

“这段时间的休养生息可就白做了。”

“倒不如派一个和尚,弄清楚里面的状况。”

“再做决定不迟!”

刘伯温身为大明宰相。

看事情自然不会仅仅只从一个角度来看。

刘伯温知道朝廷是有意要向四方用兵的。

虽然大明现在有钱。

粮食也不缺。

可是人口兵力却不是说变就能变出来的。

那大越看似弹丸之地。

可真要征讨起来,也是相当棘手。

因为中间还隔着一块瘴疠之地。

不值得为一个 区区大越。

让大明劳师动众。

反倒是派一个和尚过去是个比较稳妥的法子。

和尚是化外之人,一般人不会对他怎么样的。

能拦下来最好。

就算拦不下来。

也能够把具体的情况传回大明。

毕竟占城使者肯定是要向着自己说话的。

谁知道真实情况是什么样!

刘伯温的话引来一阵赞同之声。

在多数人看来。

这确实是个稳妥的法子。

一个和尚的生死,于大明威严无损。

就连朱元璋都觉得这件事这是个不错的想法。

然而就在这时。

一个声音响起:

“陛下 ,臣以为宰相大人 所言不妥!”

众人定睛一看。

说话的人正式胡惟庸。

看到胡惟庸站出来反对。

众人的脸上顿时露出古怪之色。

朱元璋意味深长的看了胡惟庸一眼说道:

“惟庸有什么看法,说来咱听听。”

胡惟庸原本是赞同朱棣的说法的。

但是既然刘伯温也赞同。

那自己就只能反对了。

自己是不会让刘伯温轻易得逞的!

“陛下,占城使者千里迢迢来到大明。”

“朝廷就应该派出使团前往。”

“这才是两国正常邦交。”

“此时派一个和尚过去。”

“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反而会让那个大越看轻大明。”

“所以臣觉得宰相大人的说法不妥。”

听到胡惟庸的话,刘伯温的脸上顿时露出一阵不爽之色。

刘伯温已经看出来胡惟庸仅仅只是为了反对自己而反对。

丝毫不为大明考虑。

刚准备开口说话。

就听朱元璋说道:

“雄英,这件事你怎么看?”

原来就在刘伯温和胡惟庸说话的当中。

朱元璋发现了朱雄英的身影。

不仅发现了朱雄英,还发现了朱雄英身边的姚广孝。

看到这个大和尚,朱元璋的心中不由得一动。

想到了朱棣这小子的奇怪举动。

十有八九是自己孙子的主意。

于是便向朱雄英 招了招手。

让朱雄英过来。

朱雄英见状乖巧的来到朱元璋的身边。

正好胡惟庸说完自己的那番话。

于是朱元璋便开口询问了自己孙子的看法。

“你觉得这件事让谁去比较合适?”

此话一出,文武百官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

因为都知道这位皇帝有多宠自己的孙子。

可是不明就里的占城使者却是欲哭无泪。

无论是刘伯温还是胡惟庸的说法。

最起码看起来像是在正常讨论。

可是现在大明皇帝居然在问一个刚满周岁的孩子。

一时间,占城使者的心中升起一股悲凉之感。

然而占城使者却不敢有丝毫表露。

只能低下头掩盖自己心中的悲伤。

朱雄英听到朱元璋的话。

指了指姚广孝说道:

“皇爷爷,让这个大和尚去。”

“他准能把这件事办成。”

“说不定还能顺手把大越国给灭了。”

首节 上一节 117/20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