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 第461节

更让临淄人失望的是,在青州境内,临淄的地位也在滑落,青州北海、东莱、齐郡、济南、乐安五个大郡,管辖有五十一个县,这几年来,济南郡济南城的地位明显上升,已经威胁到了临淄的州中首城位置。

晋国征南大将军王基得知司马昭到来,带着青州文武迎至城外。

随着朝中一个个有名将领或死或降,王基的地位也开始水涨船高,征南大将军的身份,也让他一跃成为司马昭手下最有实权的大将。

“伯舆,朕与汝马上就是儿女亲家,不用多礼。大晋现在正是多事之秋,青州这里就要靠伯舆支撑了。”

司马昭下了马车,握住王基的手,态度很是亲热。

王基的女儿王粲和司马炎已在谈婚论嫁中,在没有了什么筹码之后,司马昭把司马炎的婚姻当成了交易条件,唯有联姻,才能让王基对司马昭保持忠诚。

不过,司马炎一早就和弘农杨家的杨艳有婚约,杨艳为了能入司马家,还冒险潜入刘禅的锦宫,下毒让起了色心的刘禅彻底的没了性命。

这样的一件大功,按理说,足以让杨艳得到信任。

但是,世事变幻难料。

就在司马炎和杨艳等待迎娶之时,晋国的国势突然急转直下,连失疆土,大将重臣死的死,逃得逃,要不是司马炎提前来到幽州,只怕这最后的立足之地也没了。

在政治利益面前,杨艳一个空有士族高门名声的贵女,自然不如王粲来得有用。

第958章 糜贞:后宫七十二妃,要增补

司马昭这一次,弃杨艳而选择王粲。

主要是为了渡过眼前的危机,要是他不在乎王基,那青州就可能不属于晋国了。

杨艳。

历史上的晋国武元皇后,傻子皇帝司马衷的母亲。

司马炎能够有太康之治,与杨艳的精明分不开,从史书记载来看,杨艳在临死之前,还特意嘱咐司马炎将堂妹杨芷立为皇后,也是用心良苦。

可惜的是,杨芷的能力不如杨艳,兼又过于善良,结果竟然被一代妒后贾南风活活的饿死在后宫偏殿,这般凄惨结局也是皇后之中少有。

要是司马昭也是穿越人氏的话,估计不会这么做,因为杨艳对司马炎的加成作用太大,换了其他的女人,司马炎这个贪图享受的司马三代,只怕不可能取得历史上晋武帝的功业。

司马昭、司马炎的家事,旁人操心也是没用。

王基得了司马昭结亲的承诺,经略青州更是卖力,为了彰显自己的本领,他还提出了从青州遣兵南下,袭扰徐州的计划。

司马昭对王基的态度很是满意,他这一次东巡,最终的目的,就是希望在青州和徐州开辟新战场,这样一来,也能缓解幽州方面的压力。

“伯舆,你看朕这边,还需要派多少将士前来,不过,你也知道,晋军损失很大,一时半会抽调不出,只有北方的诸胡盟军,要不,朕把慕容部落那一支胡兵调遣过来。”

司马昭不好意思的诉苦道。

在幽州的南面和西面,邓艾、姜维两路汉军形成夹击压迫之势,幽州晋军的压力非常之大,刺史王乂、骠骑将军王沈已经好几次向司马昭请求援兵。

王乂、王沈,原本在晋军中也就是二流水平,现在司马昭矮子里拔高个,能用的人很少,就只能把两王给提拔上来。

王基皱着眉头,想了一阵后,摇头道:“这奔袭徐州的计划需要保密,胡虏口无遮拦,来了怕是要泄了消息,再说胡虏生性野蛮,若是来了青州,只怕会祸害百姓。”

“也罢,袭扰徐州的行动,就由青州兵来吧,臣父子就算是拼了这一条命,也要为陛下保住青州这一州之地。”

王基脸色阴沉,咬着牙说道。

诸葛诞有割据徐州当诸侯的想法,王基其实也有,要不然的话,他不会到现在还死抱着司马昭这根腐木不放。

宁当鸡头,不当凤尾。

当下的时局,于他王基来说,继续留在晋国,司马昭为了保住青州,不会过多插手州中事务,有利于他们父子稳固地盘。

同时,从名声上也可以涮一波,魏晋忠臣,这可是一个极大的荣誉。

司马昭得了王基的保证,心满意足的离开,在临别之前,司马昭还特意把司马炎留了下来,让他在临淄住上一段时间,算是和王粲好好培养感情。

司马炎对此颇不情愿,他的年纪已有十八岁,就这个年龄来说,娶妻已是晚了。

这主要是因为晋国局势动荡,司马炎和杨艳的婚事一时拖了下来。

在谁是自己妻子的问题上,司马炎当然希望是杨艳,两人虽然还没有正式的迎娶,但私下里已经见了好几次面,司马炎的心里,对杨艳也是一见倾心。

至于王粲,一个刚刚十三、四岁的小娘,要甚么没什么,司马炎没有兴趣。

——

刘封与糜贞水乳交融了好几日。

不仅身体上得到了满足,两人心里的隔阂也得到消弥。

糜贞开始时,对刘封宠幸刘月、潘淑还有些小吃醋,但在看到刘封回转之后,依旧把自己当作宝时,她的心结又渐渐放开了。

刘封是皇帝。

后宫七十二妃,也是正常。

现在刘封身边的女人,满打满算也就十几个,比起两汉朝代的那些皇帝,刘封这已经算是少的了。

更让糜贞有些心焦的是,夏侯涓前不久跟她说的一件事。

刘封子女不多,也就刘玮、刘珏、刘琪他们几个,这子嗣少了,万一刘玮等人因病早夭,那皇帝位置传给谁,就不好办了。

“殿下,为后者,当宽容不妒,如此才能开枝散叶,为大汉选出贤明的君主,若是因妒恨而使陛下子孙零落,那就是皇后的过错。”

夏侯涓的这番话,说的糜贞心有触动。

身为女人,她渴望得到男人完整的爱,但作为大汉的皇后,她现在要做的,不是嫉妒,而是让更多的刘封后代生下来,成长成人成才。

有了这个心之后,糜贞开始在刘封耳边吹起了枕头风,提到要为刘封选妃,先把宫中缺少的名额给补齐了。

对糜贞的这个提议,刘封拒绝了好几次。

他又不是司马炎,好色无度要羊车出幸,在女人方面,刘封的要求也很高,并不是什么女人都能爬到他的床榻上来。

糜贞对刘封执意不从很是气恼,在召来夏侯涓再次密谋后,两人联络上了刘封的师母黄月英,然后一起进宫来劝说。

刘封没有想到,他想要洁身自好,糜贞、夏侯涓、黄月英却不同意。

前面两个女人还好说,大不了让她们欲仙欲死,下不了榻,黄月英却是难以说服,在刘封的心中,对黄月英这个师母很是尊敬。

当年在隆中、江夏、公安,刘封处境最困难时,是黄月英的一力支持,才让刘封挺过了那段艰难日子。

可以这么说,诸葛亮这个恩师在刘封心中的地位,也没有黄月英高。

最后,万般无奈之下,刘封只能同意,再纳几个女子进宫,先把美人以上的宫中位置给补足了。

历史上的皇帝,能长寿的很少。

究其原因,就是在私欲上面无法节制,这与个人的自控能力有很大关系,但也有繁衍子孙,皇位继承方面的压力使然。

刘封虽然不在意这个,但胳膊扭不过大腿,也只能勉为其难接受下来。

随后,汉皇选妃的诏令在朝野传开,让汉末三国以来,一些郁郁不得意的士家大族族长精神一振,仿佛又看到了重振门楣的希望。

这些士族名望之中,就有弘农杨氏这一支。

第959章 杨艳:蓬门今始为君开

汉国皇帝刘封选妃。

这是惠及士家大族的好事、盛事。

相比寒门小族,士家大族在族中贵女的教育上确实要高过甚多。

在有汉之后的几个朝代,为了遏制外戚出自高门的影响,还特意把皇子选太子妃的对象,放在了小族寒门上,试图以此来平衡后宫中的争斗。

刘封对此却不认同。

把高门、寒门作为准入门坎来选妃,有失偏颇。

高门士族之中,如果有女子合适,进宫来也没什么问题,后宫要想平衡,关键的关键不是别人,而是皇帝的态度。

就比如现在,刘封身边女人也不少了。

诸女之间,有小心思竞争,但并没有突破规则,这就是刘封的水平,同时,也是糜贞掌控后宫给力。

要是换了刘月,估计后宫早就闹翻天了。

汉国后宫敞开大门,迎接新娇客的到来,至于是谁能够过五关斩六将,天下郡望都在试目以待,家中有适龄未嫁小娘的,已经迫不及待的开始写奏章,准备主动自荐报名了。

在这些名门之中,弘农杨家也在其中。

汉皇刘封选妃、晋国太子司马炎立王基之女为太子妃,这两件事本来关连不大,但对于弘农杨氏这个名望大族来说,却是事关家族决策的头等大事。

仕晋,还是仕汉。

这是每一个汉末三国名望世家必须要做的一道选择题。

弘农杨氏是东汉太尉杨彪的家族,杨彪名臣大儒,名气相当的大,其子杨修,更是曹操手下的智囊。

不过,杨家的人,大多持才傲物,眼高过顶,杨修更是如此。

曹操自不惯他。

杨修死后,弘农杨家渐渐衰落下来,如今族中当家的人,主要是杨嚣和杨骏两人。

如何让弘农杨氏重新成为天下名望,是杨嚣、杨骏最纠结的一个问题。

其中,杨嚣是杨修之子,魏国未亡之前,杨嚣在平南将军、渔阳太守卢钦手底下任典军司马,算是一郡属官,与老子杨修相比,那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晋篡魏之后,杨嚣不忿司马懿父子弄权,跟着夏侯玄、李丰等人上奏弹劾司马懿父子,结果很悲摧被团灭,幸亏杨嚣不算什么重要人物,才算被罢免了官职,得以回弘农郡华州原籍闲居。

华州地处关中,正好在汉国控制之中,杨嚣的态度也不用多说,自是倾向于仕汉。

杨氏族中的另外一个重要人物是杨骏,其祖父杨奉为官时为汉献帝御史中丞,与白波帅杨奉同名,当年白波杨奉救援刘协,还是这一位从中周旋。

有这一层渊源,杨骏在汉末先为高陆令,然后就辗转各地为郡县属官,在司马懿掌权之后,杨骏先是当了一段时间太傅府长史,然后又出仕地方为郡太守,杨骏倾向仕晋也是当然。

前几年,杨骏说服了杨嚣,提议促成杨家、司马家的联姻,然后再以外戚的身份,成为晋国的重臣。

在历史上,杨骏走通了这一条路,最后成为西晋的权臣,三杨把持晋国朝堂,一时风光无两。

司马昭要拉拢王基,司马炎和王基之女王粲成亲,杨骏这边费心费力想要把杨艳送进太子府,结果却成了泡影。

“琼芝请求参加选妃,还请叔父成全。”太子正妃没了指望,杨艳也不愿意屈尊伏小,以她的姿色和才学,不愁找不到男人,她只不过是看不上世间那些俗男子罢了。

现在,汉皇刘封选妃,倒是给了杨艳一个报复司马昭父子的机会。

汉贞观七年,正月。

刘封主要的精力,用在上合纵、连横、分化、瓦解上面,国与国之间的争斗比拼,在外交层面上来说,不外乎是这两种。

就算是战场决战,最终也是为了重新构建新的国家关系。

在如何攻略晋国的幽、青两州上,汉国朝堂上有两种不同的意见。

一种是先幽后晋,也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晋国的临时行都蓟县打下来,然后,再继续东进打青州,这个策略,得到了军中姜维、邓艾等将领的大力支持。

另一种是先青后幽,刘封出巡徐州,顺利的解决了诸葛诞归汉之后的遗留问题,让以费祎为首的文臣看到和平演变的希望。

能不打仗,就不打仗。

毕竟每一次战事,都意味着后勤的巨大消耗和国力的损耗,刘封现在不管具体事,但费祎却不能不管。

早先为了支撑邺城和并州两场大战,他的整个人都消瘦了一大圈。

打幽还是打青,刘封一时也是举棋不定。

以汉国现在的国力,收拾残晋不难,难的是残晋之后,还有诸胡,万一司马昭狗急跳墙,彻底武装胡骑,那汉军下一步作战,将面临巨大的考验。

首节 上一节 461/4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