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伏夫人看来,王元姬见到她这个继母,都不肯叫一声“母亲”,这分别是瞧不上她的出身。
司马懿“嗯”了一声,闭着疲惫的眼睛没有答话。
这次关中溃败,正如伏夫人所说,司马师的责任其实没那么大,魏国这边真正的决策,是没有狠下决心,全力以赴的和刘封来一场国运之战。
当年曹操、韩马争夺关中之时,曹操尽起关东兵马十余万,连青州的屯田兵也派到了战场上,这才一举击败了势头正盛的马超、韩遂。
现在刘封的气势比之韩、马还要更盛,魏国在应对时却是瞻前顾后,除了他司马懿派了司马师增援外,曹爽这个大将军按兵不动,谨守洛阳不出,这不是失职是什么?
想到这里,司马懿胸口就像堵了一块大石头一样,万分的不舒服。
“太尉,还有件事,媛韶从华州来信,提到子元用兵之法,可能泄露出去之事,妾身也觉得奇怪,刘封这次怎么会这般神算,怎么就能料定,子元会持保守之策......。”
伏夫人见司马懿似是听进去了自己的话,酝酿了一下感情之后,向司马懿说出了太尉府中的一件秘事。
“太尉,子尚的夫人王氏,自从陇右返回之后,夫妻关系不睦,妾身本以为,是小夫妻闹别扭,过几日就好了,但如今细细一查,却发现不是那么回事.....。”
司马懿一愣,司马昭和王元姬的婚事,是他和前司徒王朗订下的。
两人成婚之初,也是琴瑟相合,很是恩爱,现在却是夫妻失和,关系冷淡,其中原因是什么,司马懿隐隐猜到在陇右可能发生了什么,但具体如何,当事人不明说,他还真不是太清楚。
第664章 软禁王元姬,刘禅不还都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
王元姬与伏夫人,从出身、背景、经历各方面都迥异,两人走的是截然不同的道路,伏夫人对王元姬看不惯再正常不过。
张春华在世时,伏夫人伏低做小,在府中不显山不露水,是为了保护自己。
她和司马懿的儿子司马亮已经成年,如今在洛阳担任东中郎将,这个职务和司马师的骠骑将军、司马昭的镇军将军相比,差得不是一丁半点。
伏夫人做梦都想着让司马亮出人投地,但在注重传承的魏国,司马亮庶子的身份,限制了他的发挥,除非司马懿对司马亮另眼相看,大力提携。
为了司马亮的将来,伏夫人卖力的服侍司马懿,努力让自己成为有用之人,这个有用,可不仅仅是美色娱人,更重要的是,伏夫人觉得自己必须当司马太尉府真正的家。
要想实现这个目的,王元姬就是伏夫人最大的竞争对手。
至于说郭槐,刚刚新嫁过来,对伏夫人的威胁倒没那么大。
司马懿听着伏夫人的叙述,脸色越发的阴沉,他本以为两个嫡子中,司马昭的婚姻结得不错,但谁知,一趟陇右之行,让王元姬和刘封有了牵扯。
“你说元姬和那刘假子有私情,这事情可确凿?要是有人造谣生事,那就是在毁誉我司马家的名声,要是查出来,决不姑息。”
司马懿冷哼一声,不满的说道。
他和王元姬的祖父王朗、父亲王肃关系都不错,王元姬这个儿媳妇,也是挑了又挑之后选中的,人品方面,司马懿觉得不会出错。
至于说王元姬和司马昭关系失和,司马懿觉得,有可能是朝中的曹爽、曹芳的人,和司马家过不去借机生事。
别的人不确定,台中三狗:何晏、邓飏、丁谧。
这三个曹爽的亲信,就是编造流言的好手。
伏夫人见司马懿对王元姬还有信任之意,遂将从郭槐那里听来的消息一一告知,郭槐虽然是新嫁娘,但太原郭家内部,同样宅斗不断,她在这方面的经验,并不比伏夫人逊色多少。
王元姬和刘封有私情?
郭槐其实是从司马师对弟弟司马昭的情绪感慨中,发现的端倪,司马师因自己婚姻不幸福的关系,对司马昭和王元姬一直很是羡慕。
但是现在两兄弟的情况变了。
他娶了郭槐,两个心计颇多的人凑到了一起,晚上商量起暗算别人的事情,不要太私密。
司马昭从金城回来后,就和王元姬冷战不断,现在更是搬到了两个妾室那里住着,这其中要是没问题,那才不正常?
司马师为了一探究竟,还给钟会去过信,从钟会的回信中,司马师知晓了王元姬被俘之事,立时把刘封好人妻的癖好给想了起来。
他的两个未婚妻,夏侯徽和羊徽瑜。
就是被刘封的花言巧语给骗了。
想不到,王元姬一个生养过儿子的大族贵妇,也挡不住刘封的引诱。
伏夫人把郭槐收集到的证据一一向司马懿说出,在提到王元姬曾经夜宿在刘封的寝帐中好几日后,司马懿终于相信了王元姬不忠的事实。
他的爱妾柏灵筠,不就是被刘封睡过之后,才从听话的小鸟,变成了刘封手里的信鸽,现在更是掌管着蜀国的司闻曹,与他的死士相拼相斗。
“王氏之事,暂时不要声张,派人把她监视软禁起来,不得允许,任何人都不能见她,包括炎儿。”
司马懿瞪着狠厉的眼神,对伏夫人吩咐道。
“还有。你速速和子元、子尚联系,让他们从华州前线,抽调亲信精干死士,秘密回转洛阳,万一要是曹爽来硬的,那我们也好有个准备。”
伏夫人被司马懿这一句话吓住,身体一阵哆嗦,稍微平复了下心绪,才轻声问道:“太尉,真的要走那一步吗?”
司马懿青筋突露的手猛得一抓,将伏夫人白皙的颈部扼住,语气森森的说道:“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就算是子翼,也不能告知。要是让我知道你泄了机密,那伏氏幸存下来的族人,就一个都别想活着。”
伏夫人张大了嘴巴,用力的喘着粗气,连声应道:“太尉,太尉放心,妾身就是死了,也不会说出今天的秘密,妾身的整个人,都是太尉的。”
伏夫人的家族,在汉末大有来头。
城阳郡伏氏,祖上是大司徒伏湛。汉末时,侍中伏完汉桓帝长女阳安长公主刘华为妻,生六子一女。
这一女就是汉献帝的皇后伏寿,曹操为相之时,伏皇后因谋刺曹操之事败露,被幽禁于掖庭暴亡,两位皇子被毒杀,伏氏宗族有百多人皆被处死。
伏夫人是伏皇后长兄伏德之庶出幼女,要不是被司马懿遣人救下养于府中,这会儿估计已经被流放到涿郡早早死去了。
伏家已经败落,要不是伏夫人的暗中接济,在涿郡那些幸存苟活之人一个都不可能活下去。
——
司马懿、伏夫人在为发动一场血腥政变而准备着。
曹魏内部的权力争斗,也随着刘封占领关中而越发的激烈起来。
蜀汉一方,汉军收复长安都城的消息传回成都,朝堂上建议还都长安的声浪,一阵高过一阵,有耿直的臣子聚集到了锦宫门口,向皇帝刘禅跪求起来。
刘禅这一年多时间,很是安份,几乎不出宫在外人面前出现。
斗蟋这样的事情,刘禅已经没什么兴趣了,这倒不是他不想,而是身体的肥胖程度,已经让他挪动步子都很艰难,必须要有人携扶着,才能走动起来。
扶刘禅的人,开始时是一个个身材姣好的宫婢,现在已经换成了身体强壮的宦官。
“陛下,还都长安之事,万万不能答应,这要是去了关中,一旦丞相离开,逆魏又举兵来攻打,这关中平原坦途,哪里能守得住。”
在刘封的锦宫中,陈祇、谯周等几个蜀地出身的官员,正在和刘禅说着话,在黄皓死后,陈、谯两人也是刘禅能够相信的为数不多几人之一。
“长安哪里有成都安全?”刘禅听到有臣子提议还都长安,心中其实也是不愿。
这些年来,他在成都也安逸惯了,打心眼里不愿意挪动地方。
第665章 刘封要称王,弘农杨艳
皇宫内。
刘禅在与陈祇、谯周作别之后,回到寝宫之中,还未等歇下,就听得宫人来报,锦宫门口,又聚集了一群官员,上书请求还都。
“都驱散,驱散,再有聚集者,全部抓起来投入牢中。”刘禅气急败坏,他这个皇帝当的实在憋屈。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这些年来,他虽然几次想亲政,都被诸葛亮、刘封给压制了下去,现在没人没势的当傀儡皇帝,日子过得舒心,自然不愿还都长安。
此间乐,不思蜀。
这话从刘禅嘴里说出,真正的意思要反过来听:此间苦,常思蜀。
“陛下,去长安其实也有好处,换个地方,说不定陛下能生下儿子呀?”刘禅的贵嫔王夫人在服侍时规劝道。
刘禅能生,但在成都这些年,不知为何,几个生下来的都是女儿,没有儿子,这个结果很让人感到不解。
王夫人替刘禅生下二女,迫切的渴望能生出一个儿子来,这样的话,她就有机会母凭子贵,过一把太后的瘾。
“儿子,哼,你以为朕生不下来,朕是不能生呀,生下女儿,还能一切太平,要是有了儿子,你我恐有性命之忧。”
刘禅见身边只有王氏一人,长叹了口气,对王氏说出了自己的心思。
他又不是真傻。
义兄刘封的声望一年比一年高,从现在的情形来看,用不了多久,估计朝堂上下,就会有人上书,请封刘封为王了。
一旦刘封成了王侯,那接下来就是最后的一步:当皇帝。
王氏听到刘禅吐露实情,心中不由得惊惧,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宫女出身,只因服侍刘禅尽力才得了美人、贵嫔之位,本以为这一辈子靠着刘禅,能有一个好的前程。
现在看来,就算替刘禅生了儿子,也没有什么好的。
宫中的刘禅与众嫔妃担心什么?
宫外的蜀汉官员们并不怎么关心,他们已经被占领长安的喜悦给满满的占据了内心,迫切的渴望立即到长安去了。
丞相府留守司内。
马忠、王异等一干官员神情振奋,汉军在关中连连大胜,他们这些为了北伐关中出力的人,自然有荣与焉。
不过,皇帝刘禅退缩和逃避的态度,也让渴望蜀汉由偏安政权,变了正统的官员、将领们很是失望。
锦宫门口的请愿,就是由丞相府留守司的年轻佐吏组织发起,这些年轻人心气还高,本想着刘禅怎么说也是刘备之子,雄心壮志总还是有的,却没有想到,刘禅是这么的不争气。
蜀汉虽然自称是汉,但在中原人的眼里,往往只有蜀,没有汉。
要不是这些年,刘封屡战屡胜的影响力,蜀国前面还要加上一个“西”字,西蜀的称呼,就是对刘备、刘禅继汉的正统性表示怀疑。
“陛下不愿还都,这对大汉未来甚是不利,诸君以为,我等还要继续上书,还是另觅一条新路。”
马忠须发俱白,挺拔的后背也有些拘搂,神情颇是无奈。
他主持丞相府多年,总体来说,保持了运转的平稳正常,这和他的本名狐笃一样,低调不张扬,真实的才干相当的令人敬佩。
不过,由于操劳过甚,马忠的精力上不如以前,要不是有王异辅佐,分担压力,他估计早和历史上一样病逝了。
“陛下,既然不愿还都,那也不必勉强,但是,为了昭示正统,丞相封王的事情,我们要抓紧鼓动,不能让陛下久拖下去。”
“只要丞相封了王,那成都这边的诏令,有与无,都不重要了。”
王异是刘封的亲信之人,走这一条先当权臣,再当王侯,最后登基之路,是王异早就设想好了的,这回借着收复长安的东风,把刘封扶上王位,正当其时。
“王参军可有什么好主意?”马忠听到王异说出封王的想法,心中一动,低声问道。
他的小儿子马融刚刚从荆州学堂出仕,要是有机会到长安去跟在刘封身边,那不亚于是一条捷径。
也许通过王异,能和刘封说上一说。
“主意自然是有的,此事不能急,要徐徐图之,最重要的,是造起舆论,让大汉的民众知道还都的好处,以及陛下不愿还都的意思......。”
王异笑了一笑,随着宣教司的成立和运转,舆论战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大。
可以想见的是,接下来刘封的丞相府迁往长安,已是必然,在这个关键时候,让蜀汉百姓知道刘封为了大汉做了什么非常重要。
——
华州城中。
刘封在安定了长安的乱局之下,即统兵东进,与司马师交战于渭水两岸。
这一场关中的尾声之战,并没有太过曲折的经过,司马师在从郭槐、郭展处知道了长安急变,郭淮叛降后,心里就没有了什么斗志。
事已不可为,强行为之,只有自取其辱。
这一点决断能力,司马师还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