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 第136节

魏黄初二年,孙权向曹魏称臣,被封为吴王,拜孙登为东中郎将,封万户侯。

由于这个吴王是曹魏封的,而不是献帝刘协的名义封的,孙权大魏吴王的称呼,也就坐实跑不掉了,也不知孙权是怎么想的。

孙登因生母地位卑贱,由正室徐夫人抚养。在孙权当上吴王之后,即立孙登为王太子,江东名士程秉、张温为太子太傅。

孙登立太子,中间还有些小波折。

曾经有一段时间,孙权有意将自己和步练师之子孙珏立为继承人,这个想法一提出来,就遭到江东朝野的一致反对。

步练师虽得宠,但只是妾室,她的儿子只是庶子,就算得再宠,也在排在孙登之后。

步练师对此也不愿意,她的心底,还有一个期盼,就是有一天,孙珏改名为刘珏,要是被推选为王太子,那就算以后她说出了真相,孙珏为了吴王大业,也不会认刘封。

到时候父子反目,兵戎相见,那才是人间惨剧。

曹丕听说孙权立了孙登为王太子,马上又遣了邢贞过来,郑重其事的提出,你孙权既然是我大魏封的吴王,那就是诸侯性质,按照惯例,你需要送孙登到洛阳当人质,这样才能显示你的诚意。

孙权背刺别人惯了。

当然不会被曹丕所欺,吴王到手,他的地位就和曹操、刘备平起平坐了,接下来,孙权已经准备登基称帝了。

孙权要称帝,曹丕自然不干。

刘备称帝好歹还有大汉皇叔的身份,这是得到献帝刘协认可的,孙权有什么?区区一个吴侯,地方割据势力也要称帝,那置大魏于何地?

曹丕勃然大怒。

第284章 曹丕发难,孙权落难

曹丕这个新君第一把火,被背信弃义的孙权点燃。

魏国朝臣对孙权也是恨得牙痒痒的。

弱势时低三下四,强势时盛气凌人,士大夫的诚信,在孙权那里被践踏得不成样子。

洛阳,魏国朝堂上,曹丕召集众文武,商讨征蜀征吴国策,贾诩、刘晔、司马懿、贾逵等谋臣,曹休、曹真等大将均被召来,左右分列两旁。

曹丕坐于龙榻之上,环视众人后,厉声说道:“朕欲一统天下,先取逆吴,镇南将军以为如何?”

相比曹操,曹丕面子还嫩,这一回被孙权涮了一把,哪里下得了台。

听到曹丕问询,镇南将军曹休急步出列,朗声作答:“陛下,孙刘背盟,于我大魏来说,实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西蜀刘备虽死,但却有刘封坐镇荆州、汉中,此为人中俊杰,不可轻敌,东吴虽有陆逊为帅,却有刘封牵制,不敢擅自夏口,我大魏人马若是从合肥、皖城方向南下,则可一举夺取建业,并吞江东。”

曹操驾崩之后,曹休作为曹家的中坚,得到曹丕的重用。

大将军夏侯惇薨后,曹丕任命曹休为镇南将军,假节、都督诸军事,接替夏侯惇屯驻汝南郡召陵县,负责抵御孙权。

相比其他人,曹休在陇右与刘封打了一仗,对刘封的厉害深有感触,让他选择西蜀和东吴的话,他自然是倾向于打孙权。

另外,曹休也有自己的盘算。

刘封不管怎么说,都是曹绫的夫婿,也是曹丕的女婿,在刘备死后,刘封在西蜀的地位很是微妙,对曹魏来说,也有很大的可能性将刘封拉拢过来。

“豫州刺史对此有何意见?”曹丕又转头问向亲信贾逵。

贾逵因为扶持曹丕登上皇位,地位迅速攀升,听言立马上前道:“陛下,臣以为,我们应该双管齐下,在出兵南征东吴的同时,遣一使者往荆州,游说刘封一同出兵伐吴,如此,既可以联络陛下与其的感情,又能让孙权东西难顾,不战自乱。”

“梁道好计谋,朕这就命人去信江陵,不,朕要选一得力臣属,亲往江陵游说,不知哪位臣工愿领此重任。”

听到贾逵这么一说,曹丕喜得连连叫好。

女儿曹绫嫁给了刘封,虽然是被迫为之,但曹丕心中未尝没有离间刘备、刘封,进而游说刘封投魏的想法。

只不过,由于曹绫到刘封身边时日尚短,故而一直没有实施罢了。

现在刘备已经不在,刘封与刘禅之间,爆发皇位争夺战的概率上升,这个时候与刘封接触正是其时。

“陛下,游说刘封之事,老臣以为非秦元明莫属,其他人去,怕是不能胜任。”贾诩老谋深算,这时捋着白须出列道。

曹操麾下众谋士中,贾诩人称毒士,其人精明无比,节操什么的,贾诩是没有的,忠于汉室的想法,他也不可能有,眼光毒辣的他,见曹丕主意既定,就立即跳了出来摘桃子。

曹丕一怔,随即展颜开怀大笑起来:“贾侍中提议甚好,来人,诏秦朗前来,朕有要事相托。”

曹丕与秦朗关系甚好,属于同一派别。

曹操的另一养子何晏则和曹植走得近,两边剑拔弩张,为了皇位继承人位置,明争暗斗不知多少次。

“陛下,臣有异议,先帝征讨汉中时,秦朗受司马尚书派遣,前往阆中游说,其后便失去联系,直到半年之后才始回转,臣猜测,秦朗有投敌之嫌,此事司马尚书知晓,陛下可问之。”

侍中刘晔这时急步而出,劝谏道。

曹丕听言,即向旁边不发一言的司马懿问道:“仲达,可有此事?”

司马懿低着头,脸上一副诚恳惶恐的样子,上前道:“陛下,臣与秦朗虽有交涉,但并无派其到阆中之事,刘侍中误会了。”

刘晔没想到司马懿推托了个一干二净,顿时脸色大变,手指着司马懿说不出话来。

“刘侍中,你且退下吧,以后无有征诏,可不用上朝。”曹丕冷声说道。

因为刘晔是汉室宗亲的缘故,曹丕对其一直看不顺眼,这回见刘晔“说慌”被司马懿拆穿,心中对其更是不满。

贾诩、贾逵各捋着胡须,默默的站在一旁,看着眼前这一场“争执”,对于他们来说,只要不牵扯到自己身上,其他是死是活,俱与他们无关。

黄初二年,九月。

曹丕登基以来第一次御驾亲征讨伐孙权。

曹休为征东大将军,假黄钺,督前将军张辽、镇东将军臧霸、豫州刺史贾逵、兖州刺史王凌等诸州郡二十余支军队,从东线出击洞浦。

魏吴大战一触即发。

——

江陵。

刘封在确定了“募民屯田、榷场商贸、公学教育”三个政策之后,即埋头以荆州三城为中心,积蓄力量,徐图发展。

七、八月间,孙、吕、关、曹诸女也先后来到江陵,她们自然不是无缘无故而来,而是听到了刘封与诸葛果的传言而来。

相比其他女子,诸葛果身份特殊,是刘封老师大汉丞相诸葛亮的女儿,而诸葛亮现在辅政掌握大权,要是刘封和诸葛果真有什么,那孙尚香等人都要被诸葛果给压制。

为防患于患然,诸女也是一番商量,最后达成了一致意见,刘月继续留在南郑,侍奉糜夫人,反正她的正妻地位稳固,不用担心什么。

其他几人到了江陵之后,即将刘封的休息时间占得满满无有缝隙,要不是诸葛果还有书吏的职务,只怕连见刘封都难。

女人太多,时间就不够。

刘封对此也是无奈,他又不是后世那些时间管理专家,能够把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魏军大举南征的消息,从不同渠道送到江陵。

在耐心的等待了大半年之后,刘封终于看到了孙权自食其果、被动挨打的情形。

这个时候,就算秦朗不来,刘封也要在孙权的伤口上踩上一脚,让孙权好好的体会下,什么叫痛不欲生?什么叫求助无门.......。

第285章 孙权膨胀,刘封反攻

秦朗从洛阳日夜兼程,来到江陵,向刘封阐明曹丕的意思。

要是其他人来游说,刘封还要判断一个真假,秦朗则不用,有前面几次合作的基础,双方之间已经建立了信任。

在看人方面,贾诩的眼光甚是独到。

刘封听到曹丕要打孙权,心情一下子也兴奋起来,前面又是撤军,又是放弃,目的就是为了今天大反攻的机会。

在三国这一场角力大战中,魏大于吴,吴大于蜀。

秦朗出使送来曹丕南征的消息,让刘封看到了破局的希望。

“来人,备马去公学。”刘封叫喝一声,即与王异一起,向江陵公学庞统的住处而去。

在战略的判断方向,庞统甚有心得,刘封想要听听他的想法,至于具体的执行层面,则再交给其他人来做即可。

江陵公学。

刘封召集一干谋士正分析战况。

庞统正襟危坐于帛图前,紧皱着眉头,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标注着魏、吴、汉三家兵力部署的地方,半响没有说话。

“庞公,魏军南征,遣使来游说我军合攻孙权,以汝之见,当如何自处?”刘封抿了一口清茶,淡淡的涩味溢于口腔,让他心情一振。

庞统听到刘封相问,眸中厉色一闪,沉声道:“君侯,统以为,此为我复夺荆州的大好机会,不可错过,君侯来看.......。”

庞统一边说着,一边站到帛图前面,开始分析起吴军的兵力部署和配备来。

从庞统手指的方向看去,孙权的东吴沿长江一线布防,最西边是南郡的当阳一带,这里深入刘封、关羽两军腹地,由吴将孙盛领五千将卒镇守。

在荆南方向,桂阳郡由昭武将军韩当镇守、长沙郡由老将黄盖守卫,两人合计部曲兵力约七千余人。

同时,左都督朱然坐镇陆口,右都督陆逊坐镇夏口,威慑江陵方向的刘封军,孙权的这一布置,相当于是从南到北,锁死了刘封在荆州的活动范围。

要打破这一链式封锁,单靠刘封和关羽现有的兵力,难以一战竟成。

庞统认为,面对曹丕大军的进攻,孙权接下来必然会将主力调往洞浦方向,荆州方向能够留守的军队必然会减少。

在这种情况下,吴军只能放弃相对不重要的地方,集中有限的兵力守住重要城池。

陆口和夏口,应该是必守的地方。

这两处所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而相对来说,不管是北方的当阳,还是荆南的长沙、桂阳都不是战略重点。

当阳就算失守,也无损吴军在江夏郡一带的布防。

长沙、桂阳本来就是刘备管辖,失了这里,顶多也就是丢了荆南而已,东吴有豫章郡可为纵深,并不用过多担心江东的安全。

庞统分析至此,他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大半。

刘封向庞统致谢之后,即急急回转后将军府,进一步商讨各部将领的调配、和具体的用兵方略来,这一点很重要,人选若是选得不当,那再好的策略没有执行,也是一样无用。

章武三年,为配合曹丕南征,汉军从襄阳出兵,甘宁水军截断汉津渡口,关平领羽军一部将吴将孙盛围于中洲一带。

同时,刘封亲率江陵汉军主力穿过云梦大泽,直扑长沙郡城。

打长沙,可以一举切断吴军在荆南所有部队的东撤路线,这样一来,吴军要不投降,要不继续向南面的交州逃亡,不管是哪个结果,对于刘封下一步谋取荆州,都是有利的结果。

——

建业。

魏军大举南下、刘封趁火打劫的消息传到东吴,孙权立即召来江东众臣及将领商议应对魏军南下,至于刘封在荆州的小动作,孙权并不怎么放在眼里。

与合肥逍遥津之战后的惊惶相比,孙权现在自信心很足,曹操死了,刘备死了,当年赤壁之战的决策者,只剩下了他孙权一人还活着。

这天下归谁?

自然是归活得最长的那个人。

孙权在臆想中,时常的憧憬天下归吴、万族来朝的盛景。

有了自立的野心,孙权被曹丕封制为吴王就显得格格不入起来,更不可能把孙登送到洛阳去当人质。

“曹丕小儿背信弃义,竟敢来谋孤之江东,诸公不必惊惶,有陆伯言在,有朱义封在,有大吴的万千忠勇将士在,魏兵纵有百万,也一样要损兵折将而回?”

“还有刘封此僚,以为自己是谁,给陆伯言去信,让他速速出兵,驱了刘封回去,若是能生擒此僚,且押来建业,孤要好好奚落一番。”

孙权碧眼圆睁,当着一众幕僚、臣属,发下豪言壮语。

风大不怕闪了舌头。

首节 上一节 136/4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