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 第126节

刘备越想越是觉得可行。

遂召集庞统、马良等谋士紧急商议,在一番调遣之后,刘备遣魏延为主将,以吴班、冯习两将为副将,以马良为随军参军率领一万人马从长沙郡突入攸县。

从行军路线上来看,魏延、马良的这次奔袭,比起刘封打皖城要更加的凶险,其经过的地方,在三国时代属于穷山恶水,宗贼林立的所在。

要是处理不好与宗帅们的关系,魏延这支偏师将面临被山越诸部包围的危险。

刘备再次分兵!

公安一线的主力部队,只剩下了三万不到,这个兵力与陆逊、朱然两军相比,总体上已处于劣势,但刘备对此并不在意。

在他看来,吴军已没有反击之力,他一个久经沙场的前辈,难道还怕陆逊一个年轻后辈?

曹操死后,骄狂在刘备心中渐渐滋生。

这是一个很不好的迹象,若是诸葛亮在旁的话,一定会劝说刘备,不能轻视对手,要提前预防吴军的反扑,但很可惜,诸葛亮因为反对刘备与孙权反目,被留在了成都。

庞统随军出征,一贯用兵用险的庞统,对刘备分兵的策略不仅没有反对,而且还大力支持。

从这一点上看,庞统的战略判断能力不如诸葛亮,其更擅长的应该是战役中的谋略参划,刘备用庞统制订大战略计划,方向上出现了错误。

——

夏口。

陆逊依托沿江水寨和水军的优势,苦苦抵挡刘备的进攻,这一次,陆逊没有夷道狭长地势可以依靠,只能靠着江面河汊的复杂地形,通过层层截击消耗刘备军的力量。

地方虽然不同,陆逊的作战思想还是一样。

好在这一回,有朱然在江陵城中牵制,刘备在进攻时不能使尽全力,四万军队中,真正用于夏口、陆口一线的二万人马算是顶天了。

刘封突袭皖城,魏延兵进攸县。

江东上下为之大怖。

面对刘备军三路进逼的巨大危险,陆逊表现得很是老到,他迅速的遣了清剿山贼经验丰富的大将贺齐前来豫章,抵挡魏延的侵犯。

魏延虽然厉害,但贺齐也不是俗手。

贺齐在三国演义中,属于名字一掠而过的酱油党,但实际上,贺齐为吴国的建立,立下过汗马功劳,没有贺齐稳定南方的局势,孙权根本没有余力在江淮一带与曹军大战。

在皖城方向,陆逊对刘封的来犯更加的重视,他直接遣出了江表虎臣中最为勇悍的汉中太守、奋威将军周泰,再加上潘阳令周鲂、周泰子周劭,领二万余众复夺皖城。

周泰的汉中太守,和刘封当年一样,属于遥领性质,孙权的势力范围,怎么发展也不可能到达汉中一带。

陆逊这么安排,自有他的道理。

周泰是遥领,而刘封是实授的汉中太守。

在周泰出兵时,陆逊拿话语激励他说,要是遥领太守击败了实授太守,那就没有人再拿这个耻笑周泰了。

周泰一听陆逊这话,立时斗志高涨,恨不得一下子冲到皖城与刘封决一死战。

第263章 杨仪贪财,小乔气怒

刘封在占据皖城之后,按照王异事先制订的战略构想,是要立即撤退回襄阳。

毕竟,刘封这一次远道而来,主要是为了救援周循一家,而不是占领皖城,刘封的兵力也只有七千上下,所携带的粮秣辎重不多,要是长期滞留,很有可能会陷入吴军包围之中。

但事情的发展往往不以计划来推断,刘备最近已经陷入到了狂躁之中,打江陵不下,攻夏口不胜,他这个当世唯一大英雄的面子,已经快要扫地了。

听到刘封进军顺利,已经拿下了皖城之后,刘备纳庞统之计,立即遣了尚书杨仪前来,向刘封传达驻守皖城,配合主力作战的命令。

刘备的这一急令,让刘封陷入到了进退不能的窘境。

要是他放弃皖城,那就是接了刘备命令却不执行,这是明显的违抗上级命令,按军律是抗令不遵,是要夺去兵权、押回公安受审的。

要是他执行刘备的命令,那就是变主动为被动,本来以运动战歼敌的刘封军,将陷入到与吴军对峙打死仗的危险中。

杨仪这人,性情偏激,又因为魏延的缘故,一向看刘封不惯。

刘备也不知是出于什么目的,遣了杨仪来传令,这让刘封气不打一处来。

就在刘封、杨仪争执之时,周泰已经领军杀到!

周泰之所以这么快,还是靠着水军的便利,皖城这个地方就在柴桑的对岸,走水路的话,只要横过一条大江就能到达。

皖城位于庐江郡的南部,当年袁术手下的大将刘勋就驻扎于此,并且一度割据豫章、庐江两郡,成为事实上的地方实力派。

这个地方若是抵挡北方来的军队,端是易守难攻所在,吴军可以依托长江,源源不断的对城中守军进行补给,以此来消耗敌军的力量。

但若是面对从江上进攻的吴军,皖城要想守住就难了!

皖城的北面,是潜山山脉,这里虽有缺口可供通行,但毕竟运输不利,要是被人截断了要道,那皖城守军就是瓮中之鳖,无处可逃!

周泰被陆逊一激,斗志昂扬,在江东诸将之中,周泰的统帅能力不强,他更多的时候,是作为孙权的宿卫将领保护孙权的安全。

这一次难得被派出来独立领兵,周泰心中求战意愿强烈。

相比一根筋的周泰,随同一起来攻皖城的周鲂要有谋略的多,这个人在历史上留下了断发赚曹休的典故。

曹休是曹魏的大将军,也是曹魏中期最厉害的将领,周鲂能够骗到曹休,也足见其智谋和胆略出众。

陆逊遣了周鲂相随,实际上也是让周鲂担当起参军和运筹的责任。

周泰身先士卒,领着吴军大举攻城,刘封这边庞德、王双轮番上阵,几度恶战之后,孙权在建业得知周泰、周鲂在皖城围住了刘封,大喜之下,又在江东征募了万余辅兵,交由毗陵侯朱治,由他领着前来皖城。

这一回,孙权也学精了!

他不带兵,让手下的得力官员和将领来统率军队,这样一来,刘封想寻孙权的晦气,也没有可能,刘封总不可能飞到建业,把孙权从石头城里揪出来。

朱治的到来,成为皖城之战的转折点。

吴军仗着兵力的优势,轮番进攻,刘封这边,就算庞德和王双再是勇猛,也是双拳难敌四手,无力继续支撑下去。

刘封考虑一番后,遂与周循、小乔商量先行撤往襄阳,周循对此彼是犹豫,在他看来,抛弃周家经营了三代的基业,到襄阳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去,万一刘封这里靠不住,那周边就完了。

小乔对此倒是看得很开。

她劝说周循道:“吴王对周家已经动了杀心,就算是留在江东,最多也只是保全一条性命,其他都不用想了。还不如跟着刘封到荆州、到汉中,说不定另外能有一番作为。”

劝到最后,小乔对周循说了最重要的一句话:要是周循愿意娶孙鲁班的话,那可以留在江东。

周循一听这话,白皙的脸上立时升起红云,他倒不是羞涩,而是怒气直冲脑门所致。

孙权家里的女人,一个比一个厉害。

孙鲁班被孙权娇生惯养惯了,在江东骄横的名声早已传开,周循要是娶她,那就只有一个下场,郁郁而死。

拿定主意之后,周循遂同意了和刘封一起撤出皖城的提议,周家在经过了一连串的变故之后,所余的家财中,田地只能留在江东,粮秣的话,这段时间守城也消耗得差不多了,只有贵重的财帛还能携带,可以作为日后东山再起的依仗。

周家上下忙着收拾细软,在保密性上就欠了考虑。

不期然,甫到皖城的杨仪从刘封那里碰壁回来路过周府,发现正在装运的一车车的财帛金银之后,立即凑了上去。

杨仪是士人出身,家境还算不错,但也要分和谁比,和庐江周家相比,杨仪家就是穷人。

看到周家这么富有,杨仪想着这一次增援皖城,周家是得利最大的一家,怎么说也要破费一把,给点好处。

“杨尚书,你对我周家,有何功劳可表,且说来听听。”小乔听到杨仪的暗示,气得俏脸薄怒。

她万万没想到,杨仪这个荆州名士,竟然是个表里不一的贪财之徒。

杨仪被小乔一句话堵住,狠狠的盯了小乔一眼,气得顿足而走。

在转身的一刻,他已经下了决心,要想尽办法让周家家破人亡,特别是眼前这个周瑜的妾室,最好就是让她落入宗贼乱兵之中,被那些粗鲁的鄙夫欺凌而死。

杨仪与小乔冲突的这一幕,被听到消息的邢道荣正好看到,这个昔日的零陵上将军在跟着刘备后,已经和汉人没有什么两样,等问过周循具体的经过,邢道荣怒不可遏。

刘封从邢道荣处得知杨仪在周府的所为,心中对其的鄙夷无以复加。

这一次要不是杨仪前来,他早就带着部下回转襄阳了,刘备身边用的这些人,一个个谈起用兵打仗,好像个个都是战神白起,而实际上,他们连纸上谈兵的赵括都不如。

第264章 庞德试刀杀杨仪

皖城。

太守署阁内,刘封、杨仪对峙,互相白着冷眼。

杨仪手里拿着汉中王诏令,带着几个幕僚随从,面对刘封手底下的一众悍将,毫不畏惧作凛然大义状。

“刘君侯,汉中王有令,吾为军中长史,可行抄没之事,周家的事情,你不要插手,要不然的话......。”

杨仪声色俱厉,手指着刘封大声质问道。

在杨仪的身后,是一帮来自于荆州诸个大家族的子弟,这些人与杨仪同气连枝,本来就瞧不上只是假子身份的刘封,这会儿有杨仪撑腰,自然也跟着上窜下跳。

“杨仪,你是猪脑子,还是一头猪,敢在我面前放肆?”刘封被杨仪这一番话给气怒了。

从杨仪的眼神中,刘封看到了士族豪门子弟轻视和厌恶武人的习惯表情,这让刘封勃然大怒。

刘备现在占据的荆、益两州,不是杨仪等人嘴皮子说来的,而是他刘封,还有军中的武将一次次的征战夺取来的。

杨仪凭什么看不起武人,看不起自己?

杨仪这种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刘封早看不惯了,这会儿仗着有刘备的诏令,欺负到他刘封头上,真是老寿星上吊,活得不耐烦了。

历史上,杨仪就在诸葛亮死后搞过一出让人恶心的夺权戏,结果导致蜀汉唯一一员大将魏延被杀,以致于到了中后期,能战之将就只剩下了姜维一人。

但凡是熟读后三国史书,又对蜀汉有好感的读者,都会发现一个让人绝望的事实。

不管曹魏哪个将领出战,蜀汉一方能拿出来的主将,从来没有变动过:姜维。

一个人被数十个对手研究,就算他有通天彻地的本领,也不可能次次获胜,姜维在兵力处于劣势,又得不到刘禅支持的情况下,苦苦支撑蜀汉北线二十余年,已经尽了全力。

杨仪擅杀魏延,就是造成这一恶果的直接原因。

试想一下,要是魏延没有被杀,那么以他的年龄和能力,起码还能为蜀汉效力十余年,甚至二十年。

魏延在诸葛亮在世时,曾经有过子午谷奇袭的谋略,且不说能不能成,单单这一份进取的勇气,就是后来的蜀汉将领们所不具备的。

有了这十年时间的休生养息,蜀汉的国力就会得到恢复,后期的形势也不会如历史上那么恶劣。

“刘封,你敢辱我?你这匹夫,敢与我荆州士人为敌,敢违抗汉中王的诏令。”

“诸将校,听我一言,守住皖城,是汉中王的诏令,谁若是不从,我可先斩后奏,今日军资粮秣紧缺,我抄没周家,就是为填充军资不足,你们谁与我上前,取了刘封的首级........。”

杨仪将诏令高高举过头顶,朝着庞德、王双、吴兰等将叫喊道。

他的心胸十分狭隘,听刘封话里不善,这会也豁出去了。

他在朝中的靠山,是汉中王刘备,车骑将军吴懿以及刘巴、刘邕等一干荆州士人,刘封这个游离于中央的地方实力派的存在,对杨仪等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按杨仪所想,庞、王、吴三将,投奔刘封的时间都不长,尤其是庞德,还是马超的旧部,在“大事大非”的问题上,庞德多半会站到自己这边,毕竟,一个谋逆的罪名按在头上,庞德怕是承受不起。

王双是曹魏的降将,对刘封更无忠诚,只要稍一利诱,就能让他听从将令。

吴兰原是刘璋的部下,后来投奔了刘备,刘封与其不过是寻常的上下级隶属关系,只要一亮出刘封与东吴私通的“证据”,吴兰就会投到自己的麾下。

另外的邢道荣等蛮将,杨仪完全没放在眼里,不过是区区一蛮人,没有什么脑子,不用多去考虑。

这么一思量,杨仪觉得,刘封已是穷途末路,他夺权的时机到了。

文人的天真在杨仪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刘封用鄙夷的目光看着杨仪的表演,心中感叹,魏延怎么就被这样一个小丑似的家伙给冤死了,真是让人弄不懂。

刘封不说话,庞德、王双等人则瞪着眼睛,死死的盯着杨仪。

杨仪说了半天,嗓子都渐渐哑了,但庞德等人却没有什么动静,这让他着急起来。

首节 上一节 126/4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