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沙俄当皇帝 第194节

1915年9月东线的战事结束之后,第9集团军南下摧毁了塞尔维亚人的抵抗,让德国-奥匈帝国-保加利亚-奥斯曼帝国可以连为一体,极大改善了同盟国的战略环境。

从战斗力而言,第9集团军是德国在东线战场的最强集团军,如今被重新布置在克拉科夫一带向东推进无疑是法金汉希望马肯森可以复制德军在1915年的成功。

以德军的布置上来说,桑河一带的确是适合大兵团作战的场地,有足够的空间发挥德军运动作战的同时,距离俄国的补给后勤末端又有近百公里的距离,这让俄国的桑河集团军群战斗力与5月末相比大打折扣。

但是德军的优势比较1915年而言要逊色不少,1915年是马肯森带着德国第9集团军加上两个奥匈集团军一起推进,即使奥匈军队的战斗力远不如德军,奥军部队仍旧可以填补在

德军的两翼,确保从人数上来说德军不会在对阵俄军时趋于劣势。

而如今,随着东线的奥匈帝国军队全军覆没,德军不得不独自展开作战行动。

具体而言,塞克特着手制定了一个经典的德式作战方案,将德军兵力从南至北由少至多地布置,强调积极的迂回和运动,通过德军惯有的自主发挥在作战中打乱俄军的防线,分割和穿插,最终击退俄军。

就上帝视角而言,德国第9集团军得到增援后规模重新达到了34万人的规模,而俄国3个集团军的人数则是55万。从大炮数量上看,德军有1200门,俄军有1400门。战机上则是德军260架,俄军400架。而坦克和装甲车数量上看,俄军具有绝对优势,分别是26辆和340辆。

可以说德军除了大炮数量之外全方面趋于明显劣势。不过德军或许已经习惯了以少胜多、以弱敌强的环境,对自己的技战术发挥一直抱有较高的自信。毕竟如果因为敌我数量差距悬殊就轻易放弃的话,这场世界大战早在1914年就应该结束了。

最后,马肯森在进攻前对他的军团发出训令鼓励说:

“我们的军团在1915年突破了俄国在戈尔利采的防御阵地,在之后激烈且持续的战斗中将敌人击退出桑河一带。因此,可以说我们的军团以非凡的勇气进行了战斗,并以德国式的高效和坚定决心经受住了巨大的考验。我相信,我们1916年入伍的年轻士兵完全有理由可以在久经战斗的老兵部队周围,可以取得一致的步伐,并希望他们能够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屯兵于桑河一带的俄国桑河集团军群意识到德军正在集结起来对付他们,这让布鲁西洛夫开始着手对桑河集团军群采取更积极的布置工作,但是由于西南战区司令部现在已经统辖了十多个集团军的军事事务,所以布鲁西洛夫的精力被极大分散了。

作为战区司令的补充,鲁兹斯基在北线攻势开始前就发明了“战区司令代表”作为统合某几个集团军指挥的临时职务。布鲁西洛夫先前指挥10个集团军还算勉强,如今集团军分散各地,各有不同的军务要事需要处理,因此布鲁西洛夫也不得不委派几位他提拔的干将前去统合集团军群的指挥权。

拉夫尔·科尔尼洛夫,这位1914年大战爆发时的师长完成了他耀眼的晋升之路,成为了桑河集团军群的战区司令代表,这相当于方面军一级的指挥权力。

科尔尼洛夫在1915年率领其部队多次安全转移,在防御和运动战上拥有较为丰富的经验,与德军也打过几次激烈的战斗,其率领的军团享有“钢铁”的美誉。特别是在1916年后,当布鲁西洛夫被提拔为西南战区司令后,他看好的几位部下也得到了提拔,比如科尔尼洛夫和邓尼金,这些人属于布鲁西洛夫的亲信。

7月30日,布鲁西洛夫委派科尔尼洛夫到桑河去的目的是巩固该集团军群的防御能力,应对德军即将到来的威胁。

8月6日,马肯森下达了进攻的命令,德军实力较为强大的左翼部队由2个军在几个骑兵师掩护的情况下从桑河上的重要渡口雅罗斯劳跨越桑河且没有受到俄军多少阻击。

当科尔尼洛夫抵达利沃夫以西的桑河集团军群驻地时,他发现以55万人的3个集团军要驻守在桑河一带依托河流防御仍然是一件吃力的事情。因为1915年战事给科尔尼洛夫的经验是,俄军处处布防等于处处都是兵力薄弱的地段,因此防御力量必须集中才能在受到德军进攻时不会遭受局部兵力劣势。

具体来说,科尔尼洛夫审视了桑河以东的军用地图后认为,德军可以活动的地区看似广阔实则仍然受到几点制约。

首先,德军不可能在脱离道路的情况下于野地中长途跋涉,这样做等于迟滞自己的机动能力,特别是当德军带着重炮移动的时候。这是变相给俄军更多反应时间。

其次,德军的目的显然是想要击退盘踞在此地域的俄军部队,因此德军最后的目的仍然会与俄军发生战斗,无论是从侧翼袭击还是向俄军后方发展又或者是切断俄军的补给线。因此俄军需要保护的目标是明确的。

那么舍弃了寸土必争的原则之后,俄军的防御重点就很明确了:从雅罗斯劳到利沃夫有一条主要的交通干道,考虑到1915年俄军大撤退时对加利西亚地区的大肆破坏,德军已经不可能在跳脱出这条干道之外进行大范围和大规模的运动。

实际上最终战斗仍旧会演变为德俄军队围绕着雅罗斯劳至利沃夫的干道为中点,200公里地域之内的交战。

最后科尔尼洛夫判断认为,俄国桑河集团军群的目的是沿途阻击德军和保卫利沃夫,利沃夫是向东连通俄国国内铁路线的重要交通枢纽,而德国第9集团

军的目的是向前推进和重新夺取伦贝格。

第二十二章,第二次桑河之战,其下

战斗首先是在占地可能有方圆10平方公里的一大片林地附近爆发的,唯一一条穿过这片地貌的干道就是雅罗斯劳至利沃夫的交通线。

林地向西是一个起伏的丘陵地带,由许多陡峭的深谷和高地组成。

丘陵的北部,德国第9集团军强大的左翼攻势由12个步兵师共同组成,其中4个步兵师是历经多次战斗的部队,6个是相对较新的步兵师,还有2个步兵师是从西线战场调度过来的。

与之相对的俄军防御部队有16个步兵师,在过去1个多月的阵地建设中已经布置了许多坚固的火力点,用当地丰富的林木资源搭建,覆盖上厚实的泥土。在掩体和火力点之间用战壕连接,多层战壕系统之间被开辟出了空阔的无人地带并用大段铁丝网加以阻隔。

不过无论防御工事有多少充分的准备,关键还是在于驻扎其中的军队有顽强防御的能力并配置充足的补给。

8月7日凌晨,马肯森军团使用了他们在1915年就惯用的伎俩来消灭躲藏于战壕中的俄军有生力量。在间歇性的炮击、发射照明弹、再炮击中,俄军的第一层和第二层阵地在地表上的防御工事几乎不复存在了,大段的铁丝网被德军工兵的夜间作业所拆除,为白天的进攻提供便利。

科尔尼洛夫已经确切了解了德军的进攻战术,因此布置在最外层的俄军部队已经被分散在大批的小型掩体之中,即使这些部队投入到战斗位置上也不再会形成密集的部队站位。

几乎是在不分先后的时间中,德军与俄军都在试图发展同一种分散防御的战术思想,其前置条件都是大批列装了方便步兵灵活移动和使用的轻机枪作为强而有力的火力支援。

有了轻机枪作为步兵连甚至步兵排的火力补充后,一个小规模的步兵部队就可以发挥出原本一个连的火力。既然火力的投射能力提高了,原本一个步兵连负责防御的地段,现在就可以交给一个步兵排,高度分散有生力量就能让敌军的炮击伤亡进一步下降。

不过德军的分散防御是与弹性防御互相配合的。受到敌军进攻时,分散防御形成的一个个火力支撑点可以减少己方损失的情况下最大化杀伤敌军,而当防线守不住的时候,就要依靠该条防线的基层指挥官进行判断,向后撤退,这是弹性防御的先置条件。

毕竟弹性防御最通俗易懂的说法就是,你必须向后拉,才能蓄力往前弹。

但是对于俄军来说,俄军部队的指挥权在上级。如果要让大部队的指挥官决定哪里撤退、哪里反击,反应到前线基层部队的时候黄花菜都凉了。所以俄军并不能采取弹性防御,因为俄军不存在灵活自主决策权的基层指挥。

所以俄军只采用分散防御而不采用弹性防御的情况是,当德国第9集团军的左翼集群开始展开进攻后,部署在前沿阵地上的俄军部队立即从地下掩体中转移到战斗位置,以步兵排为单位较为分散地布置在前后3公里的纵深上。

这样的防御力量是不可能在第一层防线就阻挡住德军源源不断的进攻部队。此外,担任第一批主攻的德国突击兵采取的战术已经非常趋近于后世大名鼎鼎的暴风突击队。

这些德国突击兵在打开俄军在第一层阵地上的缺口后不会再去尝试挨个拔除俄军残余的支撑点,因为这样得不偿失。俄军每一个支撑点都有机枪作为火力投射,德国突击兵并非刀枪不入,死一个亏一个。

所以德国突击兵会选择往俄军的第二道防线进攻,这种战术选择就是后世所谓的“渗透战术”。

与第一道防线采取相同战术的俄军第二道阵线在8月7日的傍晚也被德国突击兵的渗透进攻所穿破,这是因为俄军布置的部队数量较少。在免于遭受炮弹伤亡的同时,俄军在防线上布置较少的人数必然不可能抵挡得了德军重点突破时投入的优势人数。

在这一阶段,布置在第一、二道防线上的俄军部队所遭遇的压力是最大的,因为他们正面是德军,背后也是德军,腹背受敌。但是科尔尼洛夫本来就是从基层士兵一点点升任战区司令代表的人才,非常明白俄军基层士兵的特点就在于顽强的士气。

所以这些俄军部队在充当火力支撑点,迟滞德军后续部队清扫阵地的时候,换句话说这些人就是担当比较划算的、有交换价值的“炮灰”,是大概率伤亡的部队,这也是俄罗斯帝国低人权优势的一大红利。不仅俄军高层将领可以把人命放在战争天平上权衡,俄军官兵也没把自己的命当作什么稀罕玩意。

总之,当德军的突破进展得有些顺利的时候,德国突击兵的推进戛然而止了。

俄军的第三层防线布置得远比第一二道防线靠后,这样做的结果

是,德军的炮击轰炸无法威胁到俄军的第三层防线,于是在这条防线上科尔尼洛夫集结了数量充沛的俄军部队作为抵抗力量。

8月8日,当德军部队朝第三层防线渗透的进攻战术被俄军陡然增强的反击火力打断之后,俄军的炮兵会先在防线之间的无人地带制造出炮弹爆炸后的尘埃烟雾,干扰德军炮兵观察员的视野并隔断德军部队前后的增援和联系。

随后俄军的反击开始了。

距离第一道防线可能有12-15公里之远的第三层防线上的俄军大股部队投入反击的同时,原本扼守在第一二道防线支撑点中的俄军小股部队此时也会从侧翼袭击那些驻扎进俄军防线中尚未站稳脚跟的德军增援部队。

一时之间,德国士兵的正面遭受俄军的反击,侧翼还没有清除的火力支撑点也在发挥机枪的火力优势,很快就在夹击之下士气瓦解、败退下来。

8月9日晚些时候,德国第9集团军的第一次进攻被完全击退下来,前几天的推进成果几乎全被俄军重新收复。

这次的交战无疑巩固了俄军的士气并赢得了俄军上下官兵对科尔尼洛夫的信任。不过单论战绩而言,2天多的交战中,德军损失总共1.6万人,有5000人被俘虏。而俄军的损失大约有2万,7000人被俘虏。对于采取较为有利的防御姿态的俄军来说,这个交换比并不是非常理想,但是对科尔尼洛夫来说已经足够了。

因为布鲁西洛夫任命科尔尼洛夫过来统领三个集团军的指挥权就是为了成功防御德军的推进、巩固俄军的占领成功,现在科尔尼洛夫的新战术已经证明有足够的功效不会发生1915年那样的大撤退,那就足够了。至于代价问题,这就不是他考虑的事情了。

当然,从大的角度上看,当德军、奥军的军队质量随着世界大战不断累积的伤亡,大规模的征召国民进入预备役后,必然会发生无法逆转的下降问题。对于俄军而言,也是一样的道理,甚至下滑速度要比德军要更多一些。

俄军真正的军事改革全面贯彻时间不会早于1907年,这个世界上从来都没有既不让马吃草又让马跑得快长得壮的方法,所以军费给足之后,军事改革的设想才能落地落实。

至1914年,俄军训练有素的常备军和加以训练过的预备役共210万。在7年的时间中练出210万军队且这些军队在实战表现上完成了对奥匈帝国军队的大胜,在面对德军时互有胜负的表现已经属于优秀的成绩。

但是这210万人只会越打越少,其中经历多次战役的骨干士官、老兵会成为新部队的骨架被更多新征召新训练的军队填充,但是要想新部队拥有1914年常备军的军事素养,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当然,随着世界大战的持续进行,新的战争经验、更多的军需物资和技术兵器普及,一个1916年制式的俄国步兵师打赢一个1914年制式的俄国步兵师是完全可能的,这与军队的质量下降并不矛盾。

反应在具体战例上而言,俄军部队最晚不会超过1915年的8月开始,军队的素质会逐渐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

一部分俄军部队比较幸运,在多次战役中伤亡比例不大,老兵越打越多,那么这支部队的战斗力就会形成正向循环,老兵带新兵,成长更快。可要是某些俄军部队担任了较为惨烈的作战任务,因此打光了三分之二乃至更多编制比例的官兵,随后填充进来的新兵没有足够多的老兵传授经验,那么接下来的战斗伤亡就不可能下降,打的多伤亡得多,新兵填进来的多,形成了无法积累战斗经验的负面循环。

于是在1916年,特别是当科尔尼洛夫将一部分俄军部队分散在前置的第一二道防线上时,俄军各部队的表现也天差地别。有的小股部队都是老兵油子,怎么打都剩好多人,最后还能收缴德军俘虏。有的部队被德军突破了立即就慌了神,大批投降德军的情况也存在。

因此俄军高层军官中有人注意到了这些现象,有的建议是将那些老兵比较多的部队重新打散,把部队质量再拉上来;还有的建议是,干脆把那些战斗力优异的军队授予新的荣誉称号,比如“近卫军”,成为俄军的主力部队。而那些不断填补新兵的部队就当成“杂牌军”或者“炮灰军”的存在来使用。

第二十三章,第二次桑河会战和华沙反击战

8月9日的战局令马肯森和塞克特有些吃惊,但是战斗仍将继续。德国第9集团军的左翼按照新的命令再次发动了新的进攻,尝试再向北迂回。

德国第9集团军攻击的地段位于俄国第27和第29集团军的结合部,在该地段有令人鼓舞的进展迹象,德国步兵向前推进了大约5公里,但推进的前锋并不均匀。

事实证明,俄军强大的抵抗力

量正在德军大炮无法轰击到的后方阵地集结,并且顽固抵抗的前沿支撑点可以对德军前进的步兵侧翼构成重大威胁。因此在德军部队的兵锋在与强大的俄军步兵编队相遇后,为了避免被前后夹击的命运,只能再次放弃先前进攻阶段获得的阵地。

这样的来回拉锯战持续了半个月的时间,马肯森尝试了多次进攻,但是每一处地段都遇到了顽强的防守。

在一条截获的俄军无线电消息显示,科尔尼洛夫正在调动俄国第23集团军的左翼向德国第9集团军的后方迂回。由于德军缺乏填满战线的友军、盟军或者仆从军部队,因此在人数劣势中很难既集中局部优势兵力攻击俄军,又将阵线填满,还能顺着俄军的迂回扩大战线分散兵力。

因此马肯森不得不结束了无所收获的攻势,将部队重新转移到桑河西岸的渡口雅罗斯劳重新休整。

接下来几天,俄国第23集团军左翼的迂回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德军转移的速度很快,所以没有取得什么战果,甚至在追击中遭到了德军熟练的伏击和反击作战。

最后科尔尼洛夫审时度势地下令结束了此次会战,成功巩固了俄军在桑河东岸的胜利果实——包括利沃夫在内的交通枢纽的安全,这为俄军后续的战役取得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石。

至第二次桑河会战结束时,俄军伤亡14万,被俘虏2.8万。德军伤亡10万,被俘1.5万。

假如最后俄国第23集团军的追击没有遭遇德军的有力伏击的话,那么德俄双方的交换比会进一步拉平。可以说科尔尼洛夫取得了对德作战较以往而言更加积极主动的胜利。

这主要是基于科尔尼洛夫采取了相对先进的防御战术进行布置,并且他所领导的3个集团军的中高级指挥员已经在过去2年的战斗中积累了足够的经验来发起适时的反击,而非一味地在阵地丢失的时候就执着于夺回阵地造成更多伤亡。

随着马肯森的第9集团军重新回到桑河西岸,这意味着法金汉所寄希望于俄军立足尚且不稳的时候通过强而有力反击令俄军溃退的意图落空了。

即使是最乐观的估计,东线战场的双方都将维持在维斯瓦河至喀尔巴阡山脉以北的新战线上。如果是悲观估计的话,考虑到德国南方集团军大多是有国土防卫师这类战斗力较差的德军二线部队组成,恐怕喀尔巴阡山脉的防线将在1916年下半年或者1917年上半年就失守。

但是好斗的德国华沙集团军司令林辛根并没有如同法金汉所希望的那样,巩固其位于华沙以东的阵地,反倒是再次向东推进,尝试反击俄军的华沙集团军群。林辛根的作战企图与德国第9集团军的目的类似,都是寄希望于俄军尚未站稳脚跟的情况下通过一次有力的反攻来重新将战线退回东边。

于是在8月8日,德国华沙集团军重新休整完毕之后,林辛根与德国第8集团军司令奥斯卡·冯·胡蒂尔进行了讨论。

胡蒂尔原先在第一次马恩河战役中于冯·贝洛的第二集团军中任职。1915年4月他调往东线指挥第21军,该军属于赫尔曼·冯·艾希霍恩指挥的第10集团军。

随着1916年5月末奥匈帝国形势的急剧恶化,胡蒂尔被任命为新的第8集团军司令,由第21军的骨干发展而来。

林辛根分析目前的局势说,在过去一个月的撤退中,德军已经逐渐返回己方构建成熟的后勤供应网络之中,而俄军不得不在遭到严重破坏的波兰地区行军。这是德军可以主动进攻的第一个理由。

第二个理由在于,林辛根认为,德军如此大幅度的撤退,对己方士兵的士气是一次削弱,他们眼睁睁看着大片的土地被俄国人收复,这会动摇德军的军心。并且俄军在过去一段时间中表现出的强大战斗力,特别是先进技术兵器的运用增加了德国士兵的心理压力,这些必须用新的胜利成果来化解。

第三个理由是,德军光在华沙与维斯瓦河一线等着俄国大军的补给系统日益完善是一件愚蠢的事情。兵力趋于劣势的德军不能把战役主动权让给俄国人发动,届时占据兵力优势的俄军可以在德军布防兵力捉襟见肘的防线上任意施加较大的兵力优势进行突破。

占据战场主动性这是德军从1914年施里芬计划破产之后一直在提的概念,道理也很简单。同盟国对比协约国,总资源对比上十分悬殊,如果德国任由协约国发动进攻,光靠德国的军队是很难面面俱到地进行防御。所以必须采取主动姿态,挑选对己方有利的条件进行战斗,把协约国用于进攻的力量转移到防御上。

胡蒂尔赞同林辛根的判断,鉴于德国最高统帅部尚且不能很好驾驭各个集团军的高级将领们,所以他们在东线德军指挥部的鼓动下准备对俄军发动一次反击战,打退俄军

进展过于顺利的收复失地行动。

具体而言,林辛根发现,西南战区的俄军部队和西北战区的俄军部队采取的战术风格是相差较大的。当布鲁西洛夫指挥的华沙集团军群其前锋已经朝着华沙而来的时候,鲁兹斯基派出的4个集团军还尚且在慢吞吞地推进,等待后勤补给线的慢慢恢复。

这导致俄军的行军速度出现了较大的反差,俄国第25集团军的位置最为靠前,主动创造出了一个突出部,适合德军的反击作战。

在林辛根的强烈且主动态度下,胡蒂尔同意从德国第8集团军中抽调一个集群出来从侧翼牵制俄国第19集团军的行动,为林辛根反击俄国第25集团军的行动创造条件。

8月9日晚些时候,林辛根取得了友军支持后就雷厉风行地出发了。

林辛根采取的战术没有什么新奇的,仍旧是果决且强调运动的方式,要求各级部队采取以往他们所做的那样对俄军的突出部进行反击。

8月10日,俄军的骑兵侦察向俄国第25集团军司令发出警告,稍晚些时候,俄军的侦察机也报告了类似的信息:一支德军集群正在快速前进。

布鲁西洛夫委派给华沙集团军群的战区司令代表原本应该是德米特里耶夫,但他在一次骑马视察前线的过程中不幸摔下马折了腿,所以战区司令代表暂时由1914年原第2方面军司令谢苗诺夫指挥,他原本是第22集团军的长官,在先前的战斗中也屡建战功。

8月11日上午,在华沙东南方向约40公里,德军的反击战很快开始了,俄军没有多少时间布置防线,但俄军士兵已经掌握了如何快速挖掘散兵坑以及利用不连贯的战壕组成阵地,其中点缀就地取材搭建的防御据点和支撑点,主要是华沙周边的小村庄等建筑物。

林辛根集群在俄国第25集团军的北部率先展开攻势,炮击之后德军的快速挺进确实制造了俄军先头部队的混乱。利用防线上的混乱,德军突击兵快速向俄军的纵深渗透。

在前两天的攻势中,德军向前穿插了大约6公里的深度,但遭遇的抵抗火力并不均匀,所以没有形成连贯的突破地带。随后俄国第25集团军的指挥官拿到战报后没有像1915年那样,直接对德军突破的地段投入反击,而是要求后续部队立即在德军突破地段之后修筑新的防线。

如何判断德军突破地点完全依赖于俄国第25集团军经验丰富的指挥官和其参谋部的军事素养,从各个师向上级的汇报中抽丝剥茧,描绘出德军真正突破的地点。

第3天,俄军新的防御布置起到了成效,由于德军步兵无法带着沉重的大炮一起机动作战,所以其进攻的锐气很快就被连绵不绝的俄军防御阵地下消耗殆尽。

第4天,在俄军积极调动的众多部队与大炮的正面、侧翼反击后,德军筋疲力尽,不得不败下阵来。

双方在战斗交换中都伤亡惨重,仿佛是西线战场那样陷入激烈的拉锯战,这与林辛根最初期待的打退俄军的决心性反击战差的太多了。

可以说到目前为止,这场世界大战的特点就是,不经过周密准备的进攻都遭遇了普遍的失败。往往重大战果都是依赖于仔细的侦察、步炮之间高效的合作和弱小的对手。

在很多情况下,这些因素并不充分,唯一一个案例可能就是布鲁西洛夫对奥匈军队的攻势。

林辛根的反击确实组织得很快,深得兵贵神速的道理,但是快速行动意味着不对细节进行细致周密的准备,结果遭遇信心十足且历经战斗的俄军部队后,即使最初仍旧存在自乱阵脚的情况,但攻击仍然会被反应过来的俄军指挥层制止,然后再次陷入僵局。

以类似的逻辑,接下来林辛根执着地进行了多次进攻,均没有取得很好的进展,只是用德国士兵的生命交换俄国士兵的生命。

直到俄国第22集团军从侧翼卷起战线后,为了防止自己受到两面夹击,林辛根只能悻悻地撤回日益完善的华沙防线之后。

首节 上一节 194/2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