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武夫 第133节

这样的做法,实际就是饮鸩止渴。

既削弱了朝廷的财政,又压榨了百姓,真正富了就是这些豪绅地主。

越其杰是既得利益者,袁枢更是坐享其成者,陈潜夫也是官绅之家。

他们其实都明白其中道理,但作为既得利益者,想要他们交出手中利益,显然是千难万难。

第169章 说服袁枢归心

朱云飞在登州赴任之初,就已经深刻的体会到,底层的大明百姓疾苦。

在莱阳的时候,他以卫所名义,接收了宋家、赵家、左家的大批钱财和土地。

然后再以卫所军田名义,把这些土地,重新分配给了百姓耕种,这样的一来土地就轮换成为军田。

军田是朝廷卫所所有,百姓以军户名义耕种,就只需要缴纳少量佃租。

这就是朱云飞目前想出的改制办法,不是朱云飞没有更好的办法。

而是现在他还需要依靠朝廷。

就像眼下,他袁枢家的田,他虽然可以强制收回来。

可要是对方不配合,他就会被这些官绅士族联合抵制。

千万别小瞧了他们这些官绅,他们一旦闹起来,除非朱云飞把他们全部杀了。

否则就会内乱不止,因为这帮官绅,掌握了一个重要的权利,那就是舆论导向。

朱云飞如今还需要大明这个合法官衣,所以他只能一步步蚕食。

如今山东各府州县,都在收田补税,就是朱云飞推行的当初登州计划。

以朝廷和卫所名义,处置一些罪大恶极的贪官污吏和地主恶霸。

收回那些原来属于卫所的军田,然后分配租赁给百姓耕种。

这就是朱云飞目前的策略,而下一步朱云飞,已经想好了怎么对付这些官绅士族。

那就是执行‘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官绅一体’的纳粮方针。

这个政策不是朱云飞想出来的,而是历史上有着“暴君”之称的雍正执行的。

该说不说,满清三百年,所谓的康乾盛世,多少有些吹嘘过头了。

但雍正绝对是一位抚民执政的英明之主,虽然他是一名满清鞑子,更是那些文官眼中的“暴君。”

目前朱云飞的身份地位,暂时都不可能,跃过朝廷,推行这样的改革政策。

要是这样做的话,那就等于公然谋反,并与天下既得利益者的文官集团,彻底站到了对立面。

“流民我可以帮你们府衙安置,但属于归德府卫所的土地,房产,军户兵源,本官必须收回来。”

朱云飞虽然暂时不想与官绅世家撕破脸,但收回卫所的军田,却是他手中权利所在。

这事他下定决心要做的事情,谁要敢阻拦他,那么他是不介意动刀的。

“卫所的土地,本就是朝廷的,都记录在案,本来就是您的啊。”袁枢有些迟疑的回道。

很显然袁枢听出了朱云飞,话中背后隐含着其它含义。

“袁兵宪,我说的是太祖洪武年间,归德府卫所的所有军田。”朱云飞表情严肃的看着几人,不容置疑说出了他的要求。

“提督大人,这、这怎么可能?”越其杰有些吃惊看着朱云飞,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提督大人,从太祖年间到如今,已经二百多年,军田几经易手,其中大部分都已经无迹可查。”

巡按御史陈潜夫也是一脸震惊。

“无迹可查?那就翻出地方县志,这些记录总不会消失吧?”朱云飞冷笑一声,看向袁枢道。

“袁兵宪,这事我交给你处理,收田补税,势在必行,谁敢反对,本官就砍了谁。”

“提督大人,你这么做,就不怕我等弹劾你?皇帝治罪于你?”袁枢眉头微皱,他没有想到,朱云飞竟然手笔如此之大。

身为大梁兵备道,睢阳公卿世家子弟。

袁枢可是知道,其中牵扯有多深。

归德府治下八县一散州,太祖洪武年间,隶属归德州,属开封府。

归德卫下辖三个千户所,拥有卫兵三千九百人,军田九万六千余亩。

嘉靖二十四年,归德州升格为归德府,增加一个千户所,卫兵五千二百人,军田也随之扩充至十万亩。

而如今的归德卫,虽然在他的招募下,拥有三千五百兵丁。

可军田却只剩下一万三千亩,剩下那些军田,早已经在岁月中,流落到了地方的官绅地主手中。

面对袁枢反问,朱云飞轻蔑的笑道:“你可以试试。”

“不过我要告诉你的是,一旦接到陛下处罚我的旨意,我一定会派人,先把你们这些人抄家灭族。”

“实话告诉你们,我朱云飞孑然一身,可不怕人威胁。”

“朱将军,为什么,你为什么要这么做?”面对朱云飞坚决态度,袁枢充满不解。

在他看来,这样得罪人的事,朱云飞一介武将,完全没有必要做啊。

如果是想要捞钱,只要他开口,相信城中的官绅地主,都会很愿意捐献一些钱粮的。

“是啊,朱将军您这是何必呢?”越其杰和陈潜夫,也是满脸不解。

他们实在想不通,朱云飞干嘛要做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何必?”朱云飞目光一凛,冷笑的看着几人。

“尔等真是白读了那么多圣贤之书,怕是什么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忘了吧?”

“如今国势已危,民乱四起,百姓人人从贼,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就是因为你们这些官绅们,人人只管自己,枉顾百姓死活。”

“老百姓都活不下去了,他们还能忠于朝廷,还能给你们这些既得利益者卖命?”

“老百姓为什么活不下去?难道是因为他们不够勤奋吗?”

朱云飞怒目瞪视着袁枢众人,厉声吼道。

“我可以告诉你们,老百姓不是不勤奋,而是因为他们脸朝黄土,背朝天,却依旧食不果腹,衣不遮体。”

“但凡能够活下去,他们都不会背叛朝廷,背井离乡。”

“天下百姓从贼,大厦将倾,尔等作为公卿官绅,难道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大明崩塌,而无动于衷吗?”

“我朱云飞虽然没有你们读书多,尚且知道精忠报国,更知道覆巢之下无完卵。”

“重建卫所,收回军田,这是我朱云飞力所能及的事情。”

“纵使千夫所指,只要能够为百姓,为朝廷尽一份力,我朱云飞又何惧之有?”

面对朱云飞一腔热诚,肺腑之言。

袁枢心中也是羞愧不已,越其杰也是老脸一红,陈潜夫低头不语。

他们这些人,为官多年,何尝不知道眼下朝廷的弊端,百姓的疾苦。

但因为考虑到自己的官帽,很多时候,他们都会为了利益妥协,对百姓的疾苦,视而不见。

“提督大人忠心可鉴,下官自愧不如。”袁枢到底不是纨绔子弟,深受其父袁可立影响的他。

内心之中,其实一直心怀报国愿望。

只是很多时候,他也是有心无力,孤掌难鸣,最终只能随波逐流。

这一年多来,他临危受命,担任大梁兵备道一职,虽然也想积极整顿军务,可朝廷根本没人支持。

地方上掣肘太多,他根本施展不开手脚。

如今归德卫的三千余卫兵,还是他散尽家中大部分钱财,前番为守城,而临时招募的城中青壮。

“袁枢虽然人微言轻,也有一颗报国之心,若提督大人不弃,袁某愿为大人马前卒,整顿归德府卫所军田。”

受到朱云飞鼓舞的袁枢,咬牙单膝跪倒在地,一脸坚毅的拱手拜道。

“下官不才,愿协助提督大人,收田补税,整顿河南军务。”陈潜夫被朱云飞一番言语,刺激的心潮激动,毅然作揖拜道。

“老朽一把老骨头了,历经三朝,毫无建树,上愧皇恩,下愧黎民百姓。”

越其杰满脸都是愧疚之色,作揖表态道:“既然提督大人,有此决心,老朽敢不效劳?”

朱云飞深邃的目光注视着几人好一会,见他们目光炯炯,表情郑重,显然不似作伪。

“诸位大人不愧为忠贞之士,请受我朱云飞一拜。”心中大喜的朱云飞,躬身作揖深深一拜。

“不敢。”袁枢几人连忙拱手回道:“但有吩咐,我等定当照办。”

“诸位大人客气,请入座详谈。”朱云飞欣然而笑:“来人,上茶。”

第170章 雨巷,丁香一样的女子

傍晚时分,朱云飞在袁枢的盛情邀请下,在曹明率领的亲军护卫下,离开营地,准备前往城东梁园赴宴。

中午朱云飞在营地内,招待袁枢几人,吃了顿便饭。

然后与越其杰、陈潜夫等人,商议了一番,有关于收田补税的具体事宜。

一直忙到午后申时三刻,袁枢几人离开营地,并定下晚上在梁园设宴之事。

梁园不是袁枢的宅院,也不是一座酒楼名字。

而是西汉时期,汉景帝之弟,汉武帝刘彻的叔叔,梁王刘武建造的一座王府林园。

历史记载,梁园东西长三百里,堪比长安上林苑。

随着历史的变迁,到明末时期,梁园的规模,已经不及往日的十分之一。

整座梁园的东西周长,更是只有五里遗迹,方圆不过数里面积。

仅留下雪苑楼台遗迹,而且已经成为一片文人骚客吃喝玩乐的风月之地。

因为下雨的原因,朱云飞乘坐着马车,从城南营地出发。

左右一队亲卫,头戴斗笠,身穿蓑衣,策马跟随在车马之后。

穿过城中的大街小巷,来到古韵古色的梁园青石巷。

这是一条长长的街巷,街道两旁都是高耸的青砖瓦房。

华灯初上,车马行走在青石板路上,发出清脆的嘚嘚声响。

透过马车的车帘,朱云飞看着长长的街道。

蓦然之间,微风细雨之中,一道倩影,出现在朱云飞的面前。

那是一个身穿绿蓝色长裙,撑着一把红色油纸伞的女子。

因为雨势和距离的原因,朱云飞虽然看不清女子的面容。

但在雨夜的街面上,偶尔路过的行人,无不是行色匆匆。

首节 上一节 133/2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