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开局见证马皇后之死 第65节

其一,消除北元残余势力。

为此。

洪武朝十四年间,朱元璋接二连三的进行北伐,而且将最器重的几个儿子,全部分封到北方一线各城镇,建立了一条坚不可摧的防线,进可攻,退可守。

这是一次耗时长久,花费巨大的战略规划。

朱元璋用了整整十四年,耗尽了无数心血,总算是初具规模。

可今日。

朱元璋竟推翻了他曾经亲自规划好的国家战略目标,将目光放在了毫不起眼的辽东,这让百官都觉得不可思议。

世人皆知。

洪武大帝是一个脾气很犟的皇帝,认准的事情,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更不要说,朱元璋花了十四年的时间,好不容易建立了北方防线,不惜将他的儿子分封在一线战场周边,结果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他的转变之快,目标之奇,让奉天殿内的群臣百官,全都惊掉了下巴。

“咋了?谁不同意?”

奉天殿内,朱元璋随意的一扫,整个大417殿的帝王威压便扑面而来。

群臣百官顿时心惊胆战,忙跪地山呼万岁,谁也不敢说半个不字。

目睹全过程的朱棣,不由得心中偷笑。

他回想起昨日观看永乐大帝的一生,老年的自己不管做什么,群臣百官都要阻止一下,与洪武朝的文武百官,可是有鲜明的对比。

在洪武一朝,朱元璋说的任何一句话,甚至任何一个字,满朝文武无人敢说半个不字。

说杀你就杀你!

说杀你全家就杀你全家!

说灭你九族就灭你九族!

这便是千古无二的洪武大帝!

碰上这么个主,谁还敢提不同的意见,那不是纯纯玩九族消消乐吗?

但凡神志清楚点的,都不敢跟朱元璋硬刚。

消除北元残余势力,在今日之前,是朝廷的主要任务,也是朱元璋最希望达成的成就。

除此之外。

朝廷的第二个战略方针,便是与民生息。

其中。

最重要的一个措施,便是禁海,防止东南沿海倭寇登陆作乱,还沿海百姓一个太平。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此前的朱元璋下达了极为严格的命令,片甲不得入海,违者斩!

而今日。

朱元璋再次打破了自己定下的规矩。

不仅解除了海禁,甚至还要大肆建造战船,准备什么莫名其妙的海战。

群臣百官迷茫了。

他们不明白朱元璋这是要干什么,更不知道,茫茫大海上能有什么敌人。

但既然是朱元璋下的令,群臣百官自然遵从,不敢有丝毫怠慢。

看到大殿内的群臣百官顺从的模样,朱标、朱棣哥俩都不禁心生感慨。

见证了长乐大帝的一生后,他们已经切身的体会到,作为一个皇帝,其实有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根本就做不到。

就比如说老年朱棣想要迁都,朝天上下不知道有多少人反对,还有出征漠北、大阅兵、修《永乐大典》,这些国家大事,几乎桩桩件件都有人反对。

想要做成一件事实在是太难了。

但在洪武一朝,在朱元璋的统治下,永远都不会存在这种烦恼。

那些大臣们甚至连抬眼看朱元璋的勇气都没有。

这就是皇帝之间的差距!

永乐大帝已经堪比千古一帝了,可与朱元璋比起来,手腕和权势,差的可真不是一星半点!

单单是敢亮出屠刀,斩杀三万官吏这等古今罕见的事,别说朱棣了,从古到今任何一个帝王,都不会有这样的魄力!

这一刻。

朱标、朱棣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他们的老爹朱元璋究竟有多么可怕。

在朱元璋的面前,什么改革困难,什么既得利益者,什么强权勋贵,只需要轻飘飘的一句话,便可让之灰飞烟灭!

在朱元璋的一力规划下,几桩大事进行的异常顺利,几乎没有遇到任何阻碍。

当天下午。

徐达、李文忠、蓝玉、傅友德、冯胜、邓愈、汤和等一十二位开国名将,全部被请入皇宫。

朱元璋这次是红了眼了。

他动用了大明帝国几乎所有的战力,目的只有一个,完成洪武犁庭!

扫清辽东!

寸草不生!

亡族灭种!

徐达、蓝玉、李文忠等人全都震惊不已。

这一次朱元璋部署的军事行动,没有任何征兆,他们之前也没有听到一星半点的消息,直接就被召入皇宫。

朱元璋更是亲自拟定作战计划,命徐达为主帅,统兵二十万,三日后启程!

此事很快轰动了整个应天府!

京城里的高官勋贵,当听到此事以后,心中都充满了紧张和震惊。

他们不知道。

皇宫里的那位洪武大帝究竟要做什么?

但任谁都能看得出。

朱元璋要有一波大动作了!

一十二位开国名将,开国六国公,除了李善长,常遇春外,全部出征!

三十人!

这简直就是一场举国之战!

疯了!

彻底疯了!

谁都不知道朱元璋到底要干什么。

整个应天府沸腾了!

韩国公府。

须发花白、精神矍铄的韩国公李善长,端坐在厅堂主位上。

整个厅堂内,挤满了前来拜谒的高官和勋贵。

嘈杂遍起,人声鼎沸,厅堂里闹哄哄的,已经炸开了锅。

“到底怎么回事?你们谁有消息?”

“上位这是怎么了?难道辽东有什么可怕的敌人?”

“四位国公,二十八位侯爷,其他战功卓著的将领不计其数!陛下这是要干什么?是要去灭国吗?”

“韩国公,你倒是说句话啊。”

众人纷纷望向稳如泰山的李善长。

李善长一言不发,静静的等待着。

直到厅堂内彻底安静下来,他才悠悠开口道:“怎么了?继续嚷嚷啊,老夫倒要看看,你们这群没头苍蝇,能嚷嚷出什么个结果来。”

众人皆讪笑不语,谁都不敢再吭声。

在座的这些人,基本上都是淮西勋贵,他们都以李善长马首是瞻。

李善长捋着胡须,眼睛微微眯起。

说实话。

『?  当听到这些消息后,他也非常震惊。

朱元璋的这些操作,无疑会引起朝堂之上的大地震,甚至比处理胡惟庸有过之而无不及。

召集所有开国将领,统兵二十万,远征辽东!

单单是这气势,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朱元璋这是要拼命了。

谁都不知道。

辽东究竟有什么,能让朱元璋如此重视,像是有什么深仇大恨似的。

除此之外。

解除海禁,建造战船,同样也让李善长诧异不已。

他是最早跟着朱元璋的一批人,非常了解朱元璋的性格。

别看朱元璋是真龙天子,气运加身,但他骨子里还是小农思想,固执的认为以农为本,大明可兴。

像这样与生俱来的思想,是很难改变的。

而海禁与农产有着莫大的联系。

可朱元璋却一改往日风格,在没有透露任何风声的情况下,直接解除海禁,甚至还要建造战船。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朱元璋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李善长不愧是李善长!

仅仅是稍作分析,便能看透事情的本质。

那么问题就来了。

能让顽固到无可救药的朱元璋,思想发生改变的人,究竟是谁?

或者说。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朱元璋脱胎换骨,甚至连刻到骨子里的思想钢印,都已经发生转变!

首节 上一节 65/1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