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开局见证马皇后之死 第49节

徐妙云也会在朱元璋面前,哭诉道:“父皇,还请你饶过殿下吧。”

朱元璋气得七窍生烟,眼睛直冒金星。

他坐在一旁方寒早已准备好的椅子上,吭哧吭哧的喘着粗气。

“方寒啊,咱真得谢谢你。要不是你让咱看看咱死了以后,这些不孝子孙什么样,咱哪能看得到这等景象?”

朱元璋抬起头,看着旁边一脸平静的方寒,打心眼里感谢。

他真是要死不瞑目了。

朱元璋称帝以后,布局了十几年,冒着背负暴君骂名的风险,杀了三万多官吏,甚至险些跟自己最爱的儿子反目成仇,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要废除宰相制度!

结果可倒好。

他千辛万苦废除的宰相制度,在儿子朱棣的眼里,却成了不值一提的小事,甚至还搞出来了一个叫内阁的东西,代替他批阅奏章。

朱元璋是一个极为敏锐的人。

他明白青年朱棣到底想干什么。

说白了。

青年朱棣是耍了一个心眼儿,把本来给宰相一个人干的活,分给了三个人,虽说分散了宰相的权利,但实际上,这个所谓的内阁,总体上就是在执行宰相的制度!

“陛下客气了,贫道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

方寒露出一抹谦虚的微笑。

旁边的朱棣鼻子都要气歪了。

这小子明显跟我有仇,怎么处处都坑我一个人啊?

朱标走过来,看着方寒问道:“小道长,四弟设的这个内阁制度,究竟是怎么回事?想必你应该知道吧?”

方寒点头道:“当然。”

“内阁制度的确是由永乐大帝创建,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纷乱繁多的奏章,让永乐大帝不堪其扰。”

朱元璋气愤道:“胡说!这小子就是偷懒,咱怎么就觉得批奏章上津津有味?”

方寒笑道:“陛下的确天赋异禀,精力充沛,但陛下是否能保证,之后的皇帝代代都能如陛下一般?”

朱元璋倔强的坚持道:“怎么就不能?咱可以,咱的子孙照样也可以!”

方寒反问道:“那么贫道请问陛下,燕王朱棣是不是诸位皇子中精力最充沛的?”

“……”

方寒的这句话,问的朱元璋哑口无言。

朱元璋是倔,但也不能睁着眼说瞎话。

实话实说。

他这么多儿子,精力最充沛的还就数朱棣,从小就喜欢上蹿下跳,仿佛有用不完的劲儿。

朱标也赞同道:“道长说的对,其实,很多时候,我在帮爹处理政务的时候,也吃不消,只是看爹那么辛苦,也就只能咬牙坚持下来了。”

马皇后像是想到了什么,瞪了朱元璋一眼,“你这头老倔驴,肯定就是因为你,标儿最后才会被累死的。”

朱元璋懵了,“怎么说着说着,咋都冲着咱来了?”

“难道咱废除宰相制度还废错了?”

方寒摇头道:“倒也不是,陛下废除宰相制度没有错,在之后的朝代里,再也没有任何皇帝设过宰相。”

“但永乐大帝同样没错,内阁制度的出现,之后也是代代延续。”

“归根结底,原因只有一个。”

朱元璋好奇道:“啥原因?”

方寒答道:“顺势而为。”

朱元璋皱了皱眉,“这是什么意思?”

方寒继续解释道:“陛下,在你的世界里,只有区区百年光阴。”

“可放眼历史长河,这世上何曾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存在?”

“自古以来,可曾有千年的王朝?”

“每一个时代的变化,都会伴随着王朝的动荡不安。”

“每一个开国之君,都希望自己的朝代可以千年万年。”

“曾经的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哪一个不是雄才大略,千古一帝?”

“他们太自信了,总以为自己能逆天改命。”

“到头来,秦朝二世为亡,东汉土崩瓦解,大唐屈辱湮灭。”

“贫道想请问陛下,难道这些千古一帝,能比得上陛下的能力吗?”

“若能的话,陛下又为何认为留下的祖宗之法,可以传至千年万年?”

“世间一切的变化,都随着时间长河的流动,而有兴衰荣辱。”

“这便是顺势而为。”

一席话说完。

虚空中死寂一片。

所有人都用一种古怪的目光看着方寒,像是觉得不可思议,一个不满二十岁的小道士,竟一语道破天机,说出了王朝兴衰的真谛。

无论是朱元璋还是朱标、朱棣,内心都震惊不已。

他们本以为方寒不过是有些神通,并不了解朝政之事。

可今日看来。

他们全都错了!

眼前这个眉清目秀的少年,远比他们想象的更加可怕。

他不仅仅有穿梭时空的神通而已,更有着跨越时间长河,看遍王朝兴衰的眼界。

他沉稳的不像是一个少年,倒像是个活了上千年的老者。

朱元璋的心头怦怦直跳。

方寒的一席话,让他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感悟。

这种感悟便是不拘泥于当下,不拘泥于区区百年或者数百年的光阴,而是要跨越历史长河,尽可能的拉长时代的变迁,从而找到真正的治国之法!

宰相不重要!

内阁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看当政的皇帝,如何运用人才治理国家!

这是一个新的层面!

朱元璋悄悄将方寒的话,一字不漏的记在心里,打算等回去之后,全部写下来,就缝在衣袖里,时时刻刻警醒自己。

“好吧,看在方寒的面子上,内阁的事,咱今日就饶你一回。”

朱元璋终究还是放下了。

没办法啊。

.... 0 0

他不是神仙,只能活几十年。

可刚刚方寒所说,动辄就要跨越百年千年的历史长河。

朱元璋活不了那么久。

他就算现在能管得了朱棣,以后还能管得了子子孙孙吗?

正如方寒所说。

顺势而为,随他们去吧。

朱元璋只希望能在洪武一朝,尽可能的不给子孙后代添麻烦。

听到这句话。

朱棣松了口气,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

这一关总算过去了!

“诸位,那我们继续吧。”

方寒一挥衣袖,周围的景色再次变幻。

同样的谨身殿。

同样的深夜。

不同的是,朱棣已经渐渐老了,一袭灰黑色的麻衣,留着长长的胡须,看起来很不起眼,与金碧辉煌的谨身殿格格不入。

他站在御案前,看着一个俊郎少年起草诏书。

虚空中。

一看到那个俊朗少年,朱棣便欣喜万分,立马猜到了他是谁,大声喊道:“爹,娘,媳妇儿,快来看,我孙子长大了,方寒说的没错,这小子长得可真俊!”

朱元璋微微眯起眼睛,朝着御案的方向望去,看到那个身姿挺拔的俊朗少年,也不禁露出了一丝笑意。

他点头道:“好小子,长得确实好看,不知道得迷死多少好人家的姑娘。”

听到朱元璋夸自己的孙子,朱棣的心里美滋滋的。

这时。

少年朱瞻基停下笔,抬起头,忧虑万分的看着老年朱棣,“爷爷,你真的决定了吗?”

老年朱棣叉着腰,点头道:“你爷爷老了,近几年,精力越发的不济。”

“可你爹,还有你两个叔叔,整日里斗来斗去,把你爷爷弄得我那个烦啊。”

“老头子信不过他们,只能信得过自己的人了。”

少年朱瞻基默默点头,捧着起草好的诏书,递给老年朱棣。

老年朱棣并没有接诏书,“你给爷爷念念。”

少年朱瞻基的清脆声音,在大殿内郎朗响起。

“上谕,今设锦衣卫、东厂二司,直属皇帝陛下亲统。”

“另:遣司礼监太监一人,监军辽东。东厂都尉二人,监军宣府。提督太监四人,镇守诸镇,内官奉行差事,各司其职,钦此!”

虚空中。

静!

死一片的寂静!

朱元璋听傻了,半天没缓过神来。

首节 上一节 49/1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