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开局见证马皇后之死 第149节

实在是让人难以置信。

同时。

朱元璋也有些理解朱由检了。

有魏忠贤这样一个可怕的阉宦使劲折腾,大明朝能好的了也就怪了。

可问题也就来了。

按道理来说,崇祯帝一上位便铲除了魏忠贤,怎么听都是一件为民除害的好事,怎么到方寒的嘴里,这偏偏就是一件错事?

“方寒,你倒是说清楚一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朱元璋心中纳闷,不禁问道。

方寒淡然笑道:“其实,魏忠贤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背后的东厂,这是一个极其可怕的机构组织,而且只效忠于皇帝一人,同样也是皇帝用来制约文臣集团最重要的手段。”

“崇祯帝杀魏忠贤倒没有错,错的是杀死人的时机不对!”

朱由检疑惑问道:“时机不对?道长这是何意?”

方寒解释道:“意思就是你杀魏忠贤杀得太早了,在没有完全掌控皇权之前,就急匆匆的杀了魏忠贤,同时效仿太祖皇帝,直接解除了东厂机构,这就是自断一臂。”

“想必崇祯帝在宣布解除东厂机构的时候,朝廷里的文官集团一定非常欢呼雀跃,甚至还会夸赞你为万古圣君。”

朱由检皱着眉头,没有说话。

方寒说的一字不差!

当初。

他刚刚登基称帝,甚至在没有当上皇帝之前,所有人都在告诉他,魏忠贤是全天下最坏的奸人。

久而久之。

每当朱由检听到魏忠贤的名字,都会恨的咬牙切齿。

当他成为皇帝后。

第一件事情就是铲除魏忠贤!

甚至由于对魏忠贤过于憎恨,朱由检索性干脆直接将东厂机构一并解除。

但他没想到。

在他做完这件事情后,在朝廷中的威望却达到了顶峰。

所有的文武官员全都对他赞不绝口,甚至有些老臣感动的痛哭流涕,纷纷赞扬朱由检将会实现中兴大明的梦想。

当时,朱由检虽有些意外,却很快被喜悦冲昏了头脑,接受了百官的朝拜。

可今日回过头来一想。

他又觉得好像有些不太对劲了!

“小神仙,你的意思是,那些人之所以称赞我,是因为东厂机构对他们的威胁最大,一旦解除东厂机构,他们的危险也就没有了,所以才会不吝其词的称赞?”

朱由检总算是聪明了一回,立刻便意识到了方寒话里的这些意思。

“不错,正是如此。你亲手斩断了自己的臂膀,让出了本属于你的皇权,得到了什么?只是世间最廉价的吆喝声而已。”

“可你却沉醉在百官的吆喝声里,一步接着一步,步步踏错,从此走向了难以挽回的错路。”

方寒犀利的言语,像是一柄巨锤,砸的朱由检心头砰砰作响,几乎要碎了。

他的脸色苍白,坐在战马上摇摇欲坠。

“由检,振作一点。”朱棣赶忙上前扶了一把。

朱由检摇头苦笑道:“成祖爷,我没事,只是觉得方道长点醒了我,让我醍醐灌顶。”

“唉!”

朱元璋恨铁不成钢的叹了口气,按照他以往的提醒,早就已经破口大骂了,可面对朱由检,他实在是不忍心。

这个孩子只是好心办错了事而已。

正如方寒所说。

以当时的局势而言,朝廷的那些文官集团,早就已经不可信了。

那么登基称帝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培植自己的力量,挑选一批忠心耿耿的精英,充作自己的爪牙,重新夺回属于自己的皇权。

朱元璋就是这么做的.. .......

可偏偏朱由检却被那些文官集团给忽悠瘸了,直接自断臂膀,将这一批人全部解散,造成的后续危害可能都无法估量。

朱元璋很清楚,这样一批人解散容易,可是再组建起来,就要从零开始,比登天还难。

“方寒,那之后呢?这孩子又做了什么?”朱标也很心疼朱由检,很好奇他后来又做了些什么。

方寒继续说道:“崇祯帝是一个个性非常鲜明的人,他勤俭节约,励精图治,这些都是他很明显的优点。”

“但他同样也有很多缺点,其中最大的一个就是急功近利。”

听到此处,朱由检不禁面皮一抽,心中对方寒的佩服已经达到了巅峰。

很明显。

方寒又说对了。

“正因为急功近利,崇祯帝希望能在一两年内,扫清境内起义,击败辽东建奴,内修民政,外御强敌,以大明太祖为榜样,开创一个中兴大明的盛世!”

方寒的话,让朱元璋皱了皱眉。

他摇头道:“确实太急了,一两年内,怎么可能做得到这么多事?”

别说朱由检,就算是他朱元璋,也是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才将一个乱世慢慢治理的初具规模。

朱由检面对的困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要远比朱元璋更加困难。

他居然想仅仅用一两年的5.5时间,解决掉所有要面临的困境,确实是异想天开。

“太祖爷教训的是,小神仙也说的不错,急功近利,确实是我最大的毛病。”

朱由检露出苦涩的笑容。

如今已是崇祯十七年。

回首往事。

朱由检不得不承认,当初的他的确太心浮气躁了。

若是能耐心的将事情理顺,用心去完成每一件事,可能结局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正因为你的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导致臣子的容错率极低。”

“他们绝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错误,否则在你的眼里,就会成为巨大的失误,从而再也不相信他们,最终弃用。”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袁崇焕和孙传庭。”.

第一百二十二章 朱元璋泪目了!你咋就吊死煤山了呢?

朱由检低着头,沉默不语,可额头上却冒出豆大的汗珠。

显然。

此刻,他的内心很彷徨。

因为方寒的话,每一句,每一字,都精准无误的刺穿了他的内心,让他无所遁形,让他没有任何理由去反驳。

朱元璋冷眼旁观,心中揣测。

他并不知道袁崇焕和孙传庭是什么人,但通过方寒刚刚的叙述,应该不难猜出,这两个人曾经应该很受朱由检的重视和信任,但到后来,他们肯定也会因为某些失误或者错误,让朱由检转而厌恶。

最终。

他还是忍不住开口说道:“由检啊,这可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该干的事情!”

“正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不是每一个人都像方寒一样完美无缺,也不是每一个人都像方寒一样能预知过去未来。”

“只要是人都会犯错,你不能因为他们犯了一些错,就开始猜忌他们,让他们惶恐不安,每日如坠深渊。”

“27长此以往,谁还敢为你效力?谁还敢忠君报国?”

朱由检惭愧的低着头,说道:“太祖爷,如今回首往事,我自知犯错太深,实在是愧对祖先了。”

朱标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你也不必过于妄自菲薄,毕竟你摊上这样一个时代,也不是你的错。”

朱棣回头问道:“方寒,那后来呢?”

方寒答道:“后来,因为崇祯帝过于猜忌别人,愿意为他效力的人越来越少,最终导致已无人可用。”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

“叛军兵临城下,崇祯帝已无计可施,此时的他已成为孤家寡人,看着空空荡荡的朝堂,他已明白最后的时刻要到了。”

“那一日清晨,朝霞满天。”

“崇祯帝手握一根麻绳,披头散发,往紫禁城后的煤山上去了。”

“此刻,他的身后只有一人,曾经身为帝王的辉煌,也早就已经烟消云散。”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候,唯一忠心耿耿的人竟然是个名叫王承恩的太监。”

什么!?

朱由检难以置信的瞪大眼睛。

王承恩是他的心腹太监。

但他没有想到,到了最后,陪伴他一同前往黄泉路的人,竟然是他这辈子最厌恶的宦官!

朱由检不由得苦笑一声。

他觉得自己很可笑,像个跳梁小丑。

最初登基称帝的时候。

他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全部抛洒给了文官集团,希望通过推心置腹的方式,换来文官集团的忠心。

为此,他不惜自断一臂,不仅杀了魏忠贤,甚至还解除了东厂机构,就是为了向文官集团表明他的决心。

在朱由检当皇帝的十七年里,宦官集团一直都是他最厌恶也是最提防的势力。

但他做梦都想不到。

到了最后关头,跟随他一同赴死的竟然是他最讨厌的人。

方寒的声音再次在朱由检的耳畔响起。

“最终,崇祯帝吊死在煤山后的歪脖子树上,王承恩与他一同赴死。”

“在临死之前,崇祯帝留下遗言。”

“诸臣误我,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

“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周围一片寂静,唯有马蹄声滚滚而行。

听完朱由检的最终结局,无论是朱元璋还是朱标、朱棣,心中都有些沉重和感慨。

首节 上一节 149/1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