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开局见证马皇后之死 第132节

他顿了顿,望向方寒,继续说道:“其实道长带我们见识过的明末景象,藩王的腐败,我和爹不是没有预料过。”

听到这句话,朱棣非常震惊,难以置信的问道:“大哥,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你和爹早就知道,藩王制度会出现明末的那种现象?”

方寒静静地坐在一旁没有说话。

他倒并不意外。

朱元璋是何等人也?

他创造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从一个乞丐出身,建立了辉煌无比的大明帝国!

难道这一切都只是靠运气吗?

怎么可能!

朱元璋的远见卓识,还有他思想的深度,或许不是普通人可以想象的。

哪怕具有历史的局限性,但他依然可以在某些地方实现突破,比如说藩王制度的缺陷!

方寒一直都不相信。

朱元璋从一个乞丐出生,见惯了人世间的人情冷暖,他难道真的不知道,一个持续了几百年的藩王后代,已经体会不到民间疾苦吗?

不!

他肯定知道!

因为他就是从这样的路走过来的!

但朱元璋还是还是坚持藩王制度。

那么理由就只有一个了。

藩王制度的优越性要远远大于它的缺陷!

果不其然。

朱标无奈的笑了笑,说道:“老四啊,难道你真以为我和爹在京城什么都没干,只知道杀人吗?”

“在建立任何一个制度之前,我和爹早就已经做好了所有的设想,也预料到了可能出现的缺陷。”440

“就像这个藩王制度,我们知道,藩王的后代锦衣玉食,绝不会对老百姓的生活感同身受。”

“但我和爹为什么要一直坚持这个制度?”

“就是因为我们知道,藩王制度固然有它的缺陷,但这是巩固大明社稷最好的方式。”

“只是……”

“这个制度的缺陷,已经远远超乎了我们的想象。”

“这便是事情的真相!”

朱标没有说谎。

在看到明末场景的时候,他的震惊是真的,意外也是真的。

他和朱元璋不是神仙。

哪怕是想过千百遍藩王制度的缺陷,也没有办法真正看到,未来某一天,这个制度的致命缺陷,究竟会有多么大的危害。

“所以爹的意思是,两者相害取其轻。藩王制度和欺压百姓,你们选择了后者。”

朱棣的表情有些冷漠,任性的说道:“弟,窃以为不齿!”

此话一出,朱标顿时憋得满脸通红,生平第一次在朱棣面前情绪激动起来,“混账,这也是你该说的话吗?你小子难道不是藩王制度的受益者?”

“要不是你有燕王的身份和权力,怎么可能在后世发动靖难之役?”

“还有,你小子难道不是和我一样,一当上皇帝,立刻就开始分封诸王?”

朱棣也被说的老脸一红,针锋相对道:“我已经说了很多遍,那是永乐大帝干的好事,与我朱棣何干?反正我这辈子,不可能抢你的皇位!”

“你要是觉得我这个藩王做的不好,那就现在废了我,我绝无二话!”

“你!”朱标气得浑身直突突,颤抖着指着朱棣。

方寒被这哥俩吵得头疼,无奈的说道:“二位殿下不要吵了,藩王制度有它的优越性,也有它的危害,但总体来说,危害要远远大于优越。”

“今日,贫道带你们看到的那些,只不过是危害之一而已,藩王制度还有另外一个危害,直接导致大明的国运减半。”

朱标,朱棣:!!!

哥俩全都瞪大眼睛,难以置信的看着方寒。

“什么!?土地兼并只是藩王制度的危害之一?还有另外一个危害,减半了大明国运?”朱棣顿时到头皮发麻,浑身起了一层又一层的鸡皮疙瘩。

从方寒的话里,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

这个藩王制度的背后,仿佛有一个庞然大物,有一个他们从未见过的可怕敌人!

朱标、朱棣并不知道,在不远处的厢房内,朱元璋的眉头早就拧成了一个疙瘩。

方寒的话,他全都听得一清二楚!

“让大明国运减半的危害……”

朱元璋喃喃自语,微微眯起眼睛,连呼吸都减慢了几分,生怕周围的任何一点声音,让他听不到方寒的话。

梧桐树下。

方寒点头说道:“不错,这个危害甚至要比土地兼并严重的多。”

朱标急忙问道:“道长还请直言,为我答疑解惑,朱标感激不尽!”

方寒淡然笑道:“殿下客气了。”

“其实,这个危害说起来很简单,那就是藩王的承袭制度。”

朱标、朱棣面面相觑,哥俩的眼神中都升起一丝疑惑。

何止是他们。

就连厢房内的朱元璋,此刻脑海也在飞速运转,不停的思考方寒刚刚说的话。

此刻。

方寒的声音再次从外面传来。

“大明藩王承袭制度,每一代藩王,挑选一个世子作为王位的继承人,其余的子嗣便自动降为郡王。”

“在真实的历史中,太祖皇帝总共有二十万两,总共需要消耗一百五十万两的数额。”

“太子殿下,贫道没有算错吧?”

坐在梧桐树下的朱标点点头,承认道:“道长说的一点都不错,若是在真实的历史中,爹有二十六个儿子,二十五个藩王,那么这些藩王每年消耗的银两,至少也得需要这个数目。”

朱棣不屑一顾的说道:“才不到两百万两银子,那有啥大不了的?咱们大明打一场大仗,哪一次不得需要几百万两?”

“再说了,大明每年的税收都有几千万了,拿出来一百多万两养活藩王,也算不上困难吧?”

方寒笑着点点头,“燕王殿下说的不错,但你们忽略了一个问题。”

“什么?”朱标问道。

“藩王子嗣!”

方寒继续说道:“按照大明藩王承袭制度,藩王子嗣中,除一人为世子外,其余皆自动降为郡王。”

“而每一个郡王每年的俸禄约为八千两银子。”

“以太祖皇帝为例,他生了足足有二十六个儿子,那么他的这些儿子,可能没有他这种能力,但估计也差不了太多,那么咱就按照每个藩王都有十个儿子,这应该没问题吧?”

朱标、朱棣点点头。

藩王有十来个儿子,太正常不过了!

这些藩王就藩以后,整日里无所事事,可不是就得在家里使劲造小孩?

再加上朱元璋信奉多子多福,他的子孙后代肯定也都会往死了生。

十个儿子都算少的了。

厢房内。

朱元璋也认可方寒的说法。

他巴不得自己的这些儿子,每一个都给他生十来个大胖孙子,让他也多多享受一下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

这时。

方寒的声音再次传到朱元璋的耳朵里。

“那好,既然都认同贫道的观点,那么我们就可以来算一笔账。”

“太祖皇帝有二十六个儿子,也就是二十五个藩王,每年总共消耗约一百五十万两白银。”

“这二十五位藩王,每一个都有十个儿子,总共也就是二百五十位郡王。”

“这二百五十位郡王,每人每年俸禄为八千两,那么二百五十位郡王每年总共耗费两百万两白银。”

“再加上之前二十五位藩王消耗的一百五十万两白银,总共就是三百五十万两白银。”

梧桐树下。

朱棣有些听迷糊了,但好歹也听懂了三百五十万两白银这个数字,还是不明所以的问道:“那咋了?三百多万两银子,朝廷也能拿得出来啊。”

朱标认同的点头道:“不错,道长,实不相瞒,其实这笔账我和爹早就已经算过了,数目与道长说的大差不差。”

“说老实话,别说三百多万两银子,就算是再多三百万两,朝廷也能拿得起。”

朱标很自信,觉得他和朱元璋并没有什么疏漏。

厢房内。

朱元璋的嘴角也是露出一丝得意的笑意。

他总算有一次没让方寒抓住把柄。

“哼!”

“方寒啊方寒,你这次是百密一疏了吧?咱可是穷苦人出身,钱可是咱的命根子,咱还能不知道每年要花出去多少吗?”

一想到方寒也有出错的时候,朱元璋心情不由得愉快了起来。

这时。

方寒的声音再一次从外面传来。

“太子殿下只算了第一代藩王和第一代郡王的银两消耗数目,却忽略了每一代郡王之后的子嗣数量。”

“按照大明藩王承袭制度,郡王的子嗣除一人为世子,其余皆为一等将军,俸禄约为每年三千两白银。”

“二百五十位郡王,每人生子十人,总共是两千五百位一等将军,总共耗费白银七百五十万两。”

“算上之前的郡王和藩王所消耗的三百五十万两百白银,单单是这些子嗣,总共就需要花去一千一百万两白银。”

轰!

此言一出,朱标、朱棣,还有厢房内的朱元璋全都如遭雷击,面色苍白的愣在原地!.

第一百零五章 《管理学》,带朱元璋回现代!

首节 上一节 132/1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