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让李世民所不解的事情是。
这地方明明离京师很近。
为什么北京那边一点动静都没有呢?
竟然一丁点的驰援迹象都没有。
哪怕是假驰援...
也能让也先有所顾忌吧?
居然一点反应都没有。
就好像。
臣子们根本不在意皇帝的死活一样!
......
大明洪武年间。
朱元璋和朱棣终于察觉到了不对劲。
而且是很不对劲。
一般来说。
从宣府到北京的距离。
绝对能保证每天的信息通畅。
可从大同到宣府之间的据点被端掉,再到皇帝失联。
足足有十天左右。
北京方面怎么可能一点消息都没得到。
居然完全没有人来接应。
哪怕是佯装接应的人都没有。
这太蹊跷了。
......
「也先在八月十五日派出使者来到明军中营议和!」
「也先截断了桑干河上游的水源,明军几乎是在无水无粮的状态下硬生生和瓦剌大军对峙了三日而不崩。」
「早已到达了人体的极限。」
「如今见到也先有议和的想法,几乎是忙不迭的就答应了。」
「在此时的明军看来,既然有议和的可能性,就还不是死路。」
......
李世民看到这里。
不得不吐槽一句。
“愚蠢!”
“议和的决定是谁做出来的?”
“这是也先的计谋难道看不出来吗?”
“明明在断水断粮,又被瓦剌大军包围的情况下,明军抱着必死的决心,已经凝聚起来了。”
“这种情况下,不一定会败...项羽和韩信背水一战的故事,这些人读到哪里去了?”
李世民直接被明军的指挥给气笑了。
如果朱祁镇不答应议和,说不定有一线生机。
可一旦答应议和。
战士斗志衰竭,这仗还怎么打?
答应议和,有了侥幸的心里。
在死亡恐惧的驱使下,人的求生欲会被无限放大...
上位者的命令在明军的这个状态下,是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的。
这是一条死路。
......
「在双方签订了议和书之后,瓦剌大军撤退。」
「这个时候,不管是皇帝,还是军中的直系上司都已经无法节制饥饿交加的明军士卒了。」
「瓦剌撤军了...可以去喝水了...渴了三天三夜...哪里还管得了这么多?」
「数十万人不顾上位的命令,毅然决然的爬出战壕,使出了全身的力气,疯狂的朝着水源奔去。」
此时。
洪武年间的朱元璋已经预料到即将要发生的那一幕。
这一刻。
朱元璋感觉天都要塌了。
金榜的画面中。
出现了令人胆寒的一幕,
大地开始颤栗,十里之外,烟尘四起...马蹄嘶鸣声随之传来。
一骑,两骑,三骑....几乎是在一瞬间....数以万计的战马就已经出现在了明军的视野之内。
瓦剌大军杀回来了.....瓦剌大军根本没有要议和的意思。
他们是洋装议和....
他们的真实目的...
是要全歼明军...
这一刻....数十万的明军战士从头凉到了脚...
那如同豺狼虎豹般的瓦剌大军挥舞着大刀疾驰而来...
几里的距离转瞬即至。
溃散的明军双腿就如同灌满了铅...定在了原地...
......
洪武年间。
“不要跑...千万不要跑...一跑就完了...一乱就全完了!”
这一刻,朱元璋几乎目眦尽裂。
「明军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
「而瓦剌人骑在马上...开始了肆意的杀戮。」
「很快,明军数十万大军死伤过半,只有少数人侥幸逃脱。」
金榜的画面之中。
明军个个犹如丧家之犬。
全都溃散而逃。
毫无战力!
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在金榜的画面之中倒下!
......
清朝。
看着画面中明军虚弱的模样。
乾隆讥讽一笑。
刚刚建国几十年的明军就已经软弱成了这样。
怪不得数次败在他们的八旗兵手下。
要知道。
他们八旗兵的战斗力...可比纯正的蒙古骑兵还要强上几分。
说到这里。
乾隆居然谈觉得有些遗憾。
大清帝国的周围已经没有敌人了。
他想御驾亲征都没地方用兵!
“哎!怎么就没个不长眼的国家挑衅一下我大清呢?”
“让朕也过一把御驾亲征的瘾!”
......
金榜的画面一转。
切到了土木堡的战壕处,。
此处与溃散的明军截然相反...
是一只装备精良,纪律严明的明军。
只可惜...数量只有几百人。
根本不足以挽回大局。
这是朱祁镇身边的亲卫军。
朱祁镇十分清楚自己接下来将要面对什么。
他已经无心反抗,也没有多余的力量去反抗。
朱祁镇就在这战壕之中,看着瓦剌大军屠杀,缓缓的等着命运的到来...
而战壕之外...英国公张辅,和仅剩的几百皇帝亲军仍在死战。
滚烫的血液喷洒而出...将整个土木堡染成了一片红色的血海。
在阳光的炙烤下...血液凝固成了一道道触目惊心的裂痕。
就如同此时的大明一样...千疮百孔!
明军仅存的战士们就这样屹立在同胞们的鲜血之中...迎接自己最后的归属!
在瓦剌近十万骑兵的冲锋下,几百勇士没有一人退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