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史意难平,皇帝们直接泪崩 第270节

  【并且在这里进行了长达十天之久的旷日大屠杀。】

  【死者约百万人!】

  【有一段文字是这样描述的。】

  【“诸妇女长索系颈,累累如贯珠,一步一跌,遍身泥土;满地皆婴儿,或衬马蹄,或藉人足,肝脑涂地,泣声盈野。”“初四日,天始霁。道路积尸既经积雨暴涨,而青皮如蒙鼓,血肉内溃。秽臭逼人,复经日炙,其气愈甚。前后左右,处处焚灼。室中氤氲,结成如雾,腥闻百里。”】

  【清军的屠杀,甚至连幼儿都没有放过。】

  【再之后,清军攻破嘉定。】

  【前前后后三次屠城...杀十万余人。】

  【史称嘉定三屠!】

  【这年初,清廷发布剃发令。】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这是一道近乎灭绝华夏文明的政令。】

  【几千年来,华夏之地盛行百善孝为先的说法。】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清廷的这道剃发令发布以后。】

  【全国掀起了大范围的反清复明...】

  【尤以江阴人民最为激烈!】

  【在江阴守城将领“阎应元”的带领下。】

  【江阴人民十万之众揭竿而起,带头走在抗清的最前列。】

  【清军在江阴城前后投入了近二十多万的兵力...200门红夷大炮的火力。】

  【历时八十一天,损失了七万五千名清军...】

  【在江阴城没有任何后援粮草的情况下。】

  【才攻破江阴城!】

  【最终,江阴城被屠城...仅存五十三人。】

  【城破当天,守将阎应元在江阴城写下这么一段话。】

  【“八十日戴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与此同时。

  金榜上恰到好处的出现江阴城的情况。

  天边的云似火烧。

  江阴城内外杀声震骇!

  一边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如同恶魔般的清军。

  而另一边。

  则是连盔甲武器都不齐全的江阴百姓。

  二十四万清军将江阴城围的水泄不通。

  二百门红衣大炮火力全开。

  在战火的轰鸣声中。

  江阴百姓誓死不惧。

  死战不退。

  以血肉之躯当做铜墙铁壁。

  十万人同心死义,誓死不为奴!

  ......

  大明。

  朱元璋今天的眼泪已经流了不知道多少次了。

  他震撼的看着金榜上的那句话。

  久久不能回神。

  “八十日戴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咱......咱的大明。”

  “这就是咱的大明....”

  “咱恨!”

  “咱恨啊!”

  早已干涸的泪水再次从朱元璋的眼角滑落。

  这个画面让这个朱元璋泪流不止。

  他为华夏百姓的遭遇而痛苦。

  “扬州十日。”

  “嘉定三屠。”

  “江阴八十一日!”

  “几百万百姓死于非命!”

  “我汉室江山何在啊。”

  “我华夏子民何罪啊?”

  这一刻的朱元璋哭的像个无助的孩子一样。

  他知道这群清军弑杀。

  而且处处防着汉人。

  但他没想到会这么弑杀...

  仅仅入关一年多的时间。

  就至少屠杀了几百万的百姓。

  难道这群人。

  是想要让他华夏灭种不成?

  ......

  大汉。

  刘彻顿时怒不可遏。

  “混账!”

  “这群清军实在混账。”

  “历朝历代称皇的天下者。”

  “有几人会对无辜的百姓动手?”

  刘彻看着清军的所作所为。

  恨不得穿越过去亲自带兵灭杀他们。

  竟然强迫他们汉人剃发。

  这和毁灭他们的文明有什么区别?

  这群人就是想要毁掉华夏。

  从头到尾都是想要毁掉华夏。

  这是群恶贼。

  是群罪犯。

  不可饶恕的罪犯。

  ......

  大元。

  忽必烈看着清军的举动。

  忍不住唏嘘。

  “残忍!”

  “太残忍了。”

  “你清朝虽然很残忍,但还不够残忍。”

  忽必烈忍不住吐槽。

  “你屠城...你不能光盯着华夏屠城啊...”

  “你去外面屠啊...”

  忽必烈遥想当年。

  跟着父亲和祖父征战的时候。

  那是整个东南西北屠了个遍。

  黑人,白人他都屠过...

  ......

  【占据北方以及东南之后....清军开始向四川进军。】

  【这里的军阀张献忠很快被清军杀死...四川的百姓并不投降...他们依旧在自发的和清军作斗争....】

  【从顺治三年到康熙年间几十年的时间里,清军才彻底征服四川。】

  【在这个过程中,四川百姓千者不余其二。】

  【十户不存一人。】

  【与此同时。】

  【湖广的湘潭也被清军攻破。】

  【屠城七日。】

  【城中百姓被屠戮殆尽,存者不余百人。】

  【再之后。】

  【清军继续南下,抵达南雄(广东韶关)。】

首节 上一节 270/6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