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于起义了 第528节

“罢了罢了,撤吧!”

三月,孙坚与刘磐与罗县外大战,孙坚轻敌冒进,被黄忠射杀,刘磐与黄忠引兵退回洞庭湖边,与黄祖汇合。

——

“孙坚竟然死了,等不到本王出兵了?”刘擎看着战报,颇为诧异。

“主公,孙坚虽死,但孙坚军攻势却依然迅猛,已将刘表军赶回洞庭。”郭嘉道。

“想不到啊,孙文台,终究是死于非命,早知今日,还不如当初战外族而死,如此,还能为孙氏一添荣光。”刘擎一阵感慨。

在这个尚不算是群雄逐鹿的时代,孙坚所为,已与叛逆

无疑,所以孙坚可谓死得轻如鸿毛,不值一提。

当然,历史上的死,也是轻如鸿毛,袁术刘表争势,孙坚轻敌冒进,被黄祖设伏击杀。

孙坚南阳斩黄巾,三辅战外族,斩华雄退吕布,夺回雒阳,修缮宗庙,一身功名,化作黄土。

“主公,孙坚一死,恐怕孙刘战事,会暂时告歇,此时正是主公备战之时!”郭嘉道。

“如今春暖花开,算算时日,女采预产之日已不足一月,此事,或许是天意。”

荀彧在紧锣密鼓的准备粮草,征召打造马车,大军出征,辎重先行,而各郡的点兵工作,也正在悄然进行。

如今天汉中已定,豫章之危已解,而马腾率张杨鞠义二将,也正回到陈仓,打算与董卓合击汉阳郡,算算时日,韩遂应该已经收到自己的通告了才是,一条衣食无忧的生路,或许没有多少吸引力,但当大军临境,面前只有死路的时候,或许才会想起生路的可贵。

反正是在等待新生命的降临,刘擎也愿意再等等韩遂的狗命。

二十日后。

王府人声鼎沸,忙忙碌碌,丫鬟佣人争相奔走,忙碌个不停,刘擎立于荀采院中,焦急的等待着,虽园中已是姹紫嫣红,各种花朵竞相开放,刘擎却无心欣赏,尖着耳朵,听着房屋内的声音。

虽隔着远,依然能听见荀采隐约的尖叫之声,心头不由得一把把的抓紧,额头也不知不觉沁出点点汗珠。

“夫君莫急,采儿妹妹一定会没事的。”蔡琰拿巾帕拭了拭刘擎额头的汗珠。

“本王能不急么,这可是本王第一个孩子!”

“大王的意思,第二个,便不会急了吗?”

“呃,应该也是会急的吧!”刘擎随口一说。

蔡琰久未回复。

刘擎诧异的看了蔡琰一眼,只见她低着头,白皙的细手搭在自己平整的腹部,怔怔的看着。

刘擎见状,先是一愣,再想想蔡琰之言,脑中不由得轰然一声。

“昭姬,难道你……”

“看来今天大王也没有高兴得昏了头,本月月事,已推迟半月未至了。”蔡琰说着,红着脸,低着头。

“呀,本王要昏头了,今日可谓双喜临门!”刘擎笑道,脑中还真是乐得嗡嗡的。

话音刚落,一声尖锐的哭声刺破了脑中的混沌,刘擎一道颤栗,猛然清醒过来,当即快步迎上。

屋门一开,产婆正抱着孩子,说道:“回大王,是个男孩,身体康健,哭声响亮,有如大王一般……”

“荀妃如何?”刘擎打断了产婆接下来的奉承之语。

产婆一愣,旋即回道:“大王放心,荀妃生育非常顺利,目下只是体虚,不久便会恢复。”

刘擎松了口气,伸手接过孩子,包裹在锦布中的儿子,只小小一只,五官都未舒展开来,额间还有丝丝血迹未擦拭干净。

刘擎抱着孩子来到榻前,侍女轻道:“王妃,大王来了。”

荀采睡眼惺忪,睁眼看了刘擎一眼,微微一笑,便收住了,好似连微笑的力气,都没有了。

“大王,臣妾幸不辱命,得偿所愿。”说所愿的时候,荀采已经闭上了眼睛。

刘擎心头一紧:“采儿!采儿!”

“大王,王妃只是睡着了。”侍女道。

刘擎也觉得自己神经大条了,目光随之移回孩子身上,哭闹一阵之后,或许也是累了,竟然随着母亲荀采一道睡着了,气息酣稳,好似父亲的怀抱,十分舒适。

……

(求月票,推荐票支持!)

第503章 颜良文丑投效,举兵最后一战

刘擎抱着孩儿,立于门口,立于园中的一众僚属,齐声道贺:“恭喜主公,喜得公子!”

“多谢诸位,文若,传本王令,冀州大赦!”

连年征战,如今冀州有不少未投降的战将,比如颜良文丑,两员被俘的将领,分了田地,参与劳作,还有成建制投降又未归心的兵马,也分了区域用以屯田,加上一些偷鸡摸狗之辈,皆可获得大赦。

通常那些罪重的,要么处死,要么发配边地,反倒不在本次大赦范围之内。

“喏!”荀彧领命。

“夫君,可有想好名字?”蔡琰提醒道。

第一个孩子的名字,刘擎其实已经想过多次,儿子女儿的都想过,不过始终也没有打定主意,不过当看到孩子的时候,刘擎突然有了主意。

如今正值春播时节,正是各种粮食作物播种的时候,而稷,乃是百谷之长,和土地合称“社稷”,所以刘擎想的名字,便是刘稷。

“刘稷!”刘擎道。

郭嘉听了一愣,荀彧也怔怔的看着抱着孩子的刘擎,其他人也是相似的表情。

怎么?难道有什么问题?刘擎心中。

众人面面相觑,最后,还是荀彧提醒道:“主公,此名有讳于高祖。”

刘擎恍然,原来如此,高祖名为刘季,正好同音。

“诸位误会了,此‘稷’为江山社稷之‘稷’,并非高祖之‘季’,我儿生于春耕时节,稷乃百谷之长,望大汉此后,风调雨顺,连年丰收!”刘擎解释道。

众人神色这才回复正常,刘擎这样说,只不过是美好的想法而已,刘擎清楚,未来的气候,随着小冰期的到来,会变得越来越极端,降水会越来越少,雨季越来越短,但事在人为,总有办法的,比如增加耕地,兴修水利,开发南方等等。

“好名字!”荀彧赞道。

“主公英明!”郭嘉却是赞刘擎,对名字引而不提,这稷既有粮食之意,也有社稷之意,能体现主公之志。

刘擎抱了一会小稷儿,便将他放回了床榻之上。

短暂的时间处置公务,刘擎一得闲,便往荀采院跑。

数日时间,恍惚便过,小稷儿渐渐长开了,一双灵动的大眼睛,和荀采十分相像,而淡淡的眉宇,已然有几分刘擎的样子。

生产顺利,荀采恢复的很快,加上刘擎这段时间悉心陪伴,心情愉悦,已经可以下地行走。

王府之中,满是欢快的气氛,随着满月期限的临近,没有十分重要的事,荀彧干脆没有打扰。

王府虽气氛轻快,但邺城,乃至整个冀州,却忙忙碌碌。

这个时候,春耕基本结束,登基在册的精壮,纷纷接受征召,一对对人马,以县乡为单位,朝着同一个方向——邺城,行进。

常常出入邺城的人也发现,邺城外的大营,人数日益增多起来,晨练的

规模,也不断扩大。

与此同时,大批粮食从各大渡口渡过河水,分头进入大河以南,即便是不明真相的百姓,也隐隐猜到,将有大事发生,很可能就是战事,而且这等规模的战事,于冀州而言乃是首次。

魏郡,繁阳县。

一架华丽的马车突然停在城外,并未入城,不过县令车奔早早便迎在了此处,他早前便听到荀彧的命令,渤海王近日将来视察新田的垦种情况。

实际上,刘擎不是要查什么垦种情况,刘擎此来,是为颜良文丑而来。

大赦之后,两人还籍繁阳,分了新田,而且两人的田,还是挨着的。

近日艳阳高照,到中午时,日头打在人身上,已有焦灼之感,新翻的地,也被烤得一层发白。

颜良和文丑正坐于树下乘荫,颜良望着田间萌发的绿意,心情十分舒畅,当得知有一块地是属于他的时候,他恨不得将田翻个两遍,一颗杂草都不留下。

“文丑,发现没,我的禾苗,长得比你大!”

文丑还真看了眼颜良的地,又看了眼自己的,哪有什么区别,分明是颜良那眼怼着禾苗看,所以显得很大。

“嘁,等产的粮比我多,再吹吧!”文丑道。

突然,两人听到一阵马蹄声,自从被俘之后,两人便没有骑过马了,于是双双透过目光,循声望去。

这么一望,目光顿时停滞。

那马很眼熟。

渤海王的金戈战马。

再看那人英姿,不是渤海王,还能是谁。

渤海王身后便是典韦和郭嘉,还有他们认得的繁阳县令车奔,后方远远跟着十数骑。

“颜良,那是渤海王,他来干嘛。”

颜良没好脸色道:“自然是想你我投靠他。”

文丑沉默一下,问道:“颜良,你还想纵马疆场,挥刀杀敌吗?”

这话问得,颜良一愣。

不由想起数日前的光景,趁着大赦,他回了故乡赵郡一趟,颜氏虽没什么名望,但也是人多的大族,原本颜良跟随袁绍,属颜氏荣光。

不过刘擎控制赵郡之后,改国为郡,抑豪强,分田地,对于颜氏这等底层氏族,自然是获益良多,族里对渤海王的评价,也十分崇高,族中族老甚至交待,若有机会,一定要好好报答渤海王大恩。

颜良原本一心向袁,但见了族中的变化,和族老的劝说之后,对渤海王的看法也大有改观。

“还有机会吗?”颜良不答反问。

文丑冷笑一声,“不然渤海王为何来此呢?总不至于是教我等种田的吧。”

颜良沉默未答,静静的听着马蹄声,渐渐靠近,直到停下。

果如文丑所言,颜良心中不由期待起来。

“两位将军好自在呐!”刘擎笑道。

文丑大方的起身,顺手拉了一把颜良,两人双双向刘擎行礼。

“拜见大王。”

“免礼!”

“两位将军,种田近一年,可有感触?”

难!”文丑回道。

“百姓艰辛。”颜良这般说。

刘擎下马,径直走到田边,极目望去,是一片片的田地,被分割成一块块,绝大部分已经覆上了绿色,禾苗已然开始长了。

刘擎弯下腰,揪起一根杂草,将之拔掉,回道:“然而当今天下,还有多少人想种田却不能。”

刘擎回过头,对两人道:“不知两位将军之志,是在这一亩三分地,还是在更广阔的土地呢?”

两人面面相觑,似乎没听明白。

首节 上一节 528/5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