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忽悠许褚当小弟开始 第74节

因此,袁绍缓缓点头,深表赞同道:

“伯业不必担心,但旁人呢?”

许攸捏着颌下一缕胡须,继续分析道:

“陈留太守张邈在雒阳时,便曾替主公奔波,您能当上这十八路诸侯的盟主,孟卓兄亦有很大的功劳。”

“想来......”

许攸深知张邈与自家主公的关系:“孟卓兄应该会支持主公,唯一的变数,便是自讨董开始,您与孟卓兄发生过几次口角而已。”

袁绍同样明白这一点,点点头:“我又何尝不后悔,所以今夜特地给孟卓道了歉,若是孟卓能不计前嫌,我的把握会更大。”

“除了伯业、孟卓呢?”

“还有......”

正当许攸准备继续分析时。

忽然,帐外响起悠悠一声传报:

“报—!”

袁绍、许攸扭头望去。

但见......

大将淳于琼疾步闯入,神色略显慌张:“主公,大事不好了。”

袁绍哦的一声惊诧:“仲简勿急,有何事,慢慢说。”

淳于琼喘口气:“主公,张邈、鲍信、王匡、袁遗等人回营后,袁术派人拜访,他本人更是径直赶往了张邈大营。”

“该死!”

袁绍勃然大怒,铁拳猛砸帅案,发出蓬的一声震响:“这狗杂碎,简直欺人太甚!”

淳于琼眉头紧攒,急忙询问:“主公,咱们该怎么办?”

袁绍怒气冲冲:“能怎么办?在这节骨眼上,你难道还能杀了他不成?”

淳于琼顿时蔫儿了,他虽然打心眼里瞧不上袁术,但鉴于他们兄弟之间的关系,以自己的身份,还真不好做点什么。

毕竟,二袁始终都是盟军关注的焦点,二人的内斗也是公开的秘密,相互拆台的烂事情,谁都没有少干。

但是......

这些阴暗的事情只能背地里耍耍,绝对不能太过出格,若是有违众人自幼接受的教育,而所形成的三观,那么袁绍竖起来的人设,当真会崩塌。

“主公勿恼。”

一旁许攸揖了一揖,轻声道:“咱们已经把该做的事情,全部都做了,若是连袁遗、张邈、王匡等人都不支持主公,那么咱们也别想赢袁术。”

袁绍岂能不明白这点浅显的道理,但他心里就是不爽:“话虽如此,难道咱们便任由这家伙拆台吗?”

“子明的意思很简单,谁在盟军中最具有公信力,谁便能获得传国玉玺的保管权,能对我袁绍构成威胁的,仅有此贼一人而已。”

“难道......”

袁绍的目光扫过淳于琼,落在许攸的身上:“我不该采取一点别的措施?”

许攸深吸口气,又缓缓呼出:“可是主公,您有没有想过,袁术明目张胆的如此,正有激怒您的想法,他明知自己的威信不如主公,总得想点别的办法。”

“这......”

袁绍恍然大悟,缓缓点头:“确有这种可能。”

许攸一揖:“主公,属下以为,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应当以稳妥为先。”

特殊原因,换网址了:

第104章 不记名选举

次日,清晨。

雄鸡报晓,朝霞满天。

雒阳城。

盟军大营。

中军,大帐。

此刻的刘铄捧着一个精致的木盒,在万众瞩目之下,款步走上盟主的宝座,将其恭敬地放在帅案上。

袁绍虽然在极力掩盖自己的表情,但刘铄却能透过对方那双闪烁着精芒的眼睛,感受到那一抹贪婪与异常的兴奋。

“袁盟主。”

刘铄冰冷的声音打断了袁绍内心的幻想:“不如便由我来主持今日的议政,选出最具有公信力的人,来替天子保管这方传国玉玺。”

袁绍期盼这一刻久矣,忙不迭点头:“好,这次议政原本便是由子明你发起的,自然应该由你来主持,我相信子明绝对的公平、公正。”

“既如此,还请袁盟主让位。”

刘铄还真叫一个不客气,当场摆手做请状,示意袁绍起身离席,到一旁下首就座。

“这......”

在传国玉玺的面前,袁绍这个小小的盟主又算得了什么。

他犹疑了片刻,终于还是肯定地点了点头:“好吧,此次事关传国玉玺的议政,便交给子明你了。”

“请!”

言罢,袁绍腾地起身,把手一拱,示意刘铄入座。

虽说刘铄依旧是个兵不满千的小人物,但因为战功卓著,持续提升的影响力,在盟军中早已占据一席之地,即便面对袁绍的主动让位,依旧没有表现出半分怯场。

他转入上首宝座,炯炯双目缓慢地扫过满帐的诸侯,仅仅只是一眼,他便清楚地知道,今日必将上演一出好戏。

“诸位,铄与文台、孟德三人合力,于前些天攻入雒阳城,斩杀了董卓帐下大将牛辅,在次日打扫战场之时,于枯井中寻得传国玉玺。”

言至于此,刘铄双手恭敬地将木盒上的盖子掀开,旋即朝着盒中玉玺,躬身行了个标准的九十度大礼,以示对皇权神授的崇高敬意。

随后!

他伸手入盒中,缓缓取出那方传国玉玺,高举过头顶,将其展示给满帐的诸侯,它彷佛有种奇异的魔力,出现的一刹那,满帐诸侯尽皆色变。

“吾皇万岁!”

“吾皇万岁!”

“吾皇万岁!”

率先喊出这句话的,乃是徐州刺史陶谦,随后北海相孔融跟着呼喊,最终满帐的诸侯齐声呼喊,彷佛如同上朝议政般,躬身行礼。

虽然,刘铄以前在电视剧上,也曾看到过汉代皇帝上朝的一幕,本以为自己的内心不会有什么波澜,但不曾想,当他真正亲眼所见,亲自感受时,内心依旧巨浪滔天!

怪不得在古代,人人都想当皇帝,这种被人恭敬臣服的感觉,当真是太爽了,让人有种高居于云端,俯瞰天下的感觉。

刘铄是当真想要喊出那句“众爱卿平身”的话来,但话到嘴边,却又硬生生被咽了回去,只是在嗓子眼里,稍稍过了把瘾,旋即将传国玉玺放回木盒。

“诸位,董卓劫掠天子迁都长安,传国玉玺却以这种方式神秘现世,铄虽不才,但仍旧感觉其中必有蹊跷。”

“讨董之战已经进入关键时刻,盟军态势稳中向好,铄以为我军绝不可因此而止步不前,因此召开此次议政。”

“铄的目的很简单,便是希望能选出一位具有公信力的诸侯,暂时保管传国玉玺,待我等战败董卓,迎回天子,再将玉玺奉还陛下。”

徐州刺史陶谦朗声言道:“子明言之有理,传国玉玺以如此方式现世,而且还是在盟军势如破竹之时现世,这其中必有蹊跷。”

“我们绝不可能因此而被蒙蔽,理当如子明所言,选出一个具有公信力的诸侯,暂时保管传国玉玺,待攻克长安,再行奉还。”

北海相孔融更是横出一步,朗声言道:“子明为国为民计,令某佩服,我孔融也同意如此处置。”

后将军袁术瞥了眼袁绍:“只要能保证绝对的公平,我袁术愿意遵从!”

袁绍昂首挺胸,自信满满:“本盟主附议。”

“末将附议。”

“末将附议。”

“附议!”

“......”

见众诸侯尽皆表示同意,刘铄淡然一笑,目光扫过众位诸侯:“诸位,为了保证绝对的公平公正,铄准备采取不记名选举的方式,选出众诸侯心目中,最值得托付的人。”

袁绍皱了皱眉:“不记名选举?这是何意?”

刘铄回答:“很简单!就是只写被推举人的名字,不写自己的名字,如此便可令在场众诸侯无所顾忌,真正选出自己心满意足的保管人。”

“哈哈!”

袁术仰天哈哈一声,兴奋地恨不得跳起来。

他的目光瞥向对面的袁绍,眼神中带着一抹阴谋得逞的味道:“好!好一个不记名选举!甚得某些人在背后搞小动作。”

袁绍心头一凛,但面上依旧保持冷静:“不记名选举的确妙哉,可以给那些真正以势压人的家伙,当头棒喝。”

“我袁绍!”

言至于此,袁绍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举双手赞成!”

虽说袁术是嫡出次子,但只要不是袁基,袁绍至少有七成把握,可以将袁术秒得渣子都不剩,何况昨夜全都心腹,今日也得到了肯定的回答。

然而,袁术同样经过了努力,而且同样得到了肯定的回答,他相信在他的努力下,这些诸侯一定可以认清袁绍的真面目。

何况!

代汉者,当涂高。

刘铄以这种方式选择保管人,冥冥之中或许已然注定了结局。

见二袁如此针锋相对,且尽皆同意不记名选举,刘铄倒也不再废话,取出事先准备好的竹简,朗声道:

“诸位,稍后铄会将竹简发下去,还望诸位可以认真思考,从内心出发,到底谁才适合执掌传国玉玺,决不可为外界干扰。”

“铄再次重申,这不记名选举真正的目的,便是让诸位能不受外界干扰,选出真正拥有公信力,能够执掌传国玉玺的人。”

众诸侯齐齐拱手:“我等必遵从本心。”

刘铄点点头:“如此甚好。”

言罢,刘铄绕过帅案,将事先准备好的竹简,发给在座的每一位诸侯。

特殊原因,换网址了:

第105章 爆冷门!

望着正在思考的众诸侯,刘铄心满意足地点了点头,旋即提笔在自己的竹简上,写下一个名字,丢在提前准备好的木箱中。

置笔一旁。

刘铄抬眸望向下方诸侯,下首的袁绍已然写好,将竹简翻扣在案上,犀利的目光在身旁众诸侯的竹简上,不断扫视。

“咳咳!”

刘铄故意咳嗽一声,扭头瞥向袁绍:“盟主,您写完自己的竹简,不得以眼神干扰其他诸侯,您贵为盟主,希望能以身作则。”

首节 上一节 74/29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