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第145节

人民大会堂。中共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在十年前的"八天”,中央通过了“三步走"的战略,现在已过去整整10年,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一一全体国民解决温饱问题,就是在1966年。十年前尚无人民大会堂,八大是在北洋时代的大会堂召开的。那时候的人大、政协会议,也都在那里召开。现在,高大巍峨的人民大会堂嘉立在天安门广场,在它的对面是历史博物馆。还有军事博物馆、北京展览馆、工人体育场.……这些标志性建筑之外,还有北电集团的建筑群、北京电子产业园、北京航天城(航天科技工业园),以及居民区翻新改造修起来的40万套住宅楼。40方套小户型住宅楼,也只是解决了100~150万人的住房问题而已,现在北京估测有800~900方常住人口(户籍+外地务工),离全民安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北京之外,是离首都最近的河北省天津给自已了“副首都"和"河北经济引擎"的双重职责,副首都即响应国家"不要把北京规划成为万金油"的构想,重点央企很多被放在了天津,毕竟这里还靠海。甚至要求央企的总部也往天津放

河北的经济引擎,主要体现在京津唐三角工业区,以及天津-保定-石家庄的城市线。对了,天保铁路是1965年通车的。整个华北、中原地区,从清末到民国战乱而毁弃的水利工程已大部修复,并且还增设了许多农田水利工程、土地改造工程。黄河中下游平原是世界三大小麦平原之一,但在20世纪上半叶,这块曾孕育了中华文明的天选之地的农业搞得并不怎么样。到1946年,三大小麦平原沦落到了竟然要向美国求援,求救济一些小麦/

面粉才能吃饱肚子的境地。

现在河南、河北、山东重新成为粮食生产基地,平原地区的规模化农场能为国家出售大量的小麦和玉米,供养北方的城市而规模化农场是以人口流动为前提的。人口流动到了哪里?北方的城市里。可以认为农民离开了自已的土地,到了城市,但吃的还是原来祖上那些土地的粮食。…但他们不种地了,反正有别人在种。在南方和西南地区,过去10年国家打了一场温饱攻坚战。大量的公路在西南山区延伸,公路网逐渐成型。现在虽然有些乡镇单位没有通公路,但是步行不超过10公里就可以触及公路,这就让农药和化肥可以渗透到每个县、每个乡,增加这里的粮食产量

也让农村人口的流动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

1966年,如果有西方的旅行者来这些地区旅行,他们可能仍旧会惊叹于这些山区的贫困:90%以上的食物来自谷物,有的谷物甚至是粗糙的做饲料都不太合格的红薯土豆;农民手头拮据,身上经常穿着10年前的补丁叠补丁的衣服。

但如果考虑到10年前、20年前,这里的农民生活在什么样的状态,或者看看这些山区的自然条件、基本建设水平,就能得出公正的评价:这些山区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未来这些山区还会继续快速变化。“从1956年到1966年,中国的粮食产量从1.85亿吨增长到2.8亿吨左右,人口从6亿增长到7亿,人均占有粮食从300公斤增长到了400公斤,从整体上来说,中国已经摆脱了饥饿,全民达到了温饱水

平。

“这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是人民的劳动、工业的普及与科学技术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从1956年到1966年,全国新增水浇地2.7亿亩,新增化肥产量400万吨。”“按氮元素净值计算,中国的氮肥产量已占世界氮肥产量的30%,磷肥产量占世界的14%,钾肥产量占世界的10%。“1966年,全国棉花产量达350万吨,此外进口原棉84万吨,生产化纤190万吨,中国的纺织产业不仅为全国人民提供了充足的和丰富多彩的衣物,并在世界纺织品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过去10年,全国修建公路、乡村道路95万公里,使用化肥的村级单位从1956年的5%提升至1966年的47%。”“杂交水稻初步取得成功。1965年杂交水稻的播种面积40方亩,经实证证明,在同等技术条件下可使水稻产量增长约20%...

在八大的总结中,总理说出的一串一串数字,每一条都标志着过去10年的成就。当然,八大还有对未来的展望,对"小康"这一概念的描绘。不过与第一步的“温饱"战略不同的是,现在国家对小康是什么、对各省究竟要达到什么样子才能算小康,并没有预设一个固定的答案,而是由所有代表畅谈自己所在地区的未来构想。当然,在国家层面,也有一些对未来的构想。农业、工业、国防军事,…航天。列席参加中共十大的外国党团代表团,有幸第一次听到了中国关于航天未来发展的方略。现在NASA和欧洲对中国航天究竟要做什么还是有点迷糊的:美国和苏联在太空竞赛,美国公开了要登月,苏联也说要登月。除此之外,这俩国家还频繁往火星、金星、木星土星水星发射探测器,甚至打算向太阳系外发射探测器中国没说要登月。中国也没到处发探测器,中国想干什么?“中国将开启自已的探空工程,探索空间科技,研究空间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和平利用太空。中国将用空间技术反馈国家,促进国家的工业和农业发展。”“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当前目标以建设环绕近地轨道的、长期运行的载人空间站为目的。在空间站,中国将进行一系列的空间技术探索与试验,并在远期实现在空间站利用微重力环境,进行某些高

新技术材料的生产。

第四十七章,布到河北省来

最先知道中国航天的发展“路线图“的,竟然是列席参加十天的外国党派代表团,这让NASA、欧洲航天和火箭圈子很无语。关键是,这些列席参加十大的外国代表团就没有航天人士,于是他们转述出来的消息光怪陆离,走样得惨不忍。古巴代表团说中国要在太空建造城市。德国代表团说中国要造造一种在太空的“中转站”,为飞向其他星球提供中转,这些说法...不能说全错,只能说其中有对的。最后是钱学森在十大闭幕之后露面讲了一些,被原样放上电视新闻节自了,世界各国这才知道中国航天的准确的未来计划。对了钱学森现在还是有点晕,因为他在八大被选为中央委员了。其实本来钱学森这样的人的定位是中央候补委员,他们主要精力放在学术、科研,平时并不进行政治和管理。但在投票的时候老钱的票噜噜噜噜地往上加,这票数和排名,放候补中央委员绝对是不

行的了。

现在世界知道了,中国航关工程的重点是“空间站、卫星”,另外也会分出一部分航关资源用于深空探测、外星球探索等“为了全人类的活动。于是西方的一些媒体开始解读。空间站是什么?嗯,它是环绕地球长期飞行的一种航天器,如果发展到2.5代和3代空间站,那么这种航天器里随时都会驻扎2~3个宇航员。《中国空间站将使得整个地球长期处于中国人的监控之下)

好家伙。就算宇航员裸眼视力2.0,要在几百公里搞的空间站看地面,也是啥也看不到呀。张文逸在太空中就没看到长城。监控地球,这个说实话,我们是有监控的想法,但第一代的气象卫星或者侦察卫星都比裸眼强无数倍。所以西方记者搞的这个大新闻经不起推敲,反而还起到了掩护作用。

在十大会议上,中央自1945年来第一次提到了外国投资(此时的外国专指西方)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我们的回答是这样简单: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去代替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不但是一个进步,而且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它不但有利于资产阶级,同时也有利于无产阶级,或者

说更有利于无产阶级。

“为着发展工业,需要大批资本。从什么地方来呢?不外两方面:主要地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积累资本,同时借助于外援。在服从中国法令,有益中国经济的条件之下,外国投资是我们所欢迎的。”“中国在得到一个巩固的国内和平与国际和平,得到一个彻底的政治改革与土地改革之后,能够蓬蓬勃勃地发展大规模的轻重工业与近代化的农业。在这个基础上,外国投资的容纳量将是非常广大

的。

(1945:《论联合政府》)在1966年的决议中,内容就丰富多了,因为过为去14年中国真的有巨量的实操经验。基于这些实操经验,十大决议对外国资本在中国的运营情况做了详细的总结。从1952年开始,外国资本以贷款的方式进入中国。这些贷款主要用于发展当时能迅速投产并进入出口创汇“循环"的纺织业。外国贷款首先是有定向采购的限制,英国给你贷款,你就要买英国的纺织

机械。其次是有利息。

中国纺织业过去14年的迅猛发展,“起步"的原始股就是源自这些。从1960年开始,外国的直接投资进入中国。外国资本的贷款与直接投资的区别是:贷款以一个固定的数字剥削中国劳动者的剩余价值,外国直接投资的剥削比率则是一个浮动的数字这一条区别让贷款模式与直接投资模式有了巨大的区别。贷款关系形成之后,由中国自己使用这些资本。外国投资形成之后,由外国资本的所有者掌控这些资本。由于掌控与不掌控的差别,国外的资本所有者发放的贷款数量是有限制的,当超过或接近一个他们所认为的数值上限时,再多的贷款就很困难。而投资则允许比贷款更激进,因为投资设厂开公司是

由他们掌控的。

当然,无论贷款还是投资,所有的方式到底可不可行都有一个前提或者能一票否决的条件:这个国家的政策法规,1960年之后外国在中国出现了几个有限的投资项目,其中规模最大的是杜邦,杜邦到1966年已经在中国开设了3个涤纶纤维厂,此外在香港还有一个。

之所以举杜邦的例子而不是可口可乐,是因为可口可乐太典范了,杜邦更像是“典型"的资本家杜邦在1960年拒绝出售当时确实是最先进的涤纶生产线,说要么直接从杜邦的工厂进口涤纶纤维丝,要么允许杜邦在华设厂。考虑到中国巨大的纺织品需求(自用就非常巨量了,还要出口),化纤

是不能缺少的原材料,因此中央特批杜邦来华投资,这是两桶可乐之后的第三家。

杜邦也不像可口可乐那样喜欢包装自己的形象,来华投资就是直奔赚钱去的,娴熟地建厂、开工、运营、现在还学会了利用劳动者服务中心调整自己的员工结构。也就是解雇工人。杜邦还潜心研究中国颁布的所有法律法规,不放过任何可以增加自己收益或者减少支出的漏洞这逼得上海市人大、国资委修订了好几次外资管理法规。到现在杜邦3+1个工厂生产的涤纶占据了中国化学纤维供应量的50%。中国在1955年一度在考虑和粮票一样发行布票,但最终纺织业的高速发展让布票没有必要发行了,而这得归功于化纤和进口棉不谈工业体系谈就业,杜邦的涤纶工厂在华直接雇佣员工九千多人,由于杜邦的工厂只做涤纶纤维丝,它的下游还有化纤纺纱、织布、染色,以及基于化纤布的成衣等等一系列工厂,这些工厂雇佣

花。的员工有8万多人。

这8万多员工意味着有8万个家庭、超过20万人以上获得了稳定的生活来源,或至少是让家庭中的某一个成员的生活来源解决了(提供了另一半的收入)。除此之外,中国境内新增了8万个从事第二产业的产业工人,这就会带起数万第三产业的从业者。纺织工业的生产车间员工现在的工资在平均线中等偏上的位置,他们的消费能力就是带起第三产业的

最可靠的货币流。

一一由于现在居民普遍不购置房屋,房租消费占比极低,所以工人不会发100块工资还70块钱房贷,日常的耐用或不耐用消费品在开销中的占比很高。杜邦来中国不是来当雷锋的,他的三个工厂每年能有巨额盈利。但在客观上,杜邦让中国境内多了价值数亿美元的现代工业资本。这就是杜邦对中国工业化的正面效应。

“十大"和苏共二十三大,时间相隔几个月,两个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做出了相似的决议当然这也就是粗看上去相似而已。十大之后町着人民日报全文刊载的会议决议的人可多了去了,这些人几个月前也以同样的态度逐字逐句地解读苏共23大报告。不过在西方国家,这种分析专家是不缺的,只要精通苏联或者精通中国其一即可。但同时在苏联和中国亲身呆过的人并不算多。扎帕塔石油公司总经理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老布什)就是这少数在

中国和苏联都长时间呆过的人之一。

第一次来中国、见到主席的时候老布什还只是哈里斯县的共和党主席,现在他已经是国会众议员了,不过众议员的身份并没有影响到老布什来中国“视察工作”。扎帕塔石油公司现在在中国有很多业务:他们生产的石油机械在中国主要就是用于胜利油田,其中一部分是在美国生产、直接销售,另一部分石油机械则授权之后由中国生产。现在授权给中国生产的主要是石油钻采设施中一些相对简单的部件,比如钢结构件。抵达中国后,老布什赶往河北邯郸,这里的邯郸钢铁厂和轧钢厂据说已经按照要求生产出了第一批钢结构件,等着美方验收。“从交给你们图纸到投产,只用了5个月时间?”在邯郸,老布什扫视这里的钢厂新落成的轧钢车间,的确是新建的,连厂房都是新建的。车间在一座高炉的侧翼引出一条分支生产线,在目视范围内大约有20多人在工作,操纵轧钢设备把通红的钢

铁加工成型。

“其实是四个半月,布什先生,你来之前我们已经投产了。”老布什到轧钢车间的产品出口,他让技术检测人员去检测钢结构件是否合格。检测人员围着那一堆钢材测尺寸,符合要求。测强度,钢厂开出一辆小拖车,把其中一条钢结构件扯出来以便美方用仪

器进行检测,过了一会儿,检测人员报告,强度符合要求。

钢厂第七车间的赵主任:“您还可以多抽检几根。”布什:“让检测人员去操作,我不看了。不过我感兴趣的是,美国的工厂加工一个A型件需要8美元,B型5美元,C型11美元,这几乎是全球效率最高的加工工厂。你们工厂加工这些部件能做到这么低

的成本吗?

赵主任:“按汇率来算,差不多吧,或者我们成本略微高一点儿,但是产量再大一点,车间建设成本就能又摊薄一点。”布什说的是中国为什么不直接全套从美国引进所有的机械,这样说不定更便宜一一美国的机械加工体系成熟,生产成本很低件,一个竖起来三层楼高的钢结构件,工厂把它轧出来只要花8美元...这个

赵主任这么肯定地说中国的加工成本和美国差不多,而且质量还是合格的,这让布什不由得刮自相看。

“Mr赵,如果苏联有你们这样的效率就好了。”赵主任:“苏联老师傅啊。我们钢厂一期工程就是苏联援建的,援助了大概40%的设备。”布什:“我在苏联呆过,而且也是授权他们的轧钢工厂生产油田钻采设备。他们新建一个轧钢车间要六个月,而且头三批轧制产品都是不合格的。”赵主任:“哦,这么说..还是苏联好。”布什“..

赵主任:“我是说,苏联的钢厂可能比我们轻松。苏联的工厂没人逼他们,我们有。”布什:“好像中国有一个特殊的政府机构,叫做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就是这个委员会在不断督促你们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是吧。”赵主任:“其实逼我们的不只有国资委,还有小钢厂。”布什:“小钢厂?"赵主任:“对,就是小厂,现在到处拔地而起的小钢厂。要是钢翻车了,我可就成铁锈守望者了。”

在河北或者整个北方,铁矿山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张生产。品位40%的、甚至30%多的矿石采掘出来、粉碎,在矿山先粉碎进行一次选捡,然后从巨大的离心选矿机出来,直接滑入火车车皮,送到订购铁矿的钢厂。

煤炭-焦炭业也是如铁矿业一般蓬勃发展。持续十几年的交通建设一一这是钢铁业发展的前提,有发达的铁路网才能有钢铁业这种对运输要求极高的产业。不断加速和扩大的基本建设是钢铁业发展的动因。铺开建设需要大量钢铁,钢材市场在过去5年平均价格上涨了32%,现在无论国家还是地方,对建设钢厂都有很高的积极性。持续的技术积累也让国内钢铁业在大扩张时期有着还不错的技术水准。五十年代曾推出的年产1万7千吨的小高炉样式,以供各地建设地方钢铁厂的时候采用,现在这种高炉样式已经完全过时了。现

在完全用国内的设备搭建小型钢铁厂,起步就是年产12方吨的高炉。

长期的建设也给钢铁业提供了人才池。和十几年前不一样,现在在北方,如果想开钢厂,总能招得到有钢铁从业经验的中专及以上人才,有时候甚至能抓到一两个钢院的本科生。不用再由少数几个识字的带看一群文盲半文盲修高炉了。

作为石油机械公司的老总,布什在中国第三次考察让他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虽然中国的工业规模尚赶不上苏联,但中国制造业的效率和管理水平可能已经超越苏联。”“以钢铁工业为例,中国的钢铁工业处于近乎疯狂的扩张阶段,国家直属、省国资委下属、民企均看好这一行业的前景。中国钢铁业的总体技术水平比我想象的高得多,并还在不断地快速地上升。”

第四十八章,新航天发射中心选址

老布什对河北的钢铁业有了直观印象,不过老布什也并没有完全地了解河北。这个包围首都、有北方最大港口城市天津作为首府的省份,是在1966年才宣布解决温饱问题的。中国最后一年压线过关的四个省之一。至1965年,河北省还有448个村的36.6万人,人均占有的食物还未达标,此外还有40万人的食物达标了,但年均货币收入是不达标的。合计是76万多人。1965年1月,习副总理到正定县南牛乡视察,意外地发现这儿的村民过年了也不兴走亲戚。后来问当地干部才知道,村民们习惯了在冬天能少出门就少出门,大冬天的出去太冷,还要走路,容易

饿。饿了就要吃饭,腊月和正月吃多了,可能来年开春耕田的时候就没足够的粮食了。

1965年河北未解决温饱的乡村主要集中在正定、燕山一太行山山区、黑龙港流域等地,这些地方自然条件较差,生产要素遗乏现在农村脱困提的概念是生产要素,它当然包括耕地一一耕地是农村生产要素的主要成分,但不只包含耕地,还包括可开展种植林木或经济作物的山地、小矿,还有路桥等等基础设施。到1965年都

还未吃饱饭的地区,当然是这些生产要素全都缺乏。

让河北的这些贫困地区解决温饱问题是个很痛苦的过程。华北地区的普遍贫困可能与宋以来东亚地区的冷期有关。华北地区的平均气温变低了,变干旱了而且降雨不再均匀,种地收成不行了肯定就穷。这不是“请老天爷背锅”,这确实是其中的一个客观原在这个冷期东亚发生了两次小冰河事件,而且转暖的时候有一些气象因子是不可逆的,也就是再也回不到原来的样子了。于是,在华北生活并由于王朝的稳定期而繁衍变得很多的人口,自明中叶开始,就发现自己周围的农业环境缓慢地变差。中国人发挥温良平和的道德品质,变穷一点大家就相互谦让一点、凑合着

因。

过...一直凑合到现在。

最能凑合的应该是河南林县,宋朝时一拔移民住在这里,明朝就旱得不行,根本不适宜从事种植和居住了,但林县人硬是在这片土地上苟到现在。对了,现在林县的红旗渠刚完工。凑合的结果就是根据第二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河北省人口达到4500万人,全国第四。除此之外,全国人口第二、第三的是山东(5600万)和河南(5100万)。中原三省荟萃了1.5亿人口,此外还有北京的八百万人。

全国人口最多的是四川,6700万。1965年河北就忙看迁移这些贫困地区的人口,其实河北不缺水的平原是粮食的输出地区,但山区和平原反差极大。通过狂发城市户口让农民进城,又逢一批水利工程完工、临时增加机井,河北终于

在1966年温饱过关。

河北的脱困过程当中,京-津这一对"城市哑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在来看,北京-天津不再是一对由铁路-公路枢纽连接起来的哑铃,它有可能发展成一个长条形的合体城市。这个哑铃的"柄"正在变粗,过去10年,京津之间的中间地带至少新增了200万产业人口,

其中超过60%是河北本地洗脚上岸的农民。

这时候天津继续保留作为河北的首府的效果就显现出来了:天津不会吝地把所有工业制造业项目都留在天津市范围内,放在廊坊也可,放在杨村也可,反正都是河北省的范围内。不过,有一项产业,虽然是吸收本地劳动力很少的尖端制造业,但天津还是不顾一切地把它抢到了自己已地盘里:天津航天工业园,也就是运载火箭、航天器的生产制造联合体。“河北、山东,沿渤海一带是石化工业基地,依托胜利油田诞生的,现在有国内最全的石化产品体系,造火箭在天津,造火箭燃料,也在这儿,全套都没问题。”钱学森在天津航天工业园考察时,河北省工业局的易辉格同志非常兴奋地介绍河北省打算大力发展的航天经济"。不过,钱学森此刻正对看航关工业园外的美食一条街皱眉头。“易处长,不知道这一条街的小吃铺子,有没有外国间谋呢?”?易辉格:“..这归国家安全局管,他们要是说没问题,那就没问题。”

“我们先看一下这几个地点。”“太原航天发射中心,我们正在使用的,纬度是北纬38度30分。”“酒泉航关发射中心,也是现在正在用着的,北纬40度05分。”钱学森在工业园召集航天和国防工程部门的几位领导开会。“我们再看一下新航天发射中心的几个预选地点。”

“西昌,具体位置是四川南部的凉山彝族自治州,北纬27度55分。”“信阳,河南南部,北纬32度10分。”“青岛,具体位置是青岛小口子附近,北纬35度30分。”"鄂尔多斯,北纬39度10分。"钱学森在地图上点出了4个备选地点。二炮副司令员、二炮工程部队的负责人杨俊生说道:“首先我要说一句,,如果要对铁路全线进行超宽隧道的拓展工程,那么工作量相当巨大。新航天发射中心如果在鄂尔多斯,需要改造17个隧道和3

座桥梁;信阳需要改造16个隧道和5座桥梁,西昌,...呵呵,西昌我看还是放弃吧。

钱学森:“西昌在四川的大山里头,这是你们二炮提出的建议误。说那里安全性最好。”杨俊生:“这是从发射中心的安全性来衡量的,但从工程的可行性看,除非我们就订下来了西昌只能发射直径3.4米以下的火箭,否则根本不行。通往西昌的铁路线,有的地段根本不可能改造拓宽。”屠守锷:“可西昌的纬度是四个备选发射场地址里面最低的。”钱学森:“低也没有办法。要说低纬度,海南岛纬度才低呢,可海南岛.….打仗倒是小事,关键从天津去海南岛太麻烦了。”杨俊生:“铁路在建设的时候大家都执行统一的标准,默认通过的列车最大宽度不会超过3.4米,因此桥梁,隧道,甚至连线路两侧的信号灯都是按这个来设计的。如果要拓宽成能通过5米甚至5米宽

度的物体,其实整条线路都得翻新一遍,我刚才光说桥梁、隧道,是因为翻新这俩的工程量最大。

“可是青岛航天发射中心会遇到一个极大的问题:敌国打击。”说话的是空军副司令员成钧。青岛靠海,和南朝鲜隔着黄海相望,飞机从南朝鲜起飞,600公里就能飞临青岛上空。但是,青岛作为航天发射中心,却有许多便利条件。首先是靠海。火箭从天津出厂就装船,到了小口子的专用码头上岸,全程无视铁路的宽度限制。而且,青岛面向的是开阔海域。以通常发射卫星的倾角,火箭升空后是向东南方向一边飞行一边爬高的。这意味着从青岛发射的火箭很快就会到黄海上空,接着离开中国近海进入太平洋深处。这样脱落的火箭第一级、整流罩、甚至火箭发射失败时掉下来的整段残,都会直接入海,不会对地面的人员和建筑造成什么危害。

而其他的内陆发射场就不行了。信阳发射上天的火箭,整流罩会坠落在安庆九江附近;在西昌的话受害者是云南贵阳;在鄂尔多斯也差不多,其东南方向300公里范围内的一个扇形都是危险区域。钱学森把讨论得出的结果记下来:青岛:火箭部件溅落方便、运输方便、不安全。信阳:火箭溅落危害较高、运输不方便、较安全。鄂尔多斯:火箭溅落危险较高、运输不方便、较安全。西昌:火箭溅落危害一般、无法运输、最安全。选哪一个呢?钱学森想了很久,然后在这上面写道:“青岛综合而言较为合适,其次是西昌。具体如何选定,请中央进行审议和定夺。”

航天发射中心必须定下来了。在1966年底,航天的各团队研制的新一代火箭发动机已接近试验完成,现在该设计火箭的第一级构型了。如果还是选在内陆发射场,钱学森打算就不搞超大直径火箭了,这样也不用为难二炮工程部队和铁道兵,继续使用3.4米第一级,但用比冲更高的液氧煤油发动机取代原先的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发动

机,提高火箭的运力。

还有助推器也可以充分挖掘潜力,丢希季提出的脑洞是助推器直径与火箭第一级一样,钱学森大赞了王希季的设计,又在这个的基础上把助推器加长,这样助推器和火箭的第一级就几乎是一模一样,也不分谁是助推器谁是第一级了,叫做"通用助推模块"构型。

但是一一就算火箭的问题解决了,空间站的问题还没有解决。2.5代或三代空间站的主舱如果直径也不超过3.4米,那么可能很多科学仪器不太好携带,此外小直径的空间站还不利于航天员长期持续地生活。

当然这方面航空工业倒也有一个脑洞可以辅助解决:火箭用铁路运输,空间站舱室空运到发射场。....这也勉强算是一个解决方案吧但如果运载火箭的直径没有限制,那么设计的时候就豁然开朗了,想怎么设计都行。

“关于青岛的空中安全问题,我可以插一句话吗?”“这不能光是空军在说话,我们海军也要有点发言权吧?小口子可是北海舰队的主基地呢。”为了航天发射中心选址的事情,在北京也进行着讨论。空军黄司令员发言说如果是重点保卫青岛的话,空军有能力拦截90%的轰炸机群,但会漏过10%。海军司令员萧晋光说他也有话要说。“小口子海军基地马上就会有一条巡洋舰。不是南海舰队那种装大炮的巡洋舰,是防空巡洋舰。”“有第一条就会有第二条,还会有第三条,.…….这种巡洋舰往外海一摆,扫描范围四百公里的相控阵雷达开机,我就不信了,还有哪家的轰炸机敢闯到青岛扔炸弹。”

第四十九章,为什么民国没有一流的杰出人才?

“钱总,这是新发动机地面测试失败的场景。”钱学森、任新民、龙乐豪在航关城的放映室观看火箭发动机测试场带回来的纪录片。画面正中就是测试火箭发动机的测试台一一看上去像一栋建筑在半山坡的、窗户没有玻璃的5层住宅楼,但其实它是个由钢筋混凝土梁、柱、斜肋构成的整体框架,超级结实。火箭发动机点火,建筑下方喷涂出烈火和浓烟,把整个山谷弄得闪闪发光、烟雾弥漫。然后.….电影画面一束强光闪过,火箭发动机爆炸了。钱学森:“停一下。”任新民把胶片倒回去30秒,再放了一次火箭发动机爆炸的瞬间。钱学森依稀看见强光闪起之前,火箭发动机侧面似乎喷射出了一束小火星,然后才是爆炸,然后冲击波抵达摄影机所在的位置,画面

明显抖动了一下,然后四个六米多高的灭火喷头升了起来.……

任新民:“这一束火星看起来是给发动机供应燃料的煤油管路破裂了,但煤油管路为什么破裂,这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现在初步调查的结果认为是动力涡轮机的燃烧异常,导致涡轮发生震颤,震颤传导到管路,煤油管路撑不住先破裂了。

龙乐豪:“因为事先就预料到全流量循环对泵系的力学要求很高,我们加强了动力涡轮机,但没想到涡轮没有崩溃,涡轮的震颤却引起了发动机崩溃。”钱学森低头看新发动机的技术资料。"YF-16发动机"燃烧类型:煤油液氧结构:单泵单喷、全流量分级燃烧燃烧室压强:20MPa推力:230吨

海平面比冲:306秒推重比:146钱学森:“这个技术跨度很大的发动机。我们现在通过测试的两款液氧煤油发动机,海平面比冲是296和301秒,苏联的NK-15是297秒,而这个达到了306秒,还那么大的推重比,...技术跨度主要在

全流量分级燃烧,是你的主意吧,小龙?

龙乐豪:“是,用这种设计比较有利于增加比冲,它的燃烧室可以更小,小的燃烧室就可以用同样的材料达到较大的压强。”钱学森:“还有一个优点,这样的发动机寿命会比较长。它的涡轮机流量大,所以工作温度相对就比较低,不过,材料就是个大问题了。”龙乐豪:“因为这个不得不加强氧气预燃室,嗯,临时修改的。所以,它的推重比现在不是146了,是141。”钱学森翻到下一页,这是还没开始只作试验样机的YF-17,也是龙乐豪小组鼓捣出来的。“燃烧类型:甲烷液氧”龙乐豪:“哎,液氧煤油的YF-16炸了,YF-17看来是遥遥无期了。”钱学森:“我怎么觉得你把这两个发动机的试验顺序搞反了。”龙乐豪、任新民:“啊?”钱学森:“表面看起来液氧煤油好像技术跨度低二点,因为我们现在就有液氧煤油机了嘛。但实际上,这种全流量分级燃烧,一个泵过煤油,一个泵过液氧,液氧是低温的,可以顺带着冷却泵系,煤

油是常温的....所以我看见你们这个煤油泵比液氧泵要大一号。其实如果是甲烷液氧发动机,甲烷泵就差不多和液氧泵一样小。”

钱学森启发了发一下龙乐豪,但三人合计了现在做试验的发动机的技术状况,似乎材料问题还是主要问题,这个槛过不去的话,YF-16和YF-17可能通不了关。不过钱学森还是鼓励和表扬了龙乐豪,说炸个发动机不算啥,这个点子很好。各种点子和想法总要做实际验证,做实际验证就有炸的可能。龙乐豪你今年才28岁,我二十多岁的时候也在加州各种炸

发动机。

材料....钢铁?其他合金?复合材料?这就交给航天城里的材料团队吧。现在钱学森下面的各种团队已经在北京东郊占据了好大一块地区,外人称“航天城”。钱学森对这些团队基本上是满意的,这十几年时间打造的队伍思维之活跃,基础之扎实,覆盖领域之广,让钱学森想起了当年在加州的六人小组,以及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场景。

钱学森觉得这支队伍“基本满意”,但在外边,是说外边的工业和国防科研单位眼里,航天城里可都是一群"妖魔鬼怪"。用天才来形容这里面的研究人员已经太保守了,只能用妖魔鬼怪来形容了。比如刚才说的材料问题吧,钢铁合金、其他金属合金,其实外边也有钢铁研究院、有色金属研究院。可航天城里的材料研究团队几乎每次都是新技术突破的发起方。也就是由航天工业率先提出一个要求,航天城里的材料团队就把路线趟出来,之后才是交给钢院或者色院,错了,有色院,有色金属研究院,去做工程上的实现。而且在最后达到目标的时候会发现,航天材料团队指出的方向总是最优的。可别说钢铁研究院、有色金属研究院能力不行,这两个研究院都是五十年代初期在苏联的帮助下创建,但到六十年代就都和苏联原单位并驾齐驱了。在一些国内有强烈需求的领域,比如航空、特种建筑材料,钢院拿出的产品是相当先进的,这也是成都和沈阳两个航空联合体都陆续搞出了不错的发动机的主要原因。接下来被航天城破大防的行业是一个让人料想不到的行业一一医学。

“啊!啊啊啊啊!"“你们的航天医学中心,是不是把所有的医学天才全搜刮过去了?”“疏水性高分子聚合物膜!NHLBI的麦考恩说这东西五年之内都不可能有人做出来的,我们研究了很久也解决不了,居然被你们航天医学中心弄出来了!”心肺内科专家、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翁心植来到航天城,看到了航天医学中心团队试制的C02和02的通透比达到20:1的聚合物薄膜,终于相信医学中心发表的论文没有造假。然后翁心植就破防了。用一台体外机械代替肺过滤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加入氧气,挽救肺功能完全丧失的伤员或危重病人,是医学界长久以来的梦想。1964年,布拉姆森做出了一种硅橡胶膜氧合器,C02和02的通透比能有6:1左右,效果不算太好。美国国家心肺血液研究所(NHLBI)的麦考恩在60年代提出,真正能用的氧合器应该由疏水性高分

子聚合物膜构成。

麦考恩自已的团队在1965年进行了尝试,没能把这种高分子薄膜做出来。但是麦考恩知道了设计和制造这种薄膜的难度,所以他估计得到70年代初期才能解决。翁心植的研究所也有人在研究这种高分子聚合物膜,但是进展缓慢,并没有超出麦考恩的预计进度表。航天这边,因为前几年国家决定上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医学肯定也必须有,这是载人航天工程的一个配套项目。由于各医院和医疗机构以前没有航天医学方向的研究,航天城就自组了一个团队。

首节 上一节 145/1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