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第131节

数字进行公布。”

法新社记者显然还有问题没问完:“据我所知,在西贡的空军基地,今天下午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从这里起飞的103架飞机,到今天下午只回来了80架,有23架飞机在北越上空被击落了,战损率高达20%以上。美国空军的损失是如此巨大吗?

伍德海德:“这些道听途说的数字是不够准确的。在空中打击完成之后,返航的飞机由于自身的情况,有可能会选择在其他的备降机场降落,它们并不是在战斗中损失了。”法新社记者:“…伍德海德:“下一位。”美联社记者:“发言人先生,您刚才列出了空军对鱼雷艇基地港口的打击效果,列出了空军对胡志明小道的打击效果,但没有告诉我们任何关于河内的空军基地的空防系统的打击效果,这是否说明美

国空军对越南周边地区的空中打击是失败的?

伍德海德:“当然,不是!只是,对河内周边的空中打击效果难以立刻判定,我们会在后续的空中行动中进行补充侦察,以评估此次打击的效果。”

记者会上伍德海德被各种问题轰炸,左挡右挡勉力支撑。在美国空军和海军,整个下午、直到深夜,将领们都是十分抓狂的。“破甲箭”行动中,美国空军损失了46架飞机,美国海军损失了15架飞机,总损失61架,占整次行动出击飞机总数的15%!!按照李梅的战略轰炸理论,单次行动超过10%的损失率就可称为"灾难”,15%的损失率那就是大灾难。这意味着如果持续下去,连续进行10次出击之后,参战飞机就会损失81%,五分之四的飞机、飞

行员没了!

对北越目标的打击,确实是有效果,但这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太不值得了!“北越这次投入战斗的防空导弹有3或者4种。”

“第一种是萨姆-2,以及它的中国仿制版,好像叫做红旗-1?”“第二种是萨姆-3,一种用于拦截中低空飞机的近程地空导弹。它没有中国的仿制版。”“中国提供给越南的类似于萨姆-3的防空导弹是红旗-4,他,额,在战前我们就发现了红旗-4的存在,我们认为这是中国人喜欢精巧的玩意儿,因此大幅度缩小了近程防空导弹的体积,但我们低估了

它的性能,以为这只是对位于萨姆-3的武器。

美国海军对红旗-4的威力有最直观的认识。在下龙鱼雷艇基地,12架A-4攻击机围攻鱼雷艇码头和弹药库,部署在这里的红旗-4防空导弹把12架A-4打下来8架。飞行员发现,A-4上面安装的琳琅满自的干扰和对抗措施,无论是无线电干扰器还是箔条,或者红外+雷达复合诱饵弹,对红旗-4的干扰是完全无效的。想规避红旗-4的攻击,只能硬甩一一突然转弯爬高,让导弹失去动能追不上飞机;或者钻到山沟山谷里面,让导引的雷达车看不见自己。前者需要你立即把所有的炸弹抛掉,并且还不能离防空导弹的发射位置太近。后者你得恰好找到身边有一个合适的山谷或山沟。实际上有一架A-4就是在钻山沟的时候飞行员太慌,没好好找路,duang地整架飞机拍在了悬崖峭壁上,飞机粉碎,人成了烤肉饼。相比之下,苏联的萨姆-3,倒是可以用干扰措施甩掉的,从泰国起飞轰炸河内的机群遇到的就主要是萨姆-3,机群至少遭到了20次萨姆-3的攻击,但只被萨姆-3击落了6架。3月29日深夜,初步评估了行动效果与损失之后的美国海军特遣队司令哈维少将向西贡发来了电报:“美国海军认为,舰载机不应当继续参加穿甲箭行动。轰炸北越所取得的效益远远赶不上我们的飞机和人员损失。”

第105章,我个对美国深表失望

《我们永远和越南人民战斗在一起》“美国一再违反日内瓦协议和联合国宪章。美国在东南亚所追求的既不是法律,也不是和平。美国甚至也不是让东南亚国家的人民获得自由,他们只是想维持一个对南越人民的军事独裁政权。这个政

权的头子是一个美国愧,美国向他发号施令,他则完全按照美国的命令办事。

“所谓的8311货船事件,还是炮舰政策那一套。美国的方法与一百年前的帝国主义者并没有什么不同。找一个借口,轰击几个港口,派若干队伍登陆,以使在场的全权代表得以振振有词提出自己的保护国条约或者所谓通商条约。可是美国可能没有意识到,时代变了。

“破甲箭行动暴露了美国在中南半岛的赤裸裸的侵略野心。而越南对美军空袭的有力抵抗,体现了越南军民在中国、苏联两个社会主义阵营的强力支援下,反击美国侵略的辉煌胜利。我们绝不能容忍美帝武装侵略越南民主共和国,绝不能让豺狼进入到我国大门口。

“我们和越南民主共和国的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中互相支援,互相鼓舞,情同手足、亲如兄弟。我们要作好一切准备,坚决支持越南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这是破甲箭"之后两天,人民日报头版的社论。与之配合,3月3日,中国代表团在联合国安理会发起提案,声明美国轰炸北越的行动是对主权国家的军事侵略,要求安理会制裁美国及其帮凶澳大利亚、韩国等,要求美国从南越撤出全部武装力

量。显而易见,这个提案被美国一票否决了。

越南这件事,联合国真插不上手了,两边都有常任理事国站台。只能一一由他去吧。实际上现在的联合国秘书长吴丹只求能保住最后的底线一一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之间干方别直接招起来。美国打北越,可以;中国哪关看不顺眼了突然打南越军队,也可以;但如果美国和中国直接掐

起来,联合国这个操作系统就直接报错死机了。

这可不是1950年6月,那时候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代表是中华民国。还好,中国代表团在联大的发言的最后一句,让吴丹松了口气。中国代表团被问到“中国会不会直接出兵"时,显然此前就拿到了中央决议精神的中国代表回答道:“在目前的形势下,如果联合国安理

会未授权进行相关的军事行动,中国人民解放军不会进入越南参战。

发问的巴西代表团团长懂得还挺多的,他又继续提下一个问题:“中国会派出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越南的战争吗?“中国人民支持越南人民的抗美战争,我们将给予越南全方位的支持,以使越南将这场反侵略战争进行到底。同时,中国是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中国的任何行动都是建立在维护中南半岛全局的和平

与稳定基础上的,都是建立在维护世界和平秩序不受威胁的基础上的。

中国代表团既没有明说“不会参战”,也没有明说“会参战”,与会代表脑子烧了好几分钟,终于从中国代表的发言里咀嚼出了这样的意思:“哎,好像中国现在还不打算派志愿军直接打美国人。“但是,中国会和苏联一样给越南海量的军事援助。”所以,中国真的这么有自信,既不直接宣战,也不派志愿军参战,就能让美国吃瘾?.4月1日,河内机场。北越的空军自3月29日之后就一直处于最高戒备状态,4月1日,为了迎接刘副主席来访,北越空军、防空部队把已经绷得紧紧的弦再绷劲了三分。实际上绷紧弦的不只是北越空军。中方和越方悄悄做了一个举动:在刘副主席的专机出境时,从广西起飞的6架歼-7战斗机一路护航,从广西中部一直伴飞到河内上空,专机降落之后才折返回广西。这既是安保措施,也是为日后"万一可能"需要中国空军直接参战的时候做的预演。不过从自前来看,中国空军暂时还不需要直接参战。甚至也不需要派遣飞行员作为志愿作战力量参战一一越南现在飞行员储备还是比较充足的,在河内周边,越南空军对来袭的美军机群实施了截击作战。战斗当天汇报击落敌机20架,现在核实是击落6架、击伤5架(其中3架击伤后降高飞行的飞机被高炮收了人头),越南空军损失战斗机18

架,其中被美军击落15架,被自身防空导弹击落3架。

虽然掉了18架战斗机,但飞行员只有5人牺牲、3人跳伞后身体内伤估计不能再飞,永久损失8人,其他的10名飞行员都跳伞且安全着陆了。这样的损失,越南还是有办法补充回来的。在河内机场和河内市区,欢迎刘副主席来访的越南民众多达几十方一一河内现在只有200方常住居民,在街边列队欢迎的就有30方,这还不算当天在刘副主席没经过的街道,民众组织的3场抗美游行

活动。

三天前的"破甲箭"行动中,河内市内可是落下了炸弹的刘副主席车队经过的路上就能看见一栋被炸塌了一半的楼房。

“美帝国主义已经走上了扩大越南战争的道路,它是不见棺材不流泪的。我们要坦率地告诉他们,事情远没有结束。侵略一定要得到惩罚,血债一定要偿还。美国既然发动了武装侵略,越南人民就取得了反侵略的行动权利,一切爱好和平的平国家和人民也就取得了支援越南人民反侵略的行动权利。

4月2日。“苏联,对越南的支持没有上限。”苏联外交部长安德烈·安德烈耶维奇·葛罗米柯抵达河内,这是苏联带给越南的话。4月3日。“我们必须进行第二轮空中打击!”美国空军中将,第7航空队(面向越南方向)司令约瑟夫·哈罗德·摩尔在西贡咬牙切齿地说道。的确得咬牙切齿才能说出这句话。在3月29日的"破甲箭"第一次轰炸行动中,美国空军下了46架飞机,其中包括一架B-52战略轰炸机,90名飞行员没有回来,要么阵亡、要么被俘。在这样的损失之

下,摩尔中将还是要发动第二次空袭。

越南共和国空军司令阮高祺支持摩尔中将的主张。在“破甲箭第一次空袭中,南越也派出了14架飞机参战,运气不错,这14架飞机全回来了。摩尔:“中国的副主席访问河内,葛罗米柯第二天也去了河内,他从昨天呆到了今天,我们不确信他是否还会继续在河内停留。而这,恰好给我们选择行动目标时提供了一个放弃轰炸河内的理由。”参谋:“不对河内进行轰炸的理由是充分的,苏联高级领导人访问河内,恰好给我们一个合理的理由,让外界认为这是美国考虑到不触怒苏联或中国才放弃轰炸。但是,将军,河内及周边地区防空火

力密集,拦截的战斗机也很密集,而河内的高价值战略目标也很密集。如果我们不轰炸河内,空军恐怕难以取得决定性的战果。

摩尔:“空军会重返河内的,但是要等第七航空队扩充。半年之后,第七航空队的固定翼飞机数量会从400架增加到800架,那时候我们再考虑所谓河内的高价值战略目标。”

河内,防空导弹密密麻麻,机场密集,战斗机起飞几十公里就能参加截击作战,暂时排除。下龙、高禄、大叻、福来,北越海军基地、伪装船基地以及海军燃油库、弹药库。因为美国海军拒绝继续轰炸北越,那也先暂时放弃。再说,美国海军的舰载机已经炸过一遍了,据说轰炸效果达到

了预期,半年之内不用管它。

还有什么地方值得轰炸的?胡志明小道。在3月29日的轰炸中,胡志明小道在越南的路段被炸掉了很多大桥和险要路口,但这还不够。因为4月2日的空中侦察就发现越南人在抢修大桥和塌方的公路了。

对胡志明小道的第二次轰炸动用300多架飞机,分成四个任务组:第一任务组轰炸清化大桥,这桥在第一次轰炸中只被炸飞了一段大梁,现在正在抢修,必须再炸一次。在所有预定轰炸的目标中,清化大桥最靠北,需要战斗机护送轰炸机和攻击机。第二任务组轰炸清化至越-老边境的公路段。第三任务组轰炸老挝的胡志明小道。胡志明小道在越南境内其实是“大道”,都是公路。出越南进入老挝之后才变成林间小道。第四任务组轰炸越南南部和老挝胡志明小道沿途的所有居民点。美军和南越在过去侦察也发现,胡志明小道在进入老挝之后,主力运输工具不是汽车一一山路走不了,也不是骤马一一骤马很难伺候,而是人力。一人、一辆载重自行车,运送80到100公斤的武器弹

药,在某些平坦的路段自行车负重甚至达到了200公斤,比一头军骤的负重能力还强,但却比军骤便宜、出勤率也比骤子高。

大部分胡志明小道都是这样的丛林自行车运输队分段包干。这些人和自行车住哪里?住在胡志明小道沿线的村庄里。4月4日和4月5日,“破甲箭"行动的第二轮轰炸。美军的轰炸机在两天之内横扫胡志明小道沿途的20多个村庄,每个村庄都用十几架飞机围着轮番投弹,炸到没有完好房屋为止。为了最大程度杀伤村庄内居住的人员/越共运输队,飞机都是在凌晨

5~6时飞临轰炸的。

在越南境内,清化大桥再次遭到轰炸。20架F-105"雷公"战斗轰炸机、10架B-57轻型轰炸机炸一座桥,发誓要把这个交通关键节点彻底摧毁。让美军骇然的是,在清化大桥,美军飞机遭到了“老朋友"红旗-4的热情欢迎,30架轰炸机、战斗轰炸机被留下10架,红旗-4在空地交战中也有损失,美军从空中观测报告是摧毁了4辆导弹发射车和6

辆其他配属车辆,实际的损失是3辆发射车和3辆保障、观测、指挥车。

这些红旗-4导弹部队是从越南的那几个鱼雷艇基地调过来的一一鱼雷艇基地真的被美国海军炸废了,既然这样,红旗-4也就不用护着这些地方了。杨德志预判美军肯定会继续轰炸没被彻底摧毁的清化天桥,于是就通报人民军防空司令部,把3个红旗-4防空导弹营全调到了清化天桥附近。

“破甲箭”行动在4月4日~5日的第二轮轰炸,也就成了最后一轮轰炸。

4月7日,《人民日报》。在“破甲箭”行动草草终止后,今天的报纸头版以“钟声”的笔名发表了评论员文章:《我们对美国深表失望》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第四卷,你专心打仗,我专心发展

第四卷

一一约翰留着长长的胡子

一一息壤阅读一一

第一章,温饱

1965年的春节过去了两个月,张绍群终于轮到了他的“春节档"探亲假张绍群大尉,在家里父母和乡亲眼中他是57853部队的参谋。实际上,张绍群是8341部队的中队指导员。但是军衔的确是大尉正连,这点张绍群没骗乡亲们。乡亲们也分不清8341部队和57853部队有什么区别,反正,知道张家二娃在部队,是个“干部"。对外不说真实的部队代号(哪怕这个代号本来就是为了在公开的场合使用的,比如邮政地址),这是中央警卫团不得不额外增加的一条内部纪律。像张绍群老家这样的穷乡僻壤,的确基本没人知道8341部队是什么,但在别的地方,比如信息灵通的大城市,那可就不一定了。自报自已在8341部队,就总有朋友/同学/亲戚以为你是可以“上达天

听"的人,天天来碰瓷也够烦的。所以别的部队可以对家里人报自已真实的部队数字序号,但中央警卫团不行。

张绍群说自己在57853部队,还是个“不带长"的参谋,这就清净了许多。北京-广州的T29次列车抵达衡阳,出了火车站,张绍群和妻子还要去长途汽车站,从衡阳向南再走差不多100公里的公路。“呀,修成柏油路了!这下好走多了!”妻子还对三年前第一次回老家探亲的场景记忆犹新,长途汽车从衡阳向南,过了第一个县城,公路就变成了坑坑洼洼的土路,人要在车里上下左右颠簸近三个小时。现在的公路是平整的柏油路面,

坐车的舒服,车开得也比以前快多了,估计不用三小时就能到县城。

张绍群:“回县里的路是好走了,不过别高兴得太早了,咱们回家最难走的路是最后五公里。”最后五公里,山路。汽车三轮车都进不去,只能步行。...好像也不用步行了。出了汽车站,张绍群和妻子眼前是七八辆三蹦子一一长沙产的农用三轮车,每辆三蹦子上都有一个人在用本地土话咳喝:“五毛一块,五毛一块,上车就走!”张绍群:“到十里坪多少钱?

“一块!”“五毛!"“你给我一块我送你到村,五毛的是不肯翻山的!”张绍群“..“穷家富路,就直接坐到村口吧,“妻子递过去一块钱,“咱们这次带的东西挺多的。”

张绍群知道为什么同是去十里坪,三蹦子会有两个报价了。老家是修了新路,比以前宽多了,但离村子两里地有个又弯又险的路口,这条乡村土路的其他路段都能轻松过三蹦子或者马车牛车,但这个弯路口三蹦子想翻过去可得要点儿技术。不敢翻山的或者怕磕着底盘的,就在山路口前把人放下来,收五毛钱就掉头回去。

但其实这个弯口也是可以拉直的,张绍群仔细观察,大概用上两百公斤炸药把山炸崩一块就可以了。“爸,妈。”“天哥。”“大嫂。”回到了老家。“叔叔好。”张绍群摸摸侄子的头:“小新呀,长这么高了,上次见你才还穿开裆裤呢。”张绍群的大哥张绍山:“绍群。”张父:“你回来得真巧,村里插完秧了,你就回来老。”张绍群“.张绍山:“他们部队有纪律的嘛,什么时候准假回家探亲得协调着来,不能影响战备,这不是我弟自己能决定的。”张绍群找个地方把军帽挂好,“现在社里农活还那么累吗?”张绍山:“今年气温回升得晚,天气预报说适合插秧的时候,时间很紧了,那几天大家都在地里弯腰赶季插秧,干到天黑。现在好多了,我和爸轮流,每天出一个人到地里巡一遍,天亮出去上午就“农闲了也得做事,张父拍拍手中刚刚成型的簸箕,“扎一个两分钱。不扎不行,咱们村可是解决温饱了的,哦,全湖南都温饱'啦。”1965年春节,湖南宣布全省解决了温饱问题,比国家的计划日期提前1年。这在全国的省份中算是有点拖后腿的,但还好,不算倒数一一位列倒数的五个省,现在看得到1966年才能宣布解决温饱

回。

这也是为什么张绍群回家探亲的原因。春节前主席听说湖南宣布他们全省实现了温饱,第一反应是真的吗?”,第二反应是请中央警卫团的湖南籍战士干部,今年上半年陆续轮休回家探次亲。探亲回来写份调查报告。

张绍群四周看看,这个家他住到18岁才去上军校,此后的十多年一共回来过5次。和三年前相比,家没什么变化,大嫂和小新身上穿的是新衣服,房子还是那烟熏火燎的老屋,厨房灶台上边的墙一一“爸,今年家里没吊腊肉?去年不是说养了猪吗?”张绍群发现哪里不对了。按理说灶台上边应该有一排腊肉吊着的,这是全家一整年的肉食。小时候张绍群可少不了眼巴巴地在灶台仰望墙上的腊肉的时候,那一排腊肉,过完年是12条,后来11条、

10条....家里人口多、腊肉每一条的重量也不是特别大,意思就是全家每个月吃一顿肉。

张父:“养了,和隔壁庚儿合作的。本来说养两口猪,年底了卖一头,两家分着吃一头。去年过年前村里干部说,你们得把两头猪都卖了,要不然那个货币收入'不够温饱线。”张绍群:“..解决温饱问题两条硬指标:人均粮食占有量;人均货币收入。任何其一不达标,都不算解决温饱。家里米缸是满的。仓里七八个麻袋装着稻谷玉米,粮食够了。货币收入体现在家里人有新衣服新鞋子。就是.…肉牲掉了,毕竟肉食量不在这解决温饱与否的硬审核指标里头。村干部“卡bug"还是蛮厉害的。不,可能是乡里甚至县里指示让村里的干部卡bug的。张绍群:“一点肉都吃不到那怎么行,总不能一整年的青菜咸菜吧。”张绍山:“就这样啦,实在馋了到河里看看能不能网点小鱼。……….虽然没腊肉了,可多分了半口猪的钱,能存起来一点,以后小新娶媳妇用吧。吧”张绍群起身翻他带回来的两个天包。先拎出一捆参考书课外书和作业,这是给侄子的礼物,张小新一脸喜色,挂看眼泪抱看书走开了。张绍群再从包里翻出来一个网兜,网兜里是七八个罐头“午餐肉罐头,”张绍群说,“爸,哥,罐头拿回家就吃,别整年的放不舍得吃啊。就算不管大人,可小孩子长身体也要吃肉嘛。我看今天就开一罐吧,妈!晚上就起个汤锅,弄点菜炖着吃就好了!四月湖南的天还有点寒,生火涮二大锅,全家坐在一起吃正合适。张绍群开罐头,母亲和大嫂动手,从菜缸里挖出一颗酸菜切了,再洗几颗青菜,过年打的年糕也还有,切成薄片,放在锅里码得整

整齐齐,切片的午餐肉盖在最上面,再撒点辣椒碎。涮锅咕噜咕噜滚起来,肉香、年糕和菜的香味弥漫整个屋子。

“嘶...呼哈,“张绍山夹起一片午餐肉,吃的时候差点被烫看,赶紧吹了吹,“军用午餐肉,好吃。部队的伙食就是好。”张绍群:“这是野战食品,打仗的时候才下发部队,我这是在部队大院里的商店买的,平时也是吃食堂。不过食堂是能经常吃到肉,比村里好点儿。”侄子张小新风卷残云地将碗里的年糕、午餐肉、白菜扫光,又从锅里夹新的:“叔叔,要是每天都能这样吃饭就好了。.…….每个礼拜能吃一次也好。”张绍群:“所以呀小新,你要努力读书,将来考上个好学校,到城里工作。”

“到城里工作就可以天天吃午餐肉了吗?”张绍群:“到城里就不吃这个了,吃新鲜的肉。除非..”张绍群想说除非城里驻着美军,可又一想,这种在南朝鲜叫“部队锅"的午餐肉涮年糕,在老家这儿连过年都不一定吃得到,现在真没什么资格埋汰南朝鲜人。“除非你考的是军校,而且毕业后去野战

部队当兵。

张父:“这军用午餐肉罐头比我打鬼子时缴获的日本罐头还瓷实。不错。咱们老百姓嘴里省点儿是应该的,部队要吃得瓷实一点,要不然没力气打仗。”张绍群:“打仗那真是没这个不行。咱们现在支援越南,就要送过去好多罐头,今年要援助几千吨呢。”张绍山:“啥?几千?吨?!”张父:“绍山你不去村委会看报纸墙嘛,越南在替我们打仗,打美国。前些天越南挨了美国飞机炸,听说好多桥梁都被炸断了,我们还支援他们钢筋和水泥了呢。”张绍山:“喷喷..几千吨肉罐头,一年援助他们这么多.…”大嫂:“绍山脑子里就惦记看吃。”张绍群:“越南现在有五十万正规军,几十万民兵,一年吃得可不少。他们全国都在打仗,国土被美国炸得很厉害,什么罐头厂的都开不了。而且要这么想,越南同志在前线把美国顶住了,我们中国

作为后方就安全了对不对?

张父:“是这个道理,50年抗美援朝也是这样的。绍山你50年也懂事了,记得那时候咱们村里征兵了吧。”“记得,我差1年年龄不够,没去成。”张绍群:“我们援助他们点肉罐头,钢筋水泥,枪炮,都可以给,只要他们顶住了,这点物资算不了什么,我们能抓住这个机会,加紧发展生产,这些东西我们能五倍十倍地多生产出来。”

“今年我们和隔壁庚叔家多养了一口猪,三口,这样年底就算卖掉两头,两家人还是可以分一头猪来吃了,明年66年,应该是能吃上肉的。”探亲假结束,大哥张绍山送张绍群和妻子到村口。“现在猪仔还小,等大点了食量上来了,得喂很多红薯,…….好在前山的坡地,我现在开出来了,自留,能种半陇红薯几棵玉米,养猪还是没问题的。”张绍山还在崂着家务事。张绍群说道:“哥,你有没有想过到城里打工?衡阳、长沙,远一点还可以到广州去。咱这村里,我走的时候人均1亩3,现在不到1亩1了,还没地方开垦新田,开出来的也都

是山地。这样下去,生活总会有个上限,到那儿就到顶了。

张绍山:“其实我也想过,村里就那么点地,全社上下几百个劳力,大部分时间人都是闲的。.…….可是咱们村不好出去。”张绍群:“出去不是很方便吗?”“政府说是方便,可咱们村有自己的政策,张绍山压低声音,“村里要外出打工的人,每人每年给村里交40块钱,说是"外出打工费。不交这40块钱不让你走。”张绍群拧起眉头:“这图什么啊,图那40块钱吗?”“鬼晓得,有人说是村干部怕村里人少了他官变小了…”张绍群:“这个政策一出来,那就没有人愿意出村做工了吧。”张绍山:“那是当然的,我也听咱妈那边村子的人说了,到外面砌墙一个月才20块钱,城里开销还大,一个月不一定得下10块钱,40块钱要交出去,真的心疼。”张绍群不说话了。看来这次回家探亲的调查报告有得写了。

第二章,于先法不合,于情于理也都不合

“十里坪村在1965年的人口是920人,计算为劳动力的是633人,1965年耕地1022亩,其中平地水田490亩,梯田水田230亩,其余为旱地、梯田旱地。1022亩耕地中,200亩为自留地。”“全村虽无机械化农机,但有耕牛39头、牛特7头,每头耕牛耕作土地面积小于30亩,是完全可以实现畜力耕耘的。”“从过去3年十里坪村的劳作统计也可以印证:全年较忙的时期主要有两个时间段:早春的翻耕、育秧、插秧期;夏末秋初的早稻收割晚稻播种期。除这两个农忙时间段外,十里坪村的农田打理只需

要派出1/3到1/5的劳动力即可完成。

“从该县县志所记载可得知,在清道光年间,十里坪村未因战乱动荡而大量涌入人口时,该村常住人口230人,而耕地面积是700至800亩,但也仍然依靠畜力完成了所有耕地的耕种。”“人均耕地不足以及种植单一,是十里坪村生活较为贫困的主要原因,也是该村直至1965年才达到温饱标准的直接原因。”“该村达到温饱标准十分艰难的另一个原因,是全村缺少其他的增收产业。”“无矿、无商贸、山中无经济林木只有燃料草木、几乎无人外出务工。”“无人外出务工是一个由政策而导致的人为现象,并非客观条件不允许或该村传统文化习俗不支持。”“十里坪村对外出务工者收取每年40元的'年费在临近十几个村中绝无仅有,而村干部之所以如此收费,是为了积累村财政以办工厂。但很显然,40元的门槛卡住了几乎所有想外出务工的村民,造成

该村过去4年仅收上来了560元的年费。

“目前十里坪村仅有的两个工业企业'是农具厂和竹器厂。农具厂即解放前村中铁匠张大锤的铁匠铺,解放后前几年仍名为铁匠铺,后来在国家倡导村镇办企业时,将铁匠铺更名为农具厂,但此厂的运作流程、所用的机器工具、农具产量均与之前的铁匠铺并无天的区别。

“竹器厂则采用单户分散手工制作、,村厂部统一收购贴牌的运作模式。由于县里就有竹器厂,采用机器切竹和机器制作,且几乎周边每个县都有使用现代机器的竹器厂,因此竹器的平均加工附加值被压得很低,手工扎制竹器要与机器制作的竹器竞争,导致每个劳动者每年的收入只有5~6元。

“而让村民出村、哪怕是进入县里的竹器厂做临时工,也受到村中'40元年费的限制,而几乎不可能实现。”

十里坪村解决温饱了吗?解决了。那十里坪的村民过得咋样?算不上太好。当然,现在成年的村民大多经历过解放前的日子,所以要说“对比"而产生的幸福感,或许有一些。但是,对比不只是对比自己的过去和今天,还要对比邻村、邻县。毕竟农村就算再闭塞,婚娶也会产

生人员流动和交流,二个村一个村地讲故事传故事,该知道的最终都还会知道。

张绍群把回乡探亲的见闻报告交了上去,和其他几十名战士的报告一样,被中央领导仔细阅读了,其中主席、总理还从中挑选了几份报告结集,录入、印刷出来作为文件通发,张绍群的《十里坪村考察报告》就在其中。

1965年,第三个五年计划的第四年,全国大部分省份在这一年达到了全体温饱线。有几个早就宣布全省温饱的省份,现在已经在规划如何在未来十年二十年时间奔小康了。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得出了数据,1965年全国人口大约是7.1亿,其中城镇户口人数为1.44亿,略超过20%。但根据社会调查统计,除了这1.44亿的城镇户口人口,还有大约40006000万农村人口

流动到城市长期工作(一年之内在城市工作6个月以上)。

因此,户口本上的城市化率是20%,但实际上城市居住的人口达到了27~28%。就算加上流动人口,中国也还还是个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农村的"第二类农业国"。(工业产值小于农业产值的是"第一类农业国",绝望的纯农之国)不过,只是这1.94亿人,就已经创造了很可观的财富。在1964年世界各国的GDP排名中,美国以7300亿美元位居第一,接下来是苏联(估计为2000~2500亿美元)、英国1000亿美元、法国970亿美

元、日本900亿美元,第六名就是中国:805亿美元(4025亿人民币)。

(本位面,当年中国的GDP估计值为710亿美元,也是世界第六)第七名意大利、第八名印度。如果中国的城市化率不是20%或者27%,而是50%、60%甚至更高,那会是怎样?一一这也就只能想想罢了。没那么多工厂、没那么多矿山、没那么多企业、没那么多工作岗位、甚至城市里也没那么多住房。总之一句话,没那么多生产资料。流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数量十分庞大,这就导致了另一个现象:城镇职工工资,无论是国营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一直保持在低位水平,提不上去。在最初中央的设想里面,国营企业由于占据了最大的一块就业数量,占据了把控国民经济命脉的产业门类,因此国企给职工的工资应该会成为就业市场平均工资的“风向标”,国企提工资了民营企业也

首节 上一节 131/1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