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朕真的在修仙 第170节

内阁有“封驳权”,但并不像唐代的门下省那种可以直接拒绝天子诏令。

内阁的本质依旧只是协助天子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而并非制度承认的公办机构。

简而言之,内阁没有独立处置政务的权力,阁臣只能借助大臣或者皇帝的手来完成自己的目的。

强势的内阁大臣,如杨廷和可以直接在票拟上做文章,借此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皇帝即使不采纳内阁的建议,也并不会直接将票拟驳回。

在帝国长期的运行中,早就形成了一套人尽皆知的潜规则。

皇帝不同意票拟的意见,就会采取留中也就是不批复的方式。

真正的驳回阁臣的建议就是当众打脸,对应的阁臣就只有下台而无其他出路。

当帝王当众驳回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双方已经撕破脸了。

那不禁有人要问,皇帝为什么不绕过票拟,直接行使帝王的权力!

如果皇帝这样做,那就失去了制度的合理性。

没有内阁票拟的旨意,通常情况下大臣们不认可。

一个很充分的理由是,“那是有人假借皇帝的旨意而颁发的伪诏。”

在大明的历史中,有很多官员曾经公开拒绝没有内阁票拟的圣旨。

当然太宗和太祖的除外。

朱厚熜即位以来,颁发的圣旨中有手书也有口谕,很多都没有通过内阁而直接发布。

但无一例外,官员们都忠实地执行了。

其中最主要的两个因素,一是合乎集体利益,二是携大义之名!

内阁的背后是文官集团,朱厚熜很早就看到了这一点。

内阁依附皇权而存在,加强了皇权的统治,但文官又何尝不是借助内阁而制肘甚至遏制了皇权。

朱厚熜明白他想要实现心中所想,就必须要有令出即从的皇权!

他一路走来也都是不断朝着这个目标迈进,接连打破潜规则让百官们不得不意识到一个事实——

皇帝想做的都能做。

各种混乱解决就是到了见分晓的时候,朱厚熜想到此处隐隐有些激动,但他很快就平静了下来。

“各地接连有白莲教刺杀事件发生,朕以为江湖事江湖了,朝廷不用过多插手。”

“嗯?”毛记一脸疑惑,他忍不住问道:“陛下,自古侠以武犯禁,逞匹夫之勇而断他人生死,又怎能将这等大事置于江湖?”

费宏附喝道:“江湖中人行事乖张品性不定,如果真的交给他们处理,指不定闹出什么大的乱子!”

郭勋眼珠子一转,嘀咕道:“有免费的劳力不用是傻子,莽夫怎么了,莽夫就是打不死人嘛!”

费宏语气一顿满脸的无可奈何,暗地里后槽牙都差点咬碎了,这个滚刀肉。

朱厚熜淡淡一笑,“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郭勋眼前一亮大声道:“陛下圣明!江湖是大明的江湖,侠客是大明的侠客,为国出力青史留名,背叛国家即刻剿灭!”

朱厚熜赞许地看了一眼郭勋,后者赶忙回以憨厚一笑。

“郭勋说得不错,对待江湖不能一味地回避,要让他们发挥本该有的作用。”他顿了顿说道:“自古庙堂和江湖就从来不曾分离,前者为将江后者为溪,前者为山则后者为丘,江湖的人用的好了也是一把利刃。”

他的语气果断而干脆,“江湖豪侠所看重的无非义与名,朕就给他们想要的东西!”

“即日起朝廷颁发龙虎榜、侠客榜、悬赏榜,龙虎榜平定武力大宗师以下入虎榜,大宗师之上入龙榜。”

“侠客榜则根据品行功绩逐个评定,而盗贼叛徒则全部列于悬赏榜上人人皆可杀而领赏。”

朱厚熜加重了砝码:“入龙虎榜、侠客榜,诛灭悬赏榜叛贼者,可领取相应的天宝、武功秘籍、丹药。”

朱厚熜一番言语,不亚于在谨身殿炸响一枚惊雷。

杨廷和身躯一震,喃喃道:“诱之以利,驳之以义,许之以名,江湖焉能不平!”

朱厚熜转身遥看向后方的通政使田锋,言道:“田爱卿,朕打算将此重任交付给你,你意下如何?”

田锋闻言先是满脸错愕随即一阵狂喜,他立时长揖道:“臣谨遵圣旨”

但过了片刻他好像想到了什么,神情一阵扭曲只敢愣愣地悄悄看向朱厚熜。

“田卿家可有何难处?”

田锋扭捏一笑:“臣怕挨揍!”

郭勋狂笑不止,看着田锋啧啧称奇。

“挨揍?”朱厚熜笑了笑:“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龙虎榜确实不好编。”

他想了想,“那龙虎榜就交给锦衣卫编定,由朕亲自审核。”

“也免得田爱卿受了无妄之灾”朱厚熜笑道。

“此三榜悬于大明门外,供天下观之。”

费宏想了想还是谨慎地问道:“依臣之见陛下不妨先试行此法,待到有所成效之后再推广到大明各地,也能减少不必要的损伤和麻烦。”

谁料杨廷和却第一个提出了反对。

“臣以为不妥,此三榜当通传天下如科举榜单一般,甚至要书于邸报之上。”

他神色郑重沉声道:“九州一体,大明一统,江湖之事也必须统而行之。”

“这是在告诉天下人,江湖属于大明没有分割的道理!”

“好!”朱厚熜拍起手来,担得上首辅之位的人到底不一般。

王阳明沉吟不语,他看了一眼朱厚熜。

朱厚熜笑而不语,这更让他坚定了心中的想法。

三榜只是一个前奏,更大的变革还在后面。

江湖被朱元璋牢牢地压在了屁股底下,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路引制度。

连乡镇都走不出的侠客何谈快意江湖?何谈浪迹天涯?

老朱把握到了问题的本质,流动起来的人不好管,那就压成死水!

可这样做的弊端也非常地明显,经济跟着就被束缚了。

虽然大明到现在路引制度隐隐松动,但依旧不可撼动。

动了它,就动了祖制。

想到此处,王阳明哑然一笑,这祖制动的还少吗?

第143章 皇庄清查

朝廷动作迅速,中枢决议之后便开始策划三榜编撰及推行。

江湖哗然。

各路人马纷纷揣测朝廷意图染指江湖,想让江湖人士成为朝廷的鹰犬。

一时间各地愤然,甚至有不少豪侠聚众抱团公然污蔑榜单。

奈何在大势面前,个人的挣扎如蝼蚁抵抗洪水一般的弱小。

更何况朝廷的待遇实在诱人。

真金白银往下砸,美名道义把人捧,连久经风霜的江湖侠客都免不得醺醺然,更何况一辈子都在别人背景里活着的江湖人。

在灵犀盘和飞翼柱两大利器帮助之下,三张榜单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传遍了大明。

从起初的质疑诋毁,到后来的欣然接受乃至互相攀比,江湖人的心理转变得极为迅速。

前面有饵钓着,自然动力无穷。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朱厚熜一边轻语,一边随手将道德经随手放下。

他拢了拢月白色的道袍,背手走到窗前淡然看着窗外的海棠。

天子威仪日重,喜怒不形于色,站在一旁的夏言感受到了一股莫名的压力。

他先前奉命清查北京皇庄,几月的工夫已经大有收获,今日被皇帝召入宫中述职。

夏言悄无声息地看了一眼朱厚熜,思索朱厚熜话中的深意。

老子所言,乃是外界各种各样的诱惑对人造成的伤害。

但更重要的是人对外界吸引产生了欲望,才产生了诱惑。

他很自然地就联想到了自己分管的皇庄清查。

自古以来田地便为民生根本,众人利益之所系。

上至皇亲国戚朝廷大员,下到升斗小民,莫不为田地而汲汲一生!

皇庄最早出现于明宪宗时,皇家御用田地遍及天下。

当时便有朝臣进言,皇帝富有四海何必另置田地,与民争利?

那时的情况尚且不提,此刻皇庄俨然成为一大弊病。

官员置田、太监置田,依附他们的人又借用权势向四周扩张强取豪夺。

皇庄又多为军民屯种之地,百姓所受欺压自然雪上加霜、税上加租,万般无奈也只能弃田逃亡。

夏言思及此处心中愁苦,又回忆起年幼时一家所受的欺压,无名怒火更是熊熊燃烧,他暗暗发誓一定要拔除此弊病。

就在他思索之际,朱厚熜温声道:“夏爱卿,京城的皇庄查得如何了?”

夏言思绪回转,先是拱手一礼,紧接着不慌不忙胸有成竹地说道“数月之功,京城黄庄已经全部厘清。”

他侧身指向对面放着的几大堆鱼鳞册和黄册:“皇庄具体事项皆在此处,待陛下查阅。”

朱厚熜笑了笑,没有急着去翻看数据,反而问道:“夏爱卿连月奔波必然对皇庄一事知之甚详,你以为症结在何处?”

麦褔闻言心中一肃,颇有些忧心地看了夏言,主上的这个问题可不好答呀。

田地之事关系重大,一个处理不好轻则家破人亡,重则国灭政息。

夏言自然晓得其中的厉害,也知道如果自己真的挑明了其中的利害干系,将迎来怎样的攻击和挑战?

他不假思索地答道:“占田者非民,用田者非民,享田者非民,田地之所有非陛下!”

麦福眼皮横跳,暗道一声:“好胆!”

夏言切中要害,言辞犀利,指明皇庄不是陛下的!

朱厚熜非但不恼,反而神色淡然:“夏爱卿能言如此,不枉王尚书看重。”

夏言一脸的不可思议,遭到皇帝批驳亦或者是直接受到处罚他的心中都有预案,甚至已经做好了贬官的准备。

可说自己曾经顶撞的王阳明提携了他,夏言倒是有些惊讶。

不过心中略一思量想起那位阳明先生的为人,夏言倒是有些释然。

不过或许连他自己都未曾发现,他对王阳明多出了几分敬意。

首节 上一节 170/1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