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朕真的在修仙 第123节

他摇了摇头,自己只是一个宗师境的庸人,老胳膊老腿可经不起折腾。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杨廷和一时愣在原地,见状正想出声的毛纪,在听到屋内的念诵声之后也止步不前。

“介夫!”

杨廷和点了点头,一向沉稳的他,脸上多出了几分苦笑。

他慢慢收起脸上的笑容,脸上的皱纹越发明显,眼底浮现了一丝冷意。

“唉”毛纪悠悠长叹,袖子中的手却不觉猛颤了几下。

他在心中感慨,“这大礼之争,压不住了!”

“走,我们去见见陛下!”杨廷和一字一顿,说得轻描淡写,王琼却不由一惊。

王琼在心中回想,上一次听到杨廷和这样说话,是在什么时候呢?

刘瑾伏诛?

宁王叛乱?

抑或是理学正统之争!

杨廷和将袖子一甩,举步生风走了进去。

但出乎他的意料,朱厚熜并不在此处。

他刚把门推开,几道审视探究的目光就落在了他的身上。

杨廷和定晴一瞧,却是几位儒学名宿,最年轻的一个也都六十多了。

门外的王琼感到气氛不对,正想找个借口离开,就被不怀好意的费宏轻轻推了一把。

“几位阁老,专研经典不便起身,怒我等无状了!”高冠老者连头都没有抬一下。

“无妨,无妨!”杨廷和自顾自地走到旁边的座位上坐下,面对这几个老古板,他也头疼得很!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朱厚熜倚着玉石栏杆轻声道。

是夜,明月高悬于天际,月光如水静静地淌过每一块汉白玉石板。

巍峨的重楼殿宇披上银装,明黄的琉璃瓦平添了几分厚重。

朱厚熜站在紫宸台上凭栏远眺,他的身旁却只有麦福一人。

陆炳奉命前往西北,黄锦则乘船下了江南。

第90章 喝茶

月影斜斜,不觉夜已深。

朱厚熜最后抬头望了一眼,大半身子落在殿宇重檐之后的明月,便毫不留恋,转身回到了乾清宫。

麦福默然不语,跟了上去。

换作过去,朱厚熜在殿外吹了这么久的冷风,麦福早就出声劝告了。

可此刻他低眉垂手瞥了一眼,朱厚熜衣摆飘动的月牙衫,只是暗自感慨。

“陛下修道有成矣!”

灯火昏昏,白日里富丽堂皇的乾清宫,此刻却仿佛不施粉黛的美人,光影变幻间竟让侍立着麦福产生了回到兴王府的感觉。

几个小长随轻手轻脚地放下炭炉和铜壶,便躬身缓缓退出了乾清宫。

麦褔熟练地鼓荡真气,碳炉内的黑炭瞬间便烧得通红。

不多时,咕嘟咕嘟的声音便回响在乾清宫内。

丝丝缕缕蒸腾的水汽,也从铜壶嘴飘向半空。

麦福端来了一套天青色的汝瓷盏,又顺手从一旁的紫檀木罐里倒出了一些茶叶。

滚水入盏,茶香四溢!

到了明代,人们泡茶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宋时的点茶变为冲泡。

这时的茶叶变得更为流行,上至达官显贵,下到黎民百姓,都能同饮一盏茶。

宋朝时点茶,用的是成本很高的团饼茶。

所谓团饼茶,就是将茶叶碾碎之后揉制成团,这样就会使茶叶的成本变高。

洪武皇帝草根起家,心里面装的是九州万民。

他一上位就废除了元朝时朝廷茶酒专卖的权利。

还下令禁止制作团饼茶,并且十分巧妙地将芽茶作为贡茶。

至此,大明饮茶以冲泡为主,且尚茶之风被演绎到了极致!

隔壁的日本也在泡茶,但他们泡的是茶叶粉,大部分还是传承宋时的遗风。

遗憾当年,老朱挥向日本的战刀已经高高举起,却又因为种种原因轻轻落下。

“陛下!”麦福双手端着茶盏走了过去。

朱厚熜搁下手中的朱笔,接过茶盏轻抿了一口。

他鼻尖轻轻抽动,若有若无的清香沁人心脾。

“长兴罗岕茶,应该是今年的春茶吧!”朱厚熜笑道。

“陛下圣明,这茶是张太后昨日送来的,说是让陛下尝个鲜!”

朱厚熜点点头,又看盏仿若翩翩舞女的茶叶。

他闭上眼睛似乎在回想唇齿间缭绕着的甘甜。

“这水?”

“应该是万寿山上的清泉,再加石碗凝结的灵露吧!”

朱厚熜自问自答,他斜靠在紫檀木雕龙的木椅上,手中把玩着茶盏。

“今年的贡茶成色如何?”

麦福脸上却是闪过了一丝迟疑,但也如实地回答了。

“各地上供的茶叶都已到达京师,臣亲自去查验了一番,没有以次充好的伪品。”

“哦”朱厚熜闻言,身子依旧慵懒地斜靠着,眼中却闪过了一道莫名的精光。

“没有伪品?那精品!”

“杭州这一次送上来的龙井,似乎与陛下在兴王府时喝过的不同。”

麦福答了一句,不动声色地看了朱厚熜一眼。

明朝的藩王每年都能从朝廷获得赠品,其中就包括茶叶。

而朱厚熜又酷爱品茶,疼儿子的兴王大手一挥,花费重金从西湖购得了一批龙井。

但即使兴王豪掷千金,买得到也不过是次一品的茶叶。

“咚”朱厚熜将茶盏放在桌案上,负袖于桌前。

麦褔的意思他明白,这一批上供的茶叶比当初兴王买的次品都不如,更何谈皇家贡品。

见朱厚熜神色平淡,麦福又将今日的发现给说了出来。

“陛下,臣查府库偶然间看到了白方家府中搜出的赃物,其中就有三大罐西湖龙井!”

或许是多年练功的原因,麦福的嗓音多了一丝浑厚。

“臣去看了看,那几罐茶叶的品质,比当年兴王府的茶叶还要高出许多!”

麦褔说完便不再言语,乾清宫内一时陷入了沉寂。

过了片刻,淡淡的声音回响在乾清宫内。

“天凉了,吩咐刘卫诏狱该扩建了。”

南京城的某个清雅会馆,盐商商会的副会长元言,正在宴请严嵩。

古朴幽静的楼阁立金陵江畔,是文人骚客常来之所。

是夜,江风阵阵吹拂。

栽种在楼阁两侧的青竹,随着风声在月光下摇曳。

月光透过竹叶,疏疏朗朗,如残雪。

金陵江上方的鸡鸣寺,古朴清脆的铃声响起,如鸣佩环。

严嵩用纱罩将头发罩住,半眯着眼喝了一口茶水。

“惟中,这茶叶如何?”

“谷雨前后的龙井,应该是西湖畔那几亩茶田采的!”

“好”元言赞赏地看了一眼严嵩,又指着沸腾的茶壶。

“这水如何?”

“无锡惠山泉水!”严嵩又喝了一口,将茶水压在舌下细细地品味,过了半晌才言道。

元言哈哈一笑,朝着严嵩竖起了大拇指,赞叹道:“惟中,果真明士也!”

严嵩眉头微皱,朝笑着的元言问道;“我实在想不明白,惠山的泉水从无锡千里迢迢运到南京,按道理应该不新鲜了。”

他的手腕轻轻转动,茶盏中的水和茶叶也跟着一起旋转了起来。

“可这茶水却是新鲜清冽,仿佛刚从泉眼流出来一样!”

元言抚须而笑一脸自得,“这是无锡惠山泉水不假!”

此时已是半夜,但金陵江上仍有来往的船只。

元言抽椅起身,手指着窗外的船只,笑道“这水就是从船上来的。”

“在汲水之前,要先将泉井掏尽,待后半夜新的泉水涌入才汲水。”

他将窗户打开,略带潮湿的江风扑面而来。

“江上起风之时,再扬帆开船运水,因此,这水到了南京,依旧清澈没有杂物!”

“哦”严嵩握着茶盏的手,不自觉地抖了一下,故作轻松地问道:“我手中这杯茶,单单这水怕以价值数银!”

“哈哈哈”元言摇头笑道:“不止”,他从袖子中伸出左手,比了三个手指头。

“三两?”

“是三十两!”

看着严嵩脸上掩饰不住的震惊,元言满意地点了点头。

跟着茶叶比起来,这水连个添头都不如。

首节 上一节 123/1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