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东,我成了朱传文 第10节

淘金的日子的确苦,一个个30多岁,但却像40多的汉子。

4个人吃了朱开山家的半缸饺子。一个个吃的肚子溜圆。

朱开山也没心疼,还吆喝着:“文他娘,鲜儿再下一锅。”

“大哥,真吃不下了!”贺老四说道。

“吃,怎么吃不下,当年你可是一个人吃了一屉的包子,那包子个个有拳头大小。”朱开山说着的是当年他们进了北京城的旧事儿。

“大哥,别提了,那一顿可是救了我的命,要不是那顿包子,还有人帮衬着,有没力气逃出北京都两说。”贺老四大号叫贺知义,也是齐鲁的章丘人,打小跟在朱开山屁股后头,拳脚功夫也是不弱。“淘金的营生咱真不干了?”

“不干了,这年头淘金,官府的厂子还好说,你看那杜宝山的老金沟,这几年下来,咱们八个兄弟,算上春山,就剩着咱们六个。我是真怕最后剩下我一个,我怎么和你们地下的爹娘交代?”朱开山说道。

在座的众人也是各个变得低沉了下来,其实最近他们和一个叫金把头的淘金客最近交锋了好几次,贺老四他们人少,吃了不少的亏,原本占着的金窝窝丢了仨,就等着朱开山带着他们抢回来,现在朱开山说不干这个淘金的活儿了,让众人有些纳闷。

自己的这个大哥怎么突然就改变主意了,不行,得劝!

“大哥,那咱接下来干嘛?兄弟们都指着淘金置地娶媳妇呢。”一行人里,也就朱开山、朱春山两兄弟在老家有家,剩下的四人都是光棍,拼了命的想挣钱,也想过上这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

“这饺子怎么样?”朱开山问道。

贺老四不知道朱开山打着什么哑谜,如实的说着:“劲道,是嫂子从老家带来的面粉吧。”

“这就是东北的麦子!”朱开山说道。

“大哥,这秘方你可不能藏私,等我成了家,我家也要用这样的面粉包饺子。”贺老四说道,随即要起了朱家磨面的秘方,这地界的面和饺子他也都吃过,软踏踏的,他也想好了,等淘金赚上钱,就和朱开山一起在这放牛沟置地,所以现在当务之急是劝朱开山回去抢金窝窝。

“你个贺老四,还真是个不吃亏的主。我叫你们回来,一呢就是想劝你们淘金这个营生咱不干了。”

“大哥!”贺老四急了还想劝。

“听我说完!”朱开山也是不急,压下了众人。

“二呢,就是咱打算做门生意,就是这磨面的活儿。咱有秘方,这磨出来的面粉都是这样劲道!老四,听我的,这生意做起来,可比咱在那淘金挣得多。”朱开山向着众人保证道。

“大哥,真有秘方?”贺老四问道。

“这么多年,我骗过你?”朱开山反问道。

“那就妥了,跟着大哥干。”贺老四也是干脆,既然自己的大哥发话了,想带着兄弟们做正经的营生,那他还有什么不同意的。

“这可是个力气活!”朱开山打着预防针,麦子的运输、搬运、成粉的收集等等可都是要出力气的。

“力气活儿,咱齐鲁人有的是力气。”

“好!”朱开山称赞着,都是庄稼汉子,最不怕的就是出力气,最怕的就是没吃的。

接着,朱开山出面,商量着之后利益的划分。

朱家承担水磨坊修建和盘下粮铺的所有银子,占之后粮铺收益的六成,四成归贺老四还有朱春山5人,这5人还得干起来水磨坊和后期从三江口向着冰城送粮的活儿

元宝镇收麦子的铺子,朱传文最近已经开了起来,由他朱春山负责,着手开始收粮。

明天,他朱开山就坐镇粮铺。

而朱传文带着贺老四四人找工匠,修磨坊。

第13章 建磨坊

伙计们呀——哎唷!

向前赶呀——哎唷!

憋足劲呀——哎唷!

别松气呀——哎唷!

挣了钱呀——哎唷!

别乱花呀——哎唷!

莫耍钱儿呀——哎唷!

莫耍烟儿啊——哎唷!

见了娘们儿躲着走呀——哎唷!

齐鲁还有老婆孩儿呀——哎唷!

要说这齐鲁人吃苦,那是真没说的,有清以来,满人倾族入关,关东人口剧减,统治阶级借口“祖宗肇迹兴王之所”保护“参山珠河之利”,长期对关东实行封禁政策。这是清末之前关东这片宝地为什么一直没开发的原因。

1860以来,俄国对东北虎视眈眈,清政府这才开了开禁放垦的口子。

所以啊,着关东的大部分人都是从中原大地,迁徙至此。其中当属齐鲁人最多。

刚过完正月十五,三江口上拉纤的汉子就已经成群结队的出现在元宝镇,纤夫们喊着号子,这给朱家的水磨坊的修建可以说是提了提速。

这不,从石匠那里打磨好的上千斤的大石磨,被放在简单的木头筏子上,由一堆纤夫拉着向着朱家磨坊的方向赶去。

三江口虽然称三江,但其实是黑龙江和松花江的“丁”字交汇处,正月十五刚过,可能是由于水流湍急,已经逐渐解冻。

水磨坊主体的工程建设的很快,木头做支架,铺上茅草,再拿泥糊墙。

用来出力的水力轮也早就建好,就等石磨安装,朱家水磨坊就该开工了。

“传文,你这脑子咋长的?”贺老四和朱传文正在组装离心器,对于这个朱家老大,他一开始不是很服气,但几人碍于朱开山的面子,在朱家老大的指挥下,水磨坊有条不紊的建起来后,他现在是真的服了这个朱传文了。

要他说,这么紧俏的设计,朱开山可是鼓捣不出来。

起先,他以为建水磨坊的主意是朱开山想的,但在之后,才知道这位朱家老大,才是这个出主意的人。

“贺叔,我和你们有什么不一样啊。哈哈。”朱传文擦了头上一把汗,笑着说道。

离心机的操作已经交给贺老四几人,麦子通过撞击、清理之后,就会在麦槽的引导下直接进入石磨,石磨底下,早就打造好接取的容器。

众人合力之下,石磨也被组装进了磨坊。

正月十八,宜婚嫁、丧事、祭祀。

崭新的朱家磨坊前。

朱开山带着3个儿子,5个兄弟,排成一排,朱春山也返回了三江口。

夏元璋带着儿子赶来祝贺。

一行人站在磨房前,供桌上摆着猪头。

点香,插香,跪拜。

这是祈求此方土地和水神保佑这朱家磨坊顺顺当当,无灾无难。

“时辰到!开磨!”

随着朱开山的发话。

水闸被放开,水轮吱吱呀呀的转动了起来,朱家磨坊开磨了!

……

三江口火车站

“爹,我俩走了,贺叔那边已经出发了吧?”朱传武向着自己的爹问道。

“放心吧,你俩赶紧把铺子的事儿张罗好。我在这边也放心。”朱开山说道。

贺老四带着俩兄弟赶着马车前往冰城,马车上是整整一车的白面。

朱传文则是带着鲜儿,坐火车,前往冰城,俩人同时出发。

到了冰城的朱传文,得找个铺子把这销路打开。

最近朱家真可以算是花钱如流水,麦子进了朱家的磨坊,出来的是白花花的面粉,看的众人是合不拢嘴。

但朱开山的眉头最近却是紧锁着。

朱传文知道,朱开山这是慌了。

任谁看着自己的银子变成堆积如山的粮食都会这样吧。更别说这银子是借的。

这时候朱开山其实有些后悔了。

他怕这销路打不开,自家赔个底朝天。

到时候如何和自己的媳妇交代,也如何跟着自己干的兄弟们交代呢?

站台上,朱开山目送着儿子儿媳离去,心里有些发慌。

……

春和盛

夏元璋坐在店铺的椅子上向着站在身前的哥俩问道:“传武,传杰!你俩的哥哥和父亲将你俩留在春和盛知道是为什么吗?”

“学做生意!”传杰说道,家里的磨坊开张了,但老朱家人世世代代的庄稼汉,做生意的道道欠缺的紧,这俩人就被送来这里,学学人家春和盛如何做这生意。

“对,给你俩挑明了,我也不藏私,这做生意说难不难,说易也不易。说白了就是和人打交道,修行也全在个人,粮铺的生意我不懂,这山货生意我却略通一二,往后你俩从学徒做起,可有意见?”夏元璋问道。

“没有,夏掌柜!”俩人异口同声道。

“好,那先看看你俩的字儿。这记账啊,是做生意少不了的。”

说着,夏元璋拿出笔墨纸砚,放在了八仙桌上。

不一会儿,朱传杰一篇工工整整的《悯农》跃然纸上。

而属于朱传武的那张纸上,却歪歪扭扭的只写着自己的大名儿。

看个风格迥异的俩兄弟,夏元璋心里也有了底儿。

“传杰,交给你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每天带着传武认5个字儿。”夏元璋说道。

“啊。”朱传杰这时候哭丧着脸,教他二哥认字儿,这可不是个好活儿。

“别啊,这是你俩每天晚上的功课。等等我给俩安排个屋子,就住在这春和盛,平时多学多听多看知道吗?”说着就给传武传杰俩兄弟安排屋子去了。

“咋?教我认字儿你还不乐意?”朱传武等夏元璋出门了,对着苦着脸的朱传杰说道。

“你笨的跟个牛似的,谁乐意教你认字儿?”朱传杰回了句嘴。

“嘿,小三儿,我看你是欠收拾!”说着朱传武就拉开了架势,最近朱开山将自己的八卦拳全部教给了仨兄弟,并嘱咐多练。

三人中,也就朱传武练得最勤快,因为他还有着爹开的小灶。

每天早晚各十遍。

这段时间,陪着练手的朱传杰可是被欺负坏了。

朱传杰看朱传武又想和他动手,一溜烟儿,向着收山货的大堂里跑去。

做学徒,就得勤快。这是朱传杰给自己找的理由,他可不是怕了朱传武,等他长得有朱传武那么高,他天天和二哥练。朱传杰这样想着。

看朱传杰跑了。

朱传武也是收了架势,他就是吓唬吓唬朱传杰,在人家的铺子里还能真动手?

第14章 盘铺子

冰城车站,始建于1899年,自与沙俄签订《中俄密约》后,俄国人在东北地区不断的攫取利益,通过铁路,将利益输送到自己的远东乃至欧洲地区。

严格意义上来讲,此时的冰城全名叫做冰城自治市和滨江厅,俄国人、清国人分而治之。

由俄国人成立的城市公共事业委员会管辖,成员有铁路局代表、警察部长、哈尔滨警察局长和冰城守备部司令。

冰城车站北边,便是中国大街,现在还是一排排矮房和混杂的洋房,但不可否认,这里已经有了是一条繁华的商业街的雏形。

首节 上一节 10/3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