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缺粮,一直需要靠四川粮食支援,这只占一小部分。
根据李志升的统计,四川粮食外流了五分之一,主要通过水路运往江南地区。
江南地区是鱼米之乡,以前是粮食主产区。
但从明朝中期以后,南方海贸发达。
大明禁海,只是禁小民,禁不了士绅大族。
士绅因为海贸极为赚钱,主要产品是丝绸和瓷器。
江南地区大量土地改稻为桑,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耕地日渐减少。
导致粮食不足,本地粮价飞涨。
外地粮商为了利益,像江南地区卖粮获利。
苏河就是预料到存粮不足,四川粮食不只是养四川,还要养陕西,他才颁布禁粮食酿酒令。
他阅读完这份公文,把文官新官制递给李志升。
李志升看完,说道:“苏统领,四川官府就是一个小的统领府。
巡抚等官员五年任期,也比较合适,苏统领准备任命谁当四川巡抚。
这要选一个优秀的人,我们刚占领四川。
不要因为有人施政错误,导致四川百姓对我们离心离德。”
苏河笑着对李志升说道:“我觉得你比较合适。”
李志升看到苏河不是在开玩笑,他有些犹豫。
四川巡抚和六部尚书都是二品官员。
但一个是中枢官员,一个是地方大员。
掌握的权利和升迁的机会,都相差极大。
苏河仿佛没看到李志升的犹豫。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韩非子说的这句话,我十分认同。
内阁官员必须要有巡抚一省的经历。”
李志升听到这句话,他眼睛一亮。
苏统领这是第一次公开承诺进入内阁的要求。
他不知道苏统领建的内阁是什么样子。
肯定和大明那个内阁不一样。
苏统领多次谈及大明内阁职卑权重。
没有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实。
他一个胥吏出身,能进入内阁,那真是光宗耀祖。
“苏统领,我愿意担任四川巡抚。”
苏河正式任命李志升为四川巡抚。
他把四川巡抚的大印,交给李志升。
让他开始行驶四川巡抚的权利,按照新的官制。
组建四川巡抚衙门统治四川,让四川各地尽快结束军管。
第130章 任命官员 科举稳人心
苏河设计完官制,已经在蓉城等待许久的官员,迎来苏河对他们的考核。
几名四川官场有才能的人,苏河把他们安排到汉中郡和宝鸡府。
他们中的典型就是汉中郡知府寇白歌和宝鸡府知府古千道。
苏河对一些区域也做出调整,汉中府地位提高到与省相同的直辖郡。
宝鸡县升格为宝鸡府。
四川最重要的调整,就是成立自贡府。
四川其他官吏才能平庸,苏河准备让他们当属官。
现在汉中官吏才是他的基本盘,水平相同,这些官吏才能获得主官的机会。
四川官吏经过几年考验之后,再提拔他们为主官。
四川各府知府和知县,都由汉中府久经考验的官吏担任。
苏河亲自考核,汉中调过来功勋卓越的官吏,对他们进行任命。
蓉城知府金银花。
自贡知府吴诚。
保宁知府包菜。
遵义知府韩翠柏。
……
南充知县李天养。
德阳知县卫钱江。
建昌知县武弘义。
石砫知县王言虎。
……
苏河还任命各地的屯垦兵团主官。
周全胜任石砫屯垦兵团总管。
田和明任建昌屯垦兵团总管。
张云友任乌撒屯垦兵团总管。
牛一木任川东屯垦兵团总管。
牛二林任松潘屯垦兵团总管。
……
四川剩下的投降的文官,苏河人他们才能比较平庸。
平庸的人,态度和做事能力也不一样。
苏河挑出一些本领较强,态度很好的文官,安排四川巡抚下辖的各厅担任属官。
四川每一个府,苏河都安排官员管理。
将近一半的县,没有安排知县,由知府进行代管。
这些县里知县和属官,就是科举的胡萝卜,专门吸引四川和汉中的读书人,参加科举。
………………………………
李志升擦了擦头上的汗,走进苏河的房间。
“苏统领,我的工作完成了。
我把四川六厅官员都召集一起,帮助我考察四川的官吏。
按照他们的水平和籍贯,安排到各府各县当属官。”
李志升这段时间,每天只休息两个时辰,四川巡抚衙门大部分官员,作息和他一样。
他们考察蓉城剩下的官吏,对他们进行任命。
各知府和知县,就任之后,也能在当地提拔人才,任命下级属官。
知府可以任命县级各分局属官,报送吏厅批准。
知县可以任命各乡公所官员,报送府里吏局批准。
巡抚衙门这么着急,就是尽量搭建出地方官府的基础架构,能在地方快速建立有效的统治。
为打击士绅和分地做准备。
苏河看到李志升一脸疲惫,都出现一少半白头发。
他关心的说道:“志升,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忙完这一波,剩下的工作就是分地,你只需要掌握大方向。”
李志升听到苏河的话,他笑了笑,随后询问道:
“苏统领,我来这里是为了两件事。
一个是新设的自贡府分界问题。
一个是官吏增多,特别是很多胥吏异地为官,导致官舍不够。”
苏河打开新版四川地图,道:“我派人重新绘制当地地图,对自贡府的边界已经划分完。
嘉定州拿下叙州府的富顺县,组成自贡府。
这是为了统一四川盐业,自流井和贡井,占据四川井盐绝大部分产量。”
李志升看到地图,发现苏统领这个地图上。
用笔画出明显的各府分界,细致到每一个村落。
他立刻就明白,苏统领这是派参谋部的参谋,亲自去自贡府考察,做出的分界地图。
“有这个地图,官员派遣和税收都好处理。”
李志升高高兴兴地收起地图。
“苏统领,大明原先的官府衙门,官衙和官舍建在一起,只给知府和知县等官员居住。
我们现在一个知县衙门,官员人数都非常多,官吏都是五年一任。
现在的官舍不够,这些人就没办法携带家眷。
自己也只能在当地买房子,小县城还好说,蓉城的房子很多人买不起。
长达五年时间,甚至更久的时间,他和家眷分离,这也不太好。”
“这件事我确实没考虑到。”
苏河陷入沉思,现在交通不发达。
官员去异地为官,特别是偏远地区。
基本都要在当地完成一个任期,没有回家的机会。
苏河经过思考后,吩咐道:“专门拨款建立小学和官府各个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