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兴复汉室,从诛杀十常侍开始 第359节

刚落下,便见几个匈奴人持刀从一侧循声围了过来。

“鼻子还挺灵!”刘辩冷喝一声,脚下发力,便冲了上去。

他拿的刀短,袍袖又宽大,看起来就好像是刘辩挥舞着两只袖子冲进了敌人之中。

那十来名匈奴人见刘辩如此,也没放在心上,挥刀便砍。

只是一个看起来刚刚弱冠的富家公子而已,他们这么多人有自信将人留下来。

可甫一交锋,匈奴人的脸色就变了。

在他们的眼中,刘辩就好像会变戏法一般。

袍袖甩过,他们的两名同伴便倒在了地上。

而且,刘辩的动作非常之灵活,滑的就像是一条泥鳅 。

身体左右一晃,他们的同伴又没了两个。

“结阵,此子凶狠!”一个匈奴人忽然喊了一声。

但他也只来得及喊了这一嗓子,下一刻刘辩手中的尖刀,就已经窜进了他的太阳穴。

连闷哼一声的机会都没给他留!

“列阵?看来你们还有点儿来头!”刘辩沉喝一声,再度欺身而上。

赵野看皇帝亲自冲锋在前,急的不行,可巷道只有那么宽,刘辩一个人杀的左冲右突,他根本就冲不到前面去。

而且,这还是赵野第一次知道皇帝竟然真的这么能打。

出手具是杀招,招招毙敌,快而狠。

而且还有点儿赏心悦目。

看皇帝打架更像是看一场,绚丽的带着腥味的乐舞。

赵野看过无数次皇帝和夏侯惇等将领对练,可他真的一直以为是夏侯惇等人在放水。

可现在看看……完全就不是那么回事。

也有可能是夏侯惇在挨打!

始终冲不到刘辩面前的赵野,只好退而求其次,选择了补刀。

他收起自己的尖刀,随手拿了一把匈奴人的弯刀,挨个在那些尸体上补了一刀。

有几个看起来格外身强力壮的,赵野补了一刀后还不放心,把脑袋都给摘了。

刘辩迅速解决了那十来个挡路的匈奴人,带着赵野又绕了一条路,这才朝着之前那个坊市走去。

“天王,您没受伤吧?”赵野终于寻到了个机会,紧张问道。

从那条巷子离开后,赵野就想给刘辩检查一下。

可刘辩的速度太快,一会儿上墙,一会儿上房,他跟都有些吃力,根本没机会说话。

“没事。”赵野面色有些凝重的抬手阻止了赵野,“戒备着点。”

赵野神色一紧,这才发现方才还无比热闹的坊市,此刻竟连一个人都没有。

安静的像一座鬼城。

直到一队兵马忽然从他们刚刚出来的巷子里冲出来。

第352章 刘辩的特殊爱好

刘辩真的只是单纯的出来走走看看,感受一下市井烟火。

缅怀一下他那个再也回不去的曾经。

可这人点背了,有时候真的是喝点凉水都塞牙。

沉闷的脚步声,正在迅速逼近。

“走,进那些小巷子,想办法甩开他们!”刘辩说道。

坐以待毙,可不是他的性格。

曾经在敌军的联合追捕下,他四十三天都挨下来了。

眼前这点事 ,还没让他感受到绝路。

脚步声越发的响亮了。

但出来的却不是凶悍的匈奴汉子,而是手持横刀的黑甲锐士。

刚刚跑了两步的赵野忽然停了下来,眼中满是欣喜,“陛下,刑卫?!”

刘辩:???

这的确算是一桩值得令人欣喜的事情,出来的好歹是友不是敌。

只是让刘辩略显不解的是,他走的挺小心的啊。

“臣等救驾来迟,罪该万死!”

刑卫的后面,英林、张辽等人疾步冲了出来,在刘辩的面前跪了一地。

刘辩不禁有些脸疼……

这种事,真的怕人多。

两年时间,苦心孤诣维持的形象一朝全毁。

单单只是英林、张辽这两个禁卫将领在也就罢了。

皇甫嵩、荀彧等人硬是一个没落。

“与你等无关,朕只是出来散散心,没想到遇见了这等事。”刘辩一脸正气的说道。

现在也就只好这么强行撑了。

他也不可能明着告诉臣子们,他出来寻花问柳,不,看花问柳,被人给阴了?

虽然大家都知道就是这么一回事,可不能说!

“张辽!”刘辩喊道。

“臣在!”

“此地藏污纳垢,好好查查,给朕一个结果。”刘辩吩咐道。

“唯!”

这些匈奴人盘踞在这里绝对不是一日两日了。

看先前那个匈奴人的姿态,这座坊市,肯定都不太正常。

荀攸上前说道:“陛下,要不臣陪您再逛逛?青、幽二地多胡人,有些地方还是很有趣的。”

其实刘辩被刚刚这么一闹,早就没什么兴致了。

回忆什么过往,他现在只想搞当下,扫清城中阴霾。

城外中原士兵在打仗,城内匈奴人在劫掠中原百姓。

这简直就是一双巴掌在他脸上翻来覆去的抽。

但荀攸从来不是一个无的放矢的人,既然他这么说了,肯定便有一些他的目的。

“那便走走吧。”刘辩颔首说道。

“唯!”

荀攸带着刘辩,刘辩身后远远缀着英林和数百名刑卫。

他们复又走进了这片居民区,只是此刻大概没人再敢来劫掠刘辩了。

“陛下可知此地是因何而来?”荀攸侧身,微微低头问道。

此事刘辩先前早有猜测,但听荀攸这么一说,答案肯定不仅仅只是流民那么简单。

他稍加思索问道:“朝廷之前安置的?”

“正是。”荀攸颔首,“陛下,但这里却并不仅仅只是朝廷所安置。匈奴呼衍王率北匈奴核心部落西迁之后,留下了大大小小数十个匈奴部落。”

“这些人群龙无首,就像是游荡在天上的沙尘,时而抱团游荡在北方草原,时而依附南匈奴。朝廷在之前的百年里,迁徙安置了大量匈奴部众,这就像是一个口子,让那些游荡在天上的浮沉,看见了尘埃落地的希望,于是乎,这些年间,不断有匈奴部落南下中原。”

“可他们南下之后,却失去了生存的根基,匈奴人不善耕种。在草原上,他们的部众擅长劫掠中原和放牧,可到了中原,他们擅长的生计,就只剩下了一条。”

“臣并非是说所有的匈奴人都是如此,只是这是臣所知的大多数!”

“陛下,徐州北部的大部分城池都像这里一样!”

匈奴这两个字,让大汉头疼了四百年,到现在依旧还是刘辩头疼的事情。

哪怕现在的匈奴部众,只能依附于汉王朝。

可大方面的战争没了,小方面的混乱,就在眼前,乱的像是一团乱麻。

荀攸想让刘辩看的,可不是这座坊市里那些妖艳的胡女,而是这座坊市。

一座正处于民族融合初期,充斥着混乱的城池。

“匈奴部落必须得到安置,也必须学会耕种,中原百姓也要学会放牧。”刘辩说道,“朝廷自有律法,此地混乱,只能说地方官不作为,当罢黜深究!”

融合,是必须要走的一条路。

既然有像眼前这样的乱子,那就一力镇之!

从前匈奴人那么强大的时候,都被西逐,如今只是这点乱子而已。

刘辩在考虑了一番之后发现,好像没有什么好顾虑的,也没有什么好头疼的。

他们乱,那就镇压!

杀人者,诛!

荀攸拱手,“陛下,这正是臣想要说的。”

“幽州牧用怀柔的手段对待居住在幽州和幽州以外的胡人,深得胡人拥戴,故而在北方有很高的威信。而公孙瓒却走在和幽州牧恰好对立的面上,他主张对待胡人,只能用刀。”

刘辩轻笑,“靠一个人的面子维系不了大汉王朝的尊严,对外敌,自然当首选战刀!但对内,大汉自有律法!安分守己者,视为大汉子民,抱团为祸者,当重惩!”

这就是刘辩的态度。

如果刘虞的面子真的那么管用,曹操就不用远征乌桓了。

“陛下明鉴。”荀攸弯腰拱手,“臣所担忧的只是朝中的阻力。”

刘虞的仁慈还有用对的地方,可朝中有些人,在外族这件事上那简直恨不得当祖宗供起来,效仿笮融整天摆浴佛宴,去维系北方胡人的人心。

“所以,尚书台就很有必要。”刘辩说道。

“既然让朕亲自碰上了,那就从东莞开始吧。战争不能总给中原的百姓讲生活的残酷,也该让这些藏在城中的蛇虫鼠蚁,明白他们为什么会被叫做害物。”

“臣遵旨!”荀攸拱手。

刘辩想要百姓安居乐业,稳定下来,但其实越往北这件事就越难。

北方五州,包括他现在站着的徐州北部,内有黄巾军、山贼、宗贼、地方豪强盘踞郡县山野,外有乌桓、鲜卑、匈奴等羌胡为祸,小一些的势力就像这东莞城中的匈奴人一样抱团聚集,劫掠中原百姓。大一些的就如张纯、张举和乌桓大人的勾结,南匈奴、黄巾军和袁绍的勾结。

首节 上一节 359/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