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兴复汉室,从诛杀十常侍开始 第134节

“当今陛下又传言如此昏聩无道,我真不知道我现在应该去往何方了?”

公仇称说道:“卑职还是建议将军率军回返江东,暂时观望天下局势。”

“现在天下的局势,看起来就像是一群人聚在一起打群架,若不打到一定的程度,谁也不知道谁才会是那个最后的赢家。卑职知道将军乃是真正的忠义之士,心中有国家。”

“可将军您现在也看的清清楚楚的了,朝廷真正掌控之地仅有那可怜巴巴的数郡之地,就连这挨在京都边上的颍川都不遵王令,阳奉阴违。仅凭将军一人之力,如何能扭转眼下之局呢?”

孙坚摇头道,“可我们千里迢迢而来,总不能就这么回去吧?”

“而且若最后胜的是朝廷,那我这样做就是乱臣贼子,哪怕是回去,我也应该是领着朝廷的敕命回去。”

公仇称却说道:“可将军您一旦与朝廷取得联系,皇帝必不会再放您回去的。”

“朝廷此时正与刘岱、袁绍战做一团,正是用人之时,岂会让将军回返江东?”

这番话,让孙坚忽然想起了朝廷此前的一道征辟旨意。

“与我长子策关系莫逆的周瑜,年不过二十,却也被朝廷征为校尉,而且诏令极其严苛,对拒绝服从征辟之人的惩处,几乎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确实可以看出朝廷无人可用到了什么地步。”孙坚感叹道。

周瑜的征辟是被他给拦下来了,至于诏书中所提及的那些后果,以后再说。

一代帝王说一代话,现在的严苛后果,到了以后很难说会变成什么样子。

“所以卑职以为将军现在脱身,是最恰当的时候。实在不行,可以其他理由搪塞过去。”公仇称建议道。

孙坚摇摆不定的内心,也渐渐有了方向,“我阿母年事已高,我确实也该回去侍奉左右了。但我不能就这么走了,我身为汉臣,既然已经率兵到了此地,应该帮朝廷先打一架。”

说来说去,又绕回到了刚开始的话题。

公仇称一脸无奈的看着,只好说道:“听闻朝廷在泰山郡似乎吃了不小的亏,将军可以率军驰援。”

“好,那就这么定了。”孙坚爽快说道。

有始有终,善始善终。

他并不喜欢千里迢迢来一趟,却什么也做不了的结果。

因为周瑜被朝廷征辟之事,他和孙坚的两个儿子孙策、孙权皆在军中。

但他们这三个少年,只是跟着前来,并没有任何的具体差事。

当大军开拔,朝着泰山郡而去的时候。

三个少年也坐在牛车上,一同前往。

虽然在今年不过十六岁,但孙策已经有了超越一般成人的个头,且身体结实,恍若一头小牛犊子,他一个人的块头就赛过了周瑜与孙权两个人加起来的。

“公瑾,我父亲看来还是选择了帮助朝廷,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够劝一劝?”孙策有些苦恼的说道,在和周瑜商谈过之后,他就把周瑜的一些话非常信服的记在了心里。

汉室江山已经无力回天,现在帮助朝廷,并不是一个有远见的选择。

这是周瑜当初跟他说的,他记得清清楚楚的。

周瑜躺在铺满干草的牛车里,瘦小的身体几乎被干草完全掩埋,只露出一个脑袋在外面,“我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啊。我原本也以为我好像看清楚了,可我现在发现我也乱了。”

孙策轻轻一巴掌拍在了周瑜的脑门上,说道:“你能不能说一些我能听明白的话?”

第125章 沛国

“我也看不懂了,如何还能给你说的更清楚呢?”周瑜好像把自己假设成了一只羊,正无聊的将自己脑袋左边的干草,用嘴一撮一撮的叼到右边。

孙策没好气的打断了周瑜这无聊的举止,“与你说正事呢,别搞这些乱七八糟的事。”

“你若想不出个所以然,等朝廷腾出手来,你就会像那些刑徒一样被送上战场送死。”

周瑜挠了挠鼻尖,“你是在说我拒绝朝廷征辟的事情吗?”

孙策斜眼瞅着周瑜,“不然,你以为我说的还能是何事?我父亲这很明显都已经决定帮着朝廷打仗,若是叫陛下得知,你现在就在军中,你猜皇帝会不会大发雷霆。”

“肯定会的。”周瑜满不在乎的说道,“但我相信伯父一定会有好办法的。”

“襄助朝廷,我觉得应该算是一件好事。”

“好事?!”孙策都惊呆了。

周瑜解释道:“刘表固步自封,袁术徒有野心。孔伷嘛,以我看来,他好像连自己应该做什么都还不知道,这些人是很难成就什么大事的。”

“但我看这个被人人喊打,个个皆说昏聩无能的朝廷,好像反而有些士气如虹的意思。”

“起码我们眼睛所看到的是这样的。陈留像一个血气方刚的少年,可颍川像极了一个暮气沉沉的老人,从府衙到百姓的田间地头,所有人都慌慌不知去向。”

“如果换做是我,我也会选择帮助朝廷。”

他看了一眼孙策,笑道:“再者说了,伯父的心中可始终是心向朝廷的。”

“那你这意思是我无法称霸江东了?我以后要当朝廷的大将军了?”孙策忽然抱着脑袋喊道,“不不不,我不想当大将军的。”

周瑜:……

紧挨着周瑜,将两条腿搭在车外边的孙权,忽然挥舞胳膊喊道:“兄长以后做朝廷的大将军,让我来称霸江东。”

孙策斜瞪着眼睛,抬手就是两个栗子敲在了孙权的额头上,“睡你的觉去,听什么大人谈话,你不懂。”

孙权捂着额头,摇头晃脑的叹息道:“不懂装懂的毛孩子。”

……

孙坚率军大摇大摆的过道陈郡等地,在沛国停驻了下来。

一支大军突然出现在沛国,让最近本就有些焦头烂额的沛国相陈珪瞬间如坐针毡。

这几个月的周遭形势让他完全有一种大人打架,小孩遭殃的感觉。

他的四面八方,哪哪都在打仗,搞得他现在睡个觉都睡不踏实。

在派人大概探听了孙坚的兵力等情况后,陈珪立马找到了沛恭王刘曜。

虽然沛国的一切大小事几乎尽皆捏在他的手中,但他并没有像其他的国相一般,将诸侯王当做不存在。有些大事该跟沛王商量一下的,他还是会商量。

虽然刘曜是个一心只在吃和睡这两件事上的诸侯王,但大小也是个王。

“大王,长沙太守孙坚应袁术之招,率军北上,意图襄助叛逆行谋逆之事。只是不知为何,却与袁术爆发了剧烈的矛盾,双方在鲁阳、南阳一待大战数场,难分伯仲。如今他忽然间率军到了我沛国,下官实在不知该如何处置,还请大王示下?”陈珪客客气气的说道。

看起来有些风流倜傥的沛恭王刘曜,眼神却毫无光泽。

陈珪这番话让他愣神了片刻,才问道:“这个长沙太守为何孤从未听闻?”

陈珪顿时整个人都不好了。

听没听过这个人,那都是无关紧要的事,现在重要的是,这厮现在就屯兵沛国。

“大王,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人,您没听过是正常的,但此人曾在太尉皇甫嵩帐下效力,据闻极善作战。他现在屯兵沛国,下官恐怕这不会是什么好事。”陈珪说道。

刘曜细细的捋着毛笔上的绒毛,说道:“说什么极善作战,这样的人那就是杀人不眨眼,且性情乖张的匹夫,他要钱粮给他便是,要兵咱也没有,这事可以略过。”

“犯不着因为这样的匹夫,而丢掉自己的性命。”

陈珪闷头应下,说道:“下官明白,这便告退。”

他早就知道从沛王那儿得不到任何想要的答案,但还是免不了的心中郁闷。

辅佐这样的一个诸侯王,对于旁人而言绝对是好事。

什么事都不过问,多好。

可对他而言 ,就稍微有些心塞。

刚回到宅邸,忽闻下人来报,孙坚已在前厅,大公子正在招待。

听到这话,陈珪浑身汗毛都被吓的立了起来。

这厮怎么会来的这么快。

陈珪匆匆忙忙就奔前厅赶去,刚绕过院门,迎面就和他的大儿子陈登撞了个满怀。

“大人,我正要派人去寻你。”陈登冲父亲拱了拱手,说道,“孙坚率军不请自来,好像来者不善,方才我试图从他的口中套出一些有用的消息,却毫无所得,此人甚是谨慎。”

“枭雄之辈,行事自然谨慎。”陈珪沉着脸说道,“你安排人准备宴席,我去会会。”

“喏!”

打发儿子离开后,陈珪整理了一下仪表,故作行色匆匆的模样进了前厅。

“不闻孙府君前来,实在是失礼,失礼。”陈珪说着,迅速打量了一眼屋中诸人。

两个大人,一个少年。

那少年与右首上侧的大人极其相似,一看就是父子。

孙坚起身拱手作揖,“该说失礼的是我,我不告而来,还请沛相谅解。”

“孙府君率军行军打仗,哪能事事周全。”陈珪坐下说道,“我在沛国,早就对孙府君之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当真是三生有幸。”

“沛相过奖了,我本不愿打搅,但沛国毗邻东阳城,是最近的一条道路,我只能前来叨扰沛相了。”孙坚不等陈珪问询,就主动提及了他此行的目的。

“东阳城……”

陈珪脑子一转,迅速判定了一下局势后问道,“不知孙府君是打算襄助何人?”

孙坚面色陡然严肃,面北抱拳,义正辞严的说道:“自然是为了襄助朝廷,难道我孙坚还能襄助贼人不成?窃国恶贼,人人得而诛之!”

陈珪打了个哈哈,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

话锋一转,他说道:“只是东阳城,现在的情况好似比较危机,我觉得孙府君还是应该三思而行。”

“东阳之战,我也略有耳闻,但不知具体情形。想必沛相更为清楚一些,还请不吝赐教。”孙坚相当诚恳的说道。

他今日前来,一是为了借一些粮草。

二者,就是为了探听清楚东阳城的具体情况。

沛国紧邻东阳城,陈珪肯定知道一些详细的情况。

陈珪深吸口气,说道:“东阳城前些时日可是打的山崩地裂啊。朝廷以曹洪为将,率军五六千左右,将泰山郡从北到南一口气给打穿了,若平定东阳城,曹洪这一战堪称完美。”

“可他在东阳城遭遇了兖州刺史刘岱、济北相鲍信,以及故河内太守王匡三人的计谋,被陷东阳孤城。现在去往东阳城的任何一条道路都是被阻隔的,车马难行,外面还有刘岱等三人的数万兵马。”

“将军若想营救曹洪,恐难如登天。那些被阻断的道路,唯有步卒可以绕行,骑兵根本过不去,可步卒就算绕过去也无济于事,粮草过不去,也撑不了几日。”

“若无粮草,将军恐怕也会像曹洪一样被困在那里。”

孙坚听完之后,眉头也皱了起来,“刘岱这三个叛逆,当真有数万的兵马?”

“有。”陈珪非常肯定的说道,“朝廷大军一路而来,可谓是势如破竹,让这三个逆贼似乎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这旬月以来,他们都没有停止过招兵买马。”

“而且,有件事不知孙府君是否知晓,当今陛下对世族门阀格外嫉恨,大军每至一处,当地豪门都要遭殃,即便不是破家灭门,也得伤筋动骨。所以很多人就主动去帮助刘岱等人了,在这些人的帮助下,他们现在一点也不缺钱粮。”

孙坚虽然是头一次听闻此事,但他无比赞成皇帝的做法,“那些孽畜就该打杀!”

陈珪:???

孽畜?!

孙坚恶狠狠说道:“各地门阀之中虽然有好人,但不多。中原门阀,江南宗贼,没一个好东西。他们大肆敛财,筑坞堡,编练部曲,丝毫不将官府与朝廷放在眼里。这样的东西,若不斩杀,天下迟早会被他们霍霍的不成样子。”

陈珪:……

联想到自己的家世,陈珪忽然感觉自己的脑门上好像贴着“孽畜”二字。

他们下邳陈氏虽然不算是特别大的世家大族,但好像也不小……

他的叔父陈球官至太尉,在朝野有很好的名声。

首节 上一节 134/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