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第482节

税收少了,稍微便宜点卖给关中世家,总还是有的赚的。

可黄权这么搞,关中世家不干呐。

本来好好的空手套白狼的机会,硬生生的让这个蜀地蛮子给搅和了,谁乐意啊。

本来吧,经过胡遵的劝说,再加上关中世家们确实掌握着对外走私渠道,张溪都有点心动,剩下的不过是对收购粮食的价格进行讨价还价而已。

可谁知道黄权这个蜀地蛮子横插一脚,硬生生给搅和了这事儿交税?!特么都走私了还要交税?!

谁那么缺心眼的提出这么个馊主意出来?!

关中世家当然也不答应。

可不答应归不答应啊,这个事儿,到底是一个发财的好机会,而且走私来了粮食,就算不卖给大汉朝廷,这帮关中世家自己囤积起来,也没有坏处.这年头依然是乱世,真没人嫌自家粮食太多的。

因此吧,关中世家们依然在极力争取,尤其是希望张溪能出面一锤定音,把这事儿敲定下来。

毕竟,雍州刺史可是张溪,而且此人看着就不太懂这种交易方面的事儿,肯定比黄权那个蜀地蛮子好糊弄。

只要说动了张溪,那么剩下的事儿,就算那个黄权再跳脚,他也没辙。

于是,一帮关中世家再次通过胡遵,去跟张溪进言。

粮食的收购价格,咱们可以再谈,但税收这种事儿,肯定是不能收的咱是走私,又不是正常贸易,哪有收税的?!

张溪顿时乐了他突然发现啊,黄权介入进来,其实也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

因此,张溪赶紧的让胡遵代为向这些关中世家传话,就说这个税收的事儿嘛,这个倒是可以商量滴,可如今呢,雍州刺史府头等大事,是救灾安民,所以嘛,这个事儿,就等到救灾结束后,再说吧。

接着呢,张溪又让陈祗装作不经意间,对外传递消息,就说朝廷已经得知了此事,准备派出官员来专门负责谈判这个事儿,不日即将抵达长安。

这事儿,必须得是陈祗去透漏蒋琬不行。

倒不是张溪不信任蒋琬,主要是大家如今都知道蒋琬为人方正,这种透漏小道消息的事儿,不符合蒋琬一贯的作风。

陈祗那个郁闷的.我好歹也是天下名士许靖的外孙啊,再怎么样,也还是要脸的。

可这事儿,陈祗又不能不去谁让陈祗的心思不安分呢,他如今能有现在的地位,可不是靠着许靖得来的,而是张溪给与的。

这方面,陈祗还是很有「道德」的,吃谁家饭,给谁干活的觉悟,陈祗很充足。

而随着陈祗的这个小道消息传出去,不到三天,关中世家就主动找上门来了。

说是看到百姓疾苦,心中不忍,为了体现地方士绅的责任,他们愿意再提供一千斤火碳,两千斤木炭给雍州刺史府,用来救济灾民。

特么给张溪气的.这帮世家大族,还真的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

一千斤火碳,再加上两千斤木炭,确实不少了,起码够来长安城内逃荒的百姓们用个五六日了可这管什么用,距离开春还有一个月呢。

这要是今年开春晚点,这点火碳加木炭就更不够用了。

其实吧,关中世家们的意思,张溪也明白,就是告诉张溪,早点把走私粮食的事儿定下来,只要把这个规章定下来,那么之后逃荒百姓的供暖问题,世家都能解决了。

就算火碳数量不够,这些世家过冬的时候,谁家不囤积大量的木炭,把这些木炭拿出来,也够这些逃荒百姓支撑过一个月了。

看着世家送来的火碳和木炭,再看看第二批已经抵达长安的灾民队伍张溪真的是又气又急,想着实在不行,为了安置这些百姓,这次就暂时吃一次亏?!

可如果这次让步成了惯例,下次再想把损失的利益要回来,可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张溪非常的犹豫,犹豫着是不是要先就着眼前的百姓.就在张溪犹豫的时候,刘巴的第二封信到了。

当然,就指望刘巴的第二封信来救急,也不可能,毕竟刘巴的第二封信,只是之前一封信的补充,对这种官方走私行为和手段进行了细化,顺便推荐了一个合适的人选而已。

费祎虽然有大才,可他如今还在荆州,一时半会儿又飞不到长安来。

真正让张溪松口气的,是跟随着这封信,一起到来的人。

是傅肜之子,傅佥,如今任黄门侍郎一职,算的上是刘禅的心腹之人。

傅佥是来传旨的,关于开放长安宫殿群安置灾民的天子旨意。

这事儿吧,张溪用军中快马加急送到成都,诸葛亮根本没有任何怠慢,直接批复后送到宫里,把利益关系说明白了,送给阿斗下旨。

阿斗一看还有这种白收名望的好事儿,当时就直接令中书省下旨,然后让傅佥快马送到了长安。

反正吧,阿斗也知道,自己短时间内是不可能驾临长安了,那些宫殿群空着也是空着,倒不如用来收买一波民心。

不过嘛,傅佥的到来,还是给张溪带来阿斗私下的意思——开放给百姓使用是可以,但里面值钱的物件得先收起来,事后也得打扫干净,不能有损坏丢失之处。

简而言之——房子还是我的,我将来还要住呢,得收拾干净了。

嗯,很符合张溪对阿斗的认知。

阿斗不是一个明君,但也不是一个庸主,他不过是一个比较爱玩的普通守成皇帝而已。

在盛世,这种皇帝倒不是什么大问题,守成之君而已,但在乱世.就要命了。

当然,这也不出张溪的预料,毕竟是诸葛亮这样的神人都带不动的货色,能对他有多高的期待呢?!

而真正让张溪放心的,也不是天子的旨意诏书,更不是刘禅私下的叮嘱,而是傅佥告诉张溪,丞相在自己离京传旨的同时,已经从成都出发,北上来长安了。

不为别的事儿,就为了张溪跟世家商谈的那点走私的事儿。

诸葛亮实在放心不下让张溪搞这么复杂的事儿,把朝政政务托付给庞统和刚回成都的法正,自己北上,来主持大局。

嗯,诸葛亮要到了,这才是让张溪真正能放心下来的原因。

第七百一十八章 诸葛到来

诸葛亮比傅佥晚了五天抵达了长安。

不能怪诸葛亮,傅佥是将门之后,他又是奉旨快马加鞭的来长安传旨,单人独马的就敢往长安跑.诸葛亮可不行。

诸葛亮虽然随军征战的时候也骑马,可他到底还是文官,打仗的时候骑的都是温顺的母马,能代步用就行。

这次来长安,天寒地冻,大雪封路的,诸葛亮可没有傅佥那么好的身体,他是坐马车来的。

因此吧,在过褒斜道的时候,耽搁了一段时间.褒斜道被大雪封了,马车不好通过,诸葛亮不得不离开马车,骑驴代步,一直到出了褒斜道口,才重新在褒斜道口的军寨内换乘马车,继续往长安前进。

故而,晚了五天。

这五天,对张溪来说,其实倒也不算太好过。

世家们名义上「捐献」的火碳和木炭,张溪已经用的差不多了,最近正琢磨着,用什么由头再从世家手里骗点出来.不然百姓就该冻着了。

因此,诸葛亮这一到,张溪顿时心情轻松了不少。

诸葛亮到了长安,也没有跟张溪磨叽,直接询问起如今谈判的过程。

顺带的,也批了张溪一顿。

「如此大事,元长不与亮知会一声,擅自替朝廷做主,不合朝廷章法!」

这是诸葛亮对张溪这次打算走私粮草的评价。

其实吧,这事儿你真的不能怪诸葛亮,确实是张溪这事儿做的有些欠缺考虑了。

一个边关大将,跟自己辖内世家联合,打算操作从敌国走私粮草的事儿也就搭着诸葛亮了解张溪这货是个什么样的人,否则的话,来长安的可就不是诸葛亮,而是大汉北军了。

到了这个时候,张溪才终于意识到,自己做主搞这个官面走私的事儿,是多么的离谱。

这事儿,刘巴可以搞,因为他那时候是户部尚书,主管经济工作,这事儿就是他的职责所在。

可张溪如今是雍州刺史,又兼职着兵部尚书衔,搞这种事情还不跟朝廷知会一声,实在是有点太过于犯忌讳了。

即使他是托孤大臣,这事儿也有僭越的嫌疑。

因此,张溪必须解释一下。

「此确为溪思虑欠妥,还请丞相恕罪.然溪之所为,一为将来计,二,亦是为如今雍州灾情心急,故而行事不周.」

张溪那意思吧,其实这事儿他一开始也没有想着那么快的提上日程,但架不住如今他需要大量的火碳,而汉中那边的火碳又一时半会儿的运不过来,为了救灾,他不得不跟世家扣砖缝,用走私的利益吸引世家帮忙救灾。

「若不为此,亮又何必亲来?!」诸葛亮也是无奈的说道。

就因为是知道张溪如今的这些苦衷,生怕张溪为了救灾就对那些世家妥协了,损失了不该损失的利益,那才是麻烦呢。

而且既然张溪已经开了这个头了,从曹魏那边走私粮草的事儿也确实符合朝廷利益,这事儿又已经牵扯到了益州世家这就不是雍州一个边境州的事情了。

诸葛亮必须立刻赶到长安来主持这个事情,顺便的,帮张溪一把,把这个救灾的事情也给了了。

不就是区区火碳嘛,跟世家打交道这方面张溪经验不足可以理解,诸葛亮的经验可是非常丰富的。

不管是来软的还是硬的,诸葛亮都有自己的一套手段。

这事儿,宜早不宜迟,诸葛亮让张溪出面,第三次约请长安世家们一起吃饭,时间就定在诸葛亮抵达长安后的第二天。

不过在此之前,诸葛亮还有事儿要跟张溪商量。

「凉州急报,凉州诸部胡人因白灾受损严重,因此在凉州胡王治元多的煽动下,南下劫掠,如今子龙和令明已经引凉州精锐北征,双方一时间僵持不下。」

张溪闻言也是一愣。

赵云和庞德一起出手,那个治元多居然还能跟凉州军团僵持不下?!

这是不是有点太不科学了?!

凉州军团确实组建的时间不长,但那只是指的骑兵军团没有完全组建完毕,凉州步兵已经操练了五年之久了,以赵云和庞德的能力,不至于连这点步兵都操练不好吧?!

张溪对此提出了质疑,但诸葛亮却只是叹了口气,说道,「此番关中遭遇百年不遇之雪灾,凉州之地苦寒,雪灾更为严重治元多本部不过两万余人,可受灾的诸胡部落不下三四十,这些人都被治元多煽动南下,总兵力达二十余万之众。」

诸葛亮这么一说,张溪顿时也惊了。

这么多的胡人南下劫掠,那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凉州军团,受限于地方苦寒,耕地面积不足,丁口不多,常备郡兵不过是两万人左右,骑兵不过三千骑,面对十余万的胡人,能做到据城自守,跟胡人僵持不下,已经是相当不得了的一件事情了。

是,胡人嘛,二十余万之众是拖家带口的总人数,真正能战之兵撑死也就是五六万人左右,可问题是,那么乌泱泱的一大片人过来,气势上的感觉就不一样。

而凉州各郡县也都建立的比较分散,不像关中这样能做好重点防御,对于北方的胡人,凉州各郡基本只能是各自为战,赵云和庞德能做到收拢人心不散,带领这些郡县主官一起对抗异族,已经算是能力出众,尽职尽责了。

一想到这些情况,张溪作为一个领兵将领,自然也能明白如今西北边境的困难,立刻提出了建议。

「丞相何不令马超引羌胡骑兵,前往凉州助战?!」

诸葛亮却依然一脸愁苦的摇摇头,说道,「凉州白灾,秦州又岂能幸免!?马孟起虽羌人中威望甚高,然如今羌人不反已是马孟起之功也,安能再驱使羌人往凉州作战?!」

「况且,此番凉州胡乱,马孟起族弟马岱,亦曾代兄上书,言道马孟起病重不能理事,请朝廷准许他代兄出征,领秦州郡兵前往凉州助战朝廷焉能如此不近人情?!」

前一个理由还说得过去,但后一个.

「马超当真病了?!」张溪颇有些狐疑的问道。

诸葛亮没好气的白了张溪一眼,然后才说道,「据姜长史所言,马孟起自秋日时便身体不适,入冬后便卧床不起,秦州刺史府上下一片戚色,当不有假。」

张溪一听这话,又给诸葛亮把白眼给翻回去了!!!

诸葛亮那白眼的意思吧,张溪明白,是诸葛亮嫌弃张溪在这个时候居然还不相信朝廷重臣,一听说马超在这个节骨眼病重,立刻就怀疑马超是不是在装病,准备造反。

可问题在于,你诸葛亮给出的解释,说的那么详细你要不是也不相信马超病的那么巧,至于把情报工作做的那么细么?!

说到底,你诸葛亮不也是怀疑马超病的太巧了么?!

大家都不是啥厚道人,谁也别说谁。

诸葛亮也是有点尴尬,赶紧把这个话题揭过去,说道,「朝廷已经下令,由马岱代兄出征,以秦州刺史的旗号,领秦州兵前往凉州助战。只是如此一来,雍州防务,还需元长多加费心了。」

这话张溪明白,就是告诉张溪,至少在短期内,雍州是没有援兵的。

张溪可没忘,在雍州大雪之前,武关和潼关魏军异动的事儿呢.如今是受到天气因素影响,魏军暂时偃旗息鼓,但一等到开春雪化,魏军随时可能入侵关中的。

也就是说,张溪必须要靠手头的两万多雍州郡兵,一万戍边郡兵,以及一万北军精锐,总计四万人,防守整个关中地区。

首节 上一节 482/4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